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虚拟键盘的电脑导光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2808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虚拟键盘的电脑导光膜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脑导光膜组,特别是一种可实现虚拟键盘的电脑导光膜组,属于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科技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周边产品和配套产品也得到了普遍发展。键盘作为电脑周边必不可少的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

目前,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都朝向轻薄化、便携式方向发展,传统的电脑键盘都是采用剪刀式结构,或称为X形结构,高度较高、体积较大,由于键盘自身的高度所限,使笔记本电脑的整体高度不可能做得很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采用金属弹片(即METAL DOME)代替X结构制成超薄键盘,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中,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键盘的整体厚度,然而,由于金属弹片式键盘,其金属弹片和键程仍然后占用一定的高度空间,所以,即便是采用金属弹片式键盘仍然不能将键盘自身厚度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键盘厚度影响笔记本电脑自身厚度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虚拟键盘的电脑导光膜组,其采用导光膜配合触摸屏形成虚拟键盘结构,能将键盘厚度降到最低,且能保证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虚拟键盘的电脑导光膜组,导光膜组包括导光膜、黑油墨层、白油墨层、上层透明油墨层和下层透明油墨层,上层透明油墨层和下层透明油墨层分别设置在导光膜上下两侧,白油墨层设置在上层透明油墨层上方,黑油墨层设置在白色油墨层上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黑油墨层上方设有一层粘胶层,通过粘胶层粘合有离型材。

所述的导光膜四周设有挡光微结构。

所述的挡光微结构为导光膜四周需要遮光的位置处设有遮光网点形成的遮光网点带,遮光网点带上的遮光网点采用自由排布的方式排布,遮光网点的直径为0.02~0.04mm相邻的遮光网点边沿的距离为小于或等于0.04mm,遮光网点的深度不小于导光膜主体厚度的2/3,遮光网点带的宽度为大于或等于1mm。

所述的遮光网点的直径为0.03mm。

所述的挡光微结构为导光膜四周需要遮光的位置处设有两排以上交错设置的减光孔,减光孔大小大于相邻排减光孔之间空白段的距离,减光孔开设两排、三排或四排,减光孔为圆形、三角形、条形或其他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光膜配合触摸屏形成键盘结构,能将键盘厚度降到最低,从而可将笔记本电脑厚度降到最薄,其相比于采用显示屏显示的虚拟键盘来讲,其成本又降到最低,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膜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膜分解状态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膜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膜实施例一另一实现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膜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膜实施例二另一实现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光模组,11-粘胶层,12-黑油墨层,13-白油墨层,14-上层透明油墨层,15-导光膜,1512-遮光网点带,1522-减光孔,1523-空白段,16-下层透明油墨层,17-离型材,2-反光模组,21-白色PET,22-黑色油墨层,3-挡光网点,4-光线,5-按键区域,6-字符区域,7-填充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请结合参看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导光模组1和反光模组2,反光模组2设置在导光模组1下方,用于反射导光模组1发出的光,使其发光更加均匀,亮度更好。本实施例中,反光模组2可包括白色PET21和黑色油墨层22,黑色油墨层22 设置在白色PET21下方,白色PET21起到反光效果,使整个导光模组1看起来更亮、发光更均匀,黑色油墨层22起到遮光的作用,使整个导光模组1发出的光,不会从背面射出。具体实施时,反光模组2也可以采用黑白PET代替,即贴近导光模组1一面呈白色,背离导光模组1一面呈黑色。本实施例中,白色PET21或黑白PET上自带有粘胶层,可用于粘合在导光模组1上,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不带有粘胶层的白色PET21或黑白PET,而在白色PET21或黑白PET上一层粘胶层,通过粘胶层将白色PET21或黑白PET粘合在导光模组1上。

