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及编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248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输电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及编码方法,它包括:

步骤1、确定网格划分区域起点及范围:以运维区域左上角为起点,该起点满足水平方向上能与区域上方相切,垂直方向上能与其左边相切,以起点出发向X、Y轴方向画运维区域的最小外包矩形为网格范围;

步骤2、确定运维区域内运维量:每个单元网格内所含杆塔数最多为α,α为运维区域内所有运维班组的日平均运维杆塔数;

步骤3、根据输电线路的档距设计规范、运维区域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和覆冰等级得出单元网格范围[a,b];

步骤4、对单元网格范围[a,b]进行第一次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第一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c,d];

步骤5、对第一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c,d]通过二分法进行第二次修正得到第二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f,h];

步骤6、运维区域灾害统计:利用输电线路历史事故数据,统计运维区域灾害类型,并对各灾害等级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灾害专题图进行叠加,到出运维区域内不同地方的灾害叠加图;

步骤7、各单元网格内风险数量统计:在第二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f,h]中以100米为间隔,得到到一个以上的单元网格节点值,按每种格单元网格节点值对运维区域分别进行网格划分,提取出输电线路经过部分得区域并与各种灾害专题图叠加进行空间分析,统计出输电线路经过区域,每个单元网格内的灾害数量;

步骤8、确定最佳单元网格尺寸:通过对比不同单元网格尺寸下的灾害数量,选取出单元网格总体处于风险复杂度最低、灾害最少的单元网格作为最佳单元网格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及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步骤9、网格分幅及编码:根据《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标准,统计出1:1000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范围、行列数和图幅数量关系;根据最佳单元网格尺寸对运维区域进行网格划分,统计其行列数,将二者的行列数进行对比,选取出最佳的比例尺对网格划分区域进行分幅与编码;

步骤10、经纬度与图幅号换算:将图幅号与运维区域经纬度值进行映射,得出二者转换公式,通过坐标点得出其图幅编号,或通过图幅编号获取经纬度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及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所述的单元网格范围[a,b]的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3.1、根据冰区分布图,得出某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经过区域的最小和最大覆冰等级,根据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找出对应的档距值为线路最大和最小档距,分别为β、γ;

步骤3.2、依据最大档距β,以每个网格内至少存在一基杆塔为约束,考虑如图1所示的理想情况,则网格划分的最小值应为β;

步骤3.3、以最小档距γ,和每个单元网格内的杆塔数不超过α为约束条件,确定单元网格划分的最大值

步骤3.4、根据步骤3.2和3.3得出针对某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进行网格划分时的单元网格范围为

(5)重复步骤3.1-3.4,得到运维区域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单元网格范围,取其并集,则为单元网格范围[a,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及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所述的对单元网格范围[a,b]进行第一次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第一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c,d]的方法包括:在节点值200m、500m、1km、2km、5km、10km、15km、20km、25km中,选出与b最为接近的一个值为中心节点,并向中心节点左右各取3个节点值,共7个节点值:d1,d2,d3,d4,d5,d6,d7,d1<d2<d3<d4<d5<d6<d7分别作为单元网格尺寸进行网格划分,对比网格划分后单元网格内的杆塔数,选出杆塔数在α基以下所占比例大于50%的值作为单元网格尺寸备选值,得出第一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c,d](c≥d1,d≤d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及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对第一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c,d]通过二分法进行第二次修正得到第二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f,h]的方法为:利用二分法,将第一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c,d]分为两个子范围,即选取[c,d]的中心点e,将[c,d]分为[c,e]和[e,d],分别以[c,e]和[e,d]作为单元网格范围,重复步骤4,选取出单元网格内杆塔数分布平均且大于α基的网格数最少的一个范围作为二次修正后的单元网格范围[f,h],[f,h]=[c,e]或[f,h]=[e,d]。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及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所述的经纬度与图幅号换算方法包括:

步骤10.1、已知点坐标计算其图幅编号:通过已知图幅内某点的经、纬度或图幅西北图廓点的经、纬度计算其图幅编号,计算公式如下:

b=[(λ-λ)/Δλ]+1;

式中[]表示商取整;

a表示图幅所在纬度带字符码所对应的数字码;

b表示图幅所在经度带字符码所对应的数字码;

表示图幅内某点的纬度或图幅西北图廓点的纬度;

λ表示图幅内某点的经度或图幅西北图廓点的经度;

表示运维区域最小外接矩形西北角的纬度;

λ表示运维区域最小外接矩形西北角的经度;

表示图幅分幅的纬差;

Δλ表示图幅分幅的经差;

步骤10.2、已知图幅编号计算图幅经纬度范围

通过已知图幅编号,通过计算获取该图幅的坐标范围,计算公式如下:

λ西北=(b-1)*Δλ+λ

λ东南=b*Δλ+λ

式中a表示图幅所在纬度带字符码所对应的数字码;

b表示图幅所在经度带字符码所对应的数字码;

表示运维区域最小外接矩形西北角的纬度;

λ表示运维区域最小外接矩形西北角的经度;

表示图幅分幅的纬差;

Δλ表示图幅分幅的经差;

表示图幅范围西北的纬度;

λ西北表示图幅范围西北的经度;

表示图幅范围东南的纬度;

λ东南表示图幅范围东南的经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