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的窖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76092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窖酒技术,特别涉及是一种智能控制的窖酒方法。



背景技术: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窖酒一般指酒生产企业将精选出的优质原浆酒,盛入以陶质容器为主或其他适宜窖藏的容器内,贮藏在地下、岩洞、半地下的酒窖内,酒窖的温度要求四季温差不宜过大,也就是冬暖夏凉,通风良好。良好的窖酒技术可以极好的提高酒的品质。但现有酒生产企业的窖酒过程相对封闭,消费者不能共同参与到窖酒过程中,互动性差,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的窖酒方法包括,酒窖,网络互联的酒窖环境控制系统、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终端,所述酒窖环境控制系统包括酒窖环境监视单元及酒窖环境调节单元,酒窖环境监视单元实时监控当前酒窖环境并将当前环境参数发送至系统服务器,消费者经过系统服务器验证后可通过客户终端向系统服务器请求浏览和/或查询与该消费者对应的酒窖的当前酒窖环境参数,消费者也可在经过系统服务器验证后通过客户终端向系统服务器请求修改和/或写入与该消费者对应的酒窖的新的酒窖环境参数,系统服务器接收新的酒窖环境参数并将其处理成环境控制信号,发送至酒窖环境调节单元,所述窖酒环境调节单元根据控制信号将酒窖环境调整至符合新的酒窖环境参数。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酒窖包括多个与不同消费者一一对应的窖库及分别位于窖库中的酒瓶,所述酒窖环境监视单元对每个窖库一一监视,所述酒窖环境调节单元对每个窖库一一调节,所述窖库设有锁定单元,所述锁定单元中具有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以录入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通过验证个人信息进行窖库锁定与开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酒窖环境监视单元还包括视频模块,所述视频模块实时记录入窖、保存、出窖过程,并将相应的视频数据发送至系统服务器进行存储,消费者经过系统服务器验证后可通过客户终端向系统服务器请求浏览相应的视频数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酒窖环境监视单元还包括视频模块,所述视频模块实时监控酒窖环境,消费者可通过客户终端向系统服务器发送视频请求,当验证通过后系统服务器发送指令调取与该消费者对应的窖库视频模块并建立视频连线,消费者可以通过在客户终端观看酒窖内的实况直播。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湿度、温度、亮度及通风度,所述酒窖环境调节单元包括温度调节模块,湿度调节模块、风量调节模块及亮度调节模块。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酒窖内窖藏的是白酒时,窖藏温度为20°,湿度为60%-65%;所述酒窖内窖藏的是红酒时,窖藏温度为18°,湿度为70%-75%,亮度参数为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监视单元监视单元包括5个湿度、温度、亮度或通风度传感器,同类型传感器从不同位置对酒窖环境进行监测,由于每个同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不同、信任度不同,每个传感器都有自己相应的权数,在保证总均方差最小的条件下,根据各测点所得到的测量值计算出各传感器的最优加权因子,最后得到融合后的最优值,具体的方法为,根据各测点的历史数据,计算出同功能每个传感器的方差,根据各传感器的历史数据,计算出同功能每个传感器的方差,分别为,设某个测量时刻需估计的真值为χ,各传感器在该时刻的测量值分别为χ1、χ2、χ3、χ4、χ5,,每个值相互独立,各传感器的加权因子是ω1、ω2、ω3、ω4、ω5,则引入加权因子后,智能测控系统的5个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后的χ值和加权因子应该满足以下公式:ω1+ω2+ω3+ω4+ω5=1,0≤ω1,...,ω5≤1,总均方差为总均方差公式δ2的最小值为:依次对ωi和λ求偏导,可求出δ2的最小值为:可得最优加权因子为:

综上,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窖酒方法集成利用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全程视频记录:提供从酒的生产、运输、入窖、出窖到食用等全过程的视频服务;客户密码锁定:入窖上锁,一酒一锁,实现客户对窖酒的远程无线管控和智能跟踪;窖藏参数自动调节:实现计算机或客户终端对窖库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参数的自动调节与数据储存记录,用户体验感好。且本发明采用先进的监控采集技术,地窖贮藏室分布5个测点,同类型传感器从不同位置对环境进行监测,由于每只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不同信任度不同,每只传感器都有自己相应的权数,在保证总均方差最小的条件下,根据各测点所得到的测量值计算出各传感器的最优加权因子,最后得到融合后的最优值,最优融合后的总均方差小于最优融合前的值,说明最优融合后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并且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最优融合后的数值逐渐向真实值靠近。

