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682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中,通常包括柔性基板以及形成于柔性基板一侧的各显示器件层结构。例如,柔性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结构可以包括:柔性基板、在柔性基板上依次形成的多个导电层,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层、阳极层、有机发光层、阴极层以及封装层,当柔性oled显示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时,还可以包括1-2个触控电极层。在各导电层之间还可以设置绝缘层,以使相邻的导电层之间绝缘。

此外,一些柔性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部分可以折叠的区域(可称为弯折区)。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区中的部分可以沿着某个方向折叠。折叠时,在折叠方向上宽度较小的电极容易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断路。若断裂的电极为触控电极,则将导致该电极触控检测不良甚至触控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压力检测显示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二触控电极;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在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最小宽度l1,在非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二最小宽度l2,且满足:l1>l2;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弯折轴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弯折轴与第二方向的夹角。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柔性触摸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

按照本申请的方案,由于弯折轴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弯折轴与第二方向的夹角,通过将弯折区内的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最小宽度l1设置得较大,可以避免弯折区内的第二触控电极在弯折时,在某一较小区域内受到相对集中的应力作用,从而减小第二触控电极由于弯折导致的断裂和折断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触控检测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a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b为图1a中的第二触控电极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a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b为图2a中的第一触控电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c为图2a中的第二触控电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d为沿图2a中的a-a’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a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b为沿图3a中的b-b’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c为沿图3a中的b-b’的另一个可选实现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a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b为图4a中,第二触控电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c为图4a所示的实施例中,位于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d为图4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见图1a所示,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二触控电极120。

此外,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还包括弯折区f1和非弯折区。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在弯折区f1内的部分可以折叠,而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在非弯折区的部分则不可以发生形变。

进一步参见图1b所示,为图1a所示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电极组的示意性结构图。

从图1b中可以看出,在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120具有沿第一方向d1的第一最小宽度l1,在非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120具有沿第一方向d1的第二最小宽度l2,且满足l1>l2。

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弯折轴与第一方向d1的夹角小于弯折轴与第二方向d2的夹角。

假设弯折区为图1b所示的两条虚线与柔性触摸显示面板轮廓相交形成的矩形区域,那么,在该弯折区,弯折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θ1,θ1]。在这里,-θ1和θ1分别为矩形区域的两个对角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弯折区f1内第二触控电极120的沿第一方向d1的最小宽度大于非弯折区内第二触控电极120的沿第一方向d1的最小宽度,使得处于弯折区f1的第二触控电极120无论沿何方向被弯折,均不易产生裂纹,进而降低了第二触控电极120在弯折时断裂导致触控失效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0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中的一者,而第二触控电极120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另一者。通过向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触控感应电极采集的触控感应信号,可以确定出触摸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还包括其他公知的结构,例如,像素阵列,以及向像素阵列中的各像素提供显示信号的薄膜晶体管等。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2a所述,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与图1a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同样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二触控电极220。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同样包括弯折区f1和非弯折区。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在弯折区f1内的部分可以折叠,而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在非弯折区的部分则不可以发生形变。此外,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中,在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220具有沿第一方向d1的第一最小宽度l1,在非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220具有沿第一方向d1的第二最小宽度l2,且同样满足l1>l2。

与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

具体地,参见图2b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控电极21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b所示,第一触控电极21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1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1的第一连接电极212。

类似地,参见图2c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电极22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c所示,第二触控电极220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1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1的第二连接电极222。

此外,进一步参见图2d所示,其为沿图2a中a-a’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如图2d所示,第一触控电极块211、第二触控电极块221和第二连接电极222形成在第一导体层。第一连接电极212形成在第二导体层。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230。

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通过将通过设置弯折区f1内第二触控电极220的沿第一方向d1的最小宽度大于非弯折区内第二触控电极220的沿第一方向d1的最小宽度,使得处于弯折区f1的第二触控电极220无论沿何方向被弯折,均不易产生裂纹,进而降低了第二触控电极220在弯折时断裂导致触控失效的风险。

此外,本实施例的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块211、第二触控电极块221以及第二连接电极222设置在同一个导体层,可以相应地减小第一触控电极块211和与之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1之间的间距,使得二者形成的感应电容的信号量更大,有利于提高触摸检测的精度。

