监控方法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8904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睡眠监控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方法和使用该监控方法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竞争愈加激励,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睡眠质量差的问题越来越普遍。以恶性打鼾为主要症状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打鼾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导致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从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目前,鼾症已成为危及生命的隐形杀手。此外,严重的呼噜声也给周围的人带来干扰,影响他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和使用该监控方法的电子设备,其能够通过对于用户的睡眠过程进程监控,在检测到出现鼾声时生成外部刺激介入,以便消除或减轻鼾症,提升用户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和使用该监控方法的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监控方法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处理单元采集第一声音信号;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指示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向第二处理单元发送第一指令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指令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启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利用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用户施加刺激信号。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方法,还包括:在采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之前,采集第二声音信号,并且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作为模板声音信号;其中,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包括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其中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包括: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的数目和/或强度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其中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用户施加刺激信号包括:在向所述用户施加第一刺激信号之后,在第二预定时间段期间,再次判断采集的第三声音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向所述用户施加第二刺激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刺激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刺激信号的强度。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方法,还包括:在向所述用户连续施加刺激信号的次数超过预定阈值时,停止响应于采集的声音信号。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功耗。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其中在基于所述第一指令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启动之前,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启动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处于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功耗高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功耗。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采集第一声音信号,并且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接收第一指令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指示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向第二处理单元发送所述第一指令信息,并且基于所述第一指令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启动;以及刺激施加单元,用于向用户施加刺激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利用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刺激施加单元向所述用户施加刺激信号。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采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之前,采集第二声音信号,并且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作为模板声音信号;并且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以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的数目和/或强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以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刺激施加单元向所述用户施加第一刺激信号之后,在第二预定时间段期间,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再次判断采集的第三声音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控制所述刺激施加单元向所述用户施加第二刺激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刺激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刺激信号的强度。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刺激施加单元向所述用户连续施加刺激信号的次数超过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停止响应于采集的声音信号。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功耗。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在基于所述第一指令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启动之前,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启动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处于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功耗高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功耗。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和使用该监控方法的电子设备,其能够通过对于用户的睡眠过程进程监控,在检测到出现鼾声时生成外部刺激介入,以便消除或减轻鼾症,提升用户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和使用该监控方法的电子设备,还能够记录用户在各种不适状况下的声音信号,并在检测到用户出现匹配的声音信号时,向用户施加刺激信号以提醒用户。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一示例的流程图;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二示例的流程图;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三示例的流程图;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四示例的流程图;以及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是能够具备对于用户的睡眠过程进程监控的电子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罩、智能床垫等用户穿戴或者接触的智能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包括第一处理单元10、第二处理单元20和刺激施加单元30。容易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单元,诸如存储模块、显示单元等,在此仅示出仅示出与本发明紧密相关的模块单元。具体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用于采集声音信号。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0采集电子设备1的用户处于睡眠状态下的声音信号。所述处理单元10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在采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之前,采集第二声音信号。在此,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为用户模拟自身的鼾声所产生的声音信号,也可以为用户处于睡眠状态下真实的鼾声所产生的声音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作为模板声音信号。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0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就是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如果第一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则表明采集到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为用户发出的鼾声信号。相反地,如果第一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不相匹配,则表明采集到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不是用户发出的鼾声信号。当第一判断结果指示采集的声音信号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发送第一指令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基于所述第一指令信息而启动,或者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基于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从第一状态(未启动或休眠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功耗高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功耗。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可以用基于专用集成电路方案的声音触发器实施,其具有采集声音信号并且将所采集的声音信号与预定信号进行比较的能力。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则可以用所述电子设备1的主处理器(CPU)实施。因此,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的功耗。具体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可以以2MHz的工作频率运行,其功耗约为2mW。因此,通过由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实时执行监控功能,并且仅在监测到目标信号时激活高功率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从而以低功耗成本实施对于用户睡眠状态的长时间实时监控。所述刺激施加单元30用于向用户施加刺激信号。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利用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刺激施加单元30向所述用户施加刺激信号。所述刺激施加单元30包括但不限于向用户施加震动刺激、微电流刺激等刺激信号,以便在不完全唤醒用户的情况下刺激用户调整睡姿,从而改善打鼾的状态。以上,参照图1概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各个功能单元。