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38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膜式触控面板,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赋予从操作面侧观察时的装饰性的外观设计印刷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在使用触控面板的电子设备中,要求提高从触控面板的操作面侧观察时的外观设计性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另一方面,以往,要求降低成本的需求也较高。为满足这两种需求,有人提出了一种对透明触控面板的上侧透明电极基板实施外观设计印刷的结构。

例如在对比文件1中公开了以下示例:在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00中,在上部透明电极基板200的面上形成包括基于导电油墨的印刷电极部230a、230b和伪电极部240的外观设计印刷部210,由此,废弃了以往形成有外观设计印刷等的盖膜,同时实现与盖膜层叠而成的结构同等的外观设计性(参照本申请的图6)。

根据对比文件1的发明,可实现其所主张的效果,即,通过废弃以往的盖膜,从而减少部件个数并能够确保外观设计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1006(段落0025,图1)



技术实现要素:

对比文件1的结构以由导电油墨形成的印刷电极部230a、230b、以及通过组合该印刷电极部230a、230b所形成的外观设计印刷部210为要件,并以从上部透明电极基板200的操作面侧观察时可确认印刷电极部230a、230b为前提。与这一点相关联地,在对比文件1中,揭示了为确保外观设计性而配置与印刷电极部230a、230b的色调相匹配的伪电极部240。

然而,在这种结构中,要使伪电极240的色调和包含银或碳的导电油墨的色调以无法辨别的程度相匹配实际上是极其困难的。理由在于,为实现相匹配的色调,如何确定油墨中溶剂和顔料的配比很困难;根据所确定的配比来调配油墨时,如何实现精度管理很困难。如果印刷电极部230a、230b的色调与伪电极240的色调出现细微差别,则外观设计性将大大受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设计印刷可实现优异的色调统一性、具有高度的外观设计性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并且,从另一角度而言,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以强力进行按压操作或者外观设计印刷部的范围被按压也不会导致错误动作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电阻膜式触控面板,其一个面上具有第一透明电极基材,另一个面上具有第二透明电极基材,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基材形成有第一透明导电层,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基材形成有第二透明导电层,通过框状贴合层使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上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相对,上述电阻膜式触控面板通过使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基材和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基材彼此贴合而成,上述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基材具有:遮光性导电层,呈框状形成在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一对第一电极,沿与上述遮光性导电层的一边平行的方向配置在上述遮光性导电层上;以及绝缘层,呈框状形成在上述遮光性导电层上并使上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第二透明电极基材具有:一对第二电极,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电极的从上述绝缘层中露出的部分相对;连接端子,用于输入输出电信号;以及布线图案,用于对上述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进行连接,上述第一电极的从上述绝缘层中露出的部分与上述第二电极接触并导通。

在第一透明电极基材中,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了框状的遮光性导电层,因此在从操作面侧观察的情况下,仅观察到框状的遮光性导电层。另外,遮光性导电层的框内为透明,经由该框内的部分,能够观察到与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层叠配置的显示装置所进行的显示。框状的遮光性导电层为整体由单一导电油墨等形成的层,因此不会产生色调差等问题。因而,从触控面板的操作面侧观察到的外观能够实现高度的外观设计性。

另外,本发明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可以形成为:上述绝缘层覆盖上述遮光性导电层。

电阻膜式触控面板被按压操作时,位于操作面侧的电极基材翘曲,在被按压操作的部分,可通过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接触来确定按压操作位置。假定本申请的发明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被强力按压操作而第一透明电极基材发生较大翘曲的情况下,与第一透明导电层导通的遮光性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接触。在该情况下,实际上在未进行按压操作的部分由于遮光性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进行接触从而发生无法确定本来的按压操作位置的情形。通过使用绝缘层覆盖遮光性导电层,能够防止遮光性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接触,因此能够避免这种情形。另外,能够避免以下情况:在遮光性导电层的范围内的透明部的周缘部分被无意地按压的情况下,遮光性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进行接触,从而被检测为不期望的输入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可以形成为:上述绝缘层透明,并延伸到上述遮光性导电层的内侧。

在由绝缘层覆盖遮光性导电层的上述结构中,绝缘层形成为透明结构,并且延伸到遮光性导电层的内侧,由此,能够在不影响观察的情况下可靠地防止遮光性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接触,这一点非常理想。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外观设计印刷可实现优异的色调统一性、具有高度外观设计性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并且,还能够提供一种即使以强力进行按压操作或者作为外观设计印刷部的遮光性导电层的范围被按压也不会导致错误动作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示出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第一透明电极基材的图。