本实施例中,导光模组1包括导光膜15、黑油墨层12、白油墨层13、上层透明油墨层14和下层透明油墨层16,本实施例中,导光膜15采用PC膜,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需用其他材质的薄膜,上层透明油墨层14和下层透明油墨层16分别设置在导光膜15上下两侧,白油墨层13设置在上层透明油墨层14上方,黑油墨层12设置在白色油墨层13上方。本实施例中,在黑油墨层12上方还设有一层粘胶层11,通过粘胶层11粘合有离型材17。

本实施例中,导光膜15上对应于按键字符上的字符区域6设置有导光网点(图中未标出),可使导光膜15内的光从按键字符上的字符区射出,从而,在外表面看起来像一个一个的键盘按键。

本实用新型中,导光膜15四周设有微结构,可挡住光不从导光膜15四周射出来,微结构可采用激光雕刻方式在导光体四周光刻,或采用冲压方式形成。

实施例一:请参看附图5和附图6,本实施例中主要为在导光膜15四周需要遮光的位置处设有遮光网点带1512,遮光网点带1512采用激光烧灼形成,遮光网点带1512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导光膜15的一个边、两个边、三个边或四个边边沿位置处。

根据入射光方式的不同,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分成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入射光从中间照射入导光膜15(请参看附图5),则在导光膜15四周需要遮光的边上密布有遮光网点带(本实施例和附图中为四周都设置有遮光网点,具体实施时,如果仅一个边或两个边或三个边需要遮光,则在遮光的边上密布有遮光网点带即可);另一种是入射光从四周照射入导光膜15(请参看附图6),则遮光网点带1512上设有一定的间隔,即有一定的不设置遮光网点的区域,用于入射光的照入,如果仅一个边或两个边或三个边需要遮光,也可让入射光从不需要遮光的边射入,在遮光的边上密布有遮光网点带。

本实施例中,遮光网点带1512上的遮光网点采用自由排布(或称为任意排布、不规则排布等)的方式排布,遮光网点的直径为0.02~0.04mm,优选的网点直径为0.03mm,本实施例中,相邻网点边沿至网点边沿的距离为小于或等于0.04mm,遮光网点的深度为不小于导光膜15厚度的2/3,本实施例中,遮光网点带151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优选为宽度2±0.1mm。

本实用新型中遮光网点采用激光烧灼的方式形成,一方面由于光照射到遮光网点边沿,从其边沿射出会产生大量损耗,从而将其减弱,另一方面,激光烧灼时,是通过热量将导光膜15熔化,烧灼过程中会产生烟气,将导光网点熏黑,产生吸光效果。

实施例二:请参看附图7至附图10,本实施例中主要为在导光膜15四周需要遮光的位置处开设有减光孔1522,本实施例中,减光孔1522开设有两排以上,两排以上的减光孔1522交错设置,减光孔1522的大小要大于相邻排减光孔之间空白段1523的距离,使其可以充分挡住另一排减光孔的空白段1523,达到更好的遮光效果,本实施例中,减光孔1522可开设两排、三排或四排。减光孔1522采用冲切工艺形成。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入射光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入射光从中间照射入导光膜15(请参看附图7和附图8),则在导光膜15四周需要遮光的边上密布有减光孔1522(本实施例和附图中为四周都设置有减光孔,具体实施时,如果仅一个边或两个边或三个边需要遮光,则在遮光的边上密布有减光孔即可);另一种是入射光从四周照射入导光膜15(请参看附图9和附图10),则减光孔1522上设有一定的间隔,即有一定的不设置减光孔的区域,用于入射光的照入,如果仅一个边或两个边或三个边需要遮光,也可让入射光从不需要遮光的边射入,在遮光的边上密布有减光孔。

本实施例中,减光孔1523可开设为圆形、三角形、条形或其他形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光线照射到减光孔1522位置处时,从减光孔1522边沿处射出,光线每次出射、入射的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衰减,从而达到减光、遮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光膜配合触摸屏形成键盘结构,能将键盘厚度降到最低,从而可将笔记本电脑厚度降到最薄,其相比于采用显示屏显示的虚拟键盘来讲,其成本又降到最低,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