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装置以及触觉提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348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振动装置以及触觉提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过伸缩的薄膜使振动板振动的振动装置和具备该振动装置的触觉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使用通过压电薄膜等薄膜的驱动来使振动板振动的振动装置。振动装置例如被利用于平面型扬声器、触觉设备(触觉提示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压电薄膜的伸缩使振动板振动的平面型扬声器。

图9是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振动装置101的侧面图。振动装置101具备激励薄膜102、振动板103、框架部件104、105以及压电薄膜106。

压电薄膜106粘贴于与振动板103对置的激励薄膜102的表面。框架部件104、105分别设置于激励薄膜102的两端与振动板103的两端之间。振动板103的中央弯曲成远离压电薄膜106以及激励薄膜102。由此,振动板103经由框架部件104、105将压电薄膜106以及激励薄膜102向长度方向的外侧拉动。

在该振动装置101中,若对压电薄膜106施加驱动电压,则压电薄膜106沿面方向伸缩。于是,随着压电薄膜106的伸缩,激励薄膜102的张力变动而振动板103振动。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2/157691号小册子

图9所示的振动装置101也可以被构成为触觉设备(触觉提示装置)。例如,在触觉提示装置中,在振动板103设置检测基于用户的触摸操作的触摸传感器(未图示),利用触摸传感器检测用户对振动板103进行触摸操作。而且,触觉提示装置在触摸传感器检测到触摸操作时,对压电薄膜106施加驱动电压。由此,压电薄膜106沿面方向伸缩,激励薄膜102的张力变动而振动板103振动,因此能够对接触振动板103的用户给予触觉反馈。

但是,在用户按压振动板103的力较强的情况下,存在振动板103被压入而使振动板103与薄膜之间的缝隙被压扁的情况。于是,导致振动板103难以弯曲,而难以给按压振动板103的用户给予触觉反馈。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大力按压振动板,振动特性也不易恶化的振动装置以及触觉提示装置。

本发明的振动装置具备:振动板;薄膜,与上述振动板对置地架设,并沿面方向伸缩;以及隔离件,设置于上述薄膜与上述振动板对置的缝隙部分,并被固定于上述振动板。

在该结构中,由于在振动板与薄膜之间的缝隙部分设置有隔离件,所以振动板与薄膜之间的缝隙不会被压扁,而能够将薄膜的伸缩可靠地传递至振动板。除此之外,由于隔离件固定于振动板,所以能够防止隔离件的位置偏移,并使振动板以稳定的振动特性振动。

在本发明的振动装置中,优选上述隔离件相对于上述薄膜自由滑动。在该结构中,薄膜的面方向的伸缩不易被隔离件阻碍。另外,即使存在薄膜发生长期延伸等变形的情况,隔离件也不会移动或变形。通过这些使振动板的振动特性更加稳定。

优选本发明的振动装置具备:开口,设置于上述振动板和上述隔离件中的一方;和第一突起,设置于上述振动板和上述隔离件中的另一方,与上述开口嵌合。在该结构中,即使隔离件的针对振动板的固定部分的尺寸极小,也得到与利用粘合等其他方法将隔离件固定于振动板的情况相比较大的固定力。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隔离件的位置偏移。另外,由于隔离件的固定不需要粘合剂,所以能够容易地制造振动装置。

在本发明的振动装置中,上述开口也可以是设置于上述振动板的通孔。在该结构中,开口的成型很容易。另外,也能够利用粘合剂等将开口和第一突起粘合,进一步稳固地固定隔离件。另外,能够确认在组装振动装置之后突起是否进入通孔。另外,由于能够在组装振动装置之后,从外部流入粘合剂进行固定,所以制造很容易。

在本发明的振动装置中,上述开口也可以在上述振动板设置成凹状。在该结构中,能够防止隔离件的第一突起在振动板的与隔离件相反侧的面露出。

在本发明的振动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一突起设置于不与上述薄膜对置的位置。由此,隔离件的与薄膜对置的部分能够变形,该部分追随着薄膜的振动微小地活动,从而能够减少薄膜的摩擦阻力。因此,薄膜的伸缩更加不易被阻碍。

在本发明的振动装置中,优选上述隔离件还具备与上述振动板抵接的第二突起。通过该结构,能够防止隔离件随着薄膜的伸缩而变形成接近振动板。另外,能够减少隔离件与振动板抵接的面积,使振动板的振动不易被隔离件阻碍。

在本发明的振动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一突起具备截面积比上述开口大而不插入到上述开口的大径部分。在该结构中,能够防止第一突起的周边的隔离件的变形,并能够精确地设定并维持振动板与薄膜的间隔。

