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Mulkums带模式的氧分子带平均吸收率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91375阅读:来源:国知局
基于随机Mulkums带模式的氧分子带平均吸收率计算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基于随机Mulkums带模式的氧分子带平均吸收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首先依据HITRAN数据库计算氧气A带平均谱线间隔,平均谱线半宽度,平均谱线线强,得到参数αL、C、D;

α L = 1 M Σ k = 1 M α L , k = 1 M Σ k = 1 M [ γ a i r , k P P 0 ( T T 0 ) - n k ] ]]>

C = S ‾ ( ln R / π ) ( R 1 2 + 1 ) / ( R 1 2 - 1 ) ]]>

D = d ( ln R / π ) ( R 1 2 + 1 ) / ( R 1 2 - 1 ) ]]>

其中,αL为谱线半宽度,αL,k为第k条谱线的谱线半宽度,C、D为中间参数;M为谱线条数,γair,k为第k条谱线的空气展宽半宽度,nk为第k条谱线的Lorentzian加宽指数,为氧分子光谱的平均谱线强度,Si为第i条谱线的强度,R为有效光谱带范围内的最大光强与最小光强之比为平均谱线间隔,δi为第i条谱线的间隔,标况下,上述参数可从HITRAN数据库中获得;P、T为大气当前的压强和温度,可通过温压测量仪测得,P0、T0为标况下的温度和压强;

步骤二:根据当前大气及测量装置参数,计算被测目标传输路径上氧分子的光学厚度m

上式中,N0是标况下,海平面氧分子数密度;tb和zb为每一层大气底部的温度和高度;L为目标距离;θ代表被测目标的天顶角,可根据望远镜俯仰角得到;a0=34.18K/km;α是温度变化率,不同海拔高度取值不同,可根据标准大气模型分层查表获得;H为“标度高”,一般取8km;z为目标当前的海拔高度;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计算的参数,带入可得到被测目标在探测路径上氧气A带的带平均吸收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