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1095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读卡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可提供电子卡插接、读取,同时可将电子卡所产生的热能吸收并散热的读卡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各式移动装置除了内建的储存空间容量外,大多数读卡电子装置仍可供用户通过一电子卡插设后增加储存空间使用,借以弥补储存空间的不足。

目前所使用的电子卡,例如Micro SD规格电子卡,为了将电子卡与所使用的读卡电子装置间的信号可以相互连通,通常在读卡电子装置上设有插座,该插座一端与读卡电子装置连接,另一端配合电子卡的形状及其接点位置而设计,以供消费者可方便将电子卡插入相对于插座两侧所形成的插槽中,以进行插入或退出的操作。

由于读卡电子装置可提供的功能愈来愈多,电子卡与读卡电子装置间必须高速的进行数据的传送,在此情形之下,将造成电子卡与提供插接的插座温度升高,所升高的热量将会聚集在电子卡上,此时若未能有效的进行散热,所产生的高温将造成电子卡的数据处理速度减缓。

由上述说明可知,若无法实时将电子卡上的热能排除,则恐将会造成电子卡效率降低,长期高温使用下甚至会造成电子卡损坏,实需克服此问题。

发明人鉴于上述现有连接器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读卡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电子卡插接、读卡,并将电子卡所产生的热能吸收并散热的读卡电子装置。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一可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卡口;

一电气模块,设置于该本体内,该电气模块包括一电路板及焊接于该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而该连接器至少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且该连接器的两端分别形成可与电子装置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及设置于该本体插卡口位置上的第二连接端;

一金属壳体,套设于该本体前端,而该金属壳体的顶面朝插卡口的方向延伸一弹性接触片,该弹性接触片形成有一朝下折弯的折弯部、一自折弯部延伸的平板部及一自平板部朝上延伸的导引部,且该平板部的设置高度低于或大概低于该插卡口的高度;

一外壳体,套设于该金属壳体外且与该本体相互卡扣固定连接。

当电子卡通过插卡口插入读卡电子装置时,该弹性接触片弹性顶抵接触该电子卡,借此吸收该电子卡在动作时所产生的热能,进而传递至金属壳体上,达到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读卡电子装置,其中,该本体的前端为一平板状结构,且于其上形成有一容置槽,该本体的后端则为一可与外壳体相互对接的套接本体。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读卡电子装置,其中,该电气模块的电路板上焊接有至少一电子组件及电气线路,以供信号的传递及转换。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读卡电子装置,其中,该电气模块的第一连接端为USB3.0规格接口。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读卡电子装置,其中,该金属壳体与该本体前端套接后与第一连接端形成一USB3.0规格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读卡电子装置,其中,该金属壳体两侧朝本体两侧内缘分别延伸有一定位片,借此将金属壳体与本体相互连接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可供电子卡插接、读卡,并将电子卡所产生的热能吸收并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

图3: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的局部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的又一局部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的电子卡插入前的实施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的电子卡插入后的实施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的电子卡插入后侧面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本体

11 容置槽

12 套接本体

13 插卡口

2 电气模块

21 电路板

22 连接器

221 绝缘本体

222 导电端子

223 第一连接端

224 第二连接端

3 金属壳体

31 弹性接触片

311 折弯部

312 平板部

313 导引部

32 定位片

4 外壳体

5 电子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包括:

一本体1,由绝缘材质制成,该本体1的前端为一平板状结构,且于其上形成有一容置槽11,该本体1的后端则为一可与外壳体4相互对接的套接本体12,而套接本体12上则设有一插卡口13,以供插入电子卡;

一电气模块2,设置于该本体1的容置槽11内,该电气模块2包括一电路板21及焊接于该电路板21上的连接器22,其中,该电路板21上焊接有多个电子组件及电气线路,以供信号的传递及转换;而该连接器22至少包括一绝缘本体221及设置于该绝缘本体221上的导电端子222,该连接器22的一端形成符合USB3.0规格接口的第一连接端223,另一端则为可供电子卡插接读取的第二连接端224,具体而言,该第一连接端223设置于位于本体1前端的平板状结构的方向上,而该第二连接端224则设置于该本体1的插卡口13的相对位置上;

一金属壳体3,套设于该本体1前端的平板状结构外,该金属壳体3与该本体1前端套接后则与该第一连接端223形成一USB3.0规格的电连接器,借此可与相对应的电连接器母座电性对接;而该金属壳体3的顶面朝插卡口13的方向延伸一弹性接触片31,该弹性接触片31形成有一朝下折弯的折弯部311、一自折弯部311延伸的平板部312及一自平板部312朝上延伸的导引部313,且该平板部312的设置高度低于或大概低于该插卡口13的高度,此外,该金属壳体3两侧则朝本体1两侧内缘分别延伸有一定位片32,借此将金属壳体3与本体1相互连接定位;

一外壳体4,由绝缘材质制成,套设于该金属壳体3外且与该本体1相互卡扣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当读卡电子装置使用时,将USB3.0规格的电连接器插接于电子装置上,而另一端则供电子卡5通过插卡口13插设,此时该电子卡5则与该导电端子222相互电性导通接触,借此达到读取并传递电子信号的功能。

而当电子卡5在插卡过程中,该电子卡5前端则会将金属壳体3的导引部313通过折弯部311推移抬起并弹性变形,当电子卡5完全插入后,该金属壳体3的弹性接触片31的平板部312则顶抵接触于该电子卡5上表面,借此得以吸收该电子卡5在动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至金属壳体3上,达到散热效果。

上述详细说明仅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前述的权利要求书所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