在本发明的振动装置中,优选上述隔离件还具备向上述薄膜的与上述振动板相反侧突出的支承腿。在该结构中,由于振动板以及薄膜经由隔离件被间接地支承,所以振动板的振动以及薄膜的伸缩不易泄漏到外部。

另外,本发明的触觉提示装置具备:上述振动装置;检测部,安装于上述振动板,检测触摸操作;以及控制部,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到触摸操作时,驱动上述薄膜。

在这样的结构的触觉提示装置中,即使振动板与薄膜的缝隙要被基于触摸操作的按压力压扁,通过固定于振动板的隔离件,也确保缝隙不被压扁。由此,能够抑制振动板以及薄膜的原本的振动特性较大地劣化,并能够向操作者可靠地提示触觉反馈。

根据本发明,在振动装置、触觉提示装置中,能够通过固定于振动板的隔离件来防止隔离件的位置偏移并且确保振动板与薄膜的缝隙,并使振动板以稳定的振动特性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的(a)是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装置的宽度方向观察到的侧面图,图2的(b)是对施加有基于触摸操作等的按压力的状态下的振动装置的振动方式进行说明的侧面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的除去振动板后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的除去振动板后的俯视图。

图8的(a)是对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8的(b)是对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8的(c)是对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8的(d)是对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8的(e)是对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8的(f)是对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9是对振动装置的现有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第一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触觉提示装置以及振动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10以及振动装置20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觉提示装置10构成触摸传感器式的键盘。此外,本发明的触觉提示装置除了键盘以外,也能够构成触摸面板、操作按钮等伴随着与用户的接触的各种装置。

触觉提示装置10具备控制部11、驱动部12、振动装置20以及多个触摸传感器31。振动装置20具备振动板21、压电薄膜22以及2个隔离件70。此外,压电薄膜22相当于本发明的薄膜的一个例子。

振动板21构成振动装置20的顶面。从振动装置20的厚度方向观察,振动板21是矩形状,具有沿着振动装置20的长度方向的短边和沿着振动装置20的宽度方向的长边。另外,从振动装置20的宽度方向观察,振动板21弯曲为向顶面侧凸出,向底面侧凹入。另外,振动板21由能够沿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材料,例如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纤维增强塑料)构成。此外,振动板21也可以由金属板、pet、pmma、聚碳酸酯(pc)、玻璃等其他材料构成。

多个触摸传感器31在振动装置20(振动板21)的顶面配置为与键盘的按键排列对应。各触摸传感器31若检测到基于用户的触摸操作,则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部11。控制部11若从某个触摸传感器31被输入检测信号,则将控制信号输出至驱动部12。驱动部12若从控制部11被输入控制信号,则对振动装置20的压电薄膜22施加驱动电压。

压电薄膜22配置于振动板21的底面侧。压电薄膜2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作为固定端24与振动板21连结。即,压电薄膜22在振动板21的底面侧架设于振动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压电薄膜22具有若被施加驱动电压则沿面方向(至少沿长度方向)伸缩的性质。

更具体而言,压电薄膜22在这里在由压电材料构成的薄膜的两个主面的每一个的整个面上设置未图示的电极来构成。压电薄膜22的压电材料例如是作为手性高分子的l型聚乳酸(plla)、聚偏二氟乙烯(pvdf)。在压电薄膜22由plla构成的情况下,从沿图3中用空心的箭头表示的方向实施了延伸处理之后的薄膜中,以相对于主延伸方向成大致45°的方向为长度方向切出压电薄膜22,从而能够使压电薄膜22具有沿长度方向伸缩的压电性。

压电薄膜22在沿长度方向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架在振动板21的底面侧,由此振动板21弹性变形为向厚度方向弯曲。这样,振动板21和压电薄膜22构成从宽度方向观察构成为弓状的振动装置20。

2个隔离件70例如由金属、pet、聚碳酸酯(pc)、abs树脂、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构成。2个隔离件70配置于振动板21与压电薄膜22对置的缝隙部分,沿振动装置20的长度方向相互排列。2个隔离件70分别是沿振动装置2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由于2个隔离件70配置于振动板21和压电薄膜22所成的弓状的缝隙部分,所以该缝隙部分不存在完全被压扁这样的情况。因此,振动板21和压电薄膜22的缝隙部分的最小间隔由隔离件70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来规定。

