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218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沿着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极及沿着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极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移动终端所搭载的触摸面板,具备沿着一个方向即X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电极、以及沿着相对于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电极。多个第1电极相对于多个第2电极立体地交叉,具有单层构造或者多层构造的透明电介质层位于这些多个第1电极与多个第2电极之间。并且,通过对多个第1电极中的任一个第1电极与多个第2电极中的任一个第2电极之间的静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由此确定相对于触摸面板的输入位置。

随着相对于触摸面板的输入方式的多样化、触摸面板所搭载的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化的发展,提高触摸面板上的位置的检测精度的要求持续变高。响应这样的要求的一个提案中的第1电极具备:具有菱形形状并沿着X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电容电极部;以及具有比第1电容电极部小的大小并且对相互相邻的第1电容电极部之间进行连接的第1连接部。此外,第2电极具备:具备菱形形状并沿着Y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电容电极部;以及具有比第2电容电极部小的大小并且对相互相邻的第2电容电极部之间进行连接的第2连接部。并且,第1电极与第2电极被配置为,从透明电介质层的表面观察时,第1连接部与第2连接部相互重叠,而第1电容电极部与第2电容电极部相互不重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066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具有电容电极部的触摸面板为,从透明电介质层的表面观察时第1电容电极部与第2电容电极部不重叠,由此能够提高位置的检测精度。另一方面,透明电介质层位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因此,即便假设电极本身是由相同材料形成的,只要在2个电极间夹有透明电介质层,那么从透明电介质层的表面观察时第1电极的电容电极部所具有的颜色与第2电极的电容电极部所具有的颜色就会较大地不同。结果,第1电极与第2电极会被视觉确认为不同的构造体。特别是,在形成第1电极的材料与形成第2电极的材料为相互不同的构成时、第1电极的表面状态与第2电极的表面状态不同时,这些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边界变得更加容易被视觉确认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抑制位置的检测精度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第1电极与第2电极被视觉确认为不同的构造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一个方式具备:透明电介质基板,具有第1面和与上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多个第1电极,沿着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排列在上述第1面上;多个第2电极,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在上述第2面上;第1虚设部,包括多个第1虚设线;以及第2虚设部,包括多个第2虚设线。各个上述第1电极为多个第1电极线的集合,并且具备:多个第1电容电极部,沿着第1方向排列;以及第1连接部,对相互相邻的上述第1电容电极部进行连接。各个上述第2电极为多个第2电极线的集合,并且具备:多个第2电容电极部,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以及第2连接部,对相互相邻的上述第2电容电极部进行连接。上述第1虚设部在上述第1面上位于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1电极之间,并且从上述第1电极分离。上述第2虚设部在上述第2面上位于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2电极之间,并且从上述第2电极分离。在与上述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上述第1电容电极部与上述第2虚设部相对,上述第2电容电极部与上述第1虚设部相对。在上述俯视中,上述第1电极线与上述第2虚设线的组合构成一个栅格图案的第1部分,并且,上述第1电极线与上述第2虚设线构成上述栅格图案所包含的相互不同的线段。在上述俯视中,上述第2电极线与上述第1虚设线的组合构成上述栅格图案的第2部分,并且,上述第2电极线与上述第1虚设线构成上述栅格图案所包含的相互不同的线段。

触摸面板的一个方式具备: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具备多个上述第1电极、多个上述第2电极、以及夹在多个上述第1电极与多个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透明电介质层;覆盖层,覆盖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以及外围电路,对上述第2电极与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静电容进行测定。

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为,具备显示信息的显示面板、上述触摸面板、以及驱动上述触摸面板的驱动电路,上述触摸面板构成为使上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上述信息透过。

根据上述方式,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第1电极线与第2虚设线的组合形成一个栅格图案,并且,第2电极线与第1虚设线的组合形成一个栅格图案,因此第1电极所具有的颜色与第2电极所具有的颜色变得不易被分别独立地识别。因此,例如,即使第1电极所具有的颜色与第2电极所具有的颜色相互不同,第1电极的颜色与第2电极的颜色的不同也不醒目。结果,能够抑制与第1电极及第2电极的边界被视觉确认到,抑制第1电极与第2电极被视觉确认到。

并且,在第1电极及第2电极中,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在相互不重叠的第1电容电极部与第2电容电极部之间形成静电容。第1电容电极部与第2电容电极部之间的电容部分,是容易受到来自透明电介质基板的外侧的电气影响的部分,因此在导电体相对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接近时,第1电容电极部与第2电容电极部之间的静电容容易改变。因此,对导电体相对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精度提高。

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优选为,构成上述栅格图案的多个单位栅格分别由4条线段构成,上述栅格图案的上述第1部分的4条上述线段包括上述第1电极线的一部分和上述第2虚设线的一部分,上述栅格图案的上述第2部分的4条上述线段包括上述第2电极线的一部分和上述第1虚设线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在栅格图案的第1部分中,单位栅格由第1电极线的一部分和第2虚设线的一部分构成,而且,在第2部分中,单位栅格由第2电极线的一部分和第1虚设线的一部分构成。因此,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能够进一步抑制位于第1面的第1电极与位于第2面的第2电极被识别为不同的构造体。

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优选为,在上述栅格图案中,一个单位栅格具有正方形形状,上述第1电极线及上述第2虚设线包括多个基准图案要素。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包括:主线,沿着相对于作为一个方向的基准方向形成规定角度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上述单位栅格的一边的长度的2倍的长度;以及副线,沿着与上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与上述单位栅格的一边的长度相同的长度。在上述第1电极线中优选为,上述基准方向为上述第2方向,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沿着上述第1方向地排列,在上述第2虚设线中优选为,上述基准方向为上述第1方向,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

此外,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另一其他方式中,上述第2电极线及上述第1虚设线包括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在上述第2电极线中优选为,上述基准方向为上述第1方向,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在上述第1虚设线中优选为,上述基准方向为上述第2方向,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

根据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第1电极线及第2电极线包括多个基准图案要素,因此容易进行第1电极及第2电极的设计。

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优选为,上述规定的角度大于0°且小于180°。

根据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能够使构成栅格图案的多个线段分别相对于第1方向及第2方向倾斜。

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优选为,上述第1方向和上述第2方向是相互正交的方向,从上述第1电极各自的上述第2方向的中央穿过的直线为第1直线,从上述第2电极各自的上述第1方向的中央穿过的直线为第2直线,由相互相邻的2条上述第1直线及相互相邻的2条上述第2直线围起的具有矩形形状的区域为单位区域。在上述单位区域中,上述第1电极线所包括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中、位于上述第1方向的一端的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为第1起点图案要素,上述第2电极线所包括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中、位于上述第2方向的一端的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为第2起点图案要素。上述第1起点图案要素在每个上述单位区域中沿着上述第1方向连续有多个,上述第2起点图案要素在每个上述单位区域中沿着上述第2方向连续有多个。与一个上述第1起点图案要素相连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朝向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单位区域中的其他上述第1起点图案要素延伸,与一个上述第2起点图案要素相连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朝向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单位区域中的其他上述第2起点图案要素延伸。

根据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即使在构成栅格图案的多个线段分别具有的、相对于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倾斜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作为包括基准图案要素的电极线,第1电极线及第2电极线的位置也是确定的。因此,能够减小用于设计第1电极线及第2电极线的负担。

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在与上述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上述第1电极、上述第1虚设部、上述第2电极及上述第2虚设部,分别具有相互相同的色相。另一方面,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1虚设部与上述第2电极及上述第2虚设部之间,亮度及彩度的至少一个不同。

根据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相比于第1电极及第1虚设部的色相与第2电极及第2虚设部的色相相互不同的构成,能够抑制第1电极及第1虚设部的颜色与第2电极及第2虚设部的颜色之差变大。

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在与上述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1虚设部具有相互相同的颜色属性,上述第2电极及上述第2虚设部具有与上述第1电极不同的颜色属性。

在第1电极及第1虚设部具有相互相同的颜色属性,而且第2电极及第2虚设部具有与第1电极不同的颜色属性的构成中,第1电极与第2电极容易被视觉确认为相互不同的构造体。在这一点上,根据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例如,即使第2电极及第2虚设部的颜色属性与第1电极及第1虚设部的颜色属性不同,第1电极及第1虚设部所具有的颜色与第2电极及第2虚设部所具有的颜色也不易被分别独立地视觉确认。因此,能够特别显著地抑制第1电极与第2电极被视觉确认为相互不同的构造体。

