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金算出装置、保险金算出方法以及保险金算出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6296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保险金算出装置、保险金算出方法以及保险金算出程序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算出与疾病种类相应的保险金的保险金算出装置、保险金算出方法以及保险金算出程序,例如,涉及对于重视被保险人的健康状态、罹患状态、住院发生状态等的生命保险、医疗保险、看护保险等各种保险,进行有可能与疾病有关的生体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的感测(sensing),以保险金回报正在向适当的健康状态改善或维持适当的健康状态的被保险人的保险金算出装置等。



背景技术:

人为了维持以及管理健康,改善生活习惯(运动、睡眠、饮食等)以及将作为生活习惯的改善结果而显现的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征数据(血压值、血糖值等)维持为适当的值就很重要。另外,在生命体征数据当前不是适当值的情况下,改善生活习惯以及必要情况下通过药物的摄取等将生命体征数据改善为适当的值就很重要。

因此,需要计测生活习惯和/或生命体征数据,近年来,通过计测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的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以及传感器器材的物联网化(internetofthings,iot),计测生活习惯和/或生命体征数据的人能够在比之前轻松且负荷小的状况下计测以及记录生活习惯和/或生命体征数据且将经时变化蓄积于云服务器等的环境得到了完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利用保险签约者侧对于状态数据的再取得的配合程度和/或用于降低保险对象的风险的保险签约者侧的配合程度,对基于状态数据决定的保险内容进行调整,由此,对于将来风险会变低的保险对象适当地设定保费,所述状态数据是取得了的保险对象的状态的数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399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仅公开了对于将来的风险会变低的保险对象的保费的设定,关于应该怎样按每种疾病设定保险金,未作任何研究,关于每种疾病的保险金待遇仍需进一步改善。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按每种疾病适当地设定保险金待遇、能够促使被保险人进行适当的健康管理、并且在罹患了疾病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升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motivation)的保险金算出装置、保险金算出方法以及保险金算出程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保险金算出装置是算出与疾病种类相应的保险金的装置,具备:取得部,取得包含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数据;决定部,基于所述检测数据和至少包含所述被保险人的年龄的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所述疾病来决定保险金。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按每种疾病适当地设定保险金待遇、能够促使被保险人进行适当的健康管理,并且在罹患了疾病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升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保费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选取了生命表的一部分的图。

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保险金算出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生活习惯检测装置以及保险金算出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所存储的、预定了与血压值以及年龄对应的保费和罹患了缺血性疾患时的保险金的缺血性疾患用保险金初始值表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所存储的、预定了与血糖值以及年龄对应的保费和罹患了糖尿病时的保险金的糖尿病用保险金初始值表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图4所示的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所存储的、预定了与吸烟史以及年龄对应的保费和罹患了肺癌时的保险金的肺癌用保险金初始值表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加入保险时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初始值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通过图4所示的保险金算出装置来决定保险金的初始值的初始值决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4所示的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所存储的、基于生命体征数据、生活习惯数据以及疾患风险的不同疾病的保险金修正表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加入保险后的每种疾病的修正后的保险金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通过图4所示的保险金算出装置来修正保险金的保险金修正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罹患了预定疾患时的保险金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罹患了预定疾患时的保险金的变化以及变化主要原因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每种疾病的保险金一览的一例的图。

图16是以一览的形式表示罹患了各个疾患时将要支付的保险金的推移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提示怎样能够降低罹患预定疾患的概率的劝告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作为图4所示的保险金算出装置的变形例的保险金初始值推算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19是表示作为图4所示的保险金算出装置的其他变形例的保险金修正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20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代替行动建议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生命体征检测装置

11生命体征检测部

12生命体征存储部

13发送部

20生活习惯检测装置

21生活习惯检测部

22生活习惯存储部

23发送部

30便携终端

40保险金算出装置

41接收部

42生命体征蓄积部

43生活习惯蓄积部

44个人信息db

45初始保险金推算部

46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

46a生命体征-不同疾病保险金初始值表

47第1疾患db

47a生命体征/生活习惯-疾患db

48保险金存储部

49劝告制作部

50通知部

50a初始保险金通知部

50b修正保险金通知部

51保险金修正部

52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

52a修正保险金表

53第2疾患db

53a生命体征/生活习惯-疾患db

70便携设备

71运动检测部

72饮食行动检测部

73代替行动建议显示部

74通信部

80代替行动建议装置

81行动收集部

82可代替行动模式检测部

83代替行动数据库

84前兆行动模式检测部

85代替行动检索部

86代替效果算出部

87特性数据库

88代替行动建议发送部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公开的基础的见解)

以下对成为本公开的基础的见解进行说明。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首先,对成为本公开的背景的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说明。正如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被别称为“全民保险制度”那样,日本国民会加入作为国民健康保险(面向自营业者等)、健康保险(面向公司职员等)、共济组合保险(面向公务员等)、船舶保险(面向船员等)以及后期高龄者医疗保险(面向75岁以上的人)而被周知的某项公共医疗保险。由此,日本国民实际花费的治疗费的7成以上由公共医疗保险来保障。

若将上述公共医疗保险视为医疗保险制度整体的1层部分,则民营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就构成2层部分,期待发挥补充公共医疗保险的作用。具体而言,期待发挥补贴住院时的住院费和/或伴随住院而产生的收入减少的作用、或者、进行罹患癌症等特定疾患时所需手术费等治疗费巨大时的费用填补的作用。

另外,若根据平成25年厚生劳动省的数据(平成25年度“国民医疗费概况”)将该2层结构的状况视为金额基础的概略,则公共医疗保险的负担为39兆5000亿日元、个人负担为5000亿日元、民营保险的保险金支付约为1兆日元,可窥知公共医疗保险作用之大以及超出个人负担部分的金额通过民营保险的支付来填补的情形。

(保险的机制)

接下来,简单地对保险的机制进行说明。保险大体分为三大领域。

第一领域是被分类为生命保险的领域,是由生命保险公司支付与人的生存或死亡相关而作为保险合同事先约定的保险金的保险。

第二领域是被分类为损害保险的领域,是根据因一定的偶然事故而产生的损害额来支付保险金的保险,例如,分类为车辆保险、火灾保险等该领域的保险。另外,作为保险金而支付宠物患病时的治疗费的宠物保险也包含在该领域中。

第三领域是不适于第一领域和第二领域中的任一领域的保险的总称,医疗领域的保险(医疗保险、癌症保险、看护保险等)是代表例,在罹患疾病等的情况下,作为保险金支付预定的给付金。在本说明书中,以包含这样的给付金的意思来使用“保险金”这一用语,以下,只要不是特别记载,都将保险金以及给付金合并记载为“保险金”。

在此,以生命保险之中也进行死亡保障的定期保险为例对保险的基本机制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保费的构成的图。如图1所示,保费包括附加保费和纯保费这2个部分。附加保费也称为营业保费,包含销售保险的营业关系的费用、对保险进行管理的后台系统的成本、保险公司员工的人事费等将保险作为商品销售以及维持所必需的费用。相对于此,纯保费是指保费中、充当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金的部分

接下来,对纯保费进行简化说明。作为例子考虑下述情况:在期限为1年期的生命保险中,被保险人为100人、在被保险人支付的年保费中与纯保费相当的保费为1万日元,为了简化将保险公司运用收集到的保费时的利率设定为0%,被保险人之中有1人在期限末期死亡。此外,实际的死亡率,例如利用后述的图2所示的生命表进行计算,假定在0岁时出生了100000人,基于表示每经过1年死亡几个人、仍有多少人生存的统计严密地进行计算。

在上述的例子中,从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了合计100万日元作为保费,对1名死亡者支付100万日元。这样,保险商品设计为,保险公司作为纯保费收集到的金额(保费收入的原价)等于在发生了预定事项(该情况下为死亡)的情况下所支付的保险金(支付保险金的总额)。

在前述的例子中,对于因人的生死而产生保险金的生命保险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医疗保险中,一般的商品形态例如是支付与住院天数相应的保险金(每住院1天作为给付金向被保险人支付10000日元的保险金)和/或,在患上了心脏病等特定疾患的情况下作为保险金而支付10万日元等等。该情况下,在进行保费、特别是纯保费的计算时,与前述的生命保险同样地,基于表示在被保险人中多少比例的人住院的住院率和/或罹患特定疾患的罹患率来进行算出。