参见图3a所示,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与图2a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同样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二触控电极220。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同样包括弯折区f1和非弯折区。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在弯折区f1内的部分可以折叠,而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在非弯折区的部分则不可以发生形变。此外,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中,在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220具有沿第一方向d1的第一最小宽度l1,在非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220具有沿第一方向d1的第二最小宽度l2,且同样满足l1>l2。

此外,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也具有与图2a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结构。具体地,第一触控电极21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块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块的第一连接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20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第二触控电极块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的第二连接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块、第二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连接电极形成在第一导体层。第一连接电极形成在第二导体层。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

参见图3b所示,为沿图3a中b-b’的剖视图。

如图3b所示,本实施例与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设置于弯折区f1内的第二触控电极320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刻缝323,且第一刻缝323内填充有绝缘材料。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体层位于比第二导体层更靠近基板的一侧,在这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刻缝323内填充的绝缘材料可以是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绝缘材料。在制作时,例如,可以先制作第一导体层上的第一触控电极块、第二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连接电极,然后,在第一导体层上覆盖绝缘材料。这样一来,绝缘材料可以填充至第一刻缝323中。

通过在位于弯折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块上设置多个第一刻缝323,可以进一步增强弯折区内的第二触控电极块的耐弯折性。具体地,若在弯折过程中,第二触控电极块上出现裂纹,由于第一刻缝以及绝缘材料的存在,可以阻止裂纹在第二触控电极块上进一步蔓延,进而避免了第二触控电极块断裂导致触控失效。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设置于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块311上可以形成有多个第二刻缝313。第二刻缝313内同样可以填充有绝缘材料。这样一来,同样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弯折区内的第一触控电极310的耐弯折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刻缝和第二刻缝可以具有如图3b所示的结构,也即,第一刻缝323和第二刻缝313为通槽,在第一刻缝323处,第二触控电极被相应地挖空,且在第二刻缝处,第一触控电极也被相应地挖空。或者,形成在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上的第二刻缝和第一刻缝可以具有如图3c所示的结构,也即,第一刻缝323’和第二刻缝313’为非通槽,在第一刻缝323’处,第二触控电极未被相应地挖空,且在第二刻缝处,第一触控电极也未被相应地挖空,只是在第一刻缝323’处,第二触控电极的厚度较小,且在第二刻缝313’处,第一触控电极的厚度较小。

此外,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第一刻缝和第二刻缝中填充的绝缘材料可以是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材料的耐弯折性更佳,因而,当在第一刻缝和第二刻缝中填充的绝缘材料为有机材料时,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耐弯折性。在这里,有机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含酚聚合物衍生物、丙烯酸类聚合物、酰亚胺类聚合物、芳醚类聚合物、酰胺类聚合物、含氟类聚合物、p-二甲苯类聚合物、乙烯醇类聚合物和/或其混合物等等。类似地,覆盖第一导体层的绝缘材料也可以是有机材料。由于用于体现耐弯折度的抗拉强度与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材料厚度的乘积成正比,通过适当地增大绝缘材料的厚度,可以相应地增大绝缘材料的耐弯折度,进而也可以为第一导体层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块、第二电极块和第二连接电极起到更佳的保护作用。在这里,覆盖第一导体层的绝缘材料的厚度例如可以大于1μm。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弯折区f1中,各第一刻缝323、323’可以形成在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最小宽度之处。由于在宽度最小之处,第二触控电极因弯折导致断裂的风险最大,因此,在此处设置第一刻缝323、323’,可以更加显著地提升第二触控电极的耐弯折性。

参见图4a所示,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与图2a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同样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410。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二触控电极420。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同样包括弯折区f1和非弯折区。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在弯折区f1内的部分可以折叠,而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在非弯折区的部分则不可以发生形变。此外,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中,在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420具有沿第一方向d1的第一最小宽度l1,在非弯折区,第二触控电极420具有沿第一方向d1的第二最小宽度l2,且同样满足l1>l2。此外,第一触控电极410同样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块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块的第一连接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20同样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第二触控电极块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的第二连接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块、第二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连接电极形成在第一导体层。第一连接电极形成在第二导体层。