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优选为,还具有在与上述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位于上述第1电容电极部与上述第2电容电极部之间的电极部间隙,上述第1虚设部的一部分位于多个上述电极部间隙的至少一个。

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优选为,还具有在与上述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位于上述第1电容电极部与上述第2电容电极部之间的电极部间隙,上述第2虚设部的一部分位于多个上述电极部间隙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透明电介质基板中作为第1电容电极部与第2电容电极部之间的电容成分起作用的部分,容易受到来自透明电介质基板的外侧的影响。因此,第1电容电极部与第2电容电极部之间的电容容易由于手指等接近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而改变。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位置的检测精度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第1电极与第2电极被视觉确认为不同的构造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且是按照相互不同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重叠的顺序切缺表示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截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极线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5是将图4的驱动电极所具备的基准图案要素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将图4的驱动电极的一部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1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1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0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变形例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0的变形例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驱动电极线的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9是表示其他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其他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构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对将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对显示装置的构成、触摸面板的电气构成、驱动电极的构成、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及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依次进行说明。

[显示装置]

参照图1对显示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中,为了便于对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滤色器层、形成于驱动面的驱动电极及形成于传感面的传感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而夸张地表示滤色器层、驱动电极及传感电极。此外,在图1中,示意性地表示驱动电极所具备的驱动电极线及传感电极所具备的传感电极线。

此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图示,对多个驱动电极、多个驱动虚设部、多个传感电极及多个传感虚设部赋予点。

如图1所示那样,显示装置例如是作为液晶面板的显示面板10与触摸面板20通过一个透明粘合层而贴合的层叠体,具备驱动触摸面板20的驱动电路。在显示面板10的表面划分有形成为矩形形状的显示面10S,在显示面10S上显示基于来自外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等信息。如果在显示面板10与触摸面板20的相对位置通过框体等其他构成来固定的前提下,则也可以省略透明粘合层。

显示面板10具备滤色器层15,在滤色器层15中,黑矩阵15a具有沿着作为一个方向的第1方向D1、以及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单位栅格构成的栅格形状。用于显示红色的红着色层15R、用于显示绿色的绿着色层15G、以及用于显示蓝色的蓝着色层15B的某一个,位于构成黑矩阵15a的各单位栅格所划分的区域中。

在滤色器层15中,例如,多个红着色层15R、多个绿着色层15G及多个蓝着色层15B分别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一个像素15P包括一个红着色层15R、一个绿着色层15G及一个蓝着色层15B。多个像素15P在维持了第2方向D2上的红着色层15R、绿着色层15G及蓝着色层15B的排列顺序的状态下,沿着第2方向D2排列。各像素15P的沿着第1方向D1的宽度为第1像素宽度WP1,沿着第2方向D2的宽度为第2像素宽度WP2,各着色层的沿着第2方向D2的宽度为第3像素宽度WP3。第1像素宽度WP1、第2像素宽度WP2及第3像素宽度WP3分别被设定为与显示装置的分辨率等相对应的值。

触摸面板20是静电容式的触摸面板,是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与覆盖层22通过透明粘合层23而贴合的层叠体,使显示面板10所显示的信息透过。覆盖层22由玻璃基板、树脂膜等形成。覆盖层22的与透明粘合层23相反侧的面,作为触摸面板20中的操作面20S起作用。透明粘合层23具有使显示面10S所显示的图像透过的透光性。透明粘合层23例如使用聚醚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构成要素即透明基板31,与形成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0S的整体重叠,使形成于显示面10S的图像等信息透过。透明基板31例如由透明玻璃基板、透明树脂膜等基材构成,可以是由一个基材构成的单层构造,也可以是2个以上的基材重叠的多层构造。

透明基板31的与显示面板10相反侧的面,被设定为驱动面31S。在透明基板31的驱动面31S中,多个驱动电极31DP分别沿着作为一个方向的第1方向D1延伸,并且,多个驱动电极31DP沿着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驱动电极31DP是第1电极的一个例子。

各驱动电极31DP是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集合,具备: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以及对相互相邻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之间进行连接的驱动连接部31DPb。多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中、位于第1方向D1的一端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选择电路所连接的焊盘31P相连接。驱动电极线为第1电极线的一个例子,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为第1电容电极部的一个例子,驱动连接部31DPb为第1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在驱动面31S中还配设有包括多个驱动虚设线的驱动虚设部31DD。驱动虚设部31DD在驱动面31S上位于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31DP之间,并且位于从驱动电极31DP分离的位置。驱动虚设部31DD为第1虚设部的一个例子,驱动虚设线为第1虚设线的一个例子。

在各驱动电极31DP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例如具有六边形形状。驱动连接部31DPb具有矩形形状,例如,共享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一方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一边及另一方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一边。

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以六边形的一个顶点相互相对、且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相互未电连接的状态而排列。因此,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划分出由4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及2个驱动连接部31DPb围起的具有六边形形状的区域,驱动虚设部31DD位于所划分出的区域的各个中。并且,多个驱动虚设部31DD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各驱动电极31DP的形成材料使用铜、铝等金属膜。驱动电极31DP的各个分别独立地与选择电路连接,并接受选择电路供给的驱动信号,由此由选择电路选择。

驱动面31S及多个驱动电极31DP通过一个透明粘合层32贴合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透明粘合层32具有使显示面10S所显示的图像等信息透过的透光性,并对驱动面31S及多个驱动电极31DP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粘合。透明粘合层32例如使用聚醚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等。透明电介质基板33为透明电介质层的一个例子,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与透明基板31相对的面即背面上,排列有多个驱动电极31DP。

透明电介质基板33例如由聚乙烯对苯二酸盐等透明树脂膜、透明玻璃基板等基材构成,可以是由一个基材构成的单层构造,也可以是2个以上的基材重叠的多层构造。透明电介质基板33具有使显示面10S所显示的图像等信息透过的透光性、以及适合于电极间的静电容的检测的相对介电常数。透明电介质基板33及透明基板31为透明电介质层的一个例子。

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与透明粘合层32相反侧的面即表面,被设定为传感面33S。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传感面33S,多个传感电极33SP分别沿着第2方向D2延伸,多个传感电极33SP沿着与第2方向D2正交的第1方向D1排列。传感电极33SP为第2电极的一个例子,传感面33S为第2面的一个例子,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与传感面33S相反侧的面为第1面的一个例子。

各传感电极33SP为多个传感电极线的集合,具备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以及对相互相邻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进行连接的传感连接部33SPb。多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中、位于第2方向D2的一端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测定电路所连接的焊盘33P连接。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为第2电容电极部的一个例子,传感连接部33SPb为第2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在传感面33S中还配设有包括多个传感虚设线的传感虚设部33SD。传感虚设部33SD在传感面33S位于相邻的传感电极33SP之间,并且位于从传感电极33SP分离的位置。传感虚设部33SD为第2虚设部的一个例子,传感虚设线为第2虚设线的一个例子。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虚设部33SD相对,而且,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驱动虚设部31DD相对。

而且,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构成相互交叉的不同的线段,并且,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的组合构成一个栅格图案的驱动部分21D。在栅格图案中,一个栅格具有正方形形状。驱动部分21D为栅格图案的第1部分的一个例子。并且,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与驱动虚设部31DD的驱动虚设线构成相互交叉的不同的线段,并且,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与驱动虚设部31DD的驱动虚设线的组合构成与之前的栅格图案的驱动部分21D不同的传感部分21S。传感部分21S为栅格图案的第2部分的一个例子。

在各传感电极33SP中,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例如具有六边形形状。传感连接部33SPb例如具有矩形形状,共享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一方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一边及另一方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一边。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具有与一个驱动虚设部31DD相等的形状及相等的大小,各传感连接部33SPb具有与一个驱动连接部31DPb相等的形状及相等的大小。

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以六边形的一个顶点相互相对、且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相互未电连接的状态而排列。因此,在第1方向D1上在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之间,划分出由4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及2个传感连接部33SPb围起的具有六边形形状的区域,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所划分出的区域的各个中。并且,多个传感虚设部33SD沿着第1方向D1排列。各传感虚设部33SD具有与一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相等的形状及相等的大小。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一个驱动连接部31DPb与一个传感连接部33SPb重叠。

