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取餐车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2646阅读:1173来源:国知局
智能取餐车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取餐车道系统,特别是一种对进入点餐车道的车辆进行辨识后,进行数据建立与分析,提出餐点建议及推荐,增加服务速度,达到增加餐厅营运业绩目的的智能取餐车道系统。



背景技术:

得来速(Drive-thru)是一种使用于餐厅的便利系统,顾客将车辆驶入取餐车道后,可以免下车即可享受到餐点服务。点餐时,商品或服务会通过一扇窗户或麦克风提供,而顾客只要在他们的车内即可完成点餐及取餐。

通常其点餐步骤如下:

顾客把车开入取餐车道后,当侦测装置感应到车子后,传送信息告知店员。

店员请顾客点餐,顾客经由看版或是屏幕选择想要的餐点告知店员后,经店员复诵或于显示屏幕上确认。

顾客将车辆行驶至下一窗口付款,并在同一窗口或是下一窗口取餐后,将车辆驶出取餐车道。

虽然此种得来速快速取餐车道可提供顾客免下车购物的便利性,但是因为大部分的餐厅为了吸引顾客,于是提高餐点多样性,故其餐点种类琳琅满目,反而使得顾客于点餐时犹豫不决,耽误到顾客的点餐时间,造成取餐车道大排长龙,令许多顾客望而却步,因此也相对的减少了餐厅的营运业绩。

本案发明人专门研究智能计算机整合系统技术,为解决现有取餐车道的不便及避免耗费时间,降低顾客使用意愿等问题,于是极力苦思解决之道,并凭借本身的专业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再配合历经数次的试验、修正与改进后,终于有本发明智能取餐车道系统诞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取餐车道系统,特别是一种利用人工辨识、车牌辨识装置或是通过电子卷标(eTag)对车辆进行无线射频辨识,然后比对顾客先前的消费记录,为顾客提供点餐建议的车道取餐系统。该系统包含车辆辨识模块、数据建立模块、记录分析模块、点餐推荐模块。首先将进入取餐车道的车辆经过辨识后,进行数据建立,如建立车牌、车型、天气、乘客人数、乘客性别及消费时间等数据,然后将该车辆依据车上人数或各次点餐的记录进行分析后,由系统判断顾客的消费需求或习惯,对顾客提出餐点建议及推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取餐车道系统,用于为顾客提供点餐建议,该系统包含:

车辆辨识模块,用于对车辆进行辨识并将车辆数据显示于系统的显示器上;

数据建立模块,用于建立首次消费顾客的车辆基本数据;

记录分析模块,用于对所有消费点餐过程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点餐推荐模块,用于对顾客推荐点餐建议,并对顾客点餐后的消费进行记录。

进一步的,该车辆辨识模块采用的辨识方式为eTag辨识、车牌辨识、人工辨识中的任意一种;该车牌辨识模块辨识出的车辆数据经由蓝牙、RFID、WIFI、WIFI Direct、In Door Position技术、会员卡、近场通讯技术、LTE Direct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传输。

进一步的,该数据建立模块建立的车辆基本数据至少包含车牌号码、车辆品牌、车辆颜色、天气状况、乘客人数、乘客性别、消费时间、车辆到场时间中的一种数据。

进一步的,该记录分析模块的演算机制为对使用者各次点餐的记录、其他用户各次点餐的记录、当日天气状况、当日人数及其他外部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进一步的,该点餐推荐模块至少包含点餐建议、现行顾客点餐方式、消费记录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行车辆辨识后,与数据库链接,由系统快速的分析所有信息,就所有顾客各次的消费记录进行判断,推荐适合的餐点,建议顾客进行点餐,不仅简化点餐内容,并可增加服务速度,提高车主顾客消费使用的意愿,增加通过取餐车道购餐消费的次数,达到增加餐厅营运业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辆辨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数据建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记录分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点餐推荐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辨识模块;10-eTag辨识;11-车牌辨识;12-人工辨识;2-数据建立模块;20-车牌号码;21-车辆品牌;22-车辆颜色;23-天气状况;24-乘客人数;25-乘客性别;26-消费时间;27-车辆到场时间;3-记录分析模块;30-顾客各次点餐记录;31-其他顾客各次点餐记录;32-当日天气状况;33-当日人数;34-其他外部数据;4-点餐推荐模块;40-点 餐建议;41-顾客点餐;42-记录消费。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主要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取餐车道系统包含以下四个模块:

(1)车辆辨识模块1,用于对车辆进行辨识并将车辆数据显示于系统的显示器上。

(2)数据建立模块2,用于建立首次消费顾客的车辆基本数据。

(3)记录分析模块3:用于对所有消费点餐过程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4)点餐推荐模块4:用于对顾客推荐点餐建议,并对顾客点餐后的消费进行记录。

接着,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车辆辨识示意图。此阶段车辆辨识模块1采用的辨识方式为eTag辨识10、车牌辨识11、人工辨识12等方式。其中,(1)eTag辨识10:先推广顾客于车上黏贴该餐厅专属的电子卷标(eTag),于车辆进入取餐车道后,由系统对车辆进行无线射频辨识;(2)车牌辨识11:由车牌辨识系统对进入取餐车道的车辆进行车牌辨识11,再将辨识出的数据经由蓝牙、RFID、WIFI、WIFI Direct、In Door Position技术、会员卡、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LTE Direct等方式传输到本发明的系统上;(3)人工辨识12:由工作人员对于进入取餐车道的车辆,以目视判断车牌后,输入系统。

其次,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数据建立示意图。此阶段数据建立模块2建立的车辆基本数据包含车牌号码20、车辆品牌21、车辆颜色22、天气状况23、乘客人数24、乘客性别25、消费时间26及车辆到场时间27等数据;当顾客进入取餐车道时,经由车辆辨识模块1进行车牌读取辨识,如为首次到该餐厅消费的顾客,则系统会进入数据建立阶段,店员应马上将顾客所驾驶的车辆的车牌号码20、车辆品牌21、车色22、当日的天气 状况23、乘客人数24、乘客性别25、消费时间26及车辆到场时间27等数据记录于本发明的系统内。

再来,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记录分析示意图。本发明系统中记录分析模块3的演算机制为对已消费过的顾客进行记录分析,其由先前所建立的数据,然后就顾客各次点餐记录30、其他顾客各次点餐记录31、当日天气状况32、当日人数33等记录进行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取餐车道系统也可另外配合其他外部数据34来进行演算分析。

最后,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点餐推荐示意图。该点餐推荐模块4用于完成点餐建议40、顾客点餐41、记录消费42等流程。当系统完成记录分析后,本发明会于系统的数据库中筛选出适合顾客习惯的餐点,并显示于显示器上,然后由店员对顾客提出点餐建议40。当完成顾客点餐41后,系统再将此次消费的餐点内容直接记录消费42。当然顾客也可以自行以传统现行方式自行点餐,再由店员将该笔消费内容记录于本系统中。

另外,当取餐车道同时有多辆车辆进入消费时,店员可于车道旁使用平板计算机等行动装置直接与顾客说明,该平板计算机与本发明的系统联机,可随时显示系统记录的信息及餐点推荐等信息对顾客进行点餐建议,以加快点餐速度。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取餐车道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对顾客先前的消费记录进行判断,推荐适合的餐点,建议顾客进行点餐,不仅简化点餐内容,并可增加服务速度。

(2)本发明可以提高顾客使用取餐车道消费的意愿,增加通过取餐车道购餐消费的次数,达到增加餐厅营运业绩的目的。

(3)本发明可搭新上市的餐点给予客户推荐,对于新产品有广告宣传的效果,进而提升新产品的营销。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对进入点餐车道的车辆进行辨识后,进行数据建立与分析,对顾客提出餐点建议及推荐,增加服务速度,达到增加餐厅营运业绩的目的,实已较传统取餐车道更为进步,且并未见于刊物,理已符合发明的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