与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进一步对第二触控电极420的形状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形成在弯折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块的形状为由至少两个形成在非弯折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块沿第二方向部分交叠形成的形状。参见图4b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二触控电极420的示意性结构图。弯折区f1中,第二触控电极420的形状为由三个形成在非弯折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块421沿第二方向d2部分交叠形成的形状。

从图4b可以看出,由至少两个形成在非弯折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块沿第二方向部分交叠的形状作为弯折区内第二触控电极块的形状,可以相应地减小弯折区内,第二触控电极轮廓边缘与第一方向d1的夹角。从而减小弯折区内第二触控电极轮廓边缘与弯折轴之间的夹角。这样一来,在弯折区弯折时,弯折区内的第二触控电极受弯折引起的形变较小,相应地受到的应力也较小,进一步降低了弯折时受应力作用引起的第二触控电极的折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来确定弯折区中的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具体由几个非弯折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块沿第二方向部分交叠形成。例如,当弯折区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宽度时,可以设置弯折区中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为由较多的非弯折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块沿第二方向部分交叠形成的形状。另一方面,当弯折区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较小的宽度时,可以设置弯折区中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为由较少的非弯折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块沿第二方向部分交叠形成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使第一触控电极410和第二触控电极420在第一方向上更紧密地相互嵌入,从而使得第一触控电极410和第二触控电极420之间间距较小、触控感应信号量较大,在弯折区f1中,如图4a所示,各第一触控电极块411a的面积小于形成在非弯折区的各第一触控电极块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形成在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具有折线和/或曲线边缘。

参见图4c所示,例如,当形成在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块41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412具有折线边缘时,组成折线的各条线段与第一方向d1的夹角小于形成在非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的边缘与第一方向的夹角。

具体地,可以进一步参见图4d所示,其为图4c中附图标记450所示区域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4d所示,在弯折区内,组成第一触控电极块411折线轮廓的各条线段与第一方向d1的夹角为θ1,组成第二触控电极块421折线轮廓的各条线段与第一方向d1的夹角为θ2,由于θ1、θ2均小于形成在非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的边缘与第一方向的夹角。这样一来,在受到弯折时,弯折区内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的轮廓与弯折轴之间的夹角也相应地较小,从而减小了弯折时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的形变,进一步地提升了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的耐弯折性。

可选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参见图5所示,为当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5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柔性基板510、形成在柔性基板上的有机发光功能层520以及形成在有机发光功能层上的薄膜封装层530。有机发光功能层可以进一步包括阳极521、阴极522以及形成在阳极521和阴极522之间的发光材料523。

当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可以形成在薄膜封装层530远离柔性基板510的上表面。例如,第一触控电极块541、第二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连接电极542可以形成在薄膜封装层530的上表面,在第一触控电极块541、第二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连接电极542之上覆盖绝缘材料550,再在绝缘材料550之上制作第一连接电极561。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将触控功能层集成于oled面板薄膜封装层表面,一方面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较厚的触控面板的贴附,将触控功能层的制备高度集成于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制备工艺简单,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该结构能够实现仅采用一个驱动ic为触控功能层与显示功能层同时提供驱动,减少了驱动芯片的个数,因而有利于更进一步地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避免了贴附厚度较厚的触控面板,有利于柔性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从而使得面板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用户体验,且为显示器件的柔性化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可以是柔性oled触控显示面板,但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任何可能的显示技术形式,如微发光二极管显示(microled),量子点显示(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qled),电子纸等,具体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设置。

参见图6所示,为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显示装置600可包括如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描述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如上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的公知的结构,例如,用于向柔性触摸显示装置提供显示信号的集成电路芯片等。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包含如上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可弯曲或可卷曲或可折叠等的蜂窝式移动电话、平板电脑、计算机、智能穿戴设备、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显示装置等等。只要柔性触摸显示装置包含了本申请公开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的结构,便视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柔性触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将弯折区的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最小宽度l1设置得较大,可以减小第二触控电极由于弯折导致的断裂和折断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触控检测失效的风险。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