与上述驱动电极31DP同样,各传感电极33SP的形成材料使用铜、铝等金属膜。传感电极33SP的各个分别独立地与检测电路连接,每个传感电极33SP的电压通过检测电路来检测。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选择电路及检测电路为触摸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传感面33S及多个传感电极33SP通过上述透明粘合层23与覆盖层22贴合。

即,如图2所示那样,在触摸面板20中,从离显示面板10较近的构成要素起,依次配设透明基板31、驱动电极31DP、透明粘合层32、透明电介质基板33、传感电极33SP、透明粘合层23及覆盖层22。其中,透明电介质基板33被多个驱动电极31DP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夹着。

透明粘合层32以对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各驱动电极线的周围进行覆盖并对相邻的驱动电极线之间进行填埋的方式,位于驱动电极31DP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之间。此外,透明粘合层23以对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各传感电极线的周围进行覆盖并对相邻的传感电极线之间进行填埋的方式,位于传感电极33SP与覆盖层22之间。在这些构成要素中,透明粘合层23及透明基板31的至少一方可以省略。

此外,在显示面板10中,从离触摸面板20较远的构成要素起,构成显示面板10的多个构成要素依次如以下那样排列。即,从离触摸面板20较远的构成要素起,依次配设下侧偏振片11、薄膜晶体管(以下、TFT)基板12、TFT层13、液晶层14、滤色器层15、滤色器基板16及上侧偏振片17。其中,构成子像素的像素电极以矩阵状位于TFT层13。并且,在滤色器层15中,黑矩阵15a划分出与子像素分别相对的具有矩形形状的多个区域,将白色光变为红色、绿色及蓝色的任一种颜色的光的上述着色层位于黑矩阵15a所划分的各区域中。

液晶面板为显示面板10的一个例子,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不是液晶面板,例如也可以是有机EL面板等。

在省略透明粘合层23的构成中,也可以为,覆盖层22的面中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面被设定为传感面33S,通过传感面33S上所形成的一个薄膜的图案形成,来形成多个传感电极33SP。

此外,在触摸面板20的制造时,可以采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及覆盖层22通过透明粘合层23来贴合的方法,作为与这样的制造方法不同的其他例子,也可以采用以下的制造方法。即,在树脂膜等覆盖层22直接或经由基底层地形成由铜等导电性金属构成的薄膜层,在薄膜层上形成具有传感电极的图案形状的抗蚀剂层。接着,通过使用了氯化铁等的湿式蚀刻法,将薄膜层加工为多个传感电极33SP,而得到第1膜。此外,与传感电极33SP同样,将其他树脂膜上所形成的薄膜层加工为多个驱动电极31DP,而得到第2膜。并且,第1膜和第2膜以夹着透明电介质基板33方式,通过透明粘合层相对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粘贴。

[触摸面板的电气构成]

参照图3对触摸面板20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以下,作为静电容式的触摸面板20的一个例子,对互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20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那样,触摸面板20具备选择电路34、检测电路35及控制部36。选择电路34能够与多个驱动电极31DP连接,检测电路35能够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连接,控制部36与选择电路34及检测电路35连接。

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用于使选择电路34开始生成对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信号的开始定时信号。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用于使选择电路34从第1个驱动电极31DP朝向第n个驱动电极31DP依次扫描被供给驱动信号的对象的扫描定时信号。

另一方面,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用于使检测电路35开始对在各传感电极33SP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的开始定时信号。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用于使检测电路35从第1个传感电极33SP朝向第n个传感电极33SP依次扫描检测的对象的扫描定时信号。

选择电路34基于控制部36所输出的开始定时信号,开始驱动信号的生成,并基于控制部36所输出的扫描定时信号,从第1个驱动电极31DP1朝向第n个驱动电极31DPn扫描驱动信号的输出目的地。

检测电路35具备信号取得部35a和信号处理部35b。信号取得部35a基于控制部36所输出的开始定时信号,开始取得各传感电极33SP所生成的作为模拟信号的电流信号。并且,信号取得部35a基于控制部36所输出的扫描定时信号,从第1个传感电极33SP1朝向第n个传感电极33SPn扫描电流信号的取得源。

信号处理部35b对信号取得部35a所取得的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作为数字值的电压信号,并将所生成的电压信号朝向控制部36输出。如此,选择电路34和检测电路35根据与静电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的电流信号生成电压信号,由此对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静电容的变化进行测定。选择电路34及检测电路35为外围电路的一个例子。

控制部36基于信号处理部35b所输出的电压信号,对触摸面板20中使用者的手指等所接触的位置进行检测。

触摸面板20不限于上述的互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20,也可以是自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

[驱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4至图6对驱动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4中,为了便于对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配置进行说明,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4所示那样,一个驱动电极31DP具备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以及对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之间进行连接的驱动连接部31DPb。多个驱动电极31DP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在驱动电极31DP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各个及驱动连接部31DPb的各个由多个驱动电极线41构成。各驱动电极31DP为多个驱动电极线41的集合。各驱动电极线41例如包括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该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具有以作为在驱动电极31DP中规定的基准方向的第2方向D2为基准而规定的图案形状。

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例如具有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排列的9条驱动电极线41,各驱动电极线41沿着第1方向D1延伸。驱动连接部31DPb例如具有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排列的3条驱动电极线41,各驱动电极线41沿着第1方向D1延伸。

构成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9条驱动电极线41中、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3条驱动电极线41,与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3条驱动电极线41分别连接。因此,在一个驱动电极31DP中,沿着第1方向D1连续地延伸的3条驱动电极线41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

另一方面,构成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41中、与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3条驱动电极线41不同的6条驱动电极线41,具有以下的构成。

在6条驱动电极线41中,从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第2方向D2的中央越远离,沿着第1方向D1的长度越小。并且,在6条驱动电极线41的各个中,沿着第1方向D1的长度与位于中央的驱动电极线41相比,在第1方向D1的两端小相同长度。因此,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中,由各驱动电极线41的端部构成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外形形状为六边形形状。

与此相对,在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3条驱动电极线41中,沿着第1方向D1的长度与3条驱动电极线41的沿着第2方向D2的合计宽度几乎相等。

驱动虚设部31DD在第2方向D2上位于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驱动虚设部31DD位于在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中连续的2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在另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中连续的2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之间。

驱动虚设部31DD例如包括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排列的6条驱动虚设线42,各驱动虚设线42沿着第1方向D1延伸。各驱动虚设线42包括具有以第2方向D2为基准规定的图案形状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

在6条驱动虚设线42中,沿着第1方向D1的宽度为,在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2条驱动虚设线42中最大,随着接近驱动虚设部31DD的第2方向D2的两端的各个而变小。在夹着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2条驱动虚设线42而配设的2条驱动虚设线42、且是位于离第2方向D2的中央的距离相等的部位的2条驱动虚设线42中,沿着第1方向D1的长度相互相等。此外,在与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2条驱动虚设线42不同的4条驱动虚设线42中,沿着第1方向D1的长度与位于中央的驱动虚设线42相比,在第1方向D1的两端小相同长度。

因此,在驱动虚设部31DD中,由各驱动虚设线42的端部构成的驱动虚设部31DD的外形形状为六边形形状。

一个驱动虚设部31DD所包括的驱动虚设线42中、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驱动虚设线42的一方,具有多个虚设内间隙42a,多个虚设内间隙42a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排列。多个虚设内间隙42a沿着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位于每个驱动虚设部31DD。

在第1方向D1上,驱动虚设部31DD与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一部分交替地连续排列。并且,在驱动面31S的一部分,在第1方向D1上,构成驱动虚设部31DD的驱动虚设线42与构成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41交替地连续排列。在第1方向D1上交替地连续的多个驱动电极线41与多个驱动虚设线42构成一个驱动图案群43,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41与驱动虚设线42分别包括共同的一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一部分。

在驱动图案群43中,驱动间隙44位于第1方向D1的驱动电极线41的端部与驱动虚设线42的端部之间。驱动间隙44使驱动电极线41与驱动虚设线42相互分离。由此,驱动虚设部31DD从驱动电极31DP分离。换言之,驱动虚设线42与驱动电极31DP电气绝缘。