(关于风险细分化保险)

随着至今为止的医学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压、血糖值等各种生命体征数据以及饮食生活和是否吸烟等生活习惯,会影响死亡概率、住院率以及罹患特定疾患的概率。

图2是表示选取了生命表的一部分的图。例如,在制作图2所示的生命表时,不区别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使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这两方都包含在样本总体中进行统计处理,从40岁到41岁有126人死亡。相对于此,若设为制作了限定于吸烟者的生命表,则因为已经明确吸烟者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患,所以,例如可知从40岁到41岁的死亡者人数会超过126人。另外,若设为制作了限定于不吸烟者的生命表,则可知从40岁到41岁死亡的人数会少于126人。

另外,关于血压值,也已知相对于维持正常血压的人、血压高的人(高血压者)罹患缺血性疾患(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而住院的可能性高、也就是说住院率高。

在上述的已有的医疗保险中,保有同一保险商品的、适当地进行了健康管理的被保险人与怠于健康管理的被保险人,在罹患了同一疾患的情况下被支付的保险金是等额的。但是,若不论是否进行健康管理都被支付等额的保险金,则适当地进行了健康管理的被保险人会觉得此前所进行的健康管理完全没有回报。另外,还存在下述问题:即使进行了健康管理,该得病的时候还是会得病,就会产生健康管理的努力是徒劳的这种在与疾病作斗争时成为主要负面原因的情绪。

对于这样的状况,最近正在发售通常被称为风险细分化保险的保险。即,在风险细分化保险中,已经明确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与死亡率、住院率、罹患特定疾患的罹患率有关,并基于根据被保险人的各种生活习惯和/或生命体征数据而算出的风险来设定保费。

作为一例,在一定期间的死亡保险(在20年等的保险期间内死亡的情况下支付预定的保险金的保险)中,已经在销售下述的生命保险商品:根据前述的针对吸烟者的生命表与针对不吸烟者的生命表的差异,使保费在吸烟者与不吸烟者之间有差异,为了得到同样的保障,将吸烟者应支付的保费设定为比不吸烟者应支付的保费高。另外,作为同样的例子,已经在销售针对以血压为代表的多个生命体征数据正常的人与血压或其他生命体征数据不正常的人设定了不同保费的保险商品。

(风险细分化保险的国外案例)

另外,作为进一步推进了前述的风险细分化保险的案例,下述保险商品正在商品化。该保险商品中,保险公司每天对被保险人进行的多种多样的健康活动(最佳体重的维持、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固定测定、预防接种、健康的饮食生活、健康辅助食品的取得、运动习惯、压力状况的改善、健康的生活方式、听健康教育课等)的状况以及进展进行监视。另外,将各项健康活动积分化,根据所取得的累计积分来降低下一年的保费。可以理解为,该保险将前述的风险细分化保险的理念扩大到了与健康有关的全部生活,现在,被保险人通过每天的健康活动能够从通常保费中得到5~15%左右的折扣。

(日本国内的风险细分化保险的课题)

在前述的国外案例中,示出了根据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来降低5~15%左右的保费的案例。尝试将案例应用到日本来考虑,在前述那样的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公共医疗保险的医疗费负担极大、民营医疗保险从金额上对公共医疗保险进行补充,因此,实际上被保险人向民营医疗保险支付的保费,每月一般是几千日元左右。

也就是说,在民营医疗保险中,即使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风险进行细分化并根据各保险人而降低了保费,若参考国外的保费降低率则顶多不过减少几百日元左右的金额。站在被保险人的立场,这意味着,即使为了维持血压、血糖值而每天适量摄取适当的食物、每天走10000步、接受用于提高健康见解的教育等每天进行健康努力,由此所得的金钱上的获益每月也就几百日元,可以预测感觉收益与健康努力不匹配的被保险人会很多。

(与生体信息以及生活习惯的取得有关的技术进步)

另一方面,近年来伴随技术的进步,被保险人能够轻松地高频度或连续地计测以及记录自身的生命体征数据、计测以及记录生活习惯。

例如,如果是以往的血压计,则被保险人在测定血压时,需要将血压计取出、在上臂或手腕缠绕被称为袖带的勒紧器具并对袖带进行预定的加压,由此测定血压。也就是说,在以往的血压测定中,鉴于被保险人花费的工夫和时间,频繁的计测很困难。

相对于此,近年来,不用袖带勒紧地测定血压的技术正在实用化(例如,参照http://maisense.com/en/)。该情况下,能够不用袖带勒紧地更高频度或连续地进行血压测定。这样,逐渐能够使用装在上臂或手腕的可穿戴方式的血压计来高频度地计测血压,并且对血压进行连续地经常性计测。

另外,在另一例子中,血糖值的测定方法也正在因技术革新而改变。以往,为了计测血糖值,被计测者需要用刺针扎入自己的指尖等进行采血。因此,虽然认识到了血糖值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普通人还没有达到为了不罹患以糖尿病为代表的疾病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轻易地测定并管理血糖值的程度。

但是,伴随近年来的技术进步,下述技术开发取得了进展:不进行采血,通过将夹子夹在耳垂上等经由皮肤向血管照射特定光,根据该反射光和/或透射光来计测血糖值。通过这样夹着耳垂等的非采血的方法中,逐渐也能够高频度或连续地测定血糖值。

另外,在另一例子中,也能够实现使用了宅内的家电器材的生活习惯以及宅内环境的计测。例如,通过检测冰箱的开关次数、通过对设置在冰箱内的相机的影像进行图像分析来掌握冰箱内的食品状况(放入了什么、何时使用等),由此,能够推测家庭中的饮食生活,例如,自己做饭多还是出去吃饭多、肉类消费多还是也适量摄取了蔬菜等情况。进而,通过对放入烤箱微波炉一体机或微波炉内的菜品进行分析,也能够计测对于健康管理很重要的饮食生活的状况。

另外,也能够通过空调附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与脑溢血等相关的宅内的极端温度变化,并且/或者,也能够通过空调附带的人感传感器来捕捉人的运动和/或运动量。

如此前所述那样,此前不在医院就无法计测、即在宅内无法计测或在宅内难以计测的生命体征数据的高频度计测以及经常计测、这些计测结果的蓄积、还有、生活习惯的取得以及蓄积变得容易。

基于上述见解,本申请发明人针对应该如何利用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数据来按每种疾病设定保险金待遇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多个生命体征数据和/或多个生活习惯数据,按每种疾病设定向被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的金额来作为初始值,进而,通过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的维持以及改善,按每种疾病来修正向被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的方案,完成了本公开。

根据该结构,有下述优点:被保险人在进行健康管理时,能够通过保险金这一容易理解的指标知晓怎样改善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患上某种疾患的可能性会降低。通过该优点使被保险人努力进行健康的维持和提高,在幸运地没有罹患任何疾病而维持健康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维持了无法替代的健康这一巨大收益。另一方面,在不幸患病的情况下,增加对适当地进行了健康管理的被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

其结果,能够感觉到此前的健康管理努力有了回报,并且通过利用增加了的保险金,能够持续进行与疾病作斗争时的各种支援例如将住院时的病房换成更舒服的单间、能够购买推动与疾病作斗争的健康食品等,以与之前进行健康管理同样的动力与疾病作斗争。

基于上述的见解的、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保险金算出装置,是算出与疾病种类相应的保险金的装置,具备:取得部,取得包含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数据;和决定部,基于所述检测数据和至少包含所述被保险人的年龄的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所述疾病决定保险金。

通过这样的构成,取得包含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数据,基于所取得的检测数据和至少包含被保险人的年龄的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疾病决定保险金,因此,能够根据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按每种疾病适当地设定保险金待遇,促使被保险人进行适当地健康管理,并且在罹患了疾病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也可以设为,所述取得部取得包含所述被保险人的保险签约前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初始检测数据,所述决定部包含初始值决定部,所述初始值决定部基于所述初始检测数据和所述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所述疾病来决定保险金的初始值。

通过这样的构成,取得包含被保险人的保险签约前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初始检测数据,基于所取得的初始检测数据和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疾病决定保险金的初始值,因此,能够根据被保险人的保险签约前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按每种疾病适当地决定保险金的初始值,能够促使保险签约前的被保险人进行适当的健康管理。

