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鉴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6899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印鉴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图像领域,特别是一种印鉴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印鉴具有普遍的应用,印鉴可以包括印章、指纹、签名等,印鉴图像采集装置已广泛用于银行、保险等行业,在将印鉴的图像复印于纸件上之后通常需要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纸件的图像,所谓印鉴复印指的是将印鉴印于纸件之上,例如其可以包括在纸件上盖章、签名或者按指纹等。以印章为例,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印章图像采集装置,其包括底座2,设置于底座2上的立柱3,设置于立柱3顶端的图像采集装置(摄像头)4,在文件或单据处理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在单据上盖完章后,将单据放置于底座2上,按下按钮1,启动图像采集装置4,对盖章单据进行扫描(图像采集),扫描完成后,再次按下按钮1,关闭图像采集装置4。传统方法是,在盖完章之后,由人工对盖章后的文件进行扫描归档。这一过程中需要人工判定盖章已完成后,操作图像采集装置生成图片文件。这一过程里判断盖章完成、操作图像采集均需人工完成,增加了文件处理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鉴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

一种印鉴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印鉴复印于纸件上的印鉴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印鉴信号,并根据所述印鉴信号生成图像采集指令;图像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已复印所述印鉴的纸件的图像。

可选的,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纸件的图像。通信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取图像指令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监控模块;或者每隔预定时长将该时长内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监控模块。存储模块,用于预存储一阈值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印鉴信号,当判定所述印鉴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信号后,生成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印鉴信号后启动第一计时,在第一计时结束后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所述图像采集指令至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当前图像。第二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完成图像采集后,启动第二计时,第二计时结束后,将所述纸件的图像发送至存储模块存储。无线芯片,所述无线芯片内置于所述印鉴内,所述无线芯片内预存储有该印鉴的识别码;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印鉴的识别码,并将该识别码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存储模块,用于预存储一印鉴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采集到的所述纸件的图像中的印鉴图像,获得印鉴识别图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存储的印鉴图像与印鉴识别图像判断当前所用印鉴的合法性。

一种印鉴图像采集方法,包括:S100:获取印鉴复印于纸件上的印鉴信号;S200:接收所述印鉴信号,并根据所述印鉴信号生成图像采集指令;S300: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已复印所述印鉴的纸件的图像。

可选的,还包括,S400:存储所述纸件的图像。S500:用于响应于获取图像指令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发送;或者每隔预定时长将该时长内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发送。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预存储一阈值信号;用于接收所述印鉴信号,当判定所述印鉴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信号后,生成所述图像采集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印鉴信号后启动第一计时,在第一计时结束后生成所述图像采集指令;显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当前图像;在完成图像采集后,启动第二计时,第二计时结束后,将所述纸件的图像存储。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印鉴内内置无线芯片,所述无线芯片内预存储有该印鉴的识别码;根据该识别码存储所述印鉴的纸件的图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发生印鉴复印情况,在检测到印鉴复印后,自动完成对于纸件的图像采集,并可发送给远端的管理人员,可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文件处理时间。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实时的查看到文件盖章后的图片,利于监控印章使用情况。通过增加显示模块、第一计时模块和第二计时模块,可以实时查看采集到的图像,同时避免了图像的遮挡,使得采集到的图像质量大大提高,所有采集的图像均能符合要求。通过增加无线芯片,可以方便对于印章使用情况的统计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首先对本发明的印鉴图像采集装置做介绍。本发明的印鉴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当然除此之外也还包含系统所必须的一些其它模块,例如为各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其它模块并非本发明重点所在,在图中均未示出。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关于“相连”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了其即可以是有形的物理线路的连接,也可以是无线的连接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具体的连接方式。

