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电监控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9661发布日期:2018-06-17 02:0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耗电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普及,安装于电子装置的软件越来越丰富,然而,过多的软件安装于电子装置容易导致电子装置耗电加重,降低了电子装置使用与待机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行动装置充电的时间与次数。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耗电监控系统,可以对电子装置的耗电情况进行监控。鉴于以上内容,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耗电监控方法,可以对电子装置的耗电情况进行监控。一种耗电监控系统,运行于电子装置中,该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上耗电元件的信息及电子装置的耗电量;判断模块,还用于当第N-1个周期内电子装置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超过预设值,根据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中耗电元件的信息判断电子装置是否正常耗电;记录模块,用于当电子装置耗电异常时,记录电子装置在第N个周期内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并通知用户;及生成模块,用于将该第N个周期内的耗电量记录到耗电报表中。一种耗电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上耗电元件的信息及电子装置的耗电量;当第N-1个周期内电子装置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超过预设值,根据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中耗电元件的信息判断电子装置是否正常耗电;当电子装置耗电异常时,记录电子装置在第N个周期内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并通知用户;及将该第N个周期内的耗电量记录到耗电报表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对电子装置的耗电情况进行监控,方便用户掌握电子装置耗电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电子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耗电监控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各个时段耗电量图表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数据集合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耗电报表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2耗电监控系统20获取模块210判断模块220记录模块230生成模块240存储器250处理器26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是电子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装置2可以是,但不限于,数码相机、手机、平板计算机等具有拍照功能的装置。该电子装置2包括耗电监控系统20、存储器250及处理器260。该耗电监控系统20包括获取模块210、判断模块220、记录模块230及生成模块240。模块210至240包括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程序化代码,该程序化代码存储于存储器250中,处理器260执行这些程序化代码,实现耗电监控系统20提供的功能。所述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上耗电元件的信息及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所述耗电元件包括,如中央处理器、屏幕、WIFI模块、通信模块等电子装置2中所有需要电量维持的元件。所述耗电元件的信息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在第N个周期内的温度及使用量(CPUusage)、屏幕在第N个周期内的使用时长、WIFI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通信模块(例如,3G模块或4G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电池的耗电量等信息。所述第N个周期是指将监控时长等分(例如,每间隔三秒)或不等分地划分为N个时段,第N个周期为第N个时段。所述N初始值为1。所述耗电元件的信息由电子装置中的操作系统自动获取,并保存于日志中,所述获取模块210可以直接从日志中获取上述耗电元件的信息及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例如,所述CPU在第N个周期内的温度及使用量是在该第N个周期开始时就从日志中获取,而屏幕在第N个周期内的使用时长、WIFI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通信模块(例如,3G模块或4G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电池的耗电量等信息是在第N个周期结束时从日志中获取。所述判断模块220用于判断第N-1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设值。所述预设值可以是,但不限于,五毫安、十毫安或十五毫安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述预设值。若第N-1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没有超过预设值,表明电子装置2在第N个周期内耗电正常。所述判断模块220还用于当第N-1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超过预设值,根据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中耗电元件的信息判断电子装置2是否正常耗电。具体而言,所述判断电子装置2是否正常耗电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计算第N-1个周期内屏幕的使用时长与第N个周期内屏幕的使用时长之间的差值(Br),计算第N-1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Pr),若Br小于Pr时,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异常,若Br大于Pr时,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正常。第二种情况,通过CPU在第N个周期内的温度、WIFI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通信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计算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并根据耗电权重判断电子装置2是否正常耗电。若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小于该耗电元件的预设耗电权重时,则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正常,若某一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大于该耗电元件的预设耗电权重时,则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异常。第三种情况,电子装置2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在预设的白名单,若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没有在预设的白名单,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异常。进一步地,在第二种情况中,所述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是指每个元件的参数变动值与耗电量变动值之间的关系,所述每个元件的参数变动值与耗电量变动值之间关系可以是线性的关系,例如,CPU的耗电权重为1,表明每增加1摄氏度,则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增加1毫安,若CPU的耗电权重为2,表明每增加1摄氏度,则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增加2毫安。