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的形成材料,为上述金属中的例如铜。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分别具有相同的色相例如黑色。

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通过对用于形成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的金属薄膜进行黑化处理而具有黑色。或者,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通过对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进行黑化处理而具有黑色。黑化处理例如是氧化处理、或者镀上具有黑色的金属膜的镀层处理等。

参照图5及图6,对构成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进行说明。图5是将图4中的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在图5中,为了便于对构成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电极线的配置进行说明,将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5所示那样,基准图案要素31RP具备1条主线Lm及1条副线Ls。主线Lm具有沿着与作为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方向的第2方向D2形成规定角度即主线角度θ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主线Lm从第1主端点Pm1延伸到第2主端点Pm2。主线角度θ例如为包含于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度范围的规定角度,优选为包含于45°以上135°以下的角度范围的规定角度,更优选为63.435°。

副线Ls具有沿着与主线Lm正交的方向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副端点Ps的直线形状,副线Ls的长度为主线Lm的一半长度。在副线Ls的长度为单位长度LRP时,主线Lm的长度为2LRP。副线Ls的长度即单位长度LRP为与单位栅格的一边的长度相同的长度。副端点Ps与相对于具有该副端点Ps的副线Ls而位于主线Lm的延伸方向上的其他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1主端点Pm1相当。

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还具备2条辅助线La。辅助线La分别具有沿着与主线Lm延伸的方向即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且具有与副线Ls相同的长度。即,辅助线La的长度为单位长度LRP。2条辅助线La中,一方的辅助线La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第2辅助端点Pa2,另一方的辅助线La从副端点Ps延伸到第1辅助端点Pa1。主线Lm、副线Ls及辅助线La各自的线宽例如为0.1μm以上12μm以下。

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为对一边具有单位长度LRP的栅格图案的一部分进行仿形的形状。即,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为对主线Lm构成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边、且副线Ls及辅助线La构成沿着与主线Lm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边的二维栅格图案进行仿形的形状。二维栅格图案具有单位栅格即正方形二维地连续的形状。

并且,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驱动面31S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与传感面33S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重叠时,第1主端点Pm1、第2主端点Pm2、副端点Ps、第1辅助端点Pa1及第2辅助端点Pa2,位于正方栅格的栅格点。因此,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与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具有相互交叉的点、即重叠的点,但不具有构成栅格图案的相同边的线段。

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驱动部分21D,对构成栅格图案的多个单位栅格的各个进行构成的4个线段中,2条线段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2条线段为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与此相对,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传感部分21S,对构成栅格图案的多个单位栅格的各个进行构成的4个线段中,2条线段为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2条线段为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

结果,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不易被识别为不同的构造体。

图6是将驱动电极31DP所具备的一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在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驱动电极线41的电极线的配置,将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6所示那样,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所具备的各驱动电极线41由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多个驱动电极线41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41连接的驱动电极线41,与驱动电极31DP所具备的焊盘31P连接。另一方面,从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41分离地配设的驱动电极线41仅包括由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的部分的情况下,是不能够相对于驱动电极31DP所具备的焊盘31P进行电连接的。

因此,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包括具有与副线Ls为相同长度的驱动连接线Lcd作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驱动连接线Lcd将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相互电连接。

驱动连接线Lcd从1条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一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2辅助端点Pa2,延伸到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41中的一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所具有的主线Lm的延伸方向的中点。

在一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8条驱动连接线Lcd构成一个驱动连接线群,驱动连接线群沿着第1方向D1位于每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

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可以通过经由掩模对形成于驱动面31S的一个薄膜进行蚀刻来形成,也可以通过使用了掩模的物理蒸镀法、例如真空蒸镀法、溅射法来形成。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7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7中,为了便于说明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配置、以及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的配置,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及传感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7所示那样,一个传感电极33SP具有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以及将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进行连接的传感连接部33SPb。多个传感电极33SP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在传感电极33SP中,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各个、以及传感连接部33SPb的各个由多个传感电极线51构成。各传感电极33SP为多个传感电极线51的集合。各传感电极线51例如包括具有以作为在传感电极33SP中规定的基准方向的第1方向D1为基准而规定的图案形状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与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相比,基准方向不同,但基准方向以外的构成相同。

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例如具有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排列的9条传感电极线51,各传感电极线51沿着第2方向D2延伸。传感连接部33SPb例如具有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排列的3条传感电极线51,各传感电极线51沿着第2方向D2延伸。

构成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9条传感电极线51中、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3条传感电极线51,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3条传感电极线51分别连接。因此,在一个传感电极33SP中,沿着第2方向D2连续地延伸的3条传感电极线51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

另一方面,构成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51中、与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3条传感电极线51不同的6条传感电极线51,具有以下的构成。

在6条传感电极线51中,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第1方向D1的中央越远离,则沿着第2方向D2的长度越小。并且,在6条传感电极线51的各个中,沿着第2方向D2的长度与位于中央的传感电极线51相比,在第2方向D2的两端小相同长度。因此,在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由各传感电极线51的端部构成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外形形状为六边形形状。

与此相对,在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3条传感电极线51中,沿着第2方向D2的长度与3条传感电极线51的沿着第1方向D1的合计宽度几乎相等。因此,在传感连接部33SPb,由各传感电极线51的端部构成的传感连接部33SPb的外形形状为矩形形状。

在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中,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51连接的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备的焊盘33P连接。另一方面,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51分离地配设的传感电极线51仅包括由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的部分的情况下,是不能够相对于传感电极33SP所具备的焊盘33P进行电连接的。

因此,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包括具有与副线Ls为相同长度的传感连接线Lcs,传感连接线Lcs将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51相互电连接。

传感连接线Lcs从1条传感电极线51所具有的一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2辅助端点Pa2,延伸到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1中的一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所具有的主线Lm的延伸方向的中点。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连接线Lcs分别与位于驱动面31S的相互不同的虚设内间隙42a重叠。

在一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中,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8条传感连接线Lcs构成一个传感连接线群,传感连接线群沿着第2方向D2位于每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

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之间。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的2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另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的2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

传感虚设部33SD例如包括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6条传感虚设线52,各传感虚设线52沿着第2方向D2延伸。各传感虚设线52包括具有以第1方向D1为基准而规定的图案形状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

在6条传感虚设线52中,沿着第2方向D2的宽度为,在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2条传感虚设线52中最大,随着接近第1方向D1的两端的每一端而变小。在夹着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2条传感虚设线52而配设的2条传感虚设线52、且是位于离第1方向D1的中央的距离相等的部位的2条传感虚设线52中,沿着第2方向D2的长度相互相等。此外,在与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2条传感虚设线52不同的4条传感虚设线52中,沿着第2方向D2的长度为,与位于中央的传感虚设线52相比,在第2方向D2的两端小相同长度。

因此,在传感虚设部33SD,由各传感虚设线52的端部构成的传感虚设部33SD的外形形状为六边形形状。

一个传感虚设部33SD所包括的传感虚设线52中、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传感虚设线52的一方具有多个虚设内间隙52a,多个虚设内间隙52a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多个虚设内间隙52a沿着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位于每个传感虚设部33SD。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面33S的虚设内间隙52a分别与相互不同的驱动连接线Lcd重叠。

在第2方向D2上,传感虚设部33SD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一部分交替地连续排列。并且,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一部分,在第2方向D2上,构成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52与构成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51交替地连续排列。在第2方向D2上交替地连续的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虚设线52构成一个传感图案群53,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虚设线52分别包括共同的一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一部分。

在传感图案群53中,传感间隙54位于第2方向D2上的传感电极线51的端部与传感虚设线52的端部之间。传感间隙54使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虚设线52相互分离。由此,传感虚设部33SD从传感电极33SP分离。换言之,传感虚设部33SD与传感电极33SP电气绝缘。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多个传感间隙54的一部分与驱动间隙44立体地重叠。

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形成材料,为上述金属中的例如铜。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分别具有相同的色相例如黑色。

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通过对用于形成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金属薄膜进行黑化处理而具有黑色。或者,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通过对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进行黑化处理而具有黑色。黑化处理例如为氧化处理、或者镀上具有黑色的金属膜的镀层处理等。

