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623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领域,特别涉及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运用,基本都局限于独立的两家使用方之间的传统交易及运输模式,没有一套很完善的运输包装系统的管理。如整个过程牵涉到多家使用方之间的交易及运输则会浪费大量时间与人力用于清点及交割上,且在运输容器的使用率上也非常的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与系统,可自动判别哪些物流器具发生从第一向第二交割区域的交割,对于器具数量较多时尤为方便和高效,大大降低统计清点工作量及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每个可循环物流器具设置有无线标签,用于广播至少包含可循环物流器具标识的无线信号;

在第一交割区域预先设置有第一无线感应网络,在第二交割区域预先设置有第二无线感应网络,其中,无线感应网络用于接收该无线感应网络覆盖范围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无线标签广播的无线信号,每个无线感应网络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感应装置;

交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第一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一侯选交割集合;

根据第二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第二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二侯选交割集合;

取第一侯选交割集合和第二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第一交割区域向第二交割区域的交割结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发箱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发货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发箱请求消息,发箱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所需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发货方位置信息;

服务器在数据库中选取匹配发箱请求消息的物流第三方,并向物流第三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发箱通知消息;

服务器根据物流第三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三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根据发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四侯选交割集合;

取第三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四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向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发箱交割结果;

比较发箱交割结果与发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物流第三方向发货方的发箱交割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退箱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收货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消息,退箱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所需退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收货方位置信息;

服务器在数据库中选取匹配退箱请求消息的物流第三方,并向物流第三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消息;

服务器根据收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收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七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根据物流第三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八侯选交割集合;

取第七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八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收货方交割区域向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退箱交割结果;

比较发箱交割结果与退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退箱交割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系统,每个可循环物流器具设置有无线标签,用于广播至少包含可循环物流器具标识的无线信号;

在第一交割区域预先设置有第一无线感应网络,在第二交割区域预先设置有第二无线感应网络,其中,无线感应网络用于接收该无线感应网络覆盖范围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无线标签广播的无线信号,每个无线感应网络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感应装置;

交割系统包括以下单元:

第一交割区域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第一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一侯选交割集合;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 果,自动识别进入了第二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二侯选交割集合;

交割结果判定单元,用于取第一侯选交割集合和第二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第一交割区域向第二交割区域的交割结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发箱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单元:

发箱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货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发箱请求消息,发箱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所需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发货方位置信息;

发箱匹配通知单元,用于在数据库中选取匹配发箱请求消息的物流第三方,并向物流第三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发箱通知消息;

第三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物流第三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三侯选交割集合;

第四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发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四侯选交割集合;

第一发箱交割单元,用于取第三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四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向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发箱交割结果;

第一发箱交割判定单元,用于比较发箱交割结果与发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物流第三方向发货方的发箱交割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退箱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单元:

退箱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收货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消息,退箱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所需退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收货方位置信息;

退箱匹配通知单元,用于在数据库中选取匹配退箱请求消息的物流第 三方,并向物流第三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消息;

第七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收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收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七侯选交割集合;

第八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物流第三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八侯选交割集合;

取第七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八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收货方交割区域向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退箱交割结果;

比较退箱交割结果与退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退箱交割完成。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可以自动判别哪些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生了从第一交割区域向第二交割区域的交割,对于可循环物流器具数量较多时尤为方便和高效。

将交割方法运用到发箱管理方法中,自动判别从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向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发箱交割结果,并通过与发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来自动判断物流第三方向发货方的发箱交割是否完成。

将交割方法运用到退箱管理方法中,自动判别从收货方交割区域向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退箱交割结果,并通过与退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来自动判断从收货方向物流第三方的退箱交割是否完成。

进一步地,交割区域中设有包含多个无线感应装置的无线感应网络,无线感应网络的检测范围覆盖整个交割区域,通过于先后不同时刻检测整个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进行对比得到消失或者新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即可自动识别离开了或者进入了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 流器具的标识。

进一步地,交割区域中在沿离开交割区域的方向和进入交割区域的方向分别设有两个无线感应装置,无线感应装置的检测范围覆盖出入口,两个无线感应装置先后检测到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即可自动检测离开了或者进入了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的无线感应网络覆盖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中无线感应网络出入口布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实际运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系统的信号无线传输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系统的无线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系统的雷达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系统的专用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图1是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每个可循环物流器具设置有无线标签,用于广播至少包含可循环物流器具标识的无线信号。

