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及穿戴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19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及穿戴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及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高性能处理芯片的推出,部分穿戴设备已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在健康管理方面,智能穿戴设备通过对人体各项生理数据的监测,使人们更方便的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因而更多的人随身携带。

目前的智能穿戴设备考虑到方便人们穿戴的应用需求,普遍体积较小,相应地,为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电源的电池容量也较小。然而,较小的电池容量限制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导致智能穿戴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往往续航能力不足,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及穿戴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穿戴设备电池容量较小导致的续航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包括:

通过传感器单元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

判断所述生理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要求;

当所述生理参数满足预设切换要求时,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所述睡眠模式下的穿戴设备功耗低于正常工作模式下的穿戴设备功耗。

其中,所述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关闭除传感器单元和最小运行系统外的其它至少一个业务单元的电源。

其中,所述生理参数包括心率、脉搏、血压、人体活动量、人体位移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心率传感器监测人体的心率;

判断所述心率是否低于预设心率范围;

当监测到所述心率低于预设心率范围时,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

其中,在通过传感器单元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之后,还包括:

存储监测到的所述生理参数。

其中,在所述将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生理参数不满足预设切换要求时,将穿戴设备由睡眠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传感器单元和处理器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并将所述生理参数传输至所述处理器单元;

所述处理器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生理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要求,当所述生理参数满足预设切换要求时,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

其中,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单元的控制下,关闭除传感器单元和最小运行系统外的其他至少一个业务单元的电源。

其中,所述处理器单元还用于在将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之后,当传感器单元监测到所述生理参数不满足预设切换要求时,将穿戴设备由睡眠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

其中,还包括:存储器单元;

所述存储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单元传输的生理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及穿戴设备,通过传感器单元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并判断监测到的生理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要求,当监测到的生理参数满足预设切换要求时,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使得穿戴设备的功耗大大降低,进而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同时,穿戴设备切换至睡眠模式后,还可使用户在睡眠过程中不受外部设备的呼叫打扰,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穿戴设备的具体模式切换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穿戴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穿戴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中描述的外部设备可以包括基站、其他局域网设备等通信设备,也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PAD(平板电脑)等终端。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的穿戴设备因为电池容量较小而限制了设备的续航时间,导致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往往续航能力不足,从而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通过传感器单元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然后判断监测的生理参数是否满足设定的切换要求,在满足切换要求的情况下,将穿戴设备切换至睡眠模式,以降低穿戴设备的功耗,同时,当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断开时,也能够避免用户睡眠过程中被外部设备的呼叫打扰,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前述穿戴设备用于穿戴于人体,并用于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如人体运动参数、人体生物参数等,可通过射频、蓝牙或者无线网络等方式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关系。该穿戴设备可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项链、智能戒指等等,在以下实施例中,该穿戴设备均以智能手环为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具体模式切换过程如下:

S11,通过传感器单元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

具体地,生理参数包括心率、脉搏、血压、人体活动量、人体位移中的至少一者。对应地,若传感器单元为心率传感器,则其监测的生理参数为心率;若传感器单元为脉搏传感器,则其监测的生理参数为脉搏;若传感器单元为血压传感器,则其监测的生理参数为血压;若传感器单元为运动传感器,则其监测的生理参数为人体活动量和人体位移,其中,运动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等。也即传感器单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生物传感器或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心率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对此,可根据实际设定的传感器类型监测对应的生理参数。

此外,传感器单元中也可设置多个传感器,如生物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当需要监测人体的某项生理参数时,可通过对应的传感器进行监测,其他未使用的传感器可通过处理器单元关闭以尽可能的降低穿戴设备的功耗。当需要监测人体的多项生理参数时,通过各生理参数对应的传感器进行监测,同样其他未使用的传感器通过处理器单元关闭以保证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S12,判断监测到的生理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要求,若生理参数满足预设切换要求,则执行S13步骤,若不满足预设切换要求,则继续执行S12步骤。

S13,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

具体地,通过处理器单元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后,使得睡眠模式下的穿戴设备功耗低于正常工作模式下的穿戴设备功耗,从而提升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

穿戴设备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时,能够实现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听音乐、震动、GPS导航等功能中的至少一项。也即穿戴设备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或者自身能够产生振动或者声音以提示用户,也可进行GPS导航等等。

