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坑的构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1886发布日期:2019-02-10 13:45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集水坑的构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建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水坑的构建方法、集水坑的构建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d模型批注方案,是利用三维模式转成二维模式,然后在二维模式下进行批注。所有web上二维显示的元素都可以采用此方案进行批注。比如,在线图片处理系统,office文件在线批注,pdf文件在线批注,能转成office格式或者pdf格式的文件的在线批注。

三维模式转成二维模式进行批注,三维模式下,选取固定的视点,截取当时视点整个场景图形,数据内容是base64编码的字符串,web页面利用该字符串初始化成图片元素,利用svg技术对该张图片进行批注图形的绘制。

同时,由于是基于视点的场景图片,如果在批注模式下的话,场景图片的区域大小改变的情况下,则会导致批注和场景的位置发生错位,所以每次截取该视点下的场景图片时,需要保证区域大小固定。

在建筑或建筑建模的领域中,建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且基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之下时需要设置排水方式。集水坑(waterpit)就是比较简便的一种方式,适用于基底埋深<5m时。

设置集水坑的条件是:当有排水需要且排水设施低于室外排水管网时,比如在地下室或地下车库,需要通过设置一定容积的积水坑来暂时汇集需要排出的污废水或杂用水,当积累到一定水位时,(自动或手动)启动设在坑内的排水泵,将水提升到室外排水管网的高度,再通过室外管网排出。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通常有筏基和桩基等处理方式,集水坑是布置在地基及以下。

另外,在集水坑的概念下还包括:

集水坑形状,对应集水坑的类型,分为矩形集水坑、异形集水坑和自定义集水坑三种类型.对于异形集水坑,一般在建模过程中可以编辑集水坑的截面形状,自定义集水坑在图上绘制截面形状。

截面宽度,指输入集水坑坑洞的截面宽度。

截面高度,指输入集水坑坑洞的截面高度。

坑底出边距离(mm),指集水坑底部出边的长度,单位mm。

坑底板厚度(mm),指集水坑洞口下方的底板厚度,单位mm。

坑板顶标高(m),指集水坑底板的顶标高,单位mm。

放坡输入方式,指放坡角度和放坡底宽,其中放坡角度是指集水坑底面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放坡底宽是指集水坑坡面在水平面的投影宽度。

而要构造出集水坑模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集水坑的父有筏板基础和桩承台两类,集水坑父的形状是多变的,厚度是不固定的,集水坑可能会遇到筏板的组合场景、也可能遇到桩承台的组合场景,也可能遇到筏板和桩承台组合的场景,集水坑如何应对父的形状多变和父的放置场景复杂的局面,就是摆在需求设计和模型开发人员面前的难题。并且父的形状会决定集水坑最终的的形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水坑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集水坑的构建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包括:将集水坑沿竖直方向向上延展形成第一扫描体,第一扫描体的高度为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将集水坑的坑口多边形沿竖直方向向上放样并形成第二扫描体;筛选与第一扫描体相交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将第二扫描体的高度设置为第一类筏板中顶标高最高的筏板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或承台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设置集水坑的坑底的出边距离;将坑口多边形偏移操作形成结果多边形;计算集水坑的最大放坡高度;设置集水坑的放坡高度;获取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在偏移操作过程中的偏移距离;根据放坡高度计算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筛选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中与集水坑的父相连接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二类筏板和第二类承台,集水坑的父是指集水坑的中心点位于其竖直下方的筏板或承台;将所有第二类筏板和/或第二类承台沿竖直方向向下延展形成第三扫描体,第三扫描体的高度大于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求第三扫描体与集水坑的放坡体的交集,形成第四扫描体;合并所有与集水坑相交的筏板和/或承台,形成第五扫描体;在第四扫描体中扣减第五扫描体,形成第六扫描体。