也可以设为,所述保险金算出装置还具备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所述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存储按与所述初始检测数据相关的每种疾病将所述初始检测数据分类成多个划分,并对应各划分以及所述被保险人的年龄而设定了保险金的初始值的多张保险金初始值表,所述决定部利用所述多张保险金初始值表按每种所述疾病决定保险金的初始值。

通过这样的构成,利用按与初始检测数据相关的每种疾病将初始检测数据分类为多个划分、并与各划分以及被保险人的年龄相应地设定了保险金的初始值的多张保险金初始值表,按每种疾病决定保险金的初始值,因此,能够根据初始检测数据的划分以及被保险人的年龄,按每种疾病准确且极其细致地决定保险金的初始值,能够促使保险签约前的被保险人进行更为适当的健康管理。

也可以设为,所述取得部取得包含所述被保险人的保险签约后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签约后检测数据,所述决定部包含修正部,所述修正部基于所述初始检测数据、所述签约后检测数据和所述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所述疾病对所述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

通过这样的构成,取得包含被保险人的保险签约后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签约后检测数据,基于初始检测数据、签约后检测数据和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疾病来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因此,能够根据被保险人的保险签约后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的变化,按每种疾病适当地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能够促进保险签约后的被保险人进行适当的健康管理,并且在罹患了疾病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也可以设为,所述保险金算出装置还包含修正保险金存储部,所述修正保险金存储部存储针对所述签约后检测数据的变化以及所述疾病的种类而设定了修正保险金的保险金修正表,所述修正部利用所述保险金修正表按每种所述疾病对所述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

通过这样的构成,利用针对签约后检测数据的变化以及疾病的种类而设定了修正保险金的保险金修正表,按每种疾病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因此,能够根据签约后检测数据的变化,按每种疾病准确且极其细致地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能够促使保险签约后的被保险人进行更为适当的健康管理,并且在罹患了疾病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对于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也可以设为,所述取得部从检测所述被保险人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取得所述生命体征数据,所述保险金算出装置还具备蓄积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的生命体征蓄积部,所述修正部基于所述生命体征蓄积部所蓄积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的变化,按每种所述疾病对所述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

通过这样的构成,从检测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取得生命体征数据,并蓄积所取得的生命体征数据,基于所蓄积的生命体征数据的变化,按每种疾病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因此,能够根据所蓄积的签约后的生命体征数据的持续变化,按每种疾病更为准确地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

也可以设为,所述取得部从检测所述被保险人的所述生活习惯数据的生活习惯检测装置取得所述生活习惯数据,所述保险金算出装置还具备蓄积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生活习惯数据的生活习惯蓄积部,所述修正部基于所述生活习惯蓄积部所蓄积的所述生活习惯数据的变化,按每种所述疾病对所述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

通过这样的构成,从检测被保险人的生活习惯数据的生活习惯检测装置取得生活习惯数据,蓄积所取得的生活习惯数据,基于所蓄积的生活习惯数据的变化,按每种疾病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因此,能够根据蓄积的签约后的生活习惯数据的持续变化即生活习惯的持续变化,按每种疾病更为准确地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

也可以设为,所述取得部,从检测所述被保险人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取得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并且从检测所述被保险人的所述生活习惯数据的生活习惯检测装置取得所述生活习惯数据,所述保险金算出装置还具备疾患数据库部,所述疾患数据库部持续存储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生活习惯数据,蓄积与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生活习惯数据的推移和罹患预定疾病的概率有关的见解信息,所述修正保险金存储部参照所述疾患数据库部,对所述保险金修正表进行修正,所述修正部利用所述修正了的保险金修正表,按每种所述疾病对所述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

通过这样的构成,从检测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取得生命体征数据,并且从检测被保险人的生活习惯数据的生活习惯检测装置取得生活习惯数据,持续存储所取得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参照蓄积与所存储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的推移和罹患预定疾病的概率有关的见解信息的疾患数据库部,对保险金修正表进行修正,利用修正了的保险金修正表按每种疾病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因此,能够利用与持续蓄积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的推移和罹患预定疾病的概率有关的见解信息准确地对保险金修正表进行修正,能够利用该准确地修正了的保险金修正表按每种疾病更为准确地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

也可以设为,所述保险金算出装置还具备:劝告制作部,基于所述签约后检测数据和所述被保险人数据,制作用于降低罹患预定疾患的风险的劝告信息;和通知部,将所述劝告信息和与由所述修正部修正了的保险金有关的信息通知给所述被保险人的终端。

通过这样的构成,基于签约后检测数据和被保险人数据,制作用于降低罹患预定疾患的风险的劝告信息,将制作而成的劝告信息和与修正了的保险金有关的信息通知给被保险人的终端,因此,被保险人能够容易地理解怎么做才能够进一步降低罹患各种疾患的风险,能够推动被保险人作出更多的健康努力。

也可以设为,所述劝告制作部收集所述被保险人的行动信息,基于所述行动信息制作改善所述被保险人的健康的代替行动来作为所述劝告信息,所述通知部将所述代替行动通知给所述被保险人的终端。

通过这样的构成,收集被保险人的行动信息,基于收集到的行动信息制作改善被保险人的健康的代替行动来作为劝告信息,将制作而成的代替行动通知给被保险人的终端,因此,被保险人能够具体地理解怎么做才能够进一步降低罹患各种疾患的风险,能够进一步推动被保险人作出更多的健康努力。

另外,本公开不仅能够作为具备以上那样的构成特征的保险金算出装置来实现,也能够作为执行与保险金算出装置具备的构成特征相对应的处理特征的保险金算出方法等来实现。另外,还能够作为使计算机执行这样的保险金算出方法所含的处理特征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因此,在以下的其他方式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的保险金算出装置同样的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方式涉及的保险金算出方法,是算出与疾病种类对应的保险金的方法,取得包含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数据,基于所述检测数据和至少包含所述被保险人的年龄的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所述疾病来决定保险金。

本公开的其他方式涉及的保险金算出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作为算出与疾病种类相应的保险金的装置发挥功能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取得包含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数据,基于所述检测数据和至少包含所述被保险人的年龄的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所述疾病来决定保险金。

另外,当然也可以经由cd-rom等计算机可读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互联网等通信网络使这样的计算机程序流通。

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具体例的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值、形状、构成要素、步骤、步骤的顺序等都是一例,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另外,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在所有实施方式中,都可以组合各个实施方式的内容。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保险金算出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图3所示的保险金推算系统具备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便携终端30以及保险金算出装置40。

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便携终端30以及保险金算出装置40,连接为能够经由互联网、专用线路等预定的有线或无线网络nt进行通信。

此外,为了便于图示,在图3中,示出了1台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1台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以及1台便携终端30,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该例,一个被保险人(也包括可能成为被保险人的人)也可以使用多台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生活习惯检测装置以及便携终端,在多个被保险人利用本保险金推算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对每个被保险人使用1台或多台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生活习惯检测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例如包括能够取得生命体征数据(生体信息)的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检测被保险人(保险加入者)的以血压值和/或血糖值为代表的生命体征数据,将检测出的生命体征数据经由网络nt发送给保险金算出装置40。此外,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能够使用检测各种生命体征数据的各种生命体征检测装置。

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例如,除了通常的家电器材等外,还包括具有检测生活习惯数据的功能的冰箱、烤箱微波炉一体机、微波炉、空调、空气净化器等。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检测吸烟等被保险人的生活习惯数据,将检测出的生活习惯数据经由网络nt发送给保险金算出装置40。此外,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能够使用检测各种生活习惯数据的各种生活习惯检测装置。

保险金算出装置40例如由具备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外部存储装置等的云服务器等构成。保险金算出装置40从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接收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从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接收被保险人的生活习惯数据来作为检测数据,基于接收到的检测数据和后述的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疾病决定保险金(保险金和/或给付金的初始值,以及修正后的保险金和/或给付金)。

在此,作为疾病的种类,能够使用例如诊疗报酬明细书、调剂报酬明细书以及探访看护营养费明细书等诊疗报酬请求明细书(处方笺)所记载的疾病划分。此外,疾病的种类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能够进行例如按老年病、恶性肿瘤、内脏疾患、外伤等大分类的每一个来决定保险金、或者按医学上细分的每种疾病来决定保险金等的各种变更。