穿戴设备处于睡眠模式时,穿戴设备关闭了除监测生理参数的传感器单元和最小运行系统外的其他至少一个业务单元的应用程序,同时也关闭了除监测生理参数的传感器单元和最小运行系统外的其他至少一个业务单元的电源,使穿戴设备的系统功耗降到最低。

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穿戴设备断开能够与外部设备如基站、其他局域网设备进行通信的射频通信单元的电源时,也切断了与外部设备的通信,以进一步地降低系统功耗,与此同时,也使用户在睡眠过程中不会受到外部设备的呼叫打扰,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保证穿戴设备在降低功耗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但当外部设备呼叫穿戴设备时,用户无法获知。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睡眠模式下也可将穿戴设备调整为静音,关闭穿戴设备的音量和震动,使得穿戴设备即使接到外部设备的信息或呼叫也不会提醒用户,但可记录信息或呼叫的历史记录。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保证用户的睡眠质量,同时当外部设备呼叫穿戴设备时,用户也能够及时了解情况,不会错过重要的信息,然而,由于视频通信单元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系统功耗相较于前一实施方式的功耗较大。

前述最小运行系统是指能够保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正常工作,通常由电源管理单元、处理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组成,若最小运行系统也关闭,穿戴设备则无法正常运行。例如,穿戴设备仅关闭除最小系统和监测生理参数的传感器单元外的其他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来降低系统功耗,其中,业务单元是指能够实现一些业务功能的单元。

进一步地,由于人体在睡眠状态下,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肢体幅度较小,且运动频率较低,相应地,心率、血压、脉搏等生理状态也较为缓慢,因此,可通过传感器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判断是否对穿戴设备进行模式切换。

前述预设切换要求可以是监测的生理参数低于预设生理参数阈值,也可以是监测的生理参数低于预设生理参数范围内的最小值。即当生理参数低于一个设定的固定值时,就对穿戴设备进行模式切换;或者,当生理参数低于一个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就对穿戴设备进行模式切换。其中,生理参数范围的两个端点值应当存在一定的数据差,合理的规避传感器单元的监测误差,从而避免两个端点值因为过于接近,导致穿戴设备因统计误差而出现睡眠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需注意,前述生理参数阈值或生理参数范围均为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的心率值或心率范围;对于心率范围,较小端点值为人体进入睡眠的临界值,较大端点值为人体清醒的临界值。当监测的心率在预设心率范围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该心率值为苏醒状态下的值,或睡眠状态下的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以生理参数为心率为例,若心率传感器监测到人体的心率低于心率阈值或心率范围内的最小值,则确定人体处于睡眠状态,需要将穿戴设备切换至睡眠模式;以生理参数为人体活动量为例,若运动传感器监测到人体活动量低于活动量阈值或活动量范围内的最小值,则确定人体处于睡眠状态,需要将穿戴设备切换至睡眠模式;当然,也可综合考虑心率和人体活动量,进一步提高监测精准度。

更具体地,穿戴设备以智能手环为例,传感器单元以心率传感器为例,正常情况下,女性睡眠状态的心率范围为60—70次/分钟。基于前述条件,预设切换要求分别以心率阈值70次/分钟和心率范围65-75次/分钟为例对人体睡眠状况进行分析。

假设预设切换要求为心率阈值,且心率阈值为70次/分钟,当心率传感器监测到人体的心率为每分钟75次时,由于心率传感器监测的心率高于睡眠状态的心率阈值,可确定人体处于清醒状态;当心率传感器监测到人体的心率每分钟为65次时,由于心率传感器监测的心率低于睡眠状态的心率阈值,可确定人体处于睡眠状态。

假设预设切换要求为心率范围,且心率范围为65-75次/分钟,当心率传感器监测到人体的心率为每分钟77次时,由于监测的心率高于睡眠状态的心率范围的最大值,可确定人体处于清醒状态;当心率传感器监测到人体的心率每分钟为63次时,由于监测的心率低于睡眠状态的心率范围的最小值,可确定人体处于睡眠状态。

