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433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显示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有压力感测单元的显示面板和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包括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触摸屏是一种可接收输入信号的感应式显示装置。当用户触摸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以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序驱动各种组件,从而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且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输入设备,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

现有技术将触控面板与致动器耦合以形成按压式按钮,其可以基于按钮的按压和/或基于在按钮表面上执行的触摸事件来生成输入。按压式按钮的出现将触摸屏对用户输入的感测从传统的二维空间扩展到三维空间,即,触摸屏不仅可以在触摸屏平面上感测用户的触摸输入,而且可以在垂直于触摸屏的方向上感测用户的一级甚至多级按压输入,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与触摸屏的交互体验,丰富了触摸屏的功能。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致动器通常作为单独的模块与触控面板耦合,使得结果得到的触摸屏的尺寸增大,这有悖于日益轻薄化、便携化的当前技术发展趋势。

鉴于上文,在本领域中存在对于改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能够至少部分地缓解或消除以上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压力输入。每一个压力感测单元包括第一上电极、与第一上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电极,以及夹在第一上电极和第一下电极之间的压电材料层。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压电材料”可以是指这样的材料,其在受到机械应力的挤压时,晶体结构会产生变形。晶体结构的变形会使得内部的正负电荷中心由原来的重合状态产生分离,负电荷的中心的一端会吸引正电荷,而正电荷的中心存在的一端会吸引负电荷,这样晶体的两端就表现出了符号相反的电荷,从而在压电材料内部产生电极化现象,对外表现出输出电压和电流。外界施加的应力越大,压电材料的晶体的变形就越大,因此产生的电压和电流也就越高。当外界施加的应力被撤去时,压电材料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压电材料层的压电效应来感测施加在显示面板上的压力。与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感测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压力感测单元的厚度较薄,并且可以有利地集成在显示面板中,从而可以在不显著增大显示面板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显示面板的压力感测,进而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以及夹在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彩膜基板的背离阵列基板一侧上的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摸输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设置在彩膜基板与液晶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还被配置成屏蔽层。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显示面板在工作中产生的电流噪声将不利地影响触控单元的正常工作。为避免噪声对触控单元的影响,典型地在彩膜基板与液晶层之间设置屏蔽层,以屏蔽液晶显示面板的噪声。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设置在彩膜基板与液晶层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不仅可以实现压力感测功能,而且其上下电极可作为屏蔽电极可以充当屏蔽液晶显示面板的噪声的屏蔽层。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不需要设置单独的屏蔽层,因而可以进一步有利于液晶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封装盖板,以及夹在阵列基板与封装盖板之间的发光材料层。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自发光显示面板。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自发光显示面板”是指不需要额外的背光单元而实现显示的显示面板。例如,自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其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在电流的驱动下产生的可逆变色来实现显示;例如,自发光显示面板包括量子点显示面板qled,其利用无机量子点材料进行电致发光或光致发光实现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封装盖板与发光材料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摸输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一个触控单元包括第二上电极、与第二上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下电极,以及夹在第二上电极和第二下电极之间的电介质材料层。

在该实施例中,每一个触控单元是电容式触控单元。当手指接触任何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时,对应触控单元的电容值发生改变。通过检测各个触控单元的电容值改变,可以实现对触摸位置的感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是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是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通过绝缘层与彼此电气绝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同层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交替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同层设置,因而可以在实现触控感测和压力感测二者的同时最小化显示面板的厚度,从而有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通过绝缘层与彼此电气绝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压电材料层包括氧化锌、聚偏二氟乙烯、锆钛酸铅、钛酸钡、铌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以上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压电材料层的压电效应来感测施加在显示装置上的压力。与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感测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压力感测单元的厚度较薄,并且可以有利地集成在显示装置中,从而可以在不显著增大显示装置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显示装置的压力感测,进而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装置还包括运算放大器和连接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反馈电容器。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连接,并且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针对压电材料层在受到外力时产生的电荷量较小的情况,采用运算放大器将压电材料层产生的电信号进行放大,使得压力感测单元的输出在检测电路的可识别范围内。

另外,显示装置具有与以上描述的显示面板对应或类似的实施例和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到,以上的一般描述和下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参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现在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其中附图未必是按照比例绘制的,而是将重点放在图示本发明的原理上。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图示了常规的压力触控显示装置的截面视图。

图2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视图。

图3a和3b示意性地图示了压电材料层的工作原理。

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视图。

图5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视图。

图6a-6c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下电极的布置。

图7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上电极的布置。

图8a-8c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上电极的另外的布置。

图9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视图。

贯穿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分。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体现并且不应当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而是,为了完整性和透彻性并且为了向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而提供这些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图示了常规的压力触控显示装置100的截面视图。如图1所示,压力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背光单元110、设置在背光单元110上方的阵列基板120、与阵列基板120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130、夹在阵列基板120与彩膜基板130之间的液晶层140以及设置在彩膜基板130上方的封装盖板150。

为了实现触控功能,显示装置100包括位于封装盖板150与彩膜基板130之间的触控单元,每一个触控单元包括上电极161、与上电极161相对设置的下电极162以及夹在上电极161与下电极162之间的电介质材料层163。当用户通过手指或触笔接触显示装置100时,相应位置处的触控单元的电容值改变。通过检测触控单元的电容改变,可以检测用户的接触位置。

为了实现压力感测功能,显示装置100还包括位于背光单元110下方的压力感测单元,每一个压力感测单元包括上电极171、与上电极171相对设置的下电极172以及夹在上电极171与下电极172之间的电介质材料层173。当用户通过手指或触笔在显示装置100上施加外力时,所施加的外力使得相应位置处的压力感测单元发生变形,进而改变上电极171与下电极172之间的距离。由于压力感测单元的电容值与上电极171与下电极172之间的距离直接相关,因此通过检测压力感测单元的电容值改变,可以检测用户所施加的外力的位置和幅度。