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印鉴复印于纸件上的印鉴信号,并将该印鉴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本发明中纸件可以是各种单据、票据等需要签字、盖章的纸质文件。印鉴可以是印章、指纹、签名等。以印章为例,检测模块可以用于获取印章复印于纸件上的印鉴信号,这一印鉴信号可以通过传感器来获取,传感器可以是压力传感器、行程开关、光电开关等。下面以压力开关为例详细说明如何获取印鉴信号。本发明中压力传感器可以铺设于图1中的底座2内,待盖章的票据置于底座2上,当手持印章在票据上盖章时,印章上的压力增加,压力传感器会检测到这一压力的变化,检测到的这一压力的变化信号即为印鉴信号,其表示票据上已经盖章完毕。对于光电传感器而言,例如可以是红外传感器,在盖章过程中,手部或者印章会对红外信号产生遮挡,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发生改变,这一改变信号即为印鉴信号。对于指纹、签名等形式的印鉴,与印章类似,在签名或按指纹的过程中均会对纸张产生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采集这一压力信号,从而获得印鉴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印鉴信号后,发送图像采集指令至图像采集模块。本发明中检测模块将获取到的印鉴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印鉴信号后判定印鉴已复印于纸件上,以盖章为例,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压力信号后,控制模块,发送图像采集指令至图像采集模块。对于红外传感器,则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电压信号后,发送图像采集指令至图像采集模块。进一步的,由于盖章、签名或按指纹的力度的不同,所产生的压力信号也不同,相应的其在纸件表面所留印鉴的清晰度也不同,一般而言,力度越大印鉴越清晰,反之过小的力度则会产生不清晰的印鉴。为了获得清晰的印鉴图像,还可以预设一阈值信号,当检测到的印鉴信号大于或等于阈值信号后,才发送图像采集指令至图像采集模块。这一阈值信号预存储于存储模块内。以压力传感器为例,预存储的压力阈值为3,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压力值(印鉴信号)为1,此时说明盖章力度较小,控制模块不发送图像采集指令,控制模块可以通过例如扬声器等发出提示,提示工作人员重新进行盖章。若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压力值(印鉴信号)为5,其大于预存储的压力阈值3,控制模块发送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图像采集装置开始采集纸件图像。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根据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已复印印鉴的纸件的图像。图像采集模块可以采用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在获取到图像信号后通过控制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存储于存储模块内,存储模块可以采用磁盘、E2PROM、存储芯片、优盘、存储卡等可擦写的存储器件。存储的图像包括图像的采集日期、名称等。进一步的,存储模块内可以预存储印鉴图像,图像采集模块在完成对已复印印鉴的纸件的图像采集后,控制模块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提取其中的印鉴图像,将提取的印鉴图像与预存储的印鉴图像进行对比,以判断当前所用印鉴是否合法。具体的,当提取的印鉴图像与预存储的印鉴图像不一致时,则判定当前所用印鉴不合法,可以发出声光提示;反之若二者一致,则判定印鉴合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存储。

控制模块可以通过通讯模块与远端的监控模块相互通信,通过通信模块可以接收远端监控模块的指令,或者将存储的图像发送至远端的监控模块。进一步的控制模块可以响应于监控模块发送的获取图像指令将存储的图像发送至监控模块;或者控制模块每隔预定时长将该时长内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监控模块。监控模块可以采用PC机、手机等。通讯模块可以采用GPRS、蓝牙、WiFi、Zigbee等通讯方式。以手机为例,手机与控制模块间可以通过GPRS建立通信,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可以向控制模块发送获取图像的指令信号,这一指令信号可以包括要获取的图像的日期、名称等,控制模块在获得该指令后,响应该指令在存储模块内查找对应的图像,在查找到该图像后,通过通信模块将该图像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这样管理人员便可以随时随地、实时的查看到文件盖章后的图片,利于监控印章使用情况。或者,可以设定每隔5小时将新采集的图像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这种方式可以使得管理人员定时获得所有盖章文件的图像,便于监控印章使用情况。