进一步地,在通过传感器单元监测到人体的生理参数后,可将该生理参数进行存储,形成历史记录,方便处理器单元获取,同时,能够在与外部设备如移动终端建立通信关系后,将历史记录同步至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上,以方面用户随时查看自身的生理状况。

更进一步地,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后,传感器单元依然持续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当监测的生理参数不满足预设切换要求时,说明用户已苏醒,通过处理器单元将穿戴设备由睡眠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恢复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或恢复穿戴设备的声音和震动等功能。

具体地,当监测的生理参数高于设定生理参数阈值或生理参数范围,则认为用户已苏醒,可以将穿戴设备重新由睡眠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以恢复设备的各项功能。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以传感器单元监测的生理参数为模式切换的判断条件,在生理参数满足切换要求时,由处理器单元将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使得穿戴设备的系统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功耗,从而增加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同时,在将穿戴设备切换至睡眠模式后,若切断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或将穿戴设备调整为静音,还能够保证用户的睡眠质量,进一步的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的内容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以心率传感器监测人体心率为例,对完整的模式切换过程进行分析,具体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具体模式切换流程图,整个模式切换过程如下:

S21,启动心率传感器。

具体地,除去心率传感器外,还可采用其他传感器,如血压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本发明不限定具体传感器类型。

S22,通过心率传感器监测人体的心率。

S23,判断监测的心率是否低于心率阈值A,若监测的心率低于心率阈值A,则执行S24步骤,若监测的心率不低于心率阈值A,则继续执行S23步骤。

具体地,心率阈值A为人体进入睡眠的临界值。除去心率阈值A外,还可以是心率范围,若监测的心率低于心率范围中的最小值,则认为人体处于睡眠状态,需注意,低于最小值的心率是指处于正常睡眠状态的心率值,对于极低的心率或极高的心率这些较特殊的心率值,本实施例可不作为参考对象。

S24,通过处理器单元将穿戴设备切换至睡眠模式。

具体地,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到睡眠模式后,可以关闭射频单元,以中断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的通信,以尽可能的降低系统功耗,同时也不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当然,也可仅是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静音状态,关闭其他不需要监测生理参数或不要用GPS定位的业务单元。

S25,心率传感器继续监测人体心率。

S26,判断监测的心率是否高于心率阈值B,若监测的心率高于心率阈值B,则执行S27步骤,若监测的心率不高于心率阈值B,则继续执行S25步骤。

具体地,心率阈值B可以与心率阈值A相同,则预设心率阈值为一个固定值;心率阈值B也可以与心率阈值A不同,则预设心率为一个心率范围。在心率范围中,A为进入睡眠状态的临界值,B为进入苏醒状态的临界值,正常情况下,心率值B大于心率值A,同时,为了避免心率值A和心率值B过于接近造成穿戴设备因监测误差而引起在睡眠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间反复切换的问题,心率值A与心率值B之间有一定的数据差,以合理规避心率传感器的统计误差。

S27,通过处理器单元将穿戴设备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

具体地,将穿戴设备由睡眠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后,可开启射频单元,以恢复与外部设备的通信,使得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穿戴设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一为基础,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进行说明。实施例一保护的方案可应用于本实施提供的设备,故本实施例将不再对穿戴设备做详细说明。该穿戴设备用于穿戴于人体,并用于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如人体运动参数、人体生物参数等,可通过射频、蓝牙或者网络等方式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关系。该穿戴设备可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项链、智能戒指等等,在以下实施例中,该穿戴设备均以智能手环为例进行描述。

具体请参见图3,该穿戴设备包括:传感器单元31和处理器单元32;

传感器单元31用于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并将生理参数传输至处理器单元32;

处理器单元32用于判断监测的生理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要求,当生理参数满足预设切换要求时,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

具体地,传感器单元31监测的生理参数包括心率、脉搏、血压、人体活动量、人体位移中的至少一者。对应地,若传感器单元31为心率传感器,则其监测的生理参数为心率;若传感器单元31为脉搏传感器,则其监测的生理参数为脉搏;若传感器单元31为血压传感器,则其监测的生理参数为血压;若传感器单元为运动传感器,则其监测的生理参数为人体活动量和人体位移,其中,运动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等。也即传感器单元3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生物传感器或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心率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对此,可根据实际设定的传感器类型监测对应的生理参数。