具体实施例

在下文的细节描述中,组件符号会标示在随附的图示中成为其中的一部份,并且以可实行该实施例的特定范例描述方式来表示。这类实施例会说明足够的细节俾使该领域的一般技艺人士得以具以实施。阅者须了解到本发明中亦可利用其他的实施例或是在不悖离所述实施例的前提下作出结构性、逻辑性、及电性上的改变。因此,下文的细节描述将不欲被视为是一种限定,反的,其中所包含的实施例将由权利要求范围来加以界定。

本发明所述及到的“信息传输”、“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广域网与局域网,如extranet、internet、ineranet等网络。本发明所述的“客户机”、“客户端”、“计算机终端”之间的含义相近或相同或相类似,同时包括pc机类型、手持机类型;本发明所述及的“服务器”、“计算机服务器”之间的含义相近或相同或相类似。服务器在本发明中包含云计算中心。本发明所述的互联网可以包括以太网、万维网等一切计算机信息共享、传输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的窖酒方法,酒窖,网络互联的酒窖环境控制系统、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终端,所述酒窖环境控制系统包括酒窖环境监视单元及酒窖环境调节单元,酒窖环境监视单元实时监控当前酒窖环境并将当前环境参数发送至系统服务器,消费者经过系统服务器验证后可通过客户终端向系统服务器请求浏览和/或查询与该消费者对应的酒窖的当前酒窖环境参数,消费者也可在经过系统服务器验证后通过客户终端向系统服务器请求修改和/或写入与该消费者对应的酒窖的新的酒窖环境参数,系统服务器接收新的酒窖环境参数并将其处理成环境控制信号,发送至酒窖环境调节单元,所述窖酒环境调节单元根据控制信号将酒窖环境调整至符合新的酒窖环境参数。

所述酒窖包括多个与不同消费者一一对应的窖库及分别位于窖库中的酒瓶,所述酒窖环境监视单元对每个窖库一一监视,所述酒窖环境调节单元对每个窖库一一调节,所述窖库设有锁定单元,所述锁定单元中具有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以录入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通过验证个人信息进行窖库锁定与开启。所述酒窖环境监视单元还包括视频模块,所述视频模块实时记录入窖、保存、出窖过程,并将相应的视频数据发送至系统服务器进行存储,消费者经过系统服务器验证后可通过客户终端向系统服务器请求浏览相应的视频数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酒窖环境监视单元还包括视频模块,所述视频模块实时监控酒窖环境,消费者可通过客户终端向系统服务器发送视频请求,当验证通过后系统服务器发送指令调取与该消费者对应的窖库视频模块并建立视频连线,消费者可以通过在客户终端观看酒窖内的实况直播。

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湿度、温度、亮度及通风度,所述酒窖环境调节单元包括温度调节模块,湿度调节模块、风量调节模块及亮度调节模块。所述酒窖内窖藏的是白酒时,窖藏温度为20°,湿度为60%-65%;所述酒窖内窖藏的是红酒时,窖藏温度为18°,湿度为70%-75%,亮度参数为零。

本发明的监视单元监视单元包括5个测点,各个测点包括一个湿度、温度、亮度和通风度传感器,通过同类型传感器从不同位置对酒窖环境进行监测。由于每个同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不同、信任度不同,每个传感器都有自己相应的权数,在保证总均方差最小的条件下,根据各测点所得到的测量值计算出各传感器的最优加权因子,最后得到融合后的最优值,具体的方法为,根据各测点的历史数据,计算出同功能每个传感器的方差,根据各传感器的历史数据,计算出同功能每个传感器的方差,分别为,设某个测量时刻需估计的真值为χ,各传感器在该时刻的测量值分别为χ1、χ2、χ3、χ4、χ5,,每个值相互独立,各传感器的加权因子是ω1、ω2、ω3、ω4、ω5,则引入加权因子后,智能测控系统的5个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后的χ值和加权因子应该满足以下公式:

ω1+ω2+ω3+ω4+ω5=1,0≤ω1,...,ω5≤1,总均方差为总均方差公式δ2的最小值为:依次对ωi和λ求偏导,可求出δ2的最小值为:可得最优加权因子为:

综上,本发明的窖酒方法集成利用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全程视频记录:提供从酒的生产、运输、入窖、出窖到食用等全过程的视频服务;客户密码锁定:入窖上锁,一酒一锁,实现客户对窖酒的远程无线管控和智能跟踪;窖藏参数自动调节:实现计算机或客户终端对窖库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参数的自动调节与数据储存记录,用户体验感好。且本发明采用先进的监控采集技术,地窖贮藏室分布5个测点,同类型传感器从不同位置对环境进行监测,由于每只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不同信任度不同,每只传感器都有自己相应的权数,在保证总均方差最小的条件下,根据各测点所得到的测量值计算出各传感器的最优加权因子,最后得到融合后的最优值,最优融合后的总均方差小于最优融合前的值,说明最优融合后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并且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最优融合后的数值逐渐向真实值靠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