对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黑化处理与对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的黑化处理,通常在相互不同的定时进行。因此,多数情况下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所具有的黑色的亮度及彩度的至少一方与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所具有的黑色的亮度及彩度的至少一方相互不同。

此外,在视觉确认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时,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经由透明电介质基板33而被视觉确认到。因此,驱动电极31DP所具有的颜色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有的颜色被视觉确认为相互不同颜色的情况也较多。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位于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传感虚设部33SD立体地重叠。换言之,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及传感虚设部33SD被立体地配置为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虚设部33SD重叠。

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构成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41与构成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52协作,形成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构成的正方栅格。即,构成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41与构成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52在共同的一个栅格图案的驱动部分21D中构成相互交叉的不同的线段。

另一方面,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位于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31DP之间的驱动虚设部31DD立体地重叠。换言之,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及驱动虚设部31DD被立体地配置为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驱动虚设部31DD重叠。

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构成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51与构成驱动虚设部31DD的驱动虚设线42协作,形成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构成的正方栅格。即,构成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51与构成驱动虚设部31DD的驱动虚设线42在之前的栅格图案的传感部分21S中构成相互交叉的不同的线段。

此外,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连接部33SPb立体地重叠。换言之,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连接部31DPb及传感连接部33SPb被立体地配置为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连接部33SPb重叠。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41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51协作,形成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构成的正方栅格。即,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41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51在之前的栅格图案中的与驱动部分21D及传感部分21S不同的部分,构成相互交叉的不同的线段。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

参照图8及图9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图8及图9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驱动电极31DP所位于的透明基板31的图示。此外,在图8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驱动虚设线42及传感虚设线52用虚线表示。

如图8所示那样,选择电路34向驱动电极31DP输出驱动信号。并且,例如,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电场EF。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中,在构成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一个驱动电极线41与构成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一个传感电极线51之间形成电场EF。

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不相互重叠,因此是容易受到来自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外侧的电气影响的部分。因此,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电场EF也形成于容易受到来自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外侧的电气影响的部分。

当人的手指F接近这样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时,手指F所接触的电场EF经由人体放电,因此在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形成的静电容的大小改变。如上所述,电场EF在从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电极线朝向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电极线延伸时,位于容易受到来自外侧的电气影响的部分,因此电场EF容易被人的手指F影响。因此,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对人的手指F的接触的灵敏度提高。结果,对人的手指F所接触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灵敏度提高。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那样,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形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41与形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51立体地交叉的部分,形成静电容。因此,在选择电路34向驱动电极31DP输出驱动信号时,从驱动连接部31DPb的一个驱动电极线41朝向传感连接部33SPb的一个传感电极线51延伸有具有几乎直线形状的电场EF。因此,电场EF位于不易受到来自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外侧的电气影响的部分。

因此,即使人的手指F接近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的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连接部33SPb立体地重叠的部分,手指F接近之前的电场EF的状态与手指F接近之后的电场EF的状态不会较大地改变。结果,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连接部33SPb重叠的部分,触摸面板20对于向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输入的噪声的耐性提高。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线41与传感虚设线52的组合形成一个栅格图案,而且,传感电极线51与驱动虚设线42的组合形成一个栅格图案。因此,驱动电极31DP所具有的黑色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有的黑色不易被分别独立地识别。因此,即便假设驱动电极31DP所具有的黑色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有的黑色之间亮度及彩度的至少一方不同,驱动电极31DP的黑色与传感电极33SP的黑色之间的不同也不醒目。结果,能够抑制驱动电极31DP及传感电极33SP的边界被视觉确认到,能够抑制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被视觉确认到。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列举的优点。

(1)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线41与传感虚设线52的组合形成一个栅格图案,而且,传感电极线51与驱动虚设线42的组合形成一个栅格图案。因此,驱动电极31DP所具有的颜色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有的颜色不易被分别独立地识别。因此,例如,即便假设驱动电极31DP所具有的颜色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有的颜色相互不同,驱动电极31DP的颜色与传感电极33SP的颜色之间的不同也不醒目。结果,能够抑制驱动电极31DP及传感电极33SP的边界被视觉确认到,能够抑制驱动电极31DP和传感电极33SP被视觉确认到。

(2)在驱动电极31DP和传感电极33SP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相互不重叠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静电容。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电容部分,是容易受到来自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外侧的电气影响的部分,因此在导电体相对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接近时,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变得容易改变。因此,对导电体相对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精度提高。

(3)在栅格图案的驱动部分21D中,单位栅格由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和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构成,而且,在传感部分21S中,单位栅格由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和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构成。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进一步抑制了位于驱动面31S的驱动电极31DP与位于传感面33S的传感电极33SP被识别为不同的构造体。

(4)驱动电极线41、传感电极线51包括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因此容易进行驱动电极31DP和传感电极33SP的设计。

(5)主线角度θ大于0°且小于180°,因此能够使构成栅格图案的多个线段分别相对于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倾斜。

(6)即使在驱动电极线41与传感虚设线52之间亮度及彩度的至少一方相互不同,并且在传感电极线51与驱动虚设线42之间亮度及彩度的至少一方相互不同,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颜色的不同也不醒目。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第1实施方式还能够如以下那样适当地变更而实施。

·驱动电极线41、驱动虚设线42、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各个也可以不具有黑色。例如,驱动电极线41、驱动虚设线42、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各个也可以是具有金属光泽或者具有透光性的构成。在该情况下,具有透光性的电极线的形成材料使用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膜、以及氧化铟锡、氧化铟镓锌等复合氧化物膜。复合氧化物膜包含铟、锡、镓及锌等的金属氧化物。具有金属光泽的电极线除了使用上述金属膜以外,还能够使用银纳米线、导电性高分子膜。此外,具有黑色的电极线,并不限于实施了黑化处理的金属线,还能够使用石墨烯膜等导电膜。

这样的构成中也是,由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位于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因此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观察时,驱动电极31DP所具有的颜色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有的颜色大不同。因此,能够得到大部分等效于上述(1)的优点。

·也可以构成为,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具有相同的颜色属性,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具有与驱动电极31DP不同的颜色属性。颜色属性包括色相、亮度及彩度这3个特性。因此,在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之间,3种颜色特性中的全部相同,而在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与驱动电极31DP之间,3种颜色特性中的至少一个不同。这样的构成中也是,也能够得到等效于上述(1)的优点。

·驱动电极31DP、驱动虚设部31DD、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的各个也可以具有相互相同的颜色属性。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在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与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之间夹有透明电介质基板33。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的颜色与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的颜色相互能够大不同。因此,能够得到等效于上述(1)的优点。

·主线角度θ也可以为0°。即,构成栅格图案的一个栅格的4个边也可以为沿着第1方向D1以直线状延伸的2边、和沿着第2方向D2以直线状延伸的2边。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只要是栅格图案由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形成的构成,那么就能够得到等效于上述(4)的优点。

·基准图案要素31RP也可以为参照图10及图11在以下说明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来代替上述基准图案要素31RP。

在图10及图11中,为了便于说明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及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的配置,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及传感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此外,驱动虚设线42在驱动面31S中的位置与驱动电极线41相互不同,然而构成驱动虚设线42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与驱动电极线41相同,因此省略驱动虚设线42的详细说明。并且,传感虚设线52在传感面33S中的位置与传感电极线51相互不同,然而构成传感虚设线52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与传感电极线51相同,因此省略传感虚设线52的详细说明。

如图10所示那样,驱动电极31DP是多个驱动电极线41的集合。多个驱动电极线41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而且,多个驱动电极线41分别沿着第1方向D1延伸。各驱动电极线41由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在驱动电极线41中,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基准图案要素31RP具备1条主线Lm及1条副线Ls。主线Lm具有与作为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方向的第2方向D2形成规定角度即主线角度θ的直线形状,主线Lm从第1主端点Pm1延伸到第2主端点Pm2。主线角度θ为包含于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度范围内的规定角度,优选为包含于45°以上135°以下的角度范围内的规定角度,更优选为63.435°。主线角度θ也可以为0°。与第2方向D2形成主线角度θ的方向为延伸方向。

副线Ls具有沿着与主线Lm正交的方向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副端点Ps的直线形状,副线Ls的长度为主线Lm的一半长度。在副线Ls的长度为单位长度LRP时,主线Lm的长度为2LRP。副端点Ps为相对于具有副端点Ps的副线Ls而位于副线Ls的延伸方向的其他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1主端点Pm1。