本发明的印鉴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发生印鉴复印情况,在检测到印鉴复印后,自动完成对于纸件的图像采集,并可发送给远端的管理人员,与传统方式相比,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文件处理时间,这在大批文件需要多次盖章、扫描的情况下尤其有利,可以显著的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准确性。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实时的查看到文件盖章后的图片,利于监控印章使用情况。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该实施例重点介绍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增加了与控制模块相连的显示模块、第一计时模块和第二计时模块。显示模块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第一、第二计时模块可以是控制模块内置或外置的计时器。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印鉴信号后启动第一计时,在第一计时结束后控制模块发送图像采集指令至图像采集模块。在检测模块检测到印鉴信号后,此时印章或人手仍位于纸件之上,此时若启动图像采集,则会采集到印章或人手的图像,造成对于盖章文件的遮挡,图像的采集并不符合要求。为此本发明设置了第一计时模块,在获得印鉴信号后,启动第一计时,在这一时段内,工作人员会将手部和印章从纸件表面移开,在第一计时结束后再启动图像采集,这样便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图像。第一计时的时长可以是3S、5S、10S等。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当前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图像,在完成图像采集后,显示模块可以将其显示在显示屏幕上,此时显示屏幕可以弹出确认对话框,当工作人员点击“确定”后,则表明工作人员确认此次采集的图像符合要求,之后图像被发送至存储模块存储。进一步的,若每次均需工作人员点击确认,这显然是很繁琐的,为此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了第二计时模块,在图像采集模块完成图像采集后,启动第二计时模块,开启第二计时,第二计时结束后,将图像被发送至存储模块存储。例如在显示模块显示当前所采集的图像时,在屏幕上以倒计时的形式同时显示第二计时,第二计时结束后此时表明工作人员认为采集到的图像没有问题,则将该图像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通过增加显示模块、第一计时模块和第二计时模块,可以事实查看采集到的图像,同时避免了图像的遮挡,使得采集到的图像质量大大提高,所有采集的图像均能符合要求。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印鉴内内置了无线芯片,以印章为例可以将无线芯片内置于印章内,若为签字笔,则可以将无线芯片内置于签字笔中。无线芯片内预存储了该印鉴的识别码,这一识别码对于该印鉴而言具有唯一性。例如对于印章而言,该识别码可以是印章的序列号。印鉴内的无线芯片可以通过通信模块于控制模块通信,这样在图像采集过程中控制模块可以读取该印鉴的识别码,将该识别码与图像一起进行存储,方便对于印章使用情况的统计和管理。无线芯片与控制模块间的通信可以采用蓝牙、WiFi、Zigbee等方式。以印章为例,检测模块在检测到印鉴信号后,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向无线芯片发送获取印章序列号的指令,无线芯片响应该指令,将预存储的序列号发送至控制模块,在图像采集完成后,控制模块将该序列号与图像一起存储,例如可以将图像以时间+序列号的形式命令存储,这样便于识别当前文件所盖印章,也便于对印章使用情况的统计和管理。当然这一无线芯片与控制模块间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可以包含对于信息的鉴权、加密、解密等较为常用技术,再次不再赘述。

实施例4

相应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印鉴图像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印鉴复印于纸件上的印鉴信号;S200:接收所述印鉴信号,并根据所述印鉴信号生成图像采集指令;S300: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获取已复印所述印鉴的纸件的图像。

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步骤S400、S500,S400:存储所述纸件的图像。S500:用于响应于获取图像指令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发送;或者每隔预定时长将该时长内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发送。

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预存储一阈值信号;用于接收所述印鉴信号,当判定所述印鉴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信号后,生成所述图像采集指令。

为了获得符合要求的图像,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所述印鉴信号后启动第一计时,在第一计时结束后生成所述图像采集指令;显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当前图像;在完成图像采集后,启动第二计时,第二计时结束后,将所述纸件的图像存储。

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印鉴内内置无线芯片,所述无线芯片内预存储有该印鉴的识别码;根据该识别码存储所述印鉴的纸件的图像。

以上通过实施例1-4对本发明的印鉴图像采集装置和方法做了详细说明,通过以上述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了,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发生印鉴复印情况,在检测到印鉴复印后,自动完成对于纸件的图像采集,并可发送给远端的管理人员,可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文件处理时间。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实时的查看到文件盖章后的图片,利于监控印章使用情况。通过增加显示模块、第一计时模块和第二计时模块,可以实时查看采集到的图像,同时避免了图像的遮挡,使得采集到的图像质量大大提高,所有采集的图像均能符合要求。通过增加无线芯片,可以方便对于印章使用情况的统计和管理。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