以下,将参照图2到图5进一步详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一示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一示例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201中,所述电子设备1中的第一处理单元10采集第一声音信号。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第一处理单元10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以下,将参照图3和图4详述所述预定条件。如果在步骤S202中获得肯定结果,即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指示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则处理进到步骤S203。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202中获得否定结果,即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指示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则处理返回步骤S201继续采集第一声音信号以执行监控。在步骤S203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向第二处理单元20发送第一指令信息。所述第一指令信息包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启动并且向用户施加刺激的指令信息。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204。在步骤S204中,基于所述第一指令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启动。如上所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启动包括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基于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从第一状态(未启动或休眠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功耗高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功耗。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利用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向所述用户施加刺激信号。具体地,如上所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控制所述刺激施加单元30向所述用户施加刺激信号,包括但不限于向用户施加震动刺激、微电流刺激等刺激信号,以便在不完全唤醒用户的情况下刺激用户调整睡姿,从而改善打鼾的状态。以上,参照图2概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以下,将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特别是基于不同的预定条件执行监控控制的具体示例。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二示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二示例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300中,所述电子设备1中的第一处理单元10采集第二声音信号,并且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作为模板声音信号。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为用户模拟自身的鼾声所产生的声音信号。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可以为用户处于睡眠状态下真实的鼾声所产生的声音信号。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301。在步骤S301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采集第一声音信号。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302。在步骤S302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判断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否与步骤S300中设置的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如果在步骤S302中获得肯定结果,即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指示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用户的鼾声信号,则处理进到步骤S303。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302中获得否定结果,即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指示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不相匹配,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不是用户的鼾声信号,则处理返回步骤S301继续采集第一声音信号以执行监控。步骤S303到步骤S305的处理分别与步骤S203到步骤S205的处理相同,在此将省略其重复描述。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三示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三示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00和步骤S401的处理分别与步骤S300和步骤S301的处理相同,在此将省略其重复描述。在步骤S402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的数目和/或强度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例如为30秒,所述第二预定条件为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的数目大于等于预定次数(例如,10次)和/或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强度大于预定强度(例如,60分贝)。如果在步骤S402中获得肯定结果,即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指示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的数目和/或强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是用户的多次和/或大声的鼾声信号,则处理进到步骤S403。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402中获得否定结果,即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指示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的数目和/或强度不满足第二预定条件,采集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不是用户的多次和/或大声的鼾声信号,则处理返回步骤S401继续采集第一声音信号以执行监控。如此,仅仅在连续监测到鼾声和/或监测到大鼾声的情况下,才对用户施加刺激,避免不恰当地对用户频繁地施加刺激。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四示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第四示例包括以下步骤。图5中的步骤S500到S505分别与图3中的步骤S300到S305以及图4中的步骤S400到S405对应,在此将省略其重复描述。在步骤S505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利用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向所述用户施加刺激信号之后,处理进到步骤S506。在步骤S506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在第二预定时间段期间,再次判断采集的第三声音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如前所述,所述预定条件可以是采集的声音信号是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可替代地,所述预定条件还可以是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模板声音信号相匹配的数目和/或强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如果在步骤S506中获得肯定结果,即在第二预定时间段期间,再次监测到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第三声音信号,则处理进到步骤S507。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506中获得否定结果,即在第二预定时间段期间,没有监测到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第三声音信号,也就是说,用户的打鼾状态解除,则处理返回步骤S501。在处理返回步骤S501之后,由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继续采集声音信号以进行监控,同时将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从高功耗的第二状态(工作状态)切换回低功耗的第一状态(休眠状态)。在步骤S507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控制所述刺激施加单元30向所述用户施加第二刺激信号。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刺激施加单元30向所述用户施加的第一刺激信号未能改善用户的打鼾状态,再次施加的第二刺激信号的强度将大于所述第一刺激信号的强度。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508。在步骤S508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判断向所述用户连续施加刺激信号的次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如果在步骤S508中获得肯定结果,即向所述用户连续施加刺激信号的次数已经超过预定阈值,则处理进到步骤S509,在步骤S509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将停止响应于采集的声音信号。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508中获得否定结果,即向所述用户连续施加刺激信号的次数没有超过预定阈值,则处理返回步骤S506,以便继续监测是否连续监测到满足预定条件的声音信号。如此,通过如图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如果持续监测到用户的鼾声信号,则逐步增加对于用户施加的刺激强度。此外,在超过预定次数的刺激施加之后,如果仍然未能改变用户的打鼾状态,则停止响应于监测到的声音信号。此外,尽管没有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还可能包括在超过预定次数的刺激施加之后,如果仍然未能改变用户的打鼾状态,则进一步启动报警机制(未图示),所述报警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向用户的医疗监护结构发送警报,以便调用监护人员的干预,避免由于严重打鼾造成的用户大脑和血液的严重缺氧。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6的示意图中包括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软件硬件模块以及它们之间的信号流转。如图6所示,触发器芯片(Trigger)602和DMIC603对应于前述第一处理单元10,其中DMIC603用于采集声音信号,触发器芯片(Trigger)602用于基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判断以及执行对应的指令发送。应用处理器601对应于前述第二处理单元20。触发器芯片(Trigger)602以2MHz的工作频率低功耗地执行监测。触发器芯片(Trigger)602与DMIC601之间执行诸如时钟和数据的交换。所述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前述DMIC603采集的声音信号。触发器芯片(Trigger)602与对应于前述第二处理单元20的应用处理器601之间执行基于12C/SPI协议的通信。当触发器芯片(Trigger)602监测到满足预定条件的声音信号时,会生成所述第一指令信息并发送至应用处理器601,从而唤醒应用处理器601。应用处理器601利用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控制信息来向用户施加刺激信号。以上,参照图1到图6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和使用该监控方法的电子设备,其能够通过对于用户的睡眠过程进程监控,在检测到出现鼾声时生成外部刺激介入,以便消除或减轻鼾症,提升用户的睡眠质量。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和使用该监控方法的电子设备,还能够记录用户在各种不适状况下的声音信号,并在检测到用户出现匹配的声音信号时,向用户施加刺激信号以提醒用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