另外,保险金算出装置40基于被保险人的保险签约后的签约后检测数据和被保险人数据来制作用于降低罹患预定疾患的风险的劝告信息,将制作而成的劝告信息和与所决定的保险金有关的信息经由网络nt发送给便携终端30。

便携终端30例如由智能手机等构成,显示从保险金算出装置40发送来的劝告信息以及与保险金有关的信息等来通知被保险人。此外,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便携终端30也可以使用平板电脑、台式或便携型个人计算机等其他终端。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以及保险金算出装置40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此外,在图4中,为了易于进行图示而省略了网络nt的图示。

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具备生命体征检测部11、生命体征存储部12以及发送部13。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具备生活习惯检测部21、生活习惯存储部22以及发送部23。保险金算出装置40具备接收部41、生命体征蓄积部42、生活习惯蓄积部43、个人信息db(数据库)44、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第1疾患db(数据库)47、保险金存储部48、劝告制作部49、通知部50、保险金修正部51、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和第2疾患db(数据库)53。

首先,使用图4,对在本实施方式的保险金推算系统中怎样决定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说明。

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的生命体征检测部11计测并检测血压等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生命体征存储部12暂时蓄积由生命体征检测部11检测的生命体征数据。发送部13将生命体征存储部12所蓄积的生命体征数据作为初始检测数据发送给保险金算出装置4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检测生命体征数据并发送给保险金算出装置40,但是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保险推销员既可以通过人工输入将在健康诊断中测定到的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输入保险金算出装置40,也可以用图中未记载的健康诊断读取装置等将印刷有在健康诊断中测定到的生命体征数据的纸进行字符串读取,将读取到的字符串输入至保险金算出装置40。

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的生活习惯检测部21取得并检测吸烟的状态等被保险人的生活习惯数据。生活习惯存储部22暂时蓄积由生活习惯检测部21检测出的生活习惯数据。发送部23将生活习惯存储部22所蓄积的生活习惯数据作为初始检测数据发送给保险金算出装置4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检测生活习惯数据并发送给保险金算出装置40,但是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保险推销员既可以从可能成为被保险人的人那里进行询问(hearing)并输入至保险金算出装置40,也可以将可能成为被保险人的人从加入保险前已蓄积的生活习惯数据输入至保险金算出装置40。另外,例如,在可能成为被保险人的人保有的冰箱等家电器材所蓄积的数据被蓄积于冰箱等家电器材的销售商或制造商保有的云服务器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销售商或制造商保有的生活习惯数据输入至保险金算出装置40等。

也就是说,关于保险金算出装置40推算保险金的初始值所必需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数据的取得,只要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数据的可靠性高,什么方法都可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初始检测数据使用了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这两方,但是也可以只使用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一方。

保险金算出装置40为了推算保险金的初始值,利用接收部41接收由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取得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由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取得的生活习惯数据,并将生命体征数据蓄积于生命体征蓄积部42,将生活习惯数据蓄积于生活习惯蓄积部43。个人信息db44预先存储有包含可能成为被保险人的人的年龄、性别等的个人信息(被保险人数据)。

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将从生命体征蓄积部42以及生活习惯蓄积部43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作为第1输入、将个人信息db44所存储的可能成为被保险人的人的年龄、性别等被保险人数据作为第2输入,参照存储有每种疾病的保险金初始值表的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算出罹患各种疾病而住院时所支付的保险金的初始值。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将算出的保险金的初始值存储于保险金存储部48并且输出到劝告制作部49以及通知部50。

此外,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被保险人数据的取得方法可以进行从存储被保险人数据的其他服务器等取得等的各种变更。另外,被保险人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只要是至少包含被保险人的年龄的信息即可,另外,也可以包含身高、体重、家庭构成等其他信息。

接下来,对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所存储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初始值表的一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所存储的、预定了与血压值以及年龄相应的保费和罹患了缺血性疾患时的保险金的缺血性疾患用保险金初始值表的一例的图。

图5所示的缺血性疾患用保险金初始值表是表示基于被保险人的血压值以及年龄、作为患上了罹患概率与血压值的高低密切相关的缺血性疾患而住院时的每天住院金额而支付的保险金(给付金)的保险金初始值表。在该保险金初始值表中,将血压值分类为最佳、正常、正常偏高值、i级高血压、ii级高血压、iii级高血压的划分,对应各划分以及年龄而设定保费以及保险金。例如示出了:41岁的i级高血压的人支付的保费为每月1100日元,在同样的人罹患缺血性疾患而住院的情况下,作为给付金(保险金的初始值)每天对其支付8000日元。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所存储的、预定了与血糖值以及年龄对应的保费和罹患了糖尿病时的保险金的糖尿病用保险金初始值表的一例的图。

图6所示的糖尿病用保险金初始值表是保险金初始值表的另一例,是表示基于被保险人的血糖值以及年龄、作为患上了罹患概率与血糖值的高低密切相关的糖尿病而住院时的每天住院金额而支付的保险金(给付金)的保险金初始值表。在该保险金初始值表中,将血糖值分类为正常、正常偏高值、边界区域等的划分,对应各划分以及年龄而设定保费以及保险金。该保险金初始值表表示,例如示出了:42岁且血糖值落在边界区域的被保险人支付的保费为每月1200日元,在同样的人罹患糖尿病而住院的情况下,作为给付金(保险金的初始值)每天对其支付8000日元。

图7是表示图4所示的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所存储的、预定了与吸烟史以及年龄对应的保费和罹患了肺癌时的保险金的肺癌用保险金初始值表的一例的图。

图7所示的肺癌用保险金初始值表是保险金初始值表的别的又一例,是表示基于被保险人的吸烟史以及年龄、作为在患上了罹患概率与吸烟史密切相关的肺癌而住院时的每天住院金额而支付的保险金(给付金)。在该保险金初始值表中,将吸烟状态分类为无吸烟史、正在吸烟、戒烟1年以上、戒烟3年以上、戒烟5年以上的划分,对应各划分以及年龄而设定保费以及保险金。例如示出了:42岁且正在吸烟的被保险人支付的保费为每月1200日元,在同样的人罹患肺癌而住院的情况下,作为给付金(保险金的初始值)每天对其支付5000日元。

在此,重要的是:在被保险人购买保险商品时,基于购买时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数据,按与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高度相关的每种疾病来设定保险金(给付金)的金额(初始值)。

图8是表示加入保险时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初始值的一例的图。例如,若设为被保险人为40岁、血压为ii级高血压、血糖值落在边界区域且戒烟期间为1年以上,则根据图5~图7中表示的各保险金初始值表,如图8所示,在患上缺血性疾患而住院时每天金额为6000日元、在因糖尿病住院时每天金额为8000日元、在因肺癌住院时每天金额为6000日元,这些成为加入保险时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初始值。

这样并不是不管疾病种类、一旦发生住院就一律支付相同的金额的作法,因为对与加入保险时(被保险人的保险签约前)的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各生活习惯数据分别密切相关的疾患设定了不同的保险金,所以,站在被保险人的立场,在加入保险时,通过由图8所示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初始值表示的数值,明确了应重点注意哪种疾患,在前述被保险人的情况下,明确了与血糖值的管理相比、血压的改善和继续戒烟尤其重要。

另外,此前,对基于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初始值表算出保险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实际的保险金推算时,也可以基于多个生命体征数据和/或多个生活习惯数据求出每种疾病的保险金初始值。例如,在算出罹患缺血性疾患而住院时的保险金的初始值的情况下,如果是已经明确了不仅血压值、血糖值也与缺血性疾患相关的情况,则也可以使用根据血压值和血糖值这两方算出罹患缺血性疾患而住院时的保险金的缺血性疾患用保险金初始值表,可以不是表的形式而使用算式。

另外,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连接于第1疾患db47,第1疾患db47预先存储或适时追加表示各种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与各种疾病的关联性的多条见解信息。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基于第1疾患db47所蓄积的见解信息对保险金初始值表进行修正以及更新。