在第一交割区域预先设置有第一无线感应网络,在第二交割区域预先设置有第二无线感应网络,其中,无线感应网络用于接收该无线感应网络覆盖范围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无线标签广播的无线信号,每个无线感应网络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感应装置。

如图1所示,该交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第一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第一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一侯选交割集合。

此后进入步骤102,根据第二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第二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二侯选交割集合。

此后进入步骤103,取第一侯选交割集合和第二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第一交割区域向第二交割区域的交割结果。

可以理解,交割区域可以指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所有使用方以及其它所 有关联客户,例如发货方,物流第三方,或者收货方所在的区域。

交割可以包括空箱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离开物流第三方并进入发货方,满箱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离开发货方并进入收货方,空箱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离开收货方并进入物流第三方,这一套流程中所涉及的场景都可以看作一次从一个交割区域向另一个交割区域的交割。

本实施方式可以自动判别哪些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生了从第一交割区域向第二交割区域的交割,对于可循环物流器具数量较多时尤为方便和高效。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交割区域中设有包含多个无线感应装置的无线感应网络,无线感应网络覆盖交割区域,通过于先后不同时刻检测整个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进行对比得到消失或者新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即可自动识别离开了或者进入了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具体地说:

首先,如图2所示是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的无线感应网络覆盖布局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交割区域中设有包含多个无线感应装置的无线感应网络,无线感应网络覆盖交割区域。在先后不同时刻获取无线感应网络检测到的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进行对比,即可识别离开或者进入了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

将上述无线感应网络覆盖布局分别运用到两个交割区域中,第一无线感应网络覆盖第一交割区域,第二无线感应网络覆盖第二交割区域。

相应地,在步骤101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第一时刻获取第一无线感应网络检测到的第一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一标识集合;

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第一无线感应网络检测到的第一交割 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二标识集合;

将第二标识集合相对于第一标识集合消失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一侯选交割集合。

相应地,在步骤102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第二时刻之后的第三时刻获取第二无线感应网络检测到的第二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三标识集合;

在第三时刻之后的第四时刻获取第二无线感应网络检测到的第二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四标识集合;

将第四标识集合相对于第三标识集合新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二侯选交割集合。

可以理解,获取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标识的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三时刻,第四时刻的概念并不是固定的。在一个优选例中,无线感应装置可以周期性地(例如1分钟一次)接收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无线标签广播的无线信号,以获取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比如,若当前时刻获取的标识集合相对于一分钟前获取的标识结合新增了标识,则表明有可循环物流器具入库,相反,若消失标识则表明有可循环物流器具出库。

在该实施方式中,交割区域中的无线感应网络包含多个无线感应装置,无线感应网络覆盖交割区域。此外,可以理解,无线感应网络中的各无线感应装置的检测范围可以有重叠,无线感应网络在检测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时,可以将各无线感应装置检测到的重复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一个去重复处理。当然,在另一些例子中,无线感应网络也可以只包含一个无线感应装置,无线感应网络的检测范围也可以并不精确覆盖交割区域,而是检测范围大于整个交割区域。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交割区域中设有包含多个无线感应装置的无线感应网络,第一无线感应网络覆盖第一交割区域,第二无线感应网络覆盖第二交割区域;

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交割区域的出口沿离开第一交割区域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无线感应装置,在第二交割区域的入口沿进入第二交割区域的方向设置有第三和第四无线感应装置。

如图3所示是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方法中无线感应网络出入口布局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交割区域的出口沿离开交割区域的方向,和在交割区域的入口沿进入交割区域的方向分别设有两个无线感应装置。

将上述无线感应网络出入口布局分别运用到两个交割区域中,在第一交割区域的出口沿离开第一交割区域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无线感应装置,在第二交割区域的入口沿进入第二交割区域的方向设置有第三和第四无线感应装置。

相应地,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第一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第一和第二无线感应装置先后检测到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则判定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为离开了第一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相应地,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二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第二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第三和第四无线感应装置先后检测到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则判定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为进入了第二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可以理解,如果第一交割区域中第一和第二无线感应装置先后检测到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且之后第二交割区域中第三和第四无线感应装置先后检测到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则判定该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生了从第一交割区域向第二交割区域的交割。