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还具备2条辅助线La。辅助线La分别具有沿着主线Lm所延伸的方向即延伸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而且,具有与副线Ls相同的长度即单位长度LRP。2条辅助线La中,一方的辅助线La从第1主端点Pm1延伸到第1辅助端点Pa1,另一方的辅助线La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第2辅助端点Pa2。

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为对具有与具有单位长度LRP的副线Ls相同的长度的栅格图案的一部分进行仿形的形状。即,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为对主线Lm及辅助线La构成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边、且副线Ls构成沿着与主线Lm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边的二维栅格图案进行仿形的形状。二维栅格图案具有作为单位栅格的正方形二维地连续的形状。

并且,在多个驱动电极31DP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夹着透明电介质基板33而立体地重叠时,第1主端点Pm1、第2主端点Pm2、副端点Ps、第1辅助端点Pa1及第2辅助端点Pa2位于栅格图案的栅格点。因此,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与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具有相互交叉的点,而不具有构成正方栅格的相同边的线段。

如图11所示那样,传感电极33SP为多个传感电极线51的集合,多个传感电极线51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而且,多个传感电极线51分别沿着第2方向D2延伸。各传感电极线51由以第1方向D1为基准方向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在传感电极线51中,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连接部33SPb立体地重叠。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连接部33SPb协作,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形成一边的长度为LPR的正方形二维地连续的栅格图案。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虚设部33SD立体地重叠,形成上述栅格图案的一部分。此外,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驱动虚设部31DD立体地重叠,形成栅格图案的一部分。

·驱动面31S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辅助线La的构成、与传感面33S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辅助线La的构成也可以相互不同。即,只要驱动面31S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与传感面33S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各个具备上述的主线Lm和副线Ls即可。在该情况下,驱动面31S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所包括的辅助线La的数量,也可以与传感面33S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所包括的辅助线La的数量不同。此外,驱动面31S中的辅助线La相对于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位置与传感面33S中的辅助线La相对于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位置也可以相互不同。总而言之,只要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具有用于形成栅格图案的互补关系即可。

详细地说,如图12所示那样,基准图案要素31RP和基准图案要素33RP分别由一个主线Lm和一个副线Ls构成。此时,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形成了由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和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51围起的区域即电极线间隙V。电极线间隙V为由5个单位栅格构成的十字形状,且是位于电极线间隙V的中央的一个单位栅格的第1方向D1的两侧及第2方向D2的两侧被其他单位栅格夹着的形状。

在位于电极线间隙V的中央的单位栅格的栅格点上,具有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的第1主端点Pm1、另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的第2主端点Pm2、一方的传感电极线51的第1主端点Pm1、以及第2主端点Pm2。并且,在由4个主端点围起的单位栅格中,作为驱动电极线41所包括的辅助线及传感电极线51所包括的辅助线的至少一方能够位于的区域,而设定4个辅助线区域K。

并且,在辅助线区域K中,以从上述4个主端点的至少一个延伸、并填埋4个辅助线区域K的方式,规定驱动面31S中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辅助线La及传感面33S中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辅助线La即可。

对4个辅助线区域K分别设定的构成,可以按照每个电极线间隙V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对4个辅助线区域K分别设定的辅助线的构成按照每个电极线间隙V不同的构成中,辅助线的构成不按照每个电极线间隙V而重复,因此这样的辅助线不包含于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

·驱动电极线41、驱动虚设线42、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各个也可以不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构成。总而言之,只要是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形成上述栅格图案的构成,则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的各个可以由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直线构成,也可以由相对于第1方向D1以规定角度交叉的直线构成。此外,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各个可以由沿着第2方向D2延伸的直线构成,也可以由沿着相对于第2方向D2以规定角度交叉的直线构成。或者,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的各个也可以具有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折线形状、曲线形状。在该情况下,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也具有折线形状、曲线形状即可。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栅格图案的驱动部分21D中,构成单位栅格的4条线段中,2条线段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且2条线段为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此外,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栅格图案的传感部分,构成单位栅格的4条线段中,2条线段为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且2条线段为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

不限于此,在驱动部分21D中,位于驱动部分21D的单位栅格中也可以包括4条线段中的3条线段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且1条线段为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的单位栅格。此外,单位栅格中也可以包括1条线段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且3条线段为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的单位栅格。

此外,在传感部分21S中,位于传感部分21S的单位栅格中也可以包括4条线段中的3条线段为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且1条线段为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的单位栅格。此外,单位栅格中也可以包括1条线段为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且3条线段为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的单位栅格。

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只要在栅格图案的驱动部分21D中,单位栅格包括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和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而且,在传感部分21S中,单位栅格包括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和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就能够得到等效于上述(2)的优点。

·驱动连接线Lcd也可以不构成为在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中、从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2辅助端点Pa2朝向另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主线Lm的延伸方向的中央延伸。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中,沿着从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2辅助端点Pa2朝向另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第1主端点Pm1延伸的方向延伸。总而言之,只要驱动连接线Lcd是沿着延伸方向或者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且是具有单位长度LRP的直线即可,而且,在一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中对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之间进行连接即可。

·传感连接线Lcs也可以不构成为在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51中、从一方的传感电极线5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2辅助端点Pa2朝向另一方的传感电极线51所具有的主线Lm的延伸方向的中央延伸。总而言之,只要传感连接线Lcs是沿着延伸方向或者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且是具有单位长度LRP的直线即可,而且,在一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中对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51之间进行连接即可。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及图14对将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具体化了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不同点在于,在驱动电容电极部与传感电容电极部之间形成有电极部间隙。因此,以下,对这样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赋予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的详细说明。此外,以下,依次对驱动电极的构成、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及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进行说明。

[驱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13对驱动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3中,为了便于说明构成驱动电极的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配置,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13所示那样,一个驱动电极31DP具有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以及将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之间进行连接的驱动连接部31DPb。多个驱动电极31DP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电极部间隙45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之间。电极部间隙45沿着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第2方向D2的外缘延伸。作为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的多个驱动虚设线42位于各个电极部间隙45。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虚设部31DD中的除了电极部间隙45以外的部分,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相对。因此,电极部间隙45是在第2方向D2上形成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间隙。

位于电极部间隙45的驱动虚设线42的每个例如通过位于驱动电极线41与驱动虚设线42之间的电极线间隙46而与驱动电极线41分离。位于电极部间隙45的驱动虚设线42进而通过位于驱动虚设部31DD的内部的虚设线间隙47而从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分离。虚设线间隙47也可以省略。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14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4中,为了便于说明构成驱动电极的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配置及构成传感电极的多个传感电极线的配置,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及传感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14所示那样,一个传感电极33SP具有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以及将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进行连接的传感连接部33SPb。多个传感电极33SP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电极部间隙55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的2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电极部间隙55沿着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第1方向D1的外缘延伸。作为传感虚设部33SD的一部分的多个传感虚设线52位于每个电极部间隙55。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虚设部33SD中的除了电极部间隙55以外的部分,与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相对。因此,电极部间隙55是在第1方向D1上形成在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之间的间隙。

位于电极部间隙55的传感虚设线52的每个例如通过位于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虚设线52之间的电极线间隙56而与传感电极线51分离。位于电极部间隙55的传感虚设线52进而通过位于传感虚设部33SD的内部的虚设线间隙57而与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分离。虚设线间隙57也可以省略。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虚设部33SD中的除了电极部间隙55以外的部分相对,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驱动虚设部31DD中的除了电极部间隙45以外的部分相对。

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有驱动面31S的电极部间隙45、以及传感面33SD电极部间隙55。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相互相邻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及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在第1方向D1上相互分离与2个电极部间隙45、55相当的量,并且,在第2方向D2上相互分离与2个电极部间隙45、55相当的量。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驱动面31S中,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有电极部间隙45,在传感面33S中,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有电极部间隙55。

因此,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的电场变得容易受到来自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外侧的影响。因此,对手指相对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精度提高。

并且,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位于驱动面31S的电极部间隙45,并且,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传感面33S的电极部间隙55。因此,即使是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形成有电极部间隙的构成,也能够抑制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被视觉确认为不同的构造体。

