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189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所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通过触屏操作应用程序的方式在如沉浸式应用、或投影式应用等应用场景下,无法提供方便的控制指令。

为此,技术人员针对应用场景提供了如投影式手势控制、感应手部微动作等控制应用程序的技术方案。

上述技术方案对智能终端的硬件要求极高。比如,投影式手势控制系统需在专用投影设备上使用。支持手部微动作的VR设备,需要配备相应的手套、或感应贴片。这使得用在上述各智能终端的手势控制的解决方案不适于外置接口有限、或处理能力有限的智能终端(如基于手机的VR设备)。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以解决手势控制智能终端时对硬件依赖过大,而导致硬件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包含屏幕的智能终端,包括: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在移动时的移动信息;基于所述移动信息,对应调整运行在所述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的界面在屏幕上的显示部分;在所述屏幕上预设定应用程序控制区;当通过调整所述显示部分,以令界面中的控制对象与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相重叠时,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系统,适用于包含屏幕的智能终端,包括:移动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在移动时的移动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移动信息,对应调整运行在所述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的界面在屏幕上的显示部分;控制区设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屏幕上预设定应用程序控制区;控制单元,用于当通过调整所述显示部分,以令界面中的控制对象与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相重叠时,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

本发明利用设置在屏幕上的应用控制区与界面中的控制对象相重叠的方式,来确定控制对象,进而按照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实现了智能终端无需手动操作,即可对应用程序进行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应用程序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不便于使用触屏操作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智能终端来执行,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VR设备及其他无法触屏操作的电子设备(如电子游戏机)等。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包含屏幕,以及方向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屏幕可以是触屏、或者投影式屏幕等。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在移动时的移动信息;其中,所述移动信息包括旋转角度信息和/或位移信息。

所述移动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

1)由外接设备提供的。例如,由外接的方向盘提供旋转角度信息,并执行步骤S120。

2)利用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方向传感器和/或位移传感器采集移动信息。例如,在应用程序运行期间,实时采集方向传感器所提供的旋转角度信息,并执行步骤S120。

步骤S120、基于所述移动信息,对应调整运行在所述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的界面在屏幕上的显示部分。

具体地,通过预设移动信息与界面显示的对应关系函数,计算界面基于屏幕上的当前显示部分的移动像素列数,并按照移动像素行数和列数调整当前显示部分。

例如,预设所述对应函数包括:基于水平位移信息和界面像素列数的线性函数f1、和基于竖直位移信息和界面像素行数的线性函数f2。所述智能终端实时采集位移传感器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位移距离,和采集方向传感器提供的移动方向,接着,利用所述对比函数f1和f2,计算基于当前显示部分的像素列段和像素行段沿移动方向所移动的行数和列数,并相应的显示调整后的显示部分。

一种可选方案为,所述步骤S120包括:步骤S121、S122(均未予图示)。

步骤S121、预设所述界面为基于一预设球心和预设半径而设置的球面。

步骤S122、在当前显示区域的基础上,按照所述移动信息中的旋转角度信息与所述球面弧度的对应关系,调整当前的显示区域。

具体地,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各界面在设计时被设置成以人眼为球心、基于人眼至屏幕上预设像素点为半径的球面。其中,所述半径可以是球心至屏幕边界上最大距离、或者球心至屏幕边界的中间距离。当采集到方向传感器所提供的三维旋转角度信息时,计算当前显示区域所对应的各维度的旋转角度信息与所采集的相应维度旋转角度信息之差,将当前显示区域移到所采集的旋转角度信息所对应的。其中,所述三维旋转角度信息中每一个维度的旋转角度信息可利用正负符号来标识旋转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各界面也可以表现成外球面形式,同样按照上述旋转方式,将对应旋转角度信息的外球面显示区域显示在屏幕上。

步骤S130、在所述屏幕上预设定应用程序控制区。其中,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可以是预先在屏幕上的固定的区域。若是固定区域,本步骤在执行步骤S110之前已确定。

另外一种可选方式为,在屏幕显示显示区域的同时(即在执行步骤S120的同时),所述智能终端还利用瞳孔识别技术,确定瞳孔映射到屏幕上的区域,并将所述区域设定为应用程序控制区。

例如,所述智能终端在面向眼镜的方向设有摄像头,在显示期间,摄像头捕获眼球转动的视频流,并识别眼球转动情况。根据内置的瞳孔识别和瞳孔微动作捕捉算法,所述智能终端得到瞳孔映射到屏幕上的区域,该区域即为应用程序控制区。当用户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或转动眼球,将界面上的控制对象与控制区域相重叠。

进一步的,当所述智能终端确定应用程序控制区时,可在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上显示控制标记。该控制标记举例为白色圆点。如此,用户能够确定智能终端所执行的控制操作是否与自己所选择的相一致。

步骤S140、当通过调整所述显示部分,以令界面中的控制对象与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相重叠时,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其中,所述控制对象包括:控制图标、或链接文字等。

具体地,当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落入控制图标、或落入链接文字所在区域时,通过将相应的控制图标变大、或者相应链接文字颜色变化的方式,向用户提示所要控制的控制对象与用户所选是否一致,若得到是的操作(如检测到眨眼动作),则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反之,则不予操作。

一种可选方案为,为了防止眨眼的误操作,当界面上的控制对象与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相重叠的重叠时长超过预设时长阈值时,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其中,所述预设时长阈值举例为1秒钟。其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进入应用程序的相应功能界面、或显示链接所对应的界面等。

基于上述各方案,所述智能终端对应用程序进行控制的方式举例如下:

在应用程序启动时,提取预设的应用程序控制区,同时采集方向传感器的旋转角度信息作为初始角度,并将所述应用程序中主界面中对应初始角度的显示区域显示在屏幕上。当用户转动智能终端时,根据方向传感器所提供的旋转角度信息,调整屏幕中的显示区域,同时检测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是否落入了界面中的控制对象所在位置区域。若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落入控制对象所在区域时,改变控制对象的显示效果,进一步的,当落入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

本实施例利用设置在屏幕上的应用控制区与界面中的控制对象相重叠的方式,来确定控制对象,进而按照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实现了智能终端无需手动操作,即可对应用程序进行控制的目的。另外,将界面设置成球面,有利于显示区域与移动信息的快速对应,提高智能终端的显示响应。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应用程序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不便于使用触屏操作的情况,该系统可以安装在智能终端中,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VR设备及其他无法触屏操作的电子设备(如电子游戏机)等。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包含屏幕,以及方向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屏幕可以是触屏、或者投影式屏幕等。所述控制系统1包括:移动信息获取单元11、显示单元12、控制区设定单元13、控制单元14。

所述移动信息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在移动时的移动信息;其中,所述移动信息包括旋转角度信息和/或位移信息。

所述移动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

1)由外接设备提供的。例如,所述移动信息获取单元11由外接的方向盘提供旋转角度信息。

2)利用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方向传感器和/或位移传感器采集移动信息。例如,在应用程序运行期间,所述移动信息获取单元11实时采集方向传感器所提供的旋转角度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12用于基于所述移动信息,对应调整运行在所述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的界面在屏幕上的显示部分。

具体地,所述显示单元12通过预设移动信息与界面显示的对应关系函数,计算界面基于屏幕上的当前显示部分的移动像素列数,并按照移动像素行数和列数调整当前显示部分。

例如,预设所述对应函数包括:基于水平位移信息和界面像素列数的线性函数f1、和基于竖直位移信息和界面像素行数的线性函数f2。所述显示单元12实时采集位移传感器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位移距离,和采集方向传感器提供的移动方向,接着,利用所述对比函数f1和f2,计算基于当前显示部分的像素列段和像素行段沿移动方向所移动的行数和列数,并相应的显示调整后的显示部分。

一种可选方案为,所述显示单元12预设所述界面为基于一预设球心和预设半径而设置的球面,以及在当前显示区域的基础上,按照所述移动信息中的旋转角度信息与所述球面弧度的对应关系,调整当前的显示区域。

具体地,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各界面在设计时被设置成以人眼为球心、基于人眼至屏幕上预设像素点为半径的球面。其中,所述半径可以是球心至屏幕边界上最大距离、或者球心至屏幕边界的中间距离。当采集到方向传感器所提供的三维旋转角度信息时,计算当前显示区域所对应的各维度的旋转角度信息与所采集的相应维度旋转角度信息之差,将当前显示区域移到所采集的旋转角度信息所对应的。其中,所述三维旋转角度信息中每一个维度的旋转角度信息可利用正负符号来标识旋转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各界面也可以表现成外球面形式,同样按照上述旋转方式,将对应旋转角度信息的外球面显示区域显示在屏幕上。

所述控制区设定单元13用于在所述屏幕上预设定应用程序控制区。其中,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可以是预先在屏幕上的固定的区域。若是固定区域,所述控制区设定单元13可以是智能终端中的存储单元,预先将控制区存储起来。

另外一种可选方式为,在屏幕显示显示区域的同时(即在显示单元12执行的同时),所述控制区设定单元13利用瞳孔识别技术,确定瞳孔映射到屏幕上的区域,并将所述区域设定为应用程序控制区。

例如,所述控制区设定单元13在面向眼镜的方向设有摄像头,在显示期间,摄像头捕获眼球转动的视频流,并识别眼球转动情况。根据内置的瞳孔识别和瞳孔微动作捕捉算法,所述控制区设定单元13得到瞳孔映射到屏幕上的区域,该区域即为应用程序控制区。当用户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或转动眼球,将界面上的控制对象与控制区域相重叠。

进一步的,当所述控制区设定单元13确定应用程序控制区时,可在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上显示控制标记。该控制标记举例为白色圆点。如此,用户能够确定智能终端所执行的控制操作是否与自己所选择的相一致。

所述控制单元14用于当通过调整所述显示部分,以令界面中的控制对象与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相重叠时,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其中,所述控制对象包括:控制图标、或链接文字等。

具体地,当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落入控制图标、或落入链接文字所在区域时,所述控制单元14通过将相应的控制图标变大、或者相应链接文字颜色变化的方式,向用户提示所要控制的控制对象与用户所选是否一致,若得到是的操作(如检测到眨眼动作),则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反之,则不予操作。

一种可选方案为,为了防止眨眼的误操作,当界面上的控制对象与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相重叠的重叠时长超过预设时长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14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其中,所述预设时长阈值举例为1秒钟。其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进入应用程序的相应功能界面、或显示链接所对应的界面等。

基于上述各方案,所述控制系统1对应用程序进行控制的方式举例如下:

在应用程序启动时,所述控制区设定单元13提取预设的应用程序控制区,同时,所述移动信息获取单元11采集方向传感器的旋转角度信息作为初始角度,并且,所述显示单元12将所述应用程序中主界面中对应初始角度的显示区域显示在屏幕上。当用户转动智能终端时,所述显示单元12根据方向传感器所提供的旋转角度信息,调整屏幕中的显示区域。同时,所述控制单元14检测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是否落入了界面中的控制对象所在位置区域。若所述应用程序控制区落入控制对象所在区域时,所述控制单元14改变控制对象的显示效果,进一步的,当落入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按照所述控制对象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