图2的(a)是从振动装置20的宽度方向观察到的侧面图。图2的(a)的虚线表示压电薄膜22收缩时的振动装置20。

隔离件70被夹在振动板21的下表面与压电薄膜22的上表面之间。在这里,隔离件70的厚度比未设置隔离件70的情况下的振动板21与压电薄膜22的长度方向的间隔大。由此,在未驱动压电薄膜22时,隔离件70将压电薄膜22向厚度方向的下侧压入,压电薄膜22在与隔离件70的接触位置向下侧凸出弯曲。

若对压电薄膜22施加交流电压进行驱动,则压电薄膜22反复产生长度方向的伸缩。于是,从压电薄膜22传递至振动板21的张力t1周期性地变化。由此,张力t1的与固定端24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的分力t2也周期性地变化。于是,如图2的(a)中用虚线表示的那样,振动板21的弯曲量周期性地变化。

由此,在压电薄膜22收缩时振动板21的长度方向中央向上方位移,在压电薄膜22伸长时振动板21的长度方向中央向下方位移。伴随于此,隔离件70周期性地沿上下位移,压电薄膜22在与隔离件70的接触位置弯曲的角度也周期性地变化。

图2的(b)是对施加有基于触摸操作等的按压力的状态下的振动装置20的振动方式进行说明的侧面图。

在来自进行触摸操作的手指等的按压力t3施加于振动板21而使振动板21被压入到大致平坦的形状的状态下,由于振动装置20的弹力,相对于按压力t3的反作用力t4作用于手指等。在该状态下,隔离件70与振动板21一起被压向下方,与未施加按压力t3时相比,压电薄膜22大幅弯曲。

即,即使按压力t3施加于振动板21而使振动板21被压入到大致平坦的形状,隔离件70也防止振动板21与压电薄膜22之间的缝隙被压扁,并维持压电薄膜22被两个固定端24拉伸的状态。因此,即使振动板21是平坦的状态,张力t1的分力t2也作用于与固定端24的表面垂直的方向。

因此,在该状态下,即使对压电薄膜22施加交流电压进行驱动,从压电薄膜22传递至振动板21的张力t1及其分力t2周期性地增大,振动板21欲周期性地大幅弯曲。由此,从振动板21传递至压入振动板21的手指等的反作用力t4产生周期性的变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10以及振动装置20中,通过隔离件70,振动板21与压电薄膜22的缝隙不被压扁,能够对进行触摸操作的用户可靠地给予触觉反馈。除此以外,在该触觉提示装置10以及振动装置20中,由于通过隔离件70,振动板21与压电薄膜22的缝隙不会被压扁,所以能够较薄地构成振动板21来抑制振动板21的刚性,并能够使振动板21产生的弯曲量比以往大。

接下来,针对隔离件70,对更加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振动装置2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振动装置20的将振动板21通过透视来表示的从顶面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5是振动装置20的沿着图4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

上述的2个隔离件70分别具备2个支承腿71、72、梁73以及多个突起74、75。2个支承腿71、72设置于隔离件7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比梁73向底面侧突出。2个支承腿71、72的底面与未图示的触觉提示装置10的底板、桌子的顶面等接触,使相对于外部结构体的触觉提示装置10的姿势稳定。此外,支承腿71、72也可以不与隔离件70一体地设置,可以与隔离件70分立地设置来支承振动板21。

梁73是在隔离件70的2个支承腿71、72之间延伸的部分,梁73的顶面构成与支承腿71、72的顶面连续的平坦面,梁73的底面比支承腿71、72的底面向顶面侧凹陷地设置。

隔离件70的梁7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即梁73的长度尺寸比压电薄膜2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略大,压电薄膜22与梁73的底面自由滑动地抵接。此外,在这里虽然被构成为在未对振动板21施加外力的通常状态时,压电薄膜22与梁73的底面抵接,但也可以将梁73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在通常状态下压电薄膜22不与梁73的底面接触,在振动板21平坦化的状态下压电薄膜22与梁73的底面接触。

第一突起74配置于支承腿71、72的顶面侧。另外,第二突起75配置于梁73的顶面侧。即,如图3所示,第一突起74配置于不与压电薄膜22对置的位置。另一方面,第二突起75配置于与压电薄膜22对置的位置。

另外,第一突起74具备大径部76和小径部77。大径部76被设置为从支承腿71、72的顶面突出。小径部77被设置为从大径部76的顶面突出。而且,从顶面侧观察到的大径部76的尺寸比小径部77的尺寸大。即,第一突起74为向顶面侧突出的凸状的结构。

