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204发布日期:2019-08-07 01:5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有两机体可相对地枢转,且枢转角度接近于360度的笔记型计算机,其可提供一般笔记型计算机的功能,或者,也可以提供平板计算机的功能。以作为平板计算机而言,使用时若能以一定角度立起,会更方便使用者观看或是操作。然而,使用者还需要额外携带支撑装置,携带上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具有可以支撑第二机体的支撑架。

本发明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及一第二机体。第一机体包括一壳体、一支撑架、一第一磁性件及一扭力件。壳体包括一第一面、凹陷于第一面的一收容槽及连通于收容槽的一第一轨道。支撑架包括相对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其中第一侧通过扭力件而枢接于壳体,支撑架适于收容在收容槽内,第二侧包括一凹口。第一磁性件可滑动地配置于第一轨道且适于伸入凹口。第二机体枢接于第一机体且包括一第二磁性件。当支撑架位在收容槽内,且第一磁性件伸入凹口时,支撑架被第一磁性件限位于收容槽内,扭力件蓄积一弹力位能。当第二机体枢转至靠近第一机体的第一面时,第一磁性件受到第二磁性件的磁斥力而退出凹口,以解除第一磁性件与支撑架之间的限位关系,扭力件释放弹力位能而使支撑架的第二侧转出并抵靠第二机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更包括一第三磁性件,配置于支撑架且靠近凹口,第三磁性件适于磁吸第一磁性件,而使第一磁性件伸入于凹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更包括一第三磁性件,配置于壳体内且靠近收容槽,第三磁性件适于磁吸第一磁性件,而使第一磁性件伸入于凹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更包括一弹性件,配置于第一轨道内且连动于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适于压缩弹性件而退出于凹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连通于第一轨道的一第二轨道,第一机体更包括一挡止件,可滑动地配置于第二轨道且适于伸入第一轨道,以限制第一磁性件在第一轨道内的滑动空间,而使第一磁性件不退出于凹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磁性件包括一凹洞,挡止件适于伸入凹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挡止件在伸入第一轨道的部位具有一导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架的第二侧包括一止滑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架的第一侧或是壳体在靠近与支撑架的第一侧枢接处包括一限位部,以限制支撑架相对于壳体的转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当支撑架的第二侧转出于收容槽且抵靠第二机体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夹角介于17度至22度之间,支撑架与第二机体之间的夹角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包括相对于一第一面的一第二面,第一机体适于相对第二机体枢转,而使第一机体的第二面接触第二机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架的第一侧较第二侧更靠近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枢接处,或者,支撑架的第一侧较第二侧更远离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枢接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架的第二侧是以顺时针方向转出,或者,支撑架的第二侧是以逆时针方向转出。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包括通过扭力件枢接于壳体的支撑架、可伸入支撑架的凹口的第一磁性件,且第二机体包括第二磁性件。当支撑架位在收容槽内,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伸入支撑架的凹口时,支撑架被第一磁性件限位于收容槽内,且扭力件蓄积弹力位能。当欲使支撑架转出时,只要将第二机体枢转至靠近第一机体的第一面,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受到第二机体的第二磁性件的磁斥力而退出凹口,以解除第一磁性件与支撑架之间的限位关系,扭力件便能释放弹力位能而使支撑架的第二侧转出并抵靠第二机体。

有关本发明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C至图1F是图1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翻转过程中支撑架作动的剖面示意图;

图1G至图1I是图1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受挡止件挡止、让位及移动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D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翻转过程中支撑架作动的剖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D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翻转过程中支撑架作动的剖面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图3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受挡止件挡止、让位及移动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C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受挡止件挡止、让位及移动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C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受挡止件挡止、让位及移动的示意图;

图7A与图7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多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7C是图7B的支撑架支撑第二机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7D是依照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支撑架支撑第二机体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θ1、θ2:角度