在该实施方式中,交割区域中在沿离开交割区域的方向和进入交割区域的方向分别设有两个无线感应装置,两个无线感应装置先后检测到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即可自动检测离开了或者进入了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发箱管理方法,该发箱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发货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发箱请求消息,发箱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所需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发货方位置信息;

服务器在数据库中选取匹配发箱请求消息的物流第三方,并向物流第三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发箱通知消息;

服务器根据物流第三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三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根据发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四侯选交割集合;

取第三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四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物流第三方交 割区域向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发箱交割结果;

比较发箱交割结果与发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物流第三方向发货方的发箱交割完成。

此外,可以理解,匹配发箱请求消息的物流第三方可以指:物流第三方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满足发箱请求消息中所需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以及物流第三方的位置与发箱请求消息中发货方位置的距离满足一定距离范围。

发货方和物流第三方之间除了一对一的关系,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多家发货方发出发箱请求,而这些发货方都离某物流第三方最近且空箱储备足够,那么该物流第三方就会同时发出多批车队供应多家发货方;

一家发货方发出发箱请求,而此时没有一家物流第三方可以供应足够的空箱,那么服务器就会分配多家最优的物流第三方同时供应该发货方;

除上述两种多对1或者1对多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多对多的情况,如2对3,3对5等等。

当某物流第三方同时向多个发货方供应可循环物流器具时,虽然离开该物流第三方的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第三侯选交割集合,与进入某个发货方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第四侯选交割集合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通过选取两个候选交割集合的交集,即可得到从物流第三方到该发货方的交割结果。通过上述机制,即使同时存在多家发货方对多家物流第三方的情形,也不会导致混乱。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交割方法运用到发箱管理方法中,自动判别从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向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发箱交割结果,并通过与发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来自动判断物流第三方向发货方的发箱 交割是否完成。

优选地,发箱请求消息还包括收货方位置信息,发箱管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根据发货方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五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根据发箱请求消息中对应的收货方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收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六侯选交割集合;

取第五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六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发货方交割区域向收货方交割区域的交割结果;

比较交割结果与发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从发货方向收货方的发箱交割完成。

此外,可以理解,发货方需要供应多家收货方时,物流第三方则会分配相应数量的车队来满足供应多家收货方的运输需求。相应地,发箱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收货方位置信息,当多个收货方的无线感应网络自动识别出的进入了各自收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第六候选交割集合的并集与发货方的第五候选交割集合的交集满足发箱请求消息时,判定从发货方向收货方的发箱交割完成。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退箱管理方法,该退箱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收货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消息,退箱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所需退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收货方位置信息;

服务器在数据库中选取匹配退箱请求消息的物流第三方,并向物流第 三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消息;

服务器根据收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收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七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根据物流第三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八侯选交割集合;

取第七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八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收货方交割区域向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退箱交割结果;

比较发箱交割结果与退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退箱交割完成。

本实施方式将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交割方法运用到退箱管理方法中,自动判别从收货方交割区域向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退箱交割结果,并通过与退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来自动判断从收货方向物流第三方的退箱交割是否完成。

此外,可以理解,返箱时也会有如上多对多的情况,例如:

多家收货方发出退箱请求,而这些收货方都离某物流第三方最近且存储空间足够,那么该物流第三方就会同时发出多批车队供应多家收货方;

一家收货方发出退箱请求,而此时没有一家物流第三方可以供应足够的退箱存储空间,那么服务器就会分配多家最优的物流第三方同时供应该收货方;

除上述两种多对1或者1对多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多对多的情况,如2对3,3对5等等。

在一个优选例中,将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发箱管理 方法和退箱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实际运用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图中包括三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使用方,分别为发货方,物流第三方和收货方,其中,物流第三方存储有空箱的可循环物流器具供发货方发货时调用;发货方调用可循环物流器具并装箱后向收货方发货;收货方收到满箱的可循环物流器具并排放货物后向物流第三方退箱。

发货方,物流第三方和收货方分别具有对应的交割区域,每个交割区域分别预设有如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任一种无线感应网络。无线感应网络接收该无线感应网络覆盖范围中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无线标签广播的无线信号,每个无线感应网络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感应装置。

联合上述发箱管理方法和退箱管理方法,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运输包装系统的管理,适用于多家使用方之间的交易及运输管理,具体的流程为:

当发货方需要发货时,通过电脑或手机等设备向服务器提出发货请求(时间、物品数量、目的方信息),服务器分析物流器具的分布和状态以选取最近或最优的物流第三方,并将发货信息转发给该物流第三方;

服务器根据空箱可循环物流器具离开物流第三方前后两个时刻雷达侦测到的标识,自动识别离开了物流第三方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三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根据空箱可循环物流器具进入发货方前后两个时刻雷达侦测到的标识,自动识别进入了发货方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四侯选交割集合;

进入了发货方的空箱可循环物流器具灌装货物后离开发货方,服务器根据满箱可循环物流器具离开发货方前后两个时刻雷达侦测到的标识,自动识别离开了发货方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五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根据满箱可循环物流器具进入收货方前后两个时刻雷达侦测到的标识,自动识别进入了收货方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六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分析上述识别到的第三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四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以及第五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六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是否分别与发货请求匹配,以判断实际运输时的运输数量是否满足发货请求。

确认发货请求与实际运输时的运输数量匹配后,收货方进入排放货物的流程,排放后收货方向服务器发送退箱请求,服务器分析物流器具的分布和状态以选取最近或最优的物流第三方,并将退箱信息转发给该物流第三方;

服务器根据空箱可循环物流器具离开收货方前后两个时刻雷达侦测到的标识,自动识别离开了收货方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七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根据空箱可循环物流器具进入物流第三方前后两个时刻雷达侦测到的标识,自动识别进入了物流第三方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八侯选交割集合;

服务器分析上述识别到的第五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六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是否与退箱请求匹配,以判断实际运输时的运输数量是否满足退箱请求。

上述方法的流程中所述的发货方,收货方以及物流第三方都可以为复数形式存在。例如:

1.多家发货方发出申请,而这些发货方都离某物流第三方最近且空箱储备足够,那么该物流第三方就会同时发出多批车队供应多家发货方。

2.一家发货方发出申请,而此时没有一家物流第三方可以供应足够的空箱,那么云端就会分配多家最优的物流第三方同时供应该家发货方。

3.除上述两种多对1或者1对多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多对多的情况,如2 对3,3对5等等。

4.发货方需要供应多家收货方时,多家物流第三方则会同时分配相应数量的车队来满足运输需求。

5.返箱时也会有如上情况,此处不再赘述。

至此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运输包装系统的管理方法,通过注册机制保障交割安全性,通过物流器中的标签,使用方设置的雷达、路由器以及云端,对整个运输和使用流程进行追踪和确认,从而实现了无纸化,批量化的交割运作模式。

有益效果主要为:

1.大大降低了统计可循环物流器具使用情况和数量清点的工作量及时间,所有统计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

2.缩短了物流器的闲置时间,使使用率大大提高。

3.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以及精确性。

4.将原始的点对点操作转变为点对面的操作,使整个物流过程系统化,统一化。

5.使传统的交割模式变为无纸化,批量化的交割系统

本发明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硬件、固件等方式实现。不管本发明是以软件、硬件、还是固件方式实现,指令代码都可以存储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访问的存储器中(例如永久的或者可修改的,易失性的或者非易失性的,固态的或者非固态的,固定的或者可更换的介质等等)。同样,存储器可以例如是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简称“PAL”)、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简称“EEPROM”)、磁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DVD”)等等。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系统,每个可循环物流器具设置有无线标签,用于广播至少包含可循环物流器具标识的无线信号。

在第一交割区域预先设置有第一无线感应网络,在第二交割区域预先设置有第二无线感应网络,其中,无线感应网络用于接收该无线感应网络覆盖范围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无线标签广播的无线信号,每个无线感应网络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感应装置。

交割系统包括以下单元:

第一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第一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一侯选交割集合;

第二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第二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二侯选交割集合;

交割结果判定单元,用于取第一侯选交割集合和第二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第一交割区域向第二交割区域的交割结果。

本实施方式可以自动判别哪些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生了从第一交割区域向第二交割区域的交割,对于可循环物流器具数量较多时尤为方便和高效。

为实现上述实施方式,具体的技术方案涉及到无线感应网络如何识别交割区域中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上传服务器,如图5所示为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系统的信号无线传输场景示意图。