而且,在振动板21上,在与第一突起74对置的位置设置有贯通振动板21的开口78。第一突起74的小径部77嵌合于该振动板21的开口78(参照图5)。而且,第一突起74的大径部76未插入开口78,大径部76的顶面与振动板21的底面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隔离件70固定于振动板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顶面侧观察,第一突起74的小径部77被构成为剖面为正圆形的柱状(参照图4)。另外,从顶面侧观察,第一突起74的大径部76和第二突起75被构成为以振动装置20的长度方向为短边方向的剖面为椭圆形的柱状。

对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隔离件70,通过从顶面侧观察配置于与压电薄膜22重叠的位置的第二突起75,能够防止隔离件70的顶面整个面与振动板21抵接。即,能够减少隔离件70与振动板21的抵接部分的面积。由此,能够抑制振动板21的振动被与隔离件70的抵接部分拘束而劣化。

另外,由于隔离件70从顶面侧观察,通过第一突起74的小径部77与振动板21的开口78的嵌合而固定,所以以稳固的结合力固定于振动板21。由此,隔离件70成为即使通过尺寸极小的第一突起74的小径部77固定于振动板21,也极难发生位置偏移的结构。因此,触觉提示装置10以及振动装置20不易产生由隔离件70的位置偏移引起的振动特性的恶化。

而且,由于将嵌合于振动板21的第一突起74设置于不与上述的压电薄膜22重叠的位置(与支承腿71、72重叠的位置),所以与压电薄膜22重叠的位置的梁73随着压电薄膜22的振动微小地变形。由此,能够减少压电薄膜22与梁73之间的摩擦阻力,并能够抑制压电薄膜22的伸缩被隔离件70阻碍。

但是,在应更加稳固地固定隔离件70的情况或者由于空间上的制约等难以确保隔离件70的突起74、75的数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一突起74设置于与上述的压电薄膜22重叠的位置(不与支承腿71、72重叠的位置)。另外,第一突起74并不限于设置在上述2处的结构,在至少1处设置第一突起74即可,也可以在3个以上的位置设置第一突起74。在将第一突起74仅设置于1处的情况下,若使小径部77的剖面形状为非正圆形状,则能够防止隔离件70旋转。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10以及振动装置20中,由于即使基本上不使用粘合剂等也能够固定隔离件70的位置,所以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简单化以及构成材料数的抑制。但是,在想要更加稳固地固定隔离件70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粘合剂等进一步稳固地固定设置于振动板21的开口78和隔离件70的第一突起74。

此外,上述的振动装置20优选将驱动电压的频率设为振动板21的共振频率,由此能够增大振动板21的振动振幅,并向用户给予更加可靠的触觉反馈。进一步,优选将开口78设置于振动板21所产生的共振模式的振动的节点附近。这样一来,由于振动板21的振动不易经由隔离件70的支承腿71、72泄漏到外部结构,所以还是能够增大振动板21的振动振幅。此外,触觉提示装置10的驱动频率并不限于上述共振频率,也可以采用与上述共振频率不同的驱动频率。一般而言,由于作为对手指的触觉反馈较优异的(高灵敏度的)振动的频率为100hz~300hz,所以在共振频率脱离100hz~300hz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100hz~300hz的驱动频率。

另外,在上述的振动装置20中,混合设置了2层的突起74和1层的突起75,但例如,也可以将所有的突起设为2层的凸状,并使所有的突起嵌合于振动板的开口。在该情况下,在能够更加稳固地固定隔离件和振动板的点上,比上述的实施方式有利。但是,在混合设置了2层的突起和1层的突起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减少设置于振动板的开口,所以在振动板的加工性方面,上述的实施方式更有利。进一步,若在振动板21的中央部分未设置开口,则对配置于振动板21的顶面的触摸传感器31消除配置制约等,所以在设计性、美观性方面,也是上述的实施方式更有利。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装置进行说明。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装置20a的剖视图。以下,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振动装置20a具备振动板21a。振动板21a具备在底面侧开口的非贯通且凹状的开口78a。在该开口78a嵌合有隔离件70所具有的第一突起74的小径部77。

由于这样构成振动装置20a,所以开口78a以及第一突起74不在振动板21a的顶面侧露出,能够提高振动板21a的顶面的美观性以及面积利用效率。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装置进行说明。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装置20b的除去振动板21后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振动装置20b具备隔离件70b。隔离件70b具备连结部79b。连结部79b设置于支承腿71、72与梁73的连结部分。各连结部79b具有与梁73相同程度的厚度,沿着振动装置20b的宽度方向弯曲成锯齿状并延伸。

这样的形状的连结部79b的振动装置20b的长度方向的弹性比梁73高,梁73能够沿振动装置20b的长度方向位移。即,在该振动装置20b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梁73容易沿振动装置20的长度方向位移,进一步减少梁73对压电薄膜22造成的摩擦阻力。由此,该振动装置20b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更容易得到振动板21以及压电薄膜22的原本的振动特性。