例如,在存在作为生活习惯之一的通勤时间长的被保险人与通勤时间短的被保险人相比每天的步数多、结果就更健康这一见解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见解信息追加蓄积于第1疾患db47。该情况下,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参照第1疾患db47所蓄积的见解信息,追加并存储表示相对于通勤时间的各疾病所对应的保险金初始值表和/或算式来作为每种疾病的保险金初始值表。

这样,在第1疾患db47中蓄积基于最新的医学知识的见解信息,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利用存储有基于该见解信息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初始值表的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来设定保费的初始值。因此,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与特定疾病的关系变得更为明确,被保险人能够通过基于最新医学的保费初始值的设定,得知哪些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善是必需的。

通知部50将由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算出的保险金的初始值等的信息发送给被保险人使用的便携终端30。便携终端30对被保险人提示从保险金算出装置40发送来的保险金的初始值等的信息。

劝告制作部49从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取得保险签约前的初始检测数据、被保险人数据和保险金的初始值,制作用于降低罹患预定疾患的风险的劝告信息并输出给通知部50。通知部50将由劝告制作部49制作而成的劝告信息等发送给被保险人使用的便携终端30。便携终端30对被保险人提示从保险金算出装置40发送来的劝告信息等。

接下来,对上述那样构成的保险金算出装置40的决定保险金初始值的初始值决定处理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由图4所示的保险金算出装置40决定保险金的初始值的初始值决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保险金算出装置40进行取得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的处理(步骤s11)。具体而言,接收部41接收并取得由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检测出的生命体征数据,将生命体征数据蓄积于生命体征蓄积部42,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从生命体征蓄积部42取得生命体征数据。在此要取得的生命体征数据,既可以如前述那样由以血压计等为代表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来检测,也可以通过电子或纸件形式取得健康诊断结果等,只要所取得的生命体征数据的可靠性高,无论什么取得方法都可以。

接下来,保险金算出装置40进行取得被保险人的生活习惯数据的处理(步骤s12)。具体而言,接收部41接收并取得由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检测出的生活习惯数据,将生活习惯数据蓄积于生活习惯蓄积部43,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从生活习惯蓄积部43取得生活习惯数据。关于在此取得的生活习惯数据,既可以如前述那样由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取得,也可以基于来自被保险人的询问结果取得,在生活习惯数据的取得很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取消生活习惯的取得处理。

接下来,保险金算出装置40至少取得被保险人的年龄(步骤s13)。具体而言,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从个人信息db44中取得包含被保险人的年龄的被保险人数据。

接下来,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参照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所存储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初始值表,基于取得完成的生命体征数据、生活习惯数据以及年龄来决定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初始值(步骤s14)。

最后,通知部50将由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决定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初始值发送给便携终端30,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将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初始值设定于保险金存储部48(步骤s15)。

接下来,对如何根据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的推移和/或生活习惯的改善来修正上述的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说明。

在设定了上述的保险金的初始值、被保险人加入了保险之后,与上述同样地,由生命体征检测部11检测出的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作为签约后检测数据蓄积于生命体征存储部12,并通过发送部13发送给保险金算出装置40。

另外,在设定了上述的保险金的初始值、被保险人加入了保险之后,由生活习惯检测部21检测出的吸烟的状态和/或步数等生活习惯数据,作为签约后检测数据蓄积于生活习惯存储部22,并通过发送部23发送给保险金算出装置4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签约后检测数据使用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这两方,但也可以只使用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中的一方。

由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检测出的生命体征数据,由接收部41接收并存储于生命体征蓄积部42。另外,由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检测出的生活习惯数据由接收部41接收并蓄积于生活习惯蓄积部43。

在保险金存储部48存储有由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算出的保险金的初始值。保险金修正部51为了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将从生命体征蓄积部42以及生活习惯蓄积部43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作为第1输入,将保险金存储部48所存储的保险金的初始值作为第2输入,根据需要,将个人信息db44所存储的被保险人的年龄和/或性别等被保险人数据作为第3输入,参照存储有修正保险金表的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对罹患各种疾病而住院时支付的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保险金修正部51将经修正的保险金作为修正后保险金存储于保险金存储部48并且输出至劝告制作部49以及通知部50。

修正后的保险金由通知部50通知给被保险人的便携终端30,并且在每次修正时都记录于保险金存储部48并进行更新。

在此,作为第1输入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数据是被保险人在加入保险后(保险签约后)被计测的签约后检测数据。例如,在宅内和/或通勤途中等时候所计测的血压和/或血糖值、可从空气净化器检测的有无吸烟、从冰箱和/或微波炉等计测的饮食生活的数据等、与被保险人的健康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数据成为第1输入对象。

接下来,对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所存储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修正表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图4所示的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所存储的、基于生命体征数据、生活习惯数据以及疾患风险的不同疾病的保险金修正表的一例的图。

图10所示的保险金修正表针对签约后检测数据的变化以及疾病的种类设定有修正保险金。在图10的上段所示的例子中,例如,示出了被保险人的血压从ii级高血压改善到了正常血压的情况下的、针对各疾患(缺血性疾患、糖尿病、肺癌)的修正保险金δ。例如,按图8所示的保险金的初始值签订了合同的被保险人,在实现了前述血压改善的情况下,相对于罹患缺血性疾患而住院时的保险金最初为6000日元的情况,修正保险金δ的值为正300日元,在该被保险人罹患缺血性疾患而住院时,基于血压改善额外增加300日元的保险金(给付金),作为保险金每天支付6300日元。

此外,在图10中,只有在血压值变得正常的情况下才对保险金进行修正,但是,也可以,例如对进行预定次数以上的血压计测(例如,每天一次)的被保险人不论血压值如何都使保险金增加。从医疗观点看,如果不是如图10所示那样血压值变得正常,则缺血性疾患的风险不会降低,因此还不至于使保险金增减。但是,从保险的观点看,例如在100人每天测定血压期间,30人采取注意饮食和/或运动等降低血压的行动的情况下,由于30人的风险降低了,保险公司要支付的保险金就会减少。即,因为可以对于每天测定血压的100人增加保险金。

同样地,如图10的中段所示,在血糖值从边界区域变为正常时,也进行对于各疾患(缺血性疾患、糖尿病、肺癌)的保险金的修正。在该例子中,认为血糖值的改善不仅对糖尿病还对罹患缺血性疾患而住院的概率也有影响,也进行对于缺血性疾患的保险金的修正。该例子是假设血糖值不仅与糖尿病的罹患率相关,而且还与缺血性疾患的罹患率或多或少地相关的情况的例子。因此,对于血糖值的改善,罹患糖尿病时的修正保险金δ为正400日元、罹患缺血性疾患时的修正保险金δ为正100日元这样,根据特定的生命体征数据与各种疾病的相关度来设定修正保险金δ的值。

另外,如图10的下段所示,在持续戒烟2年以上的情况下,罹患缺血性疾患时的修正保险金δ为正100日元、罹患糖尿病时的修正保险金δ为正100日元、罹患肺癌时的修正保险金δ为正1000日元。通过这些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改善的积累和对于各种疾病的保险金的修正,对被保险人提示修正后的保险金。

图11是表示加入保险后的每种疾病的修正后的保险金的一例的图。如图11所示,通过上述的修正,例如在患上缺血性疾患而住院时每天金额为6500日元、在因糖尿病而住院时每天金额为8500日元、在因肺癌而住院时每天金额为7000日元,这是每种疾病的修正后的保险金(给付金)。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利用图10所示的修正保险金表进行了保险金的修正,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将血压值、血糖值、生活习惯等数据作为输入的数学式来进行判定。另外,图10所示的修正保险金表设定有通过生命体征数据或生活习惯的改善得到的保险金的增加额来作为修正保险金,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例如,在生命体征数据或生活习惯恶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设定保险金的减少额来作为修正保险金等各种变更。

另外,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连接于作为疾患数据库部的一例的第2疾患db53。第2疾患db53预先存储表示各种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与各种疾病的关联性的多条见解信息,并且经由接收部41蓄积来自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来自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的生活习惯数据,适时追加基于这些数据的见解信息。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基于第2疾患db53所蓄积的见解信息等对修正保险金表进行修正以及更新。

这样,第2疾患db53持续存储通过存储接收部41取得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蓄积与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的推移和罹患预定疾病的概率有关的见解信息。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利用第2疾患db53所蓄积的见解信息对保险金修正表进行修正。保险金修正部51利用经修正的保险金修正表,按每种疾病对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