前述预设切换要求可以是监测的生理参数低于预设生理参数阈值,也可以是监测的生理参数低于预设生理参数范围内的最小值。即当生理参数低于一个设定的固定值时,就对穿戴设备进行模式切换;或者,当生理参数低于一个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就对穿戴设备进行模式切换。其中,生理参数范围的两个端点值应当存在一定的数据差,合理的规避传感器单元的监测误差,从而避免两个端点值因为过于接近,导致穿戴设备因统计误差而出现睡眠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需注意,前述生理参数阈值或生理参数范围均为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的心率值或心率范围;对于心率范围,较小端点值为人体进入睡眠的临界值,较大端点值为人体清醒的临界值。当监测的心率在预设心率范围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该心率值为苏醒状态下的值,或睡眠状态下的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处理器单元32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33,用于在处理器单元32的控制下,关闭除传感器单元31和最小运行系统外的其他至少一个业务单元的电源。

具体地,在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转换为睡眠模式后,穿戴设备关闭了除监测生理参数的传感器单元31和最小运行系统外的其他至少一个业务单元的应用程序,同时也关闭了除监测生理参数的传感器单元31和最小运行系统外的其他至少一个业务单元的电源,使穿戴设备的系统功耗降到最低。相应地,当穿戴设备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时,能够实现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听音乐、震动、GPS导航等功能中的至少一项。也即穿戴设备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或者自身能够产生振动或者声音以提示用户,也可进行GPS导航等等。对于穿戴设备中包括的具体业务单元,请参见图4以及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不再这里赘述。

更进一步地,该穿戴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单元34,用于存储处理器单元32传输的生理参数。具体地,传感器单元31监测到人体的生理参数后,将该生理参数传输至处理器单元32,处理器单元32对生理参数进行统计,并将统计后的生理参数传输给存储器单元34进行存储,形成历史记录,方便处理器单元32获取,同时,能够在与外部设备如移动终端建立通信关系后,将历史记录同步至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上,以方面用户随时查看自身的生理状况。

前述最小运行系统是指能够保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正常工作,通常由电源管理单元、处理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组成,若最小运行系统也关闭,穿戴设备则无法正常运行。例如,穿戴设备仅关闭除最小系统和监测生理参数的传感器单元外的其他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来降低系统功耗,其中,业务单元是指能够实现一些业务功能的单元。

将穿戴设备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睡眠模式后,传感器单元31依然持续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当监测的生理参数不满足预设切换要求时,说明用户已苏醒,处理器单元32将穿戴设备由睡眠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恢复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或恢复穿戴设备的声音和震动等功能。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能够极大的降低该设备的功耗,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同时也能保证用户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地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三为基础,对穿戴设备的整体框架进行说明,请参见图4,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需明白,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可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任意实施例涉及的穿戴设备。图中,该穿戴设备包括处理器单元41、电源管理单元42、射频通信单元43、存储器单元44、输入单元45、输出单元46以及传感器单元47,其中,传感器单元包括心率传感器471和其他传感器472,需明白,其他传感器472是指包括其他类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如运动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

处理器单元41用于控制穿戴设备的总体操作,对各业务单元的工作进行控制,完成各业务单元间的数据交互。其中,业务单元可以是射频通信单元43、输入单元45、输出单元46等。

电源管理单元42用于在处理器单元41的控制下,给业务单元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并满足各业务单元的上下点时序要求。

射频通信单元43包括但不限于3G、4G、BT、WIFI的等射频通信模块,用于和基站之间或者局域网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存储器单元44包括但不限于闪存、动态随机存储器、SD卡等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处理器单元41的软件程序,或暂时存储穿戴设备工作产生的各种数据。

输入单元45包括但不限于麦克风、触摸屏、摄像头等可采集外部数据的设备。

输出单元46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屏、喇叭等用于外界传输数据的设备。

传感器单元47包括心率传感器471和其他可用于采集人体数据的传感器472,主要用于监控人体的各项指标,满足用户对自身健康管理的数据需求。

基于上述各硬件单元,能够保证穿戴设备尽可能的降低系统功耗,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同时减少对用户睡眠质量的影响,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