接下来,对应用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隔离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8的(a)是对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c进行说明的立体图。该隔离件70c作为与上述的结构的不同点,具备第一突起74c。第一突起74c具备大径部76c和小径部77,大径部76c的俯视的形状为正圆形。

若将该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c与上述的隔离件70相比,在小径部77的直径相等的情况下,隔离件70c的大径部76c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隔离件70的大径部76大。因此,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c与沿振动装置20的长度方向更加远离振动板21(未图示)的节点的位置也容易接触,相反,振动装置20的长度方向的刚性较高而不易向长度方向弯曲。另一方面,上述的隔离件70与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c相比,是振动装置20的长度方向的刚性较低而容易沿振动装置20的长度方向弯曲的结构,但与在振动装置20的长度方向上更加接近振动板21(未图示)的节点的位置容易接触。

隔离件与在振动板上更加接近节点的位置接触,则振动板的振动不易被拘束。因此,从得到振动板的原本的振动特性这一观点来看,具有椭圆形状的大径部76的上述的隔离件70的结构更优选。另一方面,从隔离件破损的难易度、产生位置偏移的难易度的观点来看,优选振动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隔离件的刚性较高,故具有正圆形状的大径部76c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c的结构更优选。

图8的(b)是对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d进行说明的立体图。该隔离件70d作为与上述的结构的不同点,具备第一突起74d。第一突起74d是具有均匀的直径的圆柱状,在其顶面(top)设置有向底面侧凹陷的开口80d。该隔离件70d的开口80d与设置于振动板的第一突起81d嵌合。

也可以像这样将第一突起设置于振动板侧,相反将开口设置于隔离件侧。

图8的(c)是对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e进行说明的立体图。该隔离件70e作为与上述的结构的不同点,具备第一突起74e和第二突起75e。第一突起74e为沿振动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峰状。该峰状的第一突起74e与设置于振动板的谷状的槽81e嵌合。另外,第二突起75e为使沿振动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峰状的顶点部分平坦化而形成有与振动板的底面接触的顶面的形状。

像这样,第一突起、第二突起的形状并不限于圆柱状,也可以是剖面多边形的柱状、峰状、锥状等其他形状。

图8的(d)是对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f进行说明的立体图。该隔离件70f作为与上述结构的不同点,具备第一突起74f,省略第二突起。第一突起74f是遍及振动装置的宽度方向的全长延伸的峰状的部位,与设置于振动板的槽状的开口81f嵌合。

像这样,隔离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突起而仅设置第一突起来构成。该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突起设为延伸到与薄膜重叠的位置的长边形状,也可以将第一突起设为仅设置于不与薄膜重叠的位置的短边形状。另外,设置第一突起、开口的位置并不限于不与薄膜重叠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与薄膜重叠的位置。

图8的(e)是对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g进行说明的立体图。该隔离件70g作为与上述结构的不同点,具备第一突起74g。第一突起74g是柱状,与设置于振动板的凹部81g嵌合。此外,凹部81g也可以是圆筒形。

图8的(f)是对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隔离件70h进行说明的立体图。该隔离件70h作为与上述结构的不同点,具备第一突起74h和第二突起75h。第一突起74h是柱状,与设置于振动板的凹部81h嵌合。此外,凹部81h可以是圆筒形。第二突起75h是在沿振动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梁73的上部设置的形成有柱状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示出了将振动装置利用于触觉提示装置的例子,但本发明的振动装置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平面型扬声器等其他装置中利用。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示出了作为薄膜使用压电薄膜的例子,但本发明的薄膜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由电致伸缩薄膜、驻极体薄膜、压电陶瓷、将压电粒子分散至高分子所得到的复合薄膜、电活性高分子薄膜等构成。电活性高分子薄膜是指通过电驱动产生应力的薄膜、或者因电驱动而变形从而产生位移的薄膜。具体而言,有电致伸缩薄膜、复合材料(对压电陶瓷进行树脂制模所得到的材料)、电驱动型弹性体、或者液晶弹性体等。

最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的说明在所有的点上都是例示,应认为并不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的实施方式,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来表示。进一步,旨在本发明的范围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触觉提示装置;11…控制部;12…驱动部;20…振动装置;21…振动板;22…压电薄膜;24…固定端;31…触摸传感器;70…隔离件;71、72…支承腿;73…梁;74…第一突起;75…第二突起;76…大径部;77…小径部;78…开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