10、10a、10b、10h:可携式电子装置

100、100a、100b:第一机体

110、110f:壳体 111:第一面

112:收容槽 113:第一轨道

114:第二轨道 115:第二面

116:输入模块 120、120e、120f、120g:支撑架

122:第一侧 124:第二侧

126:凹口 128e、128f、128g:止滑部

130、130d:第一磁性件 132d:凹洞

140:扭力件 150、150a:第三磁性件

160、160b:弹性件 170、170b、170c、170d:挡止件

172c:导角 175:拨钮

180f、182f:限位部 200:第二机体

210:第二磁性件 220: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A,可携式电子装置10包括一第一机体100及可相对于第一机体100枢转的一第二机体200。第一机体100例如是包括输入模块116(绘示于图1B)与主机板(未绘示)的机体,第二机体200例如是包括显示模块220的机体。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以笔记型计算机为例,更明确地说,可携式电子装置10是第二机体200能够相对于第一机体100以接近于360度枢转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输入模块116以键盘为例,显示模块220以触控面板为例,但输入模块116与显示模块220的种类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图1B是图1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00包括相对的一第一面111及一第二面115。输入模块116外露于第二面115。如图1B所示,在一般的闭合状态下,第一机体100以第一面111接触桌面(未绘示),第二机体200的显示模块220会接触或靠近第一机体100的第二面115。使用者在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0时,可以将第二机体200翻开,而作为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使用。

当使用者想要将可携式电子装置10作为平板计算机使用时,可以将第二机体200翻转至如图1C的位置,此时第一机体100改以第二面115接触桌面。若要方便使用者的观看,第二机体200最好能以一定的角度立起。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具有特殊的设计,而能够在使用者翻转第二机体200的过程中,支撑架120能够被自动翻出而支撑第二机体200,以使第二机体200能够以特定的角度立起。下面对此将进一步地介绍。

图1C至图1F是图1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在翻转过程中支撑架120作动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阅图1C,本实施例的第一机体100包括一壳体110、一支撑架120、一第一磁性件130、一第三磁性件150及一扭力件140。第二机体200包括一第二磁性件210,靠近相对于显示模块220的那一面。

第一机体100的壳体110包括凹陷于第一面111的一收容槽112及连通于收容槽112的一第一轨道113。支撑架120包括相对的一第一侧122与一第二侧124,第一侧122通过扭力件140而枢接于壳体110靠近收容槽112处。支撑架120适于收容在收容槽112内,第二侧124也可以相对于第一侧122翻转而离开收容槽112(如图1F所示)。支撑架120的第二侧124包括一凹口126。当支撑架120收容在收容槽112内时,支撑架120的凹口126会连通于第一轨道113。第三磁性件150配置于支撑架120内且靠近凹口126。

第一磁性件130可滑动地配置于第一轨道113且适于伸入凹口126。如图1C所示,第三磁性件150适于磁吸第一磁性件130,而使第一磁性件130伸入于凹口126。由于第一磁性件130同时位在支撑架120的凹口126与壳体110的第一轨道113内,在此状况下,支撑架120被限位于收容槽112内而不会相对于壳体11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扭力件140连接于壳体110与支撑架120的第一侧122。扭力件140以扭簧为例,但扭力件140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制。当支撑架120收容于收容槽112内时,扭力件140蓄积一弹力位能。

请参阅图1D与图1E,当第二机体200枢转至靠近第一机体100的第一面111时,第一机体100的第一磁性件130受到第二机体200的第二磁性件210的磁斥力而退出凹口126。此时,由于位在第一轨道113内的第一磁性件130并不会对支撑架120产生干涉,如图1F所示,扭力件140会释放弹力位能而使支撑架120的第二侧124转出并抵靠第二机体200。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通过第二机体200的第二磁性件210与第一机体100的第一磁性件130之间的磁斥力来移动第一磁性件130的位置,以使第一磁性件130往第一轨道113内移动而退出于支撑架120,如图1D所示。接着请参阅图1E,第一磁性件130在退出于支撑架120之后,会受第二磁性件210的磁吸力而停留于第一轨道113内,而支撑架120的第二侧124受到扭力件140的带动而相对于第一机体100转出而自动地支撑第二机体200,以提供使用者舒适的使用角度。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当支撑架120的第二侧124转出于收容槽112且抵靠第二机体200时,第一机体100与第二机体200之间的夹角θ1介于17度至22度之间,支撑架120与第二机体200之间的夹角θ2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经测试,上述的角度范围可以让使用者以较舒适状态来使用第二机体20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使用者只是单纯地想翻转第二机体200而误使支撑架120翻出,特意设计下面的机构。图1G至图1I是图1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第一机体100的第一磁性件130受挡止件170挡止、让位及移动的示意图。需说明的是,图1G至图1I中仅单纯绘示第一机体100而隐藏第二机体200,且图1G至图1I的视角相近于图1C的第一机体100的上视图。