图3是图1示出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阻膜式触控面板;2:第一透明电极基材;21:第一板状基材;22:第一透明导电层;23:遮光性导电层;24:第一电极;25:第一绝缘层;26:透明部;3:第二透明电极基材;31:第二板状基材;32:第二透明导电层;33:第二电极;34:第三电极;35:布线图案;36:连接端子;37:第二绝缘层;4:框状贴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基材2的图。图1和图2均为了促进理解而在分解各层的状态下示出。另外,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截面的图。此外,图3中为了便于图示,有时各层的厚度与实际不同。

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是使用框状贴合层4对位于上侧的第一透明电极基材2与位于下侧的第二透明电极基材3进行贴合而形成的。

第一透明电极基材2从图3的上侧(操作面侧)观察,以下示出那样,依次具有各层。此外,在图3中,一体地示出第一板状基材21和第一透明导电层22。

a)第一板状基材21

b)第一透明导电层22

c)遮光性导电层23

d)第一电极24

e)第一绝缘层25

第一板状基材21为例如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透明的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片状的基材。第一板状基材21的材料并不限定于例示的pet制的片状基材,还能够优选使用玻璃板材等透明的绝缘性板材。也可以根据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所要求的性能、功能来适当地选择第一板状基材21的材料。

第一透明导电层22是在第一板状基材21的一面上例如通过溅射法形成ito(氧化铟锡)膜而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2形成于第一板状基材21的整面。此外,第一透明导电层22并不限定于ito膜,除此以外,能够优选使用有机导电聚合物或包含碳纳米管的透明的导电油墨等通过公知的方法得到的具有适当的电阻值的透明导电层。

遮光性导电层23是例如由包含导电性的碳黑的黒色导电油墨形成的具有遮光性的导电层。遮光性导电层23呈框状,在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上通过印刷而形成。遮光性导电层23的厚度优选为4~10μm左右。另外,为了得到作为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的良好的性能、特性,遮光性导电层23的电特性优选为表面电阻值为300~400ω/cm2、体积电阻值为40~60ωcm左右。为了得到这种电特性或提高遮光性,根据需要,也可以多次实施印刷形成由多层构成的遮光性导电层23。

第一电极24例如通过印刷含银的导电性较高的油墨,形成为细长的矩形。如图2所示,沿与遮光性导电层23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在第一透明电极基材2的左右方向(与遮光性导电层23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上,在相互相对的状态下配置有一对第一电极24。当对各第一电极24施加不同的电压时,该电压经由遮光性导电层23还被施加到第一透明导电层22中与第一电极24接触的范围内,因此能够产生沿第一透明导电层22的左右方向发生线性变化的电位差。另外,构成为能够将第一透明导电层22所出现的电位向后述的连接端子36传递。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能够根据该电位的信息来确定操作位置,这种方式本身已经被充分公知。

第一绝缘层25是为了防止后述的第二透明电极基材3上的第二电极33、第三电极34、布线图案35、连接端子36与遮光性导电层23进行接触而短路所形成的。第一绝缘层25由任意色调的绝缘性油墨形成为与遮光性导电层23大致相同的框状。但是,其在下述两点而言具有与遮光性导电层23不同的形状,即;形成开口以使第一电极24露出;在遮光性导电层23的透明部26的周缘部,使第一绝缘层25的端面相对于遮光性导电层23后退,从而使遮光性导电层23稍微露出。使第一绝缘层25的端面后退的目的在于,即使在第一绝缘层25相对于遮光性导电层23出现了印刷误差、以及用于形成第一绝缘层25的油墨发生渗漏等情况下,也能得到用于防止第一绝缘层25进入透明部26的余量。

此外,关于第一绝缘层25中为使第一电极24露出而形成开口的部分,不一定必须以使第一电极24的整体露出的方式形成开口。只要能够与后述的第二电极33进行接触和导通,则也可以以仅使第一电极24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形成开口。

第二透明电极基材3具有以下各层而成。此外,在后文中详细说明形成这些层的范围、配置的位置。

a)第二板状基材31

b)第二电极33、布线图案35、连接端子36

c)第二透明导电层32

d)第三电极34

e)第二绝缘层37

第二板状基材31为例如由透明的玻璃板材构成的绝缘性透明基材。第二板状基材31的材料并不限定于例示的玻璃板材,可适当地采用公知的绝缘性透明板材,例如,由透明的丙烯酸、聚碳酸酯等树脂形成薄片而成的板材等。也可以根据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所要求的性能、功能来适当地选择第二板状基材31的材料。

第二透明导电层32是在第二板状基材31的一面上例如形成ito(氧化铟锡)膜而成。第二透明导电层32仅在图1示出的单点划线的范围内形成。作为这样仅在规定的范围内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32的方法,在暂时通过溅射法在整面形成透明导电层之后,通过蚀刻去除不需要的部分的透明导电层即可。

第二电极33与第一电极24同样地,将例如含银的导电性较高的油墨印刷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第二电极33呈与第一电极24的形状对应的细长矩形,配置成与第一电极24相对。此外,第二电极33配置成至少与上述第一电极24的从第一绝缘层25中露出的部分相对即可。