该情况下的基本观点与图4所表示的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同样,但是,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与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的不同在于: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参照的见解信息主要是基于生命体征数据的变化量和/或生活习惯的变化量的见解信息,而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参照的见解信息是与变化量相比,基于生命体征数据的瞬时值和/或生活习惯的瞬时值的见解信息。

也就是说,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基于在定期健康诊断等中计测的暂时的血压高低,利用记载了罹患特定疾患的概率的增减的见解信息对保险金初始值表进行修正,而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正如如果血压从哪个值改善到另外的哪个值则特定疾患的罹患率会降低多少这样,利用基于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量的见解信息,对保险金修正表进行修正。

此前,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数据的蓄积主要是通过健康诊断等一年一次左右的检查和/或医师的询问等取得的,因此,医学见解多是基于一年一次左右的检查来追踪将来有多大可能会罹患特定疾患的研究。

也就是说,第1疾患db47所蓄积的见解信息是从此前的医学见解中大量获得的信息。另一方面,在着眼于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数据的变化值的第2疾患db53中,蓄积有与在宅内等日常生活中高频度或持续检测出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的推移和罹患特定疾病的概率有关的见解信息。这样,一般认为,要更加重视在宅内等日常生活中高频度或持续蓄积并研究的与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的推移和罹患特定疾病的概率有关的见解信息,而不是一年一次的健康诊断。

通知部50将由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算出的修正后的保险金等的信息发送给被保险人使用的便携终端30。便携终端30对被保险人提示从保险金算出装置40发送来的修正后的保险金等信息。

劝告制作部49从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取得保险签约后的签约后检测数据、被保险人数据和修正后的保险金,制作用于降低罹患预定疾患的风险的劝告信息并输出给通知部50。通知部50将由劝告制作部49制作而成的劝告信息等发送给被保险人使用的便携终端30。便携终端30对被保险人提示从保险金算出装置40发送来的劝告信息等。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第2疾患db53所蓄积的最新的医学知识、和与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的推移和罹患特定疾病的概率有关的见解信息,修正保险金,因此,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与特定疾病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被保险人能够得知基于最新医学的修正后的保险金。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如此前的保险那样在加入保险时就决定为一定金额的保险金,而是根据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按每种疾病决定要支付的保险金,进而,通过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的改善按每种疾病修正要支付的保险金。因此,被保险人通过按每种疾病修正了的保险金的金额,能够容易地知道通过改善哪个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能够减轻将来的疾患风险而维持健康。

另外,关于上述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修正,也可以,通过设定表和/或算式使得如果被保险人能够一点一点地积累健康努力则一旦通过修正而上升了的保险金就不会减少,从而推动被保险人持续进行健康努力。

另外,在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例如是基于冰箱的开关和/或微波炉的使用记录等检测饮食生活的装置的情况下,在多人居住的家中,前述的通过家电器材判断的生活习惯并不一定指示住在同一家中的被保险人的生活习惯。例如,也要考虑下述这样的案例:在4人家庭中,丈夫是被保险人,丈夫以外的家庭成员过健康的饮食生活而丈夫在外用餐较多过着不健康的饮食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个人信息db44中添加家庭构成并且利用丈夫保有的智能手机(例如便携终端30)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来识别丈夫在用餐时间段是在自己家还是在自己家外等,来更为严密地检测丈夫的饮食生活。另外,在无法逐一识别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保险金的算出和/或修正中不考虑生活习惯。

接下来,对上述那样构成的保险金算出装置40的修正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保险金修正处理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通过图4所示的保险金算出装置40来修正保险金的保险金修正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保险金算出装置40的保险金修正部51从保险金存储部48取得保险金的初始值,并且从生命体征蓄积部42以及生活习惯蓄积部43取得在算出保险金的初始值时所使用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步骤s21)。

接下来,保险金算出装置40进行取得被保险人的加入保险后的生命体征数据的处理(步骤s22)。具体而言,接收部41接收并取得由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检测出的加入保险后的生命体征数据,将生命体征数据蓄积于生命体征蓄积部42,保险金修正部51从生命体征蓄积部42取得生命体征数据。在此取得的生命体征数据,既可以如前述那样由以血压计等为代表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检测,也可以以电子或纸制方式来取得健康诊断结果等,只要所取得的生命体征数据的可靠性高,无论什么取得方法都可以。

接下来,保险金算出装置40进行取得被保险人的加入保险后的生活习惯数据的处理(步骤s23)。具体而言,接收部41接收并取得由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检测出的加入保险后的生活习惯数据,将生活习惯数据蓄积于生活习惯蓄积部43,保险金修正部51从生活习惯蓄积部43取得生活习惯数据。关于在此取得的生活习惯数据,既可以如前述那样由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取得,也可以基于来自被保险人的询问结果来取得,在生活习惯数据的取得很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取消生活习惯的取得处理。

接下来,保险金修正部51将在步骤s21中取得的保险金初始值设定时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与在步骤s22以及s23中取得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进行比较,判定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善程度(步骤s24)。

接下来,保险金修正部51参照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所存储的每种疾病的修正保险金表,基于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的改善程度对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初始值进行修正(步骤s25)。

最后,通知部50将由保险金修正部51修正了的每种疾病的修正后的保险金发送给便携终端30,保险金修正部51将每种疾病的修正后的保险金设定于保险金存储部48(步骤s26)。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判定在设定保险金的初始值时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在加入保险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了通过被保险人的健康努力实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进行保险金的修正。此外,在上述的保险金修正处理中,对在算出保险金的初始值时所使用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与保险签约后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进行比较来修正保险金的初始值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保险金的修正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进行根据保险签约后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的变化,将如上述那样经修正的保险金进一步进行修正等的各种变更。

另外,为了如上述那样进行过去计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与当前计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的比较,优选,在生命体征蓄积部42以及生活习惯蓄积部43中包含过去的计测值而记录有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此时,例如,如果吸烟时间超过5年的疾患风险与无吸烟史的人相同,则与吸烟有关的生活习惯只记录过去5年期间的,由此,也可以减少生活习惯蓄积部43所需的记录介质的必要容量。

接下来,关于如何向购买保险商品的被保险人通知保险金的修正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罹患了预定疾病时的保险金的变化的一例的图。图13例如示出了提示给由被保险人的智能手机等构成的便携终端30的显示画面的画面例。在该例子中,作为患缺血性疾患而住院时会被支付的保险金的推移,表示了相对于去年的保险金6000日元,今年的保险金变为6500日元的情况。

这样的对于被保险人的通知由通知部50制作。即,将由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检测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由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检测的生活习惯数据作为输入,由保险金修正部51算出修正后的保险金,通过通知部50通知给智能手机和/或其他保有显示器的设备(例如,便携终端30)从而实现对保险人的通知。

这样,若考虑到根据由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检测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由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检测的生活习惯数据、由保险金修正部51对保险金进行修正,进而从保险金算出装置40对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30进行通知的方式,则保险金算出装置40优选,在构成云装置的运算装置上构成。

通过如上述那样、显示对于特定疾患的给付金的金额推移,被保险人能够容易懂地理解罹患特定疾患的风险的增减。

图14是表示罹患了预定疾患时的保险金变化以及变化主要原因的一例的图。图14所示的例子是图13的派生例,与图13的不同之处在于,追加记载了被保险人通过改善了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的什么,使去年的保险金6000日元增加到今年的保险金6500日元。在该例子中,通过维持血压增加了300日元、通过血糖值的改善增加了100日元、通过戒烟增加了100日元。这样,在便携终端30等的显示画面上明示了改善点与给付金增减的关系,由此,被保险人回顾自身的健康努力,能够得知哪一项生命体征数据的改善和/或生活习惯的改善与健康相关。

接下来,对向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30的显示画面提示表示对于多种疾患的给付金额的图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每种疾病的保险金一览表的一例的图。

图15所示的例子是罹患了缺血性疾患时的给付金为6000日元、罹患了糖尿病时的给付金为7500日元、罹患了肺癌时的给付金为6000日元的例子。这样,通过在便携终端30等的显示画面进行显示,以使得被保险人能够一目了然按每种疾病会被支付多少保险金,罹患哪种疾病的风险高。