请先参阅图1G,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包括连通于第一轨道113的一第二轨道114,第一机体100更包括相连的两挡止件170,在本实施例中,一拨钮175位于两挡止件170之间且连动于两挡止件170,当然,挡止件170的数量也可以只有一个或多个,且拨钮175的位置并不以此为限制,只要能连动于挡止件170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挡止件170可滑动地配置于第二轨道114且适于伸入第一轨道113,如图1G所示,挡止件170的两侧较厚的部位分别伸入左右两个第一轨道113,以限制第一磁性件130在第一轨道113内的滑动空间。因此,在图1G中,第一磁性件130不能够往下滑动,第一磁性件130就不能够退出于凹口126。

请参阅图1H与图1I,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支撑架120的功能时,只要拨动挡止件170的拨钮175而移动挡止件170,挡止件170便会退出于第一轨道113,如此一来,第一磁性件130便能够往下移动而退出于支撑架120的凹口126了。

当然,控制支撑架120是否翻出的机构并不以上述为限制,下面将举出其它的实施例。需说明的是,在下面的这些实施例中,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或是相似的组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下面仅就不同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行介绍,不再多加赘述。

图2A至图2D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翻转过程中支撑架作动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2A至图2D,图2A至图2D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a与图1C至图1F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三磁性件150、150a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磁性件150a配置于壳体110内且靠近收容槽112。

同样地,由图2A可看到,第三磁性件150a会磁吸第一磁性件130,而使第一磁性件130伸入于凹口126。由图2B与图2C可看到,当第二机体200靠近第一机体100a的第一面111时,第二机体200的第二磁性件210与第一机体100a的第一磁性件130之间的磁斥力使第一磁性件130往第一轨道113移动,第一磁性件130退出于支撑架120的凹口126,第一磁性件130在退出于支撑架120之后,会受第二磁性件210的磁吸力而停留于第一轨道113内。未被第一磁性件130干涉的支撑架120的第二侧124便受扭力件140的扭力而翻转出来,并支撑于第二机体200。

图3A至图3D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翻转过程中支撑架作动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3A至图3D,图3A至图3D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b与图1C至图1F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00b没有配置第三磁性件,且第一机体100b更包括一弹性件160b。弹性件160b配置于第一轨道113内且连动于第一磁性件130。

在图3A中,第一磁性件130受弹性件160b的弹力而伸入于凹口126,以固定支撑架120。在图3B与图3C中可看到,当第二机体200靠近第一机体100b的第一面111时,第二机体200的第二磁性件210与第一机体100b的第一磁性件130之间的磁斥力使第一磁性件130往第一轨道113移动,第一磁性件130会压缩弹性件160b且退出于支撑架120的凹口126,第一磁性件130在退出于支撑架120之后,会受第二磁性件210的磁吸力而停留于第一轨道113内。未被第一磁性件130干涉的支撑架120便受扭力件140的扭力而翻转出来,并支撑于第二机体200。须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体200的第二磁性件210与第一机体100b的第一磁性件130之间的磁斥力大于弹性件160b的弹力。

此外,挡止件170的形式与作动也不以图1G至图1I为限制。图4A至图4C是图3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受挡止件挡止、让位及移动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的第一机体100b与图1G至图1I的第一机体100的主要差异在于挡止件170的形式。如图4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挡止件170b为一个且仅会伸入其中一个第一轨道113(本实施例所示为图面中右方的第一轨道113,但不以此为限制)的长杆,且第二轨道114内配置有弹性件160b。在图4A中,挡止件170b伸入第一轨道113,以限制第一磁性件130在第一轨道113内的滑动空间,而使第一磁性件130不退出于凹口126。

使用者需要使用支撑架120的功能时,只要拨动挡止件170b的拨钮175而移动挡止件170b,如图4B所示,挡止件170b便会退出于第一轨道113,此时,弹性件160b可随第一磁性件130连动。如图4C所示,第一磁性件130压缩弹性件160b便能够往下移动而退出于支撑架120的凹口126了。

图5A至图5C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受挡止件挡止、让位及移动的示意图。请参阅图5A至图5C,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挡止件170c在伸入第一轨道113的部位具有一导角172c,而更容易插入第一磁性件130与弹性件160之间。

