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户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87984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户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户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在社交媒体或营销网站上搭建自己的在线互动平台进行业务推广,但是通过社交媒体或者营销网站获得的客户资源,却因为缺少妥善的客户管理方法进行后续的追踪和营销,导致客户丢失或者没有发挥出客户的潜在推广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客户管理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户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a的身份信息,生成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将所述客户a的身份信息与所述客户a的身份标识id相关联;

接收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将所述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进行冗余存储;

将所述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

优选地,所述客户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客户a分享推荐链接,所述推荐链接中包含所述客户a的身份标识id。

优选地,所述客户管理方法还包括:客户b点击进入所述客户a的推荐链接,将所述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b的浏览器。

优选地,所述客户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客户b注册,接收客户b的身份信息和推荐人信息,所述客户b的推荐人信息包括所述客户a的身份标识id。

优选地,将所述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进行冗余存储的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id确定客户a推荐人;

获取所述客户a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

将所述客户a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与客户a的身份标识id进行累加存储。

优选地,所述客户a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至少包括1个身份标识id。

优选地,所述客户a分享推荐链接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客户a的身份标识id添加到推荐链接里。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管理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的身份信息和推荐人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客户的身份标识id,并将客户的身份信息与客户的身份标识id相关联;

存储模块,用于将客户的推荐人信息进行冗余存储;

写入模块,用于将客户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的浏览器。

优选地,所述客户管理系统还包括:推荐模块,用于客户分享推荐链接,所述推荐链接中包含所述客户的身份标识id。

优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客户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

确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id确定客户推荐人;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客户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

累加单元,用于将所述客户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与客户的身份标识id进行累加存储。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包括接收客户a的身份信息,生成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将所述客户a的身份信息与所述客户a的身份标识id相关联,通过客户a的唯一身份标识id实现对客户a的管理;获取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并进行冗余存储,实现对客户a的来源及客户a推荐人的管理;将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实现对客户a推荐的客户的管理。本发明通过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在客户端植入客户身份追踪信息,精准识别客户的来源,通过客带客关系的存储,解决了客户管理的问题,还有利于开展客带客方式营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客户的推荐人信息进行冗余存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在社交媒体或营销网站上搭建自己的在线互动平台进行业务推广,但是通过社交媒体或者营销网站获得的客户资源,却因为缺少妥善的客户管理方法进行后续的追踪和营销,导致客户丢失或者没有发挥出客户的潜在推广能力。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客户管理方法,包括:

s1:接收客户a的身份信息,生成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将客户a的身份信息与客户a的身份标识id相关联。

s2:接收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将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进行冗余存储。

s3:将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

步骤s1中,客户a的身份信息包括客户a的姓名和电话信息。生成的客户的身份标识id为客户唯一的身份识别id,通过该身份识别id,可以对客户a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

当客户a在某营销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注册时,通过获得该营销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的授权,即可以接收到该客户a注册的身份信息和推荐人信息。

如图2所示,步骤s2中,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进行冗余存储的方法包括:

s21:获取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

s22:根据身份标识id确定客户a推荐人;

s23:获取客户a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

s24:将客户a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与客户a的身份标识id进行累加存储。

步骤s23中,客户a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至少包括1个身份标识id。

其中,如果客户a是客户c推荐的,则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中包括客户c的身份标识id。首先获取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根据该身份标识id确定了推荐人就是客户c,接下来获取客户c注册资料中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如果客户c是没有通过客户推荐自己注册的,则客户c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为c,累加客户c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和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则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为:a/c。如果客户c是通过客户d推荐注册的,而客户d是没有通过推荐人推荐自己注册的,则客户c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为c/d,累加客户c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和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则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为:a/c/d。如果客户d是通过客户e推荐注册的,而客户e是没有通过推荐人推荐自己注册的,则客户c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为c/d/e,累加客户c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和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则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为:a/c/d/e,以此类推,通过冗余存储的方法,存储了客户a的来源。计算客户的来源实质是建立了一个数据对象,具体来说是一个java对象,把所有的来源关系进行冗余存储,设计一个字段用x/y/z的方式存储客带客关系,x/y/z代表z推荐y,y推荐x,x的推荐人信息为x/y/z,x再推荐新客户,会在这个客带客关系上继续累加。

步骤s3中,将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通过设置浏览器cookie的方法实现。在设置浏览器cookie的时候,可以添加cookie保存的时间信息。当设置的cookie的保存时间到时,就清除该cookie。浏览器可以为ie浏览器、360浏览器、微信浏览器等各种浏览器。将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中,当客户a分享推荐链接的时候,能够在推荐链接上加上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将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可以通过java程序response.write实现。当客户a通过浏览器进入某企业在社交媒体或营销网站上的网页的时候,如果客户a是首次进入并且不是点击推荐链接进入的,则给客户a浏览器生成一个身份标识id,并将客户a浏览器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如果客户a是点击推荐链接进入的,则除了将客户a浏览器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还要将客户a的推荐人信息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如果客户a注册,则还需要将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a的浏览器。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更优的客户管理方法,在上述客户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在社交媒体或营销网站上,客户a分享推荐链接,该推荐链接中包含客户a的身份标识id。该客户a分享推荐链接的方法包括将客户a的身份标识id添加到推荐链接里。

该客户管理方法还包括,当客户b点击进入客户a的推荐链接时,将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b的浏览器。

该客户管理方法还包括,当客户b注册时,接收客户b的身份信息和推荐人信息,客户b的推荐人信息包括客户a的身份标识id。客户b的身份信息和推荐人信息,也是按照与客户a相同的管理方法处理。在搜索客户b的注册信息时,可以看到b的客带客关系来源于客户a。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管理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的身份信息和推荐人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客户的身份标识id,并将客户的身份信息与客户的身份标识id相关联;

存储模块,用于将客户的推荐人信息进行冗余存储;

写入模块,用于将客户的身份标识id写入客户的浏览器。

推荐模块,用于客户分享推荐链接,所述推荐链接中包含所述客户的身份标识id。

其中,存储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客户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

确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id确定客户推荐人;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客户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

累加单元,用于将所述客户推荐人的推荐人信息中的身份标识id信息与客户的身份标识id进行累加存储。

该客户管理系统可以为服务器、服务平台、服务端或者后台代码等。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