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通过上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包括集水坑的扫描体(三维图),实现了集水坑建模算法,该算法可以不区分集水坑的父(以下简称为父),也不区分父的形状和父的组合场景,可以快速实现建模效果。而该算法思路清晰流畅,实现相对容易,且算法的设计脱离了具体业务场景的束缚,通过抽象设计兼容了能想到的具体业务场景,并让抽象的算法更适应灵活多变的工程模型,同时使得模型创建更加灵活,具有自适应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第六扫描体不是联通的体,则对第六扫描体进行结构处理,结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选取及合并第六扫描体中的扫描子体、对扫描子体取舍处理、选取扫描子体中底标高最低的一块扫描子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最终获得的第六扫描体可能不是一个联通的体,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归类总结,选择和判断非联通的体是否需要合并处理、是否需要取舍处理、是否需要取底标高最低的一块,而通过上述的处理最终经过取舍以后得到一个整体就是最终的集水坑的体,这样使得最终获得的集水坑的体更符合实际,提升了算量的准确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相等且为一个定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实际业务出发,同一个集水坑各边的放坡距离通常设定为相等的一个定值,这样在尽可能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简化构建过程中的算法,提升建模的速度。而更进一步地,也可以将算法设计为各边放坡距离不一样的处理逻辑,这样需要在现有算法稍作修改便可以投入实际应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存储各边的边坡距离,保证每个边坡都有出边距离信息,以便于后续对边的相关数据的索引,使得能够更准确地对集水坑各边的信息的索引和放坡距离的查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结果多边形、集水坑的高度、集水坑的放坡高度及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偏移距离中的一项或多项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的条件包括结果多边形、集水坑的高度、集水坑的放坡高度及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偏移距离中的一项或多项,使得集水坑放坡体的构建更符合实际条件,并能够根据相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提升了构建的灵活性。其中集水坑的放坡方向包括向外和向内,而具体是向外还是向内放坡一般取决于放坡距离的正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布尔运算求交集、合并及扣减。

在该技术方案中,构建过程中包括对于图像的逻辑处理,如图形之间的求交集、合并及扣减,可以采用布尔运算进行相关的逻辑处理,最终获得更贴近实际,且清晰美观的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水坑的构建系统,包括:构建单元,用于将集水坑沿竖直方向向上延展形成第一扫描体,第一扫描体的高度为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构建单元还用于将集水坑的坑口多边形沿竖直方向向上放样并形成第二扫描体;选择单元,用于筛选与第一扫描体相交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设置单元,用于将第二扫描体的高度设置为第一类筏板中顶标高最高的筏板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或承台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设置单元还用于设置集水坑的坑底的出边距离;构建单元还用于将坑口多边形偏移操作形成结果多边形;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集水坑的最大放坡高度;设置单元还用于设置集水坑的放坡高度;构建单元还用于获取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在偏移操作过程中的偏移距离;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放坡高度计算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构建单元还用于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选择单元还用于筛选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中与集水坑的父相连接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二类筏板和第二类承台,集水坑的父是指集水坑的中心点位于其竖直下方的筏板或承台;构建单元还用于将所有第二类筏板和/或第二类承台沿竖直方向向下延展形成第三扫描体,第三扫描体的高度大于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处理单元,用于求第三扫描体与集水坑的放坡体的交集,形成第四扫描体;处理单元还用于合并所有与集水坑相交的筏板和/或承台,形成第五扫描体;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四扫描体中扣减第五扫描体,形成第六扫描体。