此外,在驱动面31S中,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有电极部间隙45,在传感面33S中,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有电极部间隙55。

因此,与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一部分位于电极部间隙45、且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一部分位于电极部间隙55的构成相比,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的大小改变。由此,能够使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所连接的控制部36的规格相匹配地改变。

并且,仅通过在驱动面31S中设定电极线间隙46的位置、且在传感面33S中设定电极线间隙56的位置,就能够改变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静电容。因此,不必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所具备的驱动电极31DP的设计中进行大幅度变更、在传感电极33SP的设计中进行大幅度变更,就能够改变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静电容。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

(7)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有电极部间隙45,因此对手指相对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精度提高。并且,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位于多个电极部间隙45,因此在形成有这样的电极部间隙45的构成中也能够抑制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被视觉确认为不同的构造体。

(8)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形成有电极部间隙55,因此对手指相对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精度提高。并且,传感虚设部33SD的一部分位于多个电极部间隙55,因此在形成有这样的电极部间隙55的构成中也能够抑制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被视觉确认为不同的构造体。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第2实施方式还能够如以下那样适当地变更而实施。

·在驱动面31S中,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位于电极部间隙45的全部,但并不限于这样的构成,也可以是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位于电极部间隙45的至少一个的构成。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在电极部间隙45中的配设有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的电极部间隙45中能够得到等效于上述(7)的优点。

·在传感面33S中,传感虚设部33SD的一部分位于电极部间隙55的全部,但并不限于这样的构成,也可以是传感虚设部33SD的一部分位于电极部间隙55的至少一个的构成。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在电极部间隙55中的配设有传感虚设部33SD的一部分的电极部间隙55中能够得到等效于上述(8)的优点。

·在驱动面31S中,电极线间隙46的位置例如根据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的大小来设定即可。在第1方向D1上,电极线间隙46与最接近电极线间隙46的虚设线间隙47之间的距离越大,则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面积越变小。因此,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越变小。

·在传感面33S中,电极线间隙56的位置例如根据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的大小来设定即可。在第2方向D2S上,电极线间隙56与最接近电极线间隙56的虚设线间隙57之间的距离越大,则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面积越变小。因此,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越变小。

·也可以构成为,在位于驱动面31S的多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中的仅一部分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外缘存在电极部间隙45。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在与电极部间隙45相互相邻的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能够得到等效于上述(7)的优点。

·也可以构成为,在位于传感面33S的多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中的仅在一部分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外缘存在电极部间隙55。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在与电极部间隙55相互相邻的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能够得到等效于上述(8)的优点。

·也可以构成为,电极部间隙45位于驱动面31S,而电极部间隙55不位于传感面33S。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电极部间隙45位于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因此能够得到大部分等效于上述(7)的优点。

·也可以构成为,电极部间隙55位于传感面33S,而电极部间隙45不位于驱动面31S。这样的构成中也是,电极部间隙55位于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因此能够得到大部分等效于上述(8)的优点。

·第2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构成还分别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构成组合实施。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15至图18对将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具体化了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的不同点在于,构成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线的构成及构成传感电极的传感电极线的构成不同。因此,以下,对这样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赋予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的详细说明。此外,以下,依次对驱动电极的构成、传感电极的构成、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及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进行说明。

[驱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15及图16对驱动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5中,为了便于说明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配置,而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此外,在图16中,将图15所示的驱动电极31DP的一部分放大表示。

如图15所示那样,一个驱动电极31DP具备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以及将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之间进行连接的驱动连接部31DPb。多个驱动电极31DP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在驱动电极31DP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各个及驱动连接部31DPb的各个由多个驱动电极线61构成。各驱动电极31DP为多个驱动电极线61的集合。各驱动电极线61例如包括以第2方向D2为基准方向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

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例如具有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5条驱动电极线61,各驱动电极线61沿着第1方向D1延伸。驱动连接部31DPb例如具有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3条驱动电极线61,各驱动电极线61沿着第1方向D1延伸。

构成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5条驱动电极线61中、在第2方向D2上连续的3条驱动电极线61,与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3条驱动电极线61分别连接。

在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中,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5条驱动电极线61的各个通过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驱动连接线Lcd而与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连接。

驱动连接线Lcd例如从一方的驱动电极线6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2辅助端点Pa2朝向其他驱动电极线6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副端点Ps延伸。在一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中,4条驱动连接线Lcd构成驱动连接线群,驱动连接线群在每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中沿着第1方向D1连续。

驱动虚设部31DD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驱动虚设部31DD位于在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中连续的2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在另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中连续的2个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之间。

驱动虚设部31DD例如包括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2条驱动虚设线62,各驱动虚设线62沿着第1方向D1延伸。各驱动虚设线62包括以第2方向D2为基准方向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

在第1方向D1上,驱动虚设部31DD与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一部分交替地连续排列。并且,在驱动面31S的一部分,在第1方向D1上,构成驱动虚设部31DDD驱动虚设线62与构成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61交替地连续排列。在第1方向D1上交替地连续的驱动电极线61与驱动虚设线62构成一个驱动图案群63,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与驱动虚设线62分别包括共同的一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一部分。

在驱动图案群63中,驱动间隙64位于第1方向D1的驱动电极线61的端部与驱动虚设线62的端部之间。驱动间隙64使驱动电极线61与驱动虚设线62相互分离。由此,驱动虚设部31DD与驱动电极31DP分离。

在图15中,从各驱动电极31DPD的第2方向D2的中央穿过且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直线为驱动直线DL。由驱动直线DL中的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直线DL夹着的区域为驱动电极线区域。与此相对,从各传感电极33SP的第1方向的中央穿过且沿着第2方向D2延伸的直线为传感直线SL。由传感直线SL中的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直线SL夹着的区域为传感电极线区域。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一个驱动电极线区域与一个传感电极线区域立体地重叠的区域为单位区域21U。单位区域21U沿着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的各自连续。

如图16所示那样,在各单位区域21U中,被分配有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2条驱动电极线61及3条驱动图案群63,位于第2方向D2的两端的每一端的驱动电极线61夹着3条驱动图案群63。2条驱动电极线61和3条驱动图案群63在第2方向D2上隔开相互相等的间隔地排列。

在各单位区域21U中,2条驱动电极线61与3条驱动图案群63构成一个驱动布线群,驱动布线群在第1方向D1上在每个单位区域21U中连续地存在。

在构成驱动布线群的各驱动电极线61中,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5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被分配给一个单位区域21U。在构成驱动布线群的各驱动图案群63中,也与驱动电极线61同样,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5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被分配给一个单位区域21U。并且,在2条驱动电极线61和3条驱动图案群63的各自中,位于第1方向D1的一端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为起点图案要素31RPs。驱动面31S的单位区域21U中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为第1起点图案要素的一个例子。

在单位区域21U中,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之间的距离为线间宽度GL,例如,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的副端点Ps之间的距离、且为沿着第2方向D2的距离为线间宽度GL。

在此,在驱动电极线61及驱动图案群63的各自中,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一个主线Lm和一个副线Ls为一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此外,在基准图案要素31RP中的主线Lm与副线Ls之间或主线Lm的中途具有间隙的图案也视为基准图案要素31RP。

在驱动布线群中,驱动布线群所包括的驱动电极线61及驱动图案群63的各个从位于第2方向D2的一端的驱动电极线61起,依次为第A布线31A、第B布线31B、第C布线31C、第D布线31D及第E布线31E。

在一个单位区域21U中,第A布线31A至第E布线31E各自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的位置被规定,5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构成一个起点图案要素群。起点图案要素群沿着第1方向D1在每个单位区域21U中连续,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对于单位区域21U的位置在多个单位区域21U中相互相同。因此,在第1方向D1上连续的多个单位区域21U中,多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与第B布线31B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单位区域21U中的第A布线31A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此外,与第C布线31C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单位区域21U中的第B布线31B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

即,与一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第2方向D2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1倍的其他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因此,在单位区域21U中,构成驱动布线群的布线分别从起点图案要素31RPs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单位区域21U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以倾斜了线间宽度GL的1倍的方式延伸。

构成驱动布线群的驱动电极线61及驱动图案群63分别从各起点图案要素31RPs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2条驱动电极线61之间的距离及驱动电极线61与驱动图案群63之间的距离被保持为线间宽度GL。