同样地,在图5A中,挡止件170c伸入第一轨道113,以限制第一磁性件130在第一轨道113内的滑动空间,而使第一磁性件130不退出于凹口126。使用者需要使用支撑架120的功能时,只要拨动挡止件170c的拨钮175而移动挡止件170c,如图5B所示,挡止件170c便会退出于第一轨道113,此时,弹性件160可随第一磁性件130连动。如图5C所示,第一磁性件130压缩弹性件160便能够往下移动而退出于支撑架120的凹口126了。

图6A至图6C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受挡止件挡止、让位及移动的示意图。请参阅图6A至图6C,本实施例与图4A至图4C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30d包括一凹洞132d,挡止件170d是伸入第一磁性件130d的凹洞132d,而不是第一磁性件130d与弹性件160之间的缝隙。

在图6A中,挡止件170d伸入第一磁性件130d的凹洞132d,以使第一磁性件130d不能够相对于挡止件170d移动,因此第一磁性件130d不会退出于凹口126。使用者需要使用支撑架120的功能时,只要拨动挡止件170d的拨钮175而移动挡止件170d,如图6B所示,挡止件170d便会退出于第一磁性件130d的凹洞132d,此时,第一磁性件130d可以受到第二机体200的第二磁性件210(绘示于图1E)的磁力下移而如图6C所示地压缩弹性件160,第一磁性件130d便能退出于支撑架120的凹口126了。

此外,支撑架120的形式并不以上述为限制。图7A与图7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多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支撑架的示意图。请先参阅图7A,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0e的第二侧124包括一止滑部128e,其可使支撑架120e的第二侧124在接触第二机体200(绘示于图1F)时,能够提供止滑的效果。

请参阅图7B,图7B的支撑架120f与图7A的支撑架120e的主要差异在于,在图7A中,止滑部128e的下表面是齐平或是略凹陷于支撑架120e的其它部位的下表面的。在图7B中,止滑部128f的下表面是凸出于支撑架120f的其它部位的下表面。此设计可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作为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使用时,止滑部128f会接触桌面使可携式电子装置达到止滑的效果。

图7C是图7B的支撑架120f支撑第二机体200的局部示意图。请参阅图7C,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0f的第一侧122与壳体110f在靠近与支撑架120f的第一侧122枢接处分别包括两限位部182f、180f,由图7C可看到,当支撑架120f的第二侧124翻出时,壳体110f的限位部180f会与支撑架120f产生干涉,支撑架120f的限位部182f会与壳体110f产生干涉,而限制支撑架120f相对于壳体110f的转动范围。

图7D是依照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支撑架的示意图。图7D的支撑架120g与图7B的支撑架120f的主要差异在于,在图7D中,止滑部128g只配置在支撑架120g的第二侧124的下表面,而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作为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使用时,止滑部128g会接触桌面使可携式电子装置达到止滑的效果。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支撑架支撑第二机体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8,图8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h与图1F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支撑架120的枢转方向。在图1F中,支撑架120的第一侧122较第二侧124更靠近第一机体100与第二机体200的枢接处,支撑架120是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就是说,支撑架120的第一侧122是比较靠近图面的右方,位于图面左方的第二侧124在向上转时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图8中,支撑架120的第一侧122较第二侧124更远离第一机体100与第二机体200的枢接处,支撑架120是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也就是说,支撑架120的第一侧122是比较靠近图面的左方,位于图面右方的第二侧124在向上转时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当然,不管支撑架120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只要能够翻起而支撑第二机体200即可。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当支撑架120的第二侧124转出于收容槽112且抵靠第二机体200时,第一机体100与第二机体200之间的夹角θ1介于17度至22度之间,支撑架120与第二机体200之间的夹角θ2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而提供使用者较舒适的使用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包括通过扭力件枢接于壳体的支撑架、可伸入支撑架的凹口的第一磁性件,且第二机体包括第二磁性件。当支撑架位在收容槽内,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伸入支撑架的凹口时,支撑架被第一磁性件限位于收容槽内,,且扭力件蓄积弹力位能。当欲使支撑架转出时,只要将第二机体枢转至靠近第一机体的第一面,第一机体的第一磁性件受到第二机体的第二磁性件的磁斥力而退出凹口,以解除第一磁性件与支撑架之间的限位关系,扭力件便能释放弹力位能而使支撑架的第二侧转出并抵靠第二机体。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发明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改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发明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