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的构建系统,构建包括集水坑的扫描体(三维图),实现了集水坑建模算法,该系统和算法可以不区分集水坑的父(以下简称为父),也不区分父的形状和父的组合场景,可以快速实现建模效果。而该算法思路清晰流畅,实现相对容易,且算法的设计脱离了具体业务场景的束缚,通过抽象设计兼容了能想到的具体业务场景,并让抽象的算法更适应灵活多变的工程模型,同时使得模型创建更加灵活,具有自适应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水坑的构建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第六扫描体不是联通的体,则对第六扫描体进行结构处理,结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选取及合并第六扫描体中的扫描子体、对扫描子体取舍处理、选取扫描子体中底标高最低的一块扫描子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最终获得的第六扫描体可能不是一个联通的体,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归类总结,选择和判断非联通的体是否需要合并处理、是否需要取舍处理、是否需要取底标高最低的一块,而通过上述的处理最终经过取舍以后得到一个整体就是最终的集水坑的体,这样使得最终获得的集水坑的体更符合实际,提升了算量的准确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相等且为一个定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实际业务出发,同一个集水坑各边的放坡距离通常设定为相等的一个定值,这样在尽可能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简化构建过程中的算法,提升建模的速度。而更进一步地,也可以将算法设计为各边放坡距离不一样的处理逻辑,这样需要在现有算法稍作修改便可以投入实际应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存储各边的边坡距离,保证每个边坡都有出边距离信息,以便于后续对边的相关数据的索引,使得能够更准确地对集水坑各边的信息的索引和放坡距离的查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构建单元用于根据结果多边形、集水坑的高度、集水坑的放坡高度及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偏移距离中的一项或多项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的条件包括结果多边形、集水坑的高度、集水坑的放坡高度及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偏移距离中的一项或多项,使得集水坑放坡体的构建更符合实际条件,并能够根据相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提升了构建的灵活性。其中集水坑的放坡方向包括向外和向内,而具体是向外还是向内放坡一般取决于放坡距离的正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单元通过布尔运算求交集、合并及扣减。

在该技术方案中,构建过程中包括对于图像的逻辑处理,如图形之间的求交集、合并及扣减,可以采用布尔运算进行相关的逻辑处理,最终获得更贴近实际,且清晰美观的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装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通过上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包括集水坑的扫描体(三维图),实现了集水坑建模算法,该算法可以不区分集水坑的父(以下简称为父),也不区分父的形状和父的组合场景,可以快速实现建模效果。而该算法思路清晰流畅,实现相对容易,且算法的设计脱离了具体业务场景的束缚,通过抽象设计兼容了能想到的具体业务场景,并让抽象的算法更适应灵活多变的工程模型,同时使得模型创建更加灵活,具有自适应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通过上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包括集水坑的扫描体(三维图),实现了集水坑建模算法,该算法可以不区分集水坑的父(以下简称为父),也不区分父的形状和父的组合场景,可以快速实现建模效果。而该算法思路清晰流畅,实现相对容易,且算法的设计脱离了具体业务场景的束缚,通过抽象设计兼容了能想到的具体业务场景,并让抽象的算法更适应灵活多变的工程模型,同时使得模型创建更加灵活,具有自适应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水坑的构建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集水坑的构建系统及计算机装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将集水坑沿竖直方向向上延展形成第一扫描体,第一扫描体的高度为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

步骤s104,将集水坑的坑口多边形沿竖直方向向上放样并形成第二扫描体;

步骤s106,筛选与第一扫描体相交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将第二扫描体的高度设置为第一类筏板中顶标高最高的筏板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或承台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

步骤s108,设置集水坑的坑底的出边距离;

步骤s110,将坑口多边形偏移操作形成结果多边形;

步骤s112,计算集水坑的最大放坡高度;

步骤s114,设置集水坑的放坡高度;

步骤s116,获取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在偏移操作过程中的偏移距离;

步骤s118,根据放坡高度计算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

步骤s120,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

步骤s122,筛选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中与集水坑的父相连接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二类筏板和第二类承台,集水坑的父是指集水坑的中心点位于其竖直下方的筏板或承台;

步骤s124,将所有第二类筏板和/或第二类承台沿竖直方向向下延展形成第三扫描体,第三扫描体的高度大于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

步骤s126,求第三扫描体与集水坑的放坡体的交集,形成第四扫描体;

步骤s128,合并所有与集水坑相交的筏板和/或承台,形成第五扫描体;

步骤s130,在第四扫描体中扣减第五扫描体,形成第六扫描体。

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通过上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包括集水坑的扫描体(三维图),实现了集水坑建模算法,该算法可以不区分集水坑的父(以下简称为父),也不区分父的形状和父的组合场景,可以快速实现建模效果。而该算法思路清晰流畅,实现相对容易,且算法的设计脱离了具体业务场景的束缚,通过抽象设计兼容了能想到的具体业务场景,并让抽象的算法更适应灵活多变的工程模型,同时使得模型创建更加灵活,具有自适应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若第六扫描体不是联通的体,则对第六扫描体进行结构处理,结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选取及合并第六扫描体中的扫描子体、对扫描子体取舍处理、选取扫描子体中底标高最低的一块扫描子体。