图16是以一览的形式表示在罹患了各疾患时会被支付的保险金的推移的一例的图。图16所示的例子是将图13以及图14中表示的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推移以一览的形式在一个画面内显示以使得被保险人能够阅览的例子。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罹患了缺血性疾患时的保险金增加500日元变为6500日元、罹患了糖尿病时的保险金增加500日元变为8000日元、罹患了肺癌时的保险金增加1000日元变为7000日元。这样,通过在便携终端30等的显示画面进行显示,以使得被保险人能够一目了然按每种疾病会增加多少、被支付多少保险金,由此,能够一目了然罹患哪种疾病的风险高以及从去年起的保险金的增加额。

另外,在劝告制作部49制作了用于降低罹患各疾患的风险的劝告信息的情况下,通知部50制作包含劝告信息的画面并发送给便携终端30,便携终端30显示包含劝告信息的画面。图17是表示提示怎么做才能够降低罹患预定疾患的概率的劝告信息的一例的图。

具体而言,通过被保险人点击图15表示的画面中的表示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图表或疾患名称,将劝告请求从便携终端30发送给通知部50,通知部50将包含劝告信息的画面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30。例如,当点击缺血性疾患时,如图17所示,在便携终端30的显示画面显示缺血性疾患的保险金6000日元、还有“请减少盐分”以及“请走10000步”等劝告信息。

这样,通过显示被保险人怎么做才能够降低罹患各种疾患的劝告信息,被保险人能够容易地理解怎么做才能够进一步降低罹患各种疾患的风险,可期待推动被保险人的更多的健康努力。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基于接收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生活习惯数据与至少包含被保险人年龄的被保险人数据,按每种疾病来决定保险金,因此,能够根据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来适当地设定每种疾病的保险金待遇,能够促进被保险人进行适当的健康管理并且在罹患了疾病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保险金算出装置40进行了保险金初始值的算出和保险金的初始值的修正,但是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也可以设为,分离地构成算出保险金的初始值的保险金初始值推算装置和修正保险金的初始值的保险金修正装置。

图18是表示作为图4所示的保险金算出装置的变形例的保险金初始值推算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图19是表示作为图4所示的保险金算出装置的其他变形例的保险金修正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18所示的保险金初始值推算装置40a具备接收部41、生命体征蓄积部42、生活习惯蓄积部43、个人信息db44、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生命体征-不同疾病保险金初始值表46a、生命体征/生活习惯-疾患db(数据库)47a、以及初始保险金通知部50a。

图18所示的接收部41、生命体征蓄积部42、生活习惯蓄积部43、个人信息db44、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生命体征-不同疾病保险金初始值表46a、生命体征/生活习惯-疾患db47a、以及初始保险金通知部50a与图4所示的接收部41、生命体征蓄积部42、生活习惯蓄积部43、个人信息db44、初始保险金推算部45、保险金初始值存储部46、第1疾患db47以及通知部50同样构成,保险金初始值推算装置40a通过执行图9所示的初始值决定处理算出保险金的初始值。

另外,图19所示的保险金修正装置40b具备接收部41、生命体征蓄积部42、生活习惯蓄积部43、个人信息db44、保险金存储部48、修正保险金通知部50b、保险金修正部51、修正保险金表52a、以及生命体征/生活习惯-疾患db(数据库)53a。

图19所示的接收部41、生命体征蓄积部42、生活习惯蓄积部43、个人信息db44、保险金存储部48、修正保险金通知部50b、保险金修正部51、修正保险金表52a、以及生命体征/生活习惯-疾病db53a与图4所示的接收部41、生命体征蓄积部42、生活习惯蓄积部43、个人信息db44、保险金存储部48、通知部50、保险金修正部51、保险金修正值存储部52、以及第2疾患db53同样构成,保险金修正装置40b通过执行图12所示的保险金修正处理修正保险金的初始值。

上述情况下,通过保险金初始值推算装置40a以及保险金修正装置40b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如此前所述那样,每种疾病的保险金的金额通过被保险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的改善而修正,经修正的保险金作为按每种疾病会被支付的保险金提示给被保险人,由此,示出了被保险人进行哪些行动能够降低罹患预定疾患的风险。在此重要的是促使被保险人进行用于改善各种生命体征数据和/或生活习惯的行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提示保险金的增减之外,还对用于更有效地使被保险人实施与健康相关的行动改变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20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代替行动建议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代替行动建议系统建议被保险人将日常生活中的运动以及饮食行动换成与健康改善更为相关的代替行动。以下基于图20对本代替行动建议系统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20所示的代替行动建议系统具备便携设备70以及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便携设备70以及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经由互联网、专用线路等预定的有线或无线网络(省略图示)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便携设备70具备运动检测部71、饮食行动检测部72、代替行动建议显示部73以及通信部74。便携设备70是被保险人(保险加入者)携带的设备,例如,由能够取得被保险人的运动以及饮食行动等信息的智能手表等可穿戴器材等构成。此外,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便携设备70也可以进行代用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0或者代用生活习惯检测装置20等的各种变更。

在以运动习惯的改善为目的而使用便携设备70的情况下,运动检测部71按预定的时间测定与携带该运动检测部71的被保险人的运动量有关的指标而生成运动信息,并经由通信部74发送给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在以饮食习惯的改善为目的而使用便携设备70的情况下,饮食行动检测部72取得携带该饮食行动检测部72的被保险人购买的食品的信息,生成购买食品信息并经由通信部74发送给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代替行动建议显示部73经由通信部74对被保险人提示表示由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建议的代替行动的代替行动建议信息。

运动检测部71,优选,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等测定被保险人的步数以及活动量,通过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传感器等测定被保险人的移动量从而检测运动信息。另外,饮食行动检测部72,优选,具备协作取得网购等的购买历史数据的取得部、拍摄购买食品时的购物小票的图像并进行读取的读取部、输入被保险人购买的食品等的输入部、或者根据冰箱和/或微波炉等的使用记录检测饮食生活的检测部等中的某一个来作为检测部,通过任一检测部取得被保险人购买或摄取的食品名称及其数量来作为购买食品信息。

通信部74将由运动检测部71检测出的运动信息和/或由饮食行动检测部72检测出的购买食品信息和用于识别使用便携设备70的被保险人的被保险人id(识别信息)一起发送给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

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例如由具备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外部存储装置等的云服务器等构成。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具备行动收集部81、可代替行动模式(pattern)检测部82、代替行动数据库83、前兆行动模式检测部84、代替行动检索部85、代替效果算出部86、特性数据库87以及代替行动建议发送部88。

行动收集部81从便携设备70收集运动信息和/或购买食品信息(以下将运动信息以及购买食品信息合称为行动信息),将收集到的行动信息和来自便携设备70的被保险人id输出到可代替行动模式检测部82以及前兆行动模式检测部84。

可代替行动模式检测部82从行动收集部81收集到的被保险人的行动信息的时间系列模式之中检测与代替行动数据库83中登记了的可代替行动一致的被保险人的行动信息的时间系列模式作为可代替行动模式。另外,在可代替行动模式的检测频度变为预定以上时,可代替行动模式检测部82提取在紧邻该可代替行动模式之前所记录的被保险人的行动信息的时间系列模式的共同点作为前兆行动模式。另外,可代替行动模式检测部82生成将被保险人id、检测出的可代替行动模式及其检查频度、以及提取出的前兆行动模式进行了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可代替行动模式信息并输出到前兆行动模式检测部84。

具体而言,作为可代替行动的一例,可以举出尽管被保险人的步数的增加量以及活动量低、但上下方向上的移动量大那样的运动信息的时间系列模式。一般认为,该可代替行动与使用电梯或扶梯向上层移动的行动对应,作为其代替行动将使用楼梯向上层移动的行动登记于代替行动数据库83。

该情况下,可代替行动模式检测部82在检测“利用电梯向上层移动了”这样的可代替行动模式时,算出预定期间内的检测频度。可代替行动模式检测部82,在预定期间内检测频度变为一定以上(例如,每周之中1天1次以上的检测)的时间点,对即将检测相同的可代替行动模式之前的被保险人的运动信息的时间系列数据进行分析而算出该共同模式(例如,向特定的电梯位置的移动路径和/或该时间段等)作为前兆行动模式。