[传感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17对传感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7中,为了便于说明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的配置,将传感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17所示那样,一个传感电极33SP具有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以及将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进行连接的传感连接部33SPb。多个传感电极33SP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在传感电极33SP中,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各个与传感连接部33SPb的各个由多个传感电极线71构成。各传感电极33SP为传感电极线71的集合。各传感电极线71例如包括以第1方向D1为基准方向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

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例如具有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5条传感电极线71,各传感电极线71沿着第2方向D2延伸。传感连接部33SPb例如具有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3条传感电极线71,各传感电极线71沿着第2方向D2延伸。

构成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的5条传感电极线71中在第1方向D1上连续的3条传感电极线71,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3条传感电极线71分别连接。

在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中,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5条传感电极线71分别通过沿着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传感连接线Lcs而与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71连接。

传感连接线Lcs的一部分例如从一方的传感电极线7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2主端点Pm2,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传感电极线7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1辅助端点Pa1延伸。

传感连接线Lcs的剩余部分例如从一方的传感电极线7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2主端点Pm2,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传感电极线7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1主端点Pm1延伸。

在一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中,4条传感连接线Lcs构成传感连接线群,传感连接线群在每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中沿着第2方向D2连续。

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之间。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在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中连续的2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在另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中连续的2个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之间。

传感虚设部33SD例如包括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2条传感虚设线72,各传感虚设线72沿着第2方向D2延伸。各传感虚设线72包括以第1方向D1为基准方向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

在第2方向D2上,构成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72由2条传感电极线71夹着。传感间隙73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71的端部与传感虚设线72的端部之间。1条传感虚设线72通过在第2方向上连续的2个传感间隙73而与传感电极线71分离。由此,传感虚设部33SD与传感电极33SP分离。

在传感面33S中,各单位区域21U被分配有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2条传感电极线71及3条传感图案群74。3条传感图案群74包括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传感电极线71的一部分及传感虚设线72的一部分。在各单位区域21U中,位于第1方向D1的两端的每一端的传感电极线71夹着3条传感图案群74。2条传感电极线71及3条传感图案群74在第1方向D1上隔开相互相等的间隔地排列,2条传感电极线71之间的间隔或者传感电极线71与传感图案群74之间的间隔为线间宽度GL。

在各单位区域21U中,2条传感电极线71与3条传感图案群74构成一个传感布线群,传感布线群在第2方向D2上在每个单位区域21U中连续地存在。

在一个单位区域21U中,与驱动面31S中的单位区域21U同样,在各布线所包括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中,位于第2方向D2的一端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为起点图案要素33RPs。并且,与一个起点图案要素33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朝向第1方向D1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1倍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延伸。传感面33S的单位区域21U中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为第2起点图案要素的一个例子。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18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8中,为了便于说明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配置及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的配置,而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及传感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18所示那样,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a与传感虚设部33SD重叠,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a与驱动虚设部31DD重叠,而且,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连接部33SPb重叠。由此,形成具有正方形形状的单位栅格连续的一个栅格图案。

并且,在驱动面31S的单位区域21U的各个中,与一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第2方向D2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1倍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此外,在传感面33S的单位区域21U的各个中,与一个起点图案要素33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朝向第1方向D1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1倍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延伸。

因此,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所形成的栅格图案中连续的单位栅格,包括第1实施方式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并且,构成单位栅格的主线Lm与基准方向所形成的主线角度θ与第1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相互不同。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

对上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能够仅通过从第1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如以下那样对设计进行变更来形成。即,在构成驱动布线群的布线中,一个单位区域21U中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在第2方向D2上的位置被设定。并且,与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延伸方向被变更为朝向在第2方向D2上错开了线间宽度GL的n倍(n为1以上的整数)的其他起点图案要素31RPs的方向。

此外,在构成传感布线群的布线中,一个单位区域21U中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在第1方向D1上的位置被设定。并且,与一个单位区域21U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延伸方向被变更为朝向在第1方向D1上错开了线间宽度GL的n倍(n为1以上的整数)的其他起点图案要素33RPs的方向。并且,在第1方向D1上连续的多个驱动布线群与在第2方向D2上连续的多个传感布线群的各自被连接为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形成栅格图案。

如此,为了得到形成栅格图案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无需大幅度地变更驱动面31S的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的设计、以及传感面33S的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的设计。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3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

(9)即使在构成栅格图案的多个线段分别具有的相对于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的倾斜被变更了的情况下,作为包括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的电极线,驱动电极线61及传感电极线71的位置也是确定的。因此,能够减小对驱动电极线61及传感电极线71进行设计的负担。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第3实施方式还能够如以下那样适当地变更而实施。

·在驱动面31S的一个单位区域21U中,与第C布线31C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也可以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单位区域21U中的第A布线31A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或者,与第D布线31D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也可以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单位区域21U中的第A布线31A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

总而言之,与一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第2方向D2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整数倍的起点图案要素延伸即可。在传感面33S的单位区域21U中,与各布线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延伸方向基于驱动面31S的单位区域21U来规定即可。这样的构成中也是,能够得到等效于上述(9)的优点。

·构成驱动布线群的布线的根数与构成传感布线群的布线的根数,只要能够形成栅格图案,则能够任意地变更。

·第3实施方式的构成及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构成能够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构成组合而实施。

·第3实施方式的构成及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构成也能够分别与第2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组合而实施。

[其他变形例]

·如图19所示那样,在构成触摸面板20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也可以省略透明基板31及透明粘合层32。在这样的构成中,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面中,与显示面板10对置的一个面被设定为驱动面31S,驱动电极31DP位于驱动面31S即可。并且,传感电极33SP位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与驱动面31S对置的面即可。

在这样的构成中,驱动电极31DP例如通过形成于驱动面31S的一个薄膜的图案形成而形成。

·如图20所示那样,在触摸面板20中,从接近显示面板10的构成要素起,也可以依次为驱动电极31DP、透明基板31、透明粘合层32、透明电介质基板33、传感电极33SP、透明粘合层23、覆盖层22。

在这样的构成中,例如,驱动电极31DP形成于透明基板31的作为一个面的驱动面31S,传感电极33SP形成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作为一个面的传感面33S。并且,在透明基板31中与驱动面31S对置的面、以及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中与传感面33S对应的面,通过透明粘合层32而粘合。

·触摸面板20与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不分别独立地形成,触摸面板20也可以与显示面板10一体地形成。在这样的构成中,例如,能够成为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之中多个驱动电极31DP位于TFT层13、而多个传感电极33SP位于滤色器基板16与上侧偏振片17之间的in-cell型的构成。或者,也可以是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位于滤色器基板16与上侧偏振片17之间的on-cell型的构成。

符号的说明

10…显示面板,10S…显示面,11…下侧偏振片,12…薄膜晶体管基板,13…TFT层,14…液晶层,15…滤色器层,15a…黑矩阵,15P…像素,15G…绿着色层,15R…红着色层,16…滤色器基板,17…上侧偏振片,20…触摸面板,20S…操作面,21…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D…驱动部分,21S…传感部分,21U…单位区域,22…覆盖层,23…透明粘合层,31…透明基板,31A…第A布线,31B…第B布线,31C…第C布线,31D…第D布线,31E…第E布线,31DD…驱动虚设部,31DP…驱动电极,31DPa…驱动电容电极部,31DPb…驱动连接部,31P…焊盘,31RP、33RP…基准图案要素,31RPs、33RPs…起点图案要素,31S…驱动面,32…透明粘合层,33…透明电介质基板,33P…焊盘,33S…传感面,33SD…传感虚设部,33SP…传感电极,33SPa…传感电容电极部,33SPb…传感连接部,34…选择电路,35…检测电路,35a…信号取得部,35b…信号处理部,36…控制部,41、61…驱动电极线,42、62…驱动虚设线,42a、52a…虚设内间隙,43、63…驱动图案群,44、64…驱动间隙,45、55…电极部间隙,46、56…电极线间隙,47、57…虚设线间隙,51、71…传感电极线,52、72…传感虚设线,53、74…传感图案群,54、73…传感间隙,Lm…主线,Ls…副线,Ps…副端点,Lcd…驱动连接线,Lcs…传感连接线,Pa1…第1辅助端点,Pa2…第2辅助端点,Pm1…第1主端点,Pm2…第2主端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