如图5所示,所有可循环物流容器内装有可以周期性无线广播自身的标签ID、状态数据的标签模块。

雷达模块是独立的电子设备,它是部署在使用方的监控设备,周期性扫描域内的无线信号,并接收到的标签广播数据帧。

专用路由器是无线连接雷达模块,组成完整的网状网,让整个系统无缝监控仓库空间。

雷达覆盖于整个使用方的厂区内,当有可循环物流容器进出厂区时就会被检测并通过软件算法在云端进行统计运算和反馈。

所有物流容器使用方以及他所有可能关联的客户均现场装有针对可循环物流容器设备的雷达,雷达能够随时/即时将现有能够侦测到的物流容器信息实时通过专用路由器上传到云系统,使任意使用方在运输交割时提供物流容器的状态数据。

如图6至8所示为交割系统中信号无线传输各模块的电子部分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为无线标签的结构示意图,无线标签由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内存102、程序存储器103、无线收发器104、箱体类别电路105、箱体状态电路106、电池及其供电模块107构成;标签系统可以运行如TinyOS等RTOS操作系统。其中

中央处理单元CPU101通常由8051单片机、32Bit RISC或者Cortex-M3实现;内存102是程序所运行的临时数据、变量、数据结构存储的地方;程序存储器103是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程序存储的地方;无线收发器104是可以运行在315MHz、433MHz、800MHz、900MHz、2.4GHz的无线发射/接收部件;箱体类别电路105可以根据生产时区分不同用途所设置的电路;箱体状态电路106是让系统监控箱体处于空箱折叠状态还是满箱打开状态的电路;电池及其供电模块107是由电池提供电源并实现低功耗控制的电路,让系统能够长时间有效工作。

如图7所示为雷达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雷达模块由无线读头子系统205、Zigbee节点子系统210、电池及其供电模块211组成。无线读头子系统205与Zigbee节点子系统210之间通过UART进行信息交互。其中

无线读头子系统205完成对本地标签进行扫描,并接收标签所发射的信息帧。无线读头子系统205由中央处理单元CPU201、内存202、程序存储器203、无线收发器204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201通常由8051单片机、32Bit RISC或者Cortex-M3实现;内存202是标签读头子系统205的程序所运行的临时数据、变量、数据结构存储的地方;程序存储器203是标签读头子系统205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程序存储的地方;无线收发器204是可以运行在315MHz、433MHz、800MHz、900MHz、2.4GHz的无线发射/接收部件;标签读头子系统205可以运行如TinyOS等RTOS操作系统。

Zigbee节点子系统210由中央处理单元CPU206、内存207、程序存储器208、Zigbee收发器209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210通常可能是51单片机、32位RISC处理器、ARM Cortex-M3等处理器内核;Zigbee节点子系统210通常运行譬如TinyOS等小型化RTOS操作系统;内存207是Zigbee节点子系统210暂存数据结构、变量等要素存储的地方;程序存储器208是保存Zigbee节点子系统210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程序;Zigbee收发器209是运行在2.4GHz的支持Zigbee协议的射频收发模块;Zigbee节点子系统210运行着IEEE802.15.4协议簇、Zigbee链路/路由程序,并承担Zigbee网络的节点角色。

电池及其供电模块211是由电池提供电源并实现低功耗控制的电路,让系统能够长时间有效工作。

如图8所示为专用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路由器由电源供电模块312、Zigbee Coordinator子系统305、路由器子系统311组成。其中

Zigbee Coordinator子系统305由中央处理单元CPU301、内存304、 程序存储器303、Zigbee收发器304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301通常可能是51单片机、32位RISC处理器、ARM Cortex-M3等处理器内核,通常运行譬如TinyOS等小型化RTOS操作系统;内存302是该子系统暂存数据结构、变量等要素存储的地方;程序存储器303是保存Zigbee Coordinator子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程序;Zigbee收发器是运行在2.4GHz的支持Zigbee协议的射频收发模块。Zigbee Coordinator子系统305运行着IEEE802.15.4协议簇、Zigbee链路/路由程序,并承担Zigbee网络的协调器角色,可以让其他各节点连入到该协调器。

路由器子系统311由中央处理单元CPU306、内存307、程序存储器308、WiFi/10M/100M309、3G/GPRS310等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306可能为Cortex-A8、Cortex-A9等处理器构成;内存307是系统运行所需要的临时数据存储的地方;程序存储器308是路由器子系统311正常运行的程序所存储的地方;WiFi/10/100M309是本地网络接入部分,其中WiFi可能支持IEEE802.11b/g/n,有线以太网是支持10M/100M自适应模式;3G/GPRS310是移动数据网络接入部分,可能是2G的GPRS网络,也可能是CDMA2000、WCDMA或者TD-SCDMA等3G网络。路由器子系统311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可能是Linux操作系统或者Linux某个发行版本,如Ubuntu Server、或者Open-WRT等。