另外,作为可代替行动的另一例,可以举出有低卡路里的代替食材的高卡路里食材的购买行动。该情况下,可代替行动模式检测部82,算出在购买可代替的高卡路里食材的时间段和/或星期几接近经常光顾的食品零售店这样的、与时间以及位置有关的共同模式作为前兆行动模式。

前兆行动模式检测部84在生成了1个或多个可代替行动模式信息之后,从由行动收集部81收集到的被保险人的行动信息的时间系列模式之中检测可代替行动模式信息所包含的某一前兆行动模式,将检测出的前兆行动模式、与该前兆行动模式对应的可代替行动模式和被保险人id输出到代替行动检索部85。

代替行动检索部85,根据与前兆行动模式检测部84检测出的前兆行动模式对应的可代替行动模式,从代替行动数据库83取得代替行动和该代替行动的单位消耗能量或单位摄取能量,将可代替行动模式及其检测频度与被保险人id一起输出到代替效果算出部86。

代替效果算出部86从代替行动检索部85接收可代替行动模式及其检测频度、代替行动以及代替行动的单位消耗能量或单位摄取能量、以及被保险人id,从特性数据库87接收与被保险人id对应的被保险人特性信息,算出预定期间(1年等)的用代替行动替换了的可代替行动模式的情况下的体重减少量的期待值来作为代替效果。

代替行动建议发送部88将包含由代替行动检索部85取得的代替行动的内容和由代替效果算出部86算出的代替效果的代替行动建议信息作为劝告信息发送到便携设备70。

具体而言,如果按照作为上述的可代替行动的一例而表示的“利用电梯向上层移动”的例子,则前兆行动模式检测部84从能够从行动收集部81取得的运动信息的时间系列模式之中、检测可代替行动模式信息所指定的表示“向特定电梯的位置移动”的运动信息来作为前兆行动模式。代替行动检索部85从代替行动数据库83中取得作为对应的代替行动的“利用楼梯向上层移动”,并且取得此时标准身材的人利用楼梯移动了1m的高度时的消耗能量作为单位消耗能量。

代替效果算出部86从代替行动检索部85接收作为利用电梯进行移动期间的运动信息的可代替行动模式和被保险人id,从特性数据库87取得与被保险人id对应的至少包含体重的被保险人特性信息,根据可代替行动模式以及被保险人特性信息算出代替前消耗能量。

进而,代替效果算出部86根据从代替行动检索部85接收到的代替行动的单位消耗能量、可代替行动模式中的移动高度和与被保险人id对应的至少包含体重的被保险人特性信息,算出代替后消耗能量。代替后消耗能量与代替前消耗能量之差,表示在将利用电梯向上层移动1次替换成利用楼梯向上层移动的情况下的消耗能量的增加量。

另外,代替效果算出部86从代替行动检索部85接收可代替行动模式的检测频度,例如,将在1年间可能发生的利用电梯向上层移动的次数与上述的消耗能量的增加量相乘,算出1年间采取了代替行动的情况下的消耗能量增加量。代替效果算出部86将算出的消耗能量增加量换算成蓄积了的脂肪的燃烧重量而算出1年间的减重效果的期待值,使用代替行动建议发送部88将1年间的减重效果等代替效果发送到便携设备70。便携设备70的代替行动建议显示部73在进行代替行动建议的提示时对被保险人一并提示该代替效果。

另外,如果按照作为上述的可代替行动的另一例而表示的“有低卡路里的代替食材的高卡路里食材的购买”的例子,则前兆行动模式检测部84从能够从行动收集部81取得的购买食品信息的时间系列模式之中、检测可代替行动模式信息所指定的表示“在特定时间段和/或星期几接近特定的食品零售店”的购买食品信息来作为前兆行动模式。代替行动检索部85,从代替行动数据库83取得作为对应的代替行动的“低卡路里代替食材的购买”,并且取得标准身材的人摄取了单位数量的该代替食材时的摄取能量来作为单位摄取能量。

代替效果算出部86,用与上述的将乘电梯替换成走楼梯上下的例子同样的方法,例如,算出将迄今为止1年间摄取了的高卡路里食材替换成等量的低卡路里代替食材的情况下的摄取能量的减少量,将该减少量换算成所蓄积的脂肪的减少重量。代替效果算出部86根据脂肪的减少重量等算出1年间的减少效果的期待值,使用代替行动建议发送部88将1年间的减少效果等代替效果发送到便携设备70。便携设备70的代替行动建议显示部73在进行代替行动建议的提示时对被保险人一并提示该代替效果。

通过上述的处理,收集被保险人的行动信息,基于收集到的行动信息制作改善被保险人的健康的代替行动来作为劝告信息,将制作而成的代替行动通知给被保险人的便携设备70,因此,被保险人能够具体地理解怎么做才能够进一步降低罹患各种疾患的风险,能够进一步推动被保险人做出更多的健康努力。

通过以上构成,关于在1次行动中使被保险人的运动量(消耗能量)增加的效果小、或者、在1餐中使被保险人的摄取能量减少的效果小那样的、负担轻容易执行的代替行动,通过抓住其在被保险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高频度地发生的机会,能够表示其效果大小来进行累积代替次数就能够期待高健康改善效果的建议(劝告信息)。另外,在被保险人即将采取成为代替对象的行动之前,通过前兆行动模式所进行的预测而适时地建议适当的代替行动。由此,能够有效地引导被保险人为了健康改善而实施代替行动,因此,能促进被保险人的健康改善,减少与医疗费有关的保险金支付,并能够期待对保险事业收支改善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便携设备70作为具备构成运动检测部71、饮食行动检测部72以及代替行动建议显示部73的全部构成的1个设备进行了说明,也可以设为由具备这些构成的一部分的多个设备构成。

另外,关于向特性数据库87登记每名被保险人的体重等被保险人特性信息,可以设为登记在对被保险人进行登记时通过测定或问诊取得的数据,但是为了进行与被保险人的体重变化相应的建议,优选,设为定期将由体重计(省略图示)测定到的数据从便携设备70向行动收集部81发送并更新特性数据库87的内容的构成。该情况下,关于测定数据,既可以设为被保险人用便携设备70进行手工输入,也可以从与便携设备70对应的体重计直接取得。

另外,便携设备70具备的饮食行动检测部72,设为生成引入了购买的食品的信息的购买食品信息,但是,也可以构成为,生成引入了被保险人摄取的食品的信息的摄取食品信息。该情况下,在摄取前就提示应取代高卡路里的食品而摄取的低卡路里的代替食品。

另外,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的构成,例如,也可以设为,将代替行动建议装置80的各构成附加于图4所示的劝告制作部49,从保险金算出装置40向便携设备70发送上述的劝告信息以对被保险人进行提示。该情况下,在实施方式1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中,公开了使保险金增减的内容,但是,也可以使医疗保险涉及的其他要素(例如,住院天数、患上预定疾患时被支付的一次性补助、保费)增减。

以上,对于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保险金推算系统等,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将各种变形应用于本实施方式而得的方式或者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而构筑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另外,在本公开中,单元、装置、部件或者全部或一部分构成部分、或者上述图中表示的框图的全部或功能块,也可以通过半导体装置、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包含lsi(largescale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的1个或多个电子电路来执行。lsi或ic既可以集成于1块芯片,也可以组合多块芯片而构成。例如,存储元件以外的功能块也可以集成于1块芯片。在此,虽然称为lsi或ic,但是,根据集成度不同称呼也发生变化,也可以称为系统lsi、vlsi(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ulsi(ultralargescaleintegration,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出于同样目的,也可以使用lsi的制造后可编程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fpga)、或能够进行lsi内部的接合关系的再构成或lsi内的电路区划的配套(setup)的可重构逻辑器件(reconfigurablelogicdevic。

进一步,单元、装置、部件或全部或一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或操作,可以通过软件处理来执行。该情况下,软件记录于1个或多个rom、光盘、硬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记录介质,在软件通过处理装置(processor)执行了时,由该软件所特定的功能通过处理装置(processor)以及周边装置来执行。系统或装置,也可以具备记录有软件的1个或多个非易失性记录介质、处理装置(processor)以及必需的硬件设备、例如接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