所述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可以预先设定,也通过统计的方式进行计算。其中,所述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计算的方式如下:在多个时间点(例如,8个时间点)记录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及耗电元件的信息,并记录到如图3所示的表格中。将表格中的异常值删除,即将耗电量的变动值超过预设值(例如,10毫安)所对应的异常值删除,如图3所示中,第6笔数据中耗电量的变动值为17毫安,超过了预设值,将该第6笔数据删除;将表格中的信息转换成数据集合,如图4所示,将每一笔记录的数据以如下格式进行收集,即(y;x1,x2,x3,x4,…,xn);根据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及归纳算法计算出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删除了异常值之后,包括7笔数据,其中,相邻两个时间点之间CPU的参数(即温度)变动值在0到3摄氏度之间,而耗电量变动值在0到3毫安,例如,第7时间点与第8时间点之间的CPU的参数变动值为3度,而耗电量变动值为3毫安,由此得出CPU的耗电权重为0到1之间,取上限值,即为CPU的耗电权重。所述记录模块230用于当电子装置2耗电异常时,记录电子装置2在第N个周期内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并通知用户。所述生成模块240用于将该第N个周期内的耗电量记录到耗电报表中。所述耗电报表包括N个周期中每个周期的耗电量,并用曲线连接,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当连续两个周期的耗电量的差值超过预设值(例如,10毫安),在耗电报表中标注曲线,例如,图5所示中标注符号①②③④⑤⑥⑦,表明该符号对应的周期内耗电异常。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耗电监控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首先,步骤S10,获取模块210获取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上耗电元件的信息及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所述耗电元件的信息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在第N个周期内的温度及使用量(CPUusage)、屏幕在第N个周期内的使用时长、WIFI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通信模块(例如,3G模块或4G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电池的耗电量等信息。所述第N个周期是指将监控时长等分(例如,每间隔三秒)或不等分地划分为N个时段,第N个周期为第N个时段。所述耗电元件的信息由电子装置中的操作系统自动获取,并保存于日志中,所述获取模块210可以直接从日志中获取上述耗电元件的信息及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所述CPU在第N个周期内的温度及使用量是在该第N个周期开始时就从日志中获取,而屏幕在第N个周期内的使用时长、WIFI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通信模块(例如,3G模块或4G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电池的耗电量等信息是在第N个周期结束时从日志中获取。步骤S20,判断模块220判断第N-1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设值。所述预设值可以是,但不限于,五毫安、十毫安或十五毫安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述预设值。若第N-1个周期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没有超过预设值,表明电子装置2在第N个周期内耗电正常,流程进入步骤S50。当第N-1个周期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超过预设值,流程进入步骤S30。步骤S30,判断模块220根据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中耗电元件的信息判断电子装置2是否正常耗电。若电子装置2正常耗电,流程进入步骤S50,若电子装置2的耗电不正常,则流程进入步骤S40。具体而言,所述判断电子装置2是否正常耗电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计算第N-1个周期内屏幕的使用时长与第N个周期内屏幕的使用时长之间的差值(Br),计算第N-1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与第N个周期内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之间的差值(Pr),若Br小于Pr时,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异常,若Br大于Pr时,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正常。第二种情况,通过CPU在第N个周期内的温度、WIFI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通信模块在第N个周期内的传输量及转换次数计算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并根据耗电权重判断电子装置2是否正常耗电。若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小于该耗电元件的预设耗电权重时,则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正常,若某一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大于该耗电元件的预设耗电权重时,则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异常。第三种情况,电子装置2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在预设的白名单,若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没有在预设的白名单,表明电子装置2耗电异常。进一步地,在第二种情况中,所述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是指每个元件的参数变动值与耗电量变动值之间的关系,所述每个元件的参数变动值与耗电量变动值之间关系可以是线性的关系,例如,CPU的耗电权重为1,表明每增加1摄氏度,则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增加1毫安,若CPU的耗电权重为2,表明每增加1摄氏度,则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增加2毫安。所述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可以预先设定,也通过统计的方式进行计算。其中,所述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通过统计的方式进行计算包括如下步骤:在多个时间点(例如,8个时间点)记录电子装置2的耗电量及耗电元件的信息,并记录到如图3所示的表格中。将表格中的异常值删除,即将耗电量的变动值超过预设值(例如,10毫安)所对应的异常值删除,如图3所示中,第6笔数据中耗电量的变动值为17毫安,超过了预设值,将该第6笔数据删除;将表格中的信息转换成数据集合,如图4所示,将每一笔记录的数据以如下格式进行收集,即(y;x1,x2,x3,x4,…,xn);根据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及归纳算法计算出每个耗电元件的耗电权重。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删除了异常值之后,包括7笔数据,其中,相邻两个时间点之间CPU的参数(即温度)变动值在0到3摄氏度之间,而耗电量变动值在0到3毫安,例如,第7时间点与第8时间点之间的CPU的参数变动值为3度,而耗电量变动值为3毫安,由此得出CPU的耗电权重为0到1之间,取上限值,即为CPU的耗电权重。步骤S40,记录模块230记录电子装置2在第N个周期内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并通知用户。步骤S50,生成模块240用于将该第N个周期内的耗电量记录到耗电报表中。所述耗电报表包括N个周期中每个周期的耗电量,并用曲线连接,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当连续两个周期的耗电量的差值超过预设值(例如,10毫安),在耗电报表中标注曲线,例如,图5所示中标注符号①②③④⑤⑥⑦,表明该符号对应的周期内耗电异常。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