Zigbee Coordinator子系统305与路由器子系统311之间可以采用UART等通信链路完成互相信息交互。

电源供电模块312通常是支持市电220VAC接入,也可以是12VDC等直流电源接入,实现系统所需要各种电源的供给。

第一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 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系统,第七实施方式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交割区域中设有包含多个无线感应装置的无线感应网络,无线感应网络的检测范围覆盖交割区域,通过于先后不同时刻检测整个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进行对比得到消失或者新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即可自动识别离开了或者进入了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具体地说:

第一无线感应网络覆盖第一交割区域,第二无线感应网络覆盖第二交割区域。

在第一自动识别单元中,包括以下子单元:

第一标识获取子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获取第一无线感应网络检测到的第一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一标识集合;

第二标识获取子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第一无线感应网络检测到的第一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二标识集合;

第一标识比较子单元,用于将第二标识集合相对于第一标识集合消失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一侯选交割集合。

在第二自动识别单元中,包括以下子单元:

第三标识获取子单元,用于在第二时刻之后的第三时刻获取第二无线感应网络检测到的第二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三标识集合;

第四标识获取子单元,用于在第三时刻之后的第四时刻获取第二无线感应网络检测到的第二交割区域中所有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四标识集合;

第二标识比较子单元,用于将第四标识集合相对于第三标识集合新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二侯选交割集合。

第二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交割系统,第八实施方式与第七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交割区域中设有包含多个无线感应装置的无线感应网络,第一无线感应网络覆盖第一交割区域,第二无线感应网络覆盖第二交割区域。

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交割区域的出口沿离开第一交割区域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无线感应装置,在第二交割区域的入口沿进入第二交割区域的方向设置有第三和第四无线感应装置。

相应地,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一自动识别单元包括子单元:

第一判定子单元,用于如果第一和第二无线感应装置先后检测到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则判定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为离开了第一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相应地,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二自动识别单元包括子单元:

第二判定子单元,用于如果第三和第四无线感应装置先后检测到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则判定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为进入了第二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在该实施方式中,交割区域中在沿离开交割区域的方向和进入交割区域的方向分别设有两个无线感应装置,无线感应装置的检测范围覆盖出入 口,两个无线感应装置先后检测到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即可自动检测离开了或者进入了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第三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发箱管理系统,该发箱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单元:

发箱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货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发箱请求消息,发箱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所需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发货方位置信息;

发箱匹配通知单元,用于在数据库中选取匹配发箱请求消息的物流第三方,并向物流第三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发箱通知消息;

第三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物流第三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三侯选交割集合;

第四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发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四侯选交割集合;

第一发箱交割单元,用于取第三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四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向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发箱交割结果;

第一发箱交割判定单元,用于比较发箱交割结果与发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物流第三方向发货方的发箱交割完成。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单元:

第五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发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 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发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五侯选交割集合;

第六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收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收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六侯选交割集合;

第二发箱交割单元,用于取第五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六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发货方交割区域向收货方交割区域的发箱交割结果;

第二发箱交割判定单元,用于比较从发货方交割区域向收货方交割区域的发箱交割结果与发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发货方向收货方的发箱交割完成。

第四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四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四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四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退箱管理系统,该退箱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单元:

退箱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收货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消息,退箱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所需退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收货方位置信息;

退箱匹配通知单元,用于在数据库中选取匹配退箱请求消息的物流第三方,并向物流第三方对应的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消息;

第七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收货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离开了收货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七侯选交割集合;

第八自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物流第三方对应的无线感应网络在先后两个时刻的检测结果,自动识别进入了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作为第八侯选交割集合;

退箱交割单元,用于取第七侯选交割集合和第八侯选交割集合的交集作为从收货方交割区域向物流第三方交割区域的退箱交割结果;

退箱交割判定单元,用于比较退箱交割结果与退箱请求消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退箱交割完成。

第五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五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五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五实施方式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设备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各单元都是逻辑单元,在物理上,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才是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发明上述各设备实施方式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方式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 “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