第三电极34与第一电极24同样地,通过印刷例如含银的导电性较高的油墨,形成为细长矩形。如图1所示,沿与第二透明电极基材3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在相互相对的状态下配置有一对第三电极34。第三电极34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32上,与第一电极24的情况同样地,构成为:可通过第三电极34使第二透明导电层32产生电位差,并且将第二透明导电层32所出现的电位向后述的连接端子36传递。

连接端子36是用于从外部处理装置向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输入电信号或从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输出电信号的端子。连接端子36与第一电极24同样地,将例如含银的导电性较高的油墨印刷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在连接端子36上通过热压接等方法连接未图示的可挠性薄板状连接线缆(还被称为连接器尾部)的前端。由此,能够经由薄板状连接线缆对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与外部处理装置之间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与一对第二电极33(如上上述与第一电极24导通。)和一对第三电极34各自对应地配置有四个连接端子36。连接端子36的个数能够根据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的方式而变化。

布线图案35与第一电极24同样地,将例如含银的导电性较高的油墨印刷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布线图案35为对第二电极33及第三电极34和分别与其对应的连接端子36之间进行连接的布线,沿第二板状基材31的周缘进行配置。

第二电极33、第三电极34、布线图案35以及连接端子36中,仅第三电极34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32上。另一方面,第二电极33、布线图案35以及连接端子36位于未形成有第二透明导电层32的部分上。因而,在第二透明电极基材3上,从第二电极33或第三电极34经由布线图案35到达各自所对应的连接端子36而形成的各电路之间相互绝缘。

此外,为控制制造成本,第二电极33、第三电极34、布线图案35以及连接端子36优选在一个工序中同时形成。

第二绝缘层37呈与上述第一绝缘层25大致相同形状的框状,由任意色调的绝缘性油墨形成,并形成开口以使第二电极33中的与第一电极24接触的部分露出(在图1中,省略第二绝缘层37)。第二绝缘层37位于第二电极33、第三电极34、布线图案35上。此外,如果通过第一绝缘层25和框状贴合层4能够得到所需的绝缘性,则不一定需要第二绝缘层37。

在通过框状贴合层4使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基材2与第二透明电极基材3贴合而完成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的状态下,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33相接触而形成导通的状态。因而,在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中,经由连接端子36将所需的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24或第二电极33并且与此同步地读取第二电极33或第一电极24所出现的电位,由此能够确定按压操作位置。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在第一透明电极基材2中,在第一透明导电层22上形成框状的遮光性导电层23,因此在从操作面侧观察的情况下,仅观察到框状的遮光性导电层23。该遮光性导电层23是整体由单一导电油墨等形成的层,因此在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内,不会产生色调差等。因而,从触控面板的操作面侧观察到的外观能够实现高度的外观设计性。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的主要部分截面图,是与第一实施例中图3示出的部分相当的部分的图。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位附加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遮光性导电层23的透明部26的周缘部,第一绝缘层25完全覆盖了遮光性导电层23。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对第一透明电极基材2的操作面施加强力进行按压操作而使第一透明电极基材2发生了较大翘曲,但由于与第一透明导电层22导通的遮光性导电层2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32之间存在第一绝缘层25,因此能够避免由于两者接触并导通而产生的不良情况。不良情况具体是指,在实际未进行按压操作的部分上遮光性导电层23(第一透明导电层22)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2接触,从而导致无法确定本来的按压操作位置。

另外,即使在遮光性导电层23的范围内的透明部的周缘部分被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避免由于遮光性导电层23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2接触并导通而产生的不良情况。该情况下的不良情况是指,在本来无法进行输入操作的遮光性导电层23的范围由于某种理由而被无意地按压的情况下被检测为不期望的输入操作这一情况。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难以否认因第一绝缘层25相对于遮光性导电层23出现印刷偏差、以及用于形成第一绝缘层25的油墨发生渗漏等情况而造成第一绝缘层25进入透明部26的可能性。当第一绝缘层25为不透明时,在透明部26的周围可观察到第一绝缘层25,有可能损害外观设计性,因此作为第一绝缘层25优选使用透明的绝缘层。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阻膜式触控面板1的主要部分截面图,是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图3示出的部分(在第二实施例中图4示出的部分)相当的部分的图。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位附加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遮光性导电层23的透明部26的周缘部,第一绝缘层25覆盖遮光性导电层23,并且延伸到遮光性导电层23的内侧,即,第一绝缘层25进入透明部26。在该情况下,以第一绝缘层25进入透明部26为前提,因此,需要将第一绝缘层25形成为透明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不影响观察的情况下可靠地防止遮光性导电层23(第一透明导电层22)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2接触。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电阻膜式触控面板,该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用于对电子设备等进行输入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