在该实施例中,最终获得的第六扫描体可能不是一个联通的体,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归类总结,选择和判断非联通的体是否需要合并处理、是否需要取舍处理、是否需要取底标高最低的一块,而通过上述的处理最终经过取舍以后得到一个整体就是最终的集水坑的体,这样使得最终获得的集水坑的体更符合实际,提升了算量的准确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相等且为一个定值。

在该实施例中,从实际业务出发,同一个集水坑各边的放坡距离通常设定为相等的一个定值,这样在尽可能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简化构建过程中的算法,提升建模的速度。而更进一步地,也可以将算法设计为各边放坡距离不一样的处理逻辑,这样需要在现有算法稍作修改便可以投入实际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存储各边的边坡距离,保证每个边坡都有出边距离信息,以便于后续对边的相关数据的索引,使得能够更准确地对集水坑各边的信息的索引和放坡距离的查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根据结果多边形、集水坑的高度、集水坑的放坡高度及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偏移距离中的一项或多项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

在该实施例中,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的条件包括结果多边形、集水坑的高度、集水坑的放坡高度及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偏移距离中的一项或多项,使得集水坑放坡体的构建更符合实际条件,并能够根据相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提升了构建的灵活性。其中集水坑的放坡方向包括向外和向内,而具体是向外还是向内放坡一般取决于放坡距离的正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通过布尔运算求交集、合并及扣减。

在该实施例中,构建过程中包括对于图像的逻辑处理,如图形之间的求交集、合并及扣减,可以采用布尔运算进行相关的逻辑处理,最终获得更贴近实际,且清晰美观的模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计算机装置实现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计算集水坑的box(体),为了使集水坑的box能过滤出当前楼层的筏板或承台图元,放大了集水坑box在最大点z方向(竖直方向)的值,放大值为c(dsumpboxextendlength)=5000,表示当前楼层最大高度最大是5m,这样集水坑的扣减体是一个被放大的柱体。

2)按照集水坑坑口多边形polygon创建集水坑的扣减体,集水坑的扣减体实际上是一个柱体。这个扣减体的构造步骤包括:使用接口boxint()获取所有与集水坑的box相交且误差在0.1范围内的筏板或承台图元,并且如果是筏板那就获取顶标高最高的筏板,因为筏板有高低板和变截面的情况,所以需要记录该块筏板体的中心点到顶部的高度值;如果是承台则只需要取体的中心点到顶部的高度值即可,计算体的中心点到体的顶部的高度值可调用相关的计算方法。

3)根据集水坑坑口多边形polygon6和已经设置了的坑底出边距离,计算多边形偏移数组,确定偏移的相关数据。

4)调用图形平台提供的polygonoffset()接口,对集水坑坑口多边形polygon做偏移操作,操作完成得到集水坑坑口初始多边形polygon和结果多边形poffsetpoly的对应关系(poffsetcoedgemap)。

5)计算集水坑所能放坡的最大放坡高度(dmaxheight)。集水坑都是按照坑口多边形的中心点找父,无论集水坑父的组合场景有多么复杂,集水坑的父总是唯一的且只有一个,集水坑放坡到父图元(筏板或桩承台)底部,集水坑的高度也就是(父图元的底标高–坑板顶标高+坑底板厚度)。

6)获取集水坑每条边的偏移距离,放坡距离可以按照给定的放坡高度来计算。图形平台提供的放坡接口earthworkslope定义放坡距离为负值则向外扩,为正值则向内扩,因此每条边的放坡距离(doutoffset)就是按照(-dmaxheight*1.0/tan(dangle))计算(其中dangle指的是放坡角度)。另外可以使用数组poutoffsets管理存储各条边的放坡距离,并且目前从实际业务出发对于同一个集水坑各边的放坡距离doutoffset是相同的一定的且是定值。

7)使用有序数组pnewoutoffsets存储各边的边坡距离,保证每个边坡都有出边距离信息。pnewoutoffsets存储的顺序可以是多边形的自然初始顺序,根据集水坑坑口初始多边形和结果多边形的对应关系poffsetcoedgemap,输入loop索引和边索引就可以知道边的初始索引。根据初始索引就可以从数组poutoffsets中查找到每条边的实际放坡距离。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准确的对应集水坑各边的索引和放坡距离。

8)构造集水坑的放坡体(pslopebody),具体就是使用图形平台接口earthworkslope(),传入偏移多边形poffsetpoly,传入集水坑高度dmaxheight,传入集水坑各边偏移距离pnewoutoffsets,再根据传入的数据进行构造。其中向外还是向内放坡取决于放坡距离的正负。

9)取所有与集水坑相交且与集水坑父相连的无限放大体存储在容器ointbodys中。首先过滤掉不与集水坑相交的筏板或承台,将满足相交的集水坑存储在容器vecsavebody中,再判断容器vecsavebody中的所有个体与集水坑父的体是否是相连接的,继续判断筏板或承台与集水坑父筏板体之间的关系,而如果判断出容器中任意一个筏板与父对于体不分离或对于多边形不外切不分离的情况则认为这个筏板完全与父相连。那么把这个筏板体重新构造一个从底往下延伸的无限高度的体,用于与集水坑体合并,具体高度可以是c(dmaxcolumnbodyheight)=-1000000(相当于无穷大),重新构造的放大体存储到相交体容器ointbodys中。

10)合并容器ointbodys中的所有无限放大体,合并体形成pintbody。

11)求集水坑放坡体pslopebody和pintbody的相交体。如果合并体pintbody是有效的,可以借助图形平台接口求相交体(pintresult)。

12)合并所有与集水坑相交的筏板或承台体,作为扣减体psubbodys。

13)从相交体pintresult中扣减psubbodys,可以借助图形平台扣减接口subtract()。扣减的目的是保证集水坑放坡以后的边界不会超出父图元以及与父图元相连图元的box(体)之外。扣减以后的结果体命名为presult。

14)扣减结果体presult有可能是非联通的,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归类总结,判断非联通的体是否需要合并处理、是否需要取舍处理、是否需要取底标高最低的一块。最终经过取舍以后得到一个整体就是最终的集水坑的体。

在该实施例中,基本包括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构建过程,最终获得了包括构建后的集水坑在内的三维图形,并且在构建过程中不区分集水坑的父(以下简称为父),也不区分父的形状和父的组合场景,可以快速实现建模效果。同时,对初步形成的扣减结果体presult进行了判断和调整,使得最终形成的模型能够在保证算量精确度的同时,尽可能地符合实际情况。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集水坑的构建系统2,如图2所示,包括:构建单元202,用于将集水坑沿竖直方向向上延展形成第一扫描体,第一扫描体的高度为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构建单元202还用于将集水坑的坑口多边形沿竖直方向向上放样并形成第二扫描体;选择单元204,用于筛选与第一扫描体相交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设置单元206,用于将第二扫描体的高度设置为第一类筏板中顶标高最高的筏板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或承台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设置单元206还用于设置集水坑的坑底的出边距离;构建单元202还用于将坑口多边形偏移操作形成结果多边形;计算单元208,用于计算集水坑的最大放坡高度;设置单元206还用于设置集水坑的放坡高度;构建单元202还用于获取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在偏移操作过程中的偏移距离;计算单元208还用于根据放坡高度计算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构建单元202还用于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选择单元204还用于筛选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中与集水坑的父相连接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二类筏板和第二类承台,集水坑的父是指集水坑的中心点位于其竖直下方的筏板或承台;构建单元202还用于将所有第二类筏板和/或第二类承台沿竖直方向向下延展形成第三扫描体,第三扫描体的高度大于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处理单元210,用于求第三扫描体与集水坑的放坡体的交集,形成第四扫描体;处理单元210还用于合并所有与集水坑相交的筏板和/或承台,形成第五扫描体;处理单元210还用于在第四扫描体中扣减第五扫描体,形成第六扫描体。

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的构建系统2,构建包括集水坑的扫描体(三维图),实现了集水坑建模算法,该系统和算法可以不区分集水坑的父(以下简称为父),也不区分父的形状和父的组合场景,可以快速实现建模效果。而该算法思路清晰流畅,实现相对容易,且算法的设计脱离了具体业务场景的束缚,通过抽象设计兼容了能想到的具体业务场景,并让抽象的算法更适应灵活多变的工程模型,同时使得模型创建更加灵活,具有自适应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处理单元210还用于若第六扫描体不是联通的体,则对第六扫描体进行结构处理,结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选取及合并第六扫描体中的扫描子体、对扫描子体取舍处理、选取扫描子体中底标高最低的一块扫描子体。

在该实施例中,最终获得的第六扫描体可能不是一个联通的体,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归类总结,选择和判断非联通的体是否需要合并处理、是否需要取舍处理、是否需要取底标高最低的一块,而通过上述的处理最终经过取舍以后得到一个整体就是最终的集水坑的体,这样使得最终获得的集水坑的体更符合实际,提升了算量的准确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相等且为一个定值。

在该实施例中,从实际业务出发,同一个集水坑各边的放坡距离通常设定为相等的一个定值,这样在尽可能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简化构建过程中的算法,提升建模的速度。而更进一步地,也可以将算法设计为各边放坡距离不一样的处理逻辑,这样需要在现有算法稍作修改便可以投入实际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存储单元212,用于存储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存储各边的边坡距离,保证每个边坡都有出边距离信息,以便于后续对边的相关数据的索引,使得能够更准确地对集水坑各边的信息的索引和放坡距离的查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构建单元202用于根据结果多边形、集水坑的高度、集水坑的放坡高度及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偏移距离中的一项或多项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

在该实施例中,构建集水坑的放坡体的条件包括结果多边形、集水坑的高度、集水坑的放坡高度及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偏移距离中的一项或多项,使得集水坑放坡体的构建更符合实际条件,并能够根据相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提升了构建的灵活性。其中集水坑的放坡方向包括向外和向内,而具体是向外还是向内放坡一般取决于放坡距离的正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处理单元210通过布尔运算求交集、合并及扣减。

在该实施例中,构建过程中包括对于图像的逻辑处理,如图形之间的求交集、合并及扣减,可以采用布尔运算进行相关的逻辑处理,最终获得更贴近实际,且清晰美观的模型。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装置3,如图3所示,包括存储器302、处理器304及存储在存储器30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装置,处理器3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通过上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包括集水坑的扫描体(三维图),实现了集水坑建模算法,该算法可以不区分集水坑的父(以下简称为父),也不区分父的形状和父的组合场景,可以快速实现建模效果。而该算法思路清晰流畅,实现相对容易,且算法的设计脱离了具体业务场景的束缚,通过抽象设计兼容了能想到的具体业务场景,并让抽象的算法更适应灵活多变的工程模型,同时使得模型创建更加灵活,具有自适应性。

土建钢筋算量软件在服务广大客户的同时,提供了强大的建模显示效果处理功能。软件创建的土建和钢筋的所有模型,均基于算量平台和图形平台的强大功能支持。集水坑属于土建钢筋算量软件中核心模型之一。设置集水坑的几何属性,然后把集水坑模型建立在筏板基础或是桩承台父上,集水坑会根据几何属性值调用集水坑模型构造算法进行建模,待建模完成以后会通知显示效果做体的离散化处理,最后通过算量平台的显示算法处理再在软件视图区域显示出用户想要的集水坑模型效果。而该计算机装置3图形接口设计业务算法能够实现软件模型对这两种地基(筏板和承台)的自适应性建模处理。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通过上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包括集水坑的扫描体(三维图),实现了集水坑建模算法,该算法可以不区分集水坑的父(以下简称为父),也不区分父的形状和父的组合场景,可以快速实现建模效果。而该算法思路清晰流畅,实现相对容易,且算法的设计脱离了具体业务场景的束缚,通过抽象设计兼容了能想到的具体业务场景,并让抽象的算法更适应灵活多变的工程模型,同时使得模型创建更加灵活,具有自适应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