然而,由于触控单元和压力感测单元的添加,显示装置100的厚度和结构复杂度均大幅增加,因而不利于实现显示装置100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图1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来说明常规的压力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但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到的,以上提到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于自发光显示装置中。类似地,尽管在图1中将压力感测单元示出为处于背光单元110下方,但是压力感测单元还可能位于封装盖板150下方的任何位置,诸如位于触控单元与彩膜基板130之间、彩膜基板130与液晶层140之间、阵列基板120与背光单元110之间等,并且以上提到的问题仍旧存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与显示装置100类似地,显示面板200包括阵列基板220、与阵列基板220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230、夹在阵列基板220与彩膜基板230之间的液晶层240以及设置在彩膜基板230上方的封装盖板250。特别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设置在彩膜基板230与封装盖板25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270。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270被配置成感测显示面板200上的压力输入。每一个压力感测单元270包括第一上电极271、与第一上电极271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电极272,以及夹在第一上电极271和第一下电极272之间的压电材料层273。压电材料层273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锌、聚偏二氟乙烯、锆钛酸铅、钛酸钡、铌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压电材料层273的压电效应来感测施加在显示面板200上的压力。图3a和图3b分别示意性地图示了压电材料层273在受到应力之前和之后的情形。如图3a所示,压电材料层273在未受到应力时,晶体结构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对外没有表现输出电压和电流。当压电材料层273在受到应力(例如由用户施加在显示面板200上的按压力)的挤压时,如图3b所示,晶体结构会产生变形。晶体结构的变形会使得内部的正负电荷中心由原来的重合状态产生分离,负电荷的中心的一端会吸引正电荷(例如,在第一上电极271处),而正电荷的中心存在的一端会吸引负电荷(例如,在第一下电极272处),这样晶体的两端就表现出了电性相反的电荷,从而在压电材料内部产生电极化现象,对外表现出输出电压和电流。通过第一上电极271和第一下电极272,可以检测该输出电压和电流。外界施加的应力越大,压电材料的晶体的变形就越大,因此产生的电压和电流也就越高。当外界施加的应力被撤去时,压电材料层273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

与图1中所示的常规的电容式感测方式相比,由于压电材料层可以制作得很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压力感测单元的总体厚度较薄,并且可以有利地集成在显示面板中,从而可以在不显著增大显示面板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显示面板的压力感测,进而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显示面板400的截图视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400包括阵列基板420、与阵列基板420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430、夹在阵列基板420与彩膜基板430之间的液晶层440以及设置在彩膜基板430上方的封装盖板450。显示面板400还包括设置在液晶层440与彩膜基板43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显示面板400上的压力输入。每一个压力感测单元包括第一上电极471、与第一上电极471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电极472,以及夹在第一上电极471和第一下电极472之间的压电材料层473。

与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不同的,显示面板400还包括设置在彩膜基板430的背离阵列基板420一侧上的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480。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480被配置成感测显示面板400上的触摸输入。每一个触控单元480包括第二上电极481、与第二上电极481相对设置的第二下电极482,以及夹在第二上电极481和第二下电极482之间的电介质材料层483。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工作中产生的噪声将不利地影响触控单元的正常工作。为避免液晶显示面板的噪声对触控单元的影响,典型地在彩膜基板与液晶层之间设置屏蔽层,以屏蔽液晶显示面板的噪声。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设置在彩膜基板与液晶层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不仅可以实现压力感测功能,而且可以被配置成屏蔽阵列基板的噪声对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影响。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不需要设置单独的屏蔽层,以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和第一下电极复用为屏蔽电极即可同时实现屏蔽噪声和压力感测功能二者,从而可以进一步有利于液晶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图4中以电容式触控单元为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到的,本发明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包括诸如电阻式触控单元之类的其它类型的触控单元的显示面板。在这样的显示面板中,由于压电材料层可以制作得很薄,因此压力感测单元的总体厚度较薄,并且可以有利地集成在显示面板中,从而可以在不显著增大显示面板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显示面板的压力感测,进而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需要指出的是,出于简化描述的需要,本发明的实施例并未详细描述彩膜基板、封装盖板等的结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广泛所知的。例如,在彩膜基板上设置偏光片pol、利用光学胶oca将封装盖板与彩膜基板等粘合等。同样的,在结构实现时,可根据需要设置压力感测单元、触控单元的具体位置。例如,可以将压力感测单元设置在彩膜基板表面的偏光片上并通过光学胶与封装盖板粘合;例如,可以将压力感测单元通过镀膜、喷溅等方法形成于彩膜基板表面;例如,可以将触控单元设置在封装盖板面向彩膜基板一侧的表面。同样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压力感测单元、触控单元所用的上、下电极类型,一种典型的电极为ito电极。其它类型的电极也是可以应用的,例如碳纳米管电极、有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纳米金属线、石墨烯电极、金属氧化物薄膜电极等。

本发明的原理还可以应用于自发光显示面板。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显示面板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500包括阵列基板510、与阵列基板510相对设置的封装盖板520,以及夹在阵列基板510与封装盖板520之间的发光材料层530。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500为自发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500还包括设置在封装盖板520与发光材料层53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显示面板500上的压力输入。每一个压力感测单元包括第一上电极541、与第一上电极541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电极542,以及夹在第一上电极541和第一下电极542之间的压电材料层543。

与常规的电容式感测方式相比,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压电材料层可以制作得很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压力感测单元的总体厚度较薄,并且可以有利地集成在显示面板中,从而可以在不显著增大显示面板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显示面板的压力感测,进而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尽管未示出,但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的,图5中所示的显示面板500还包括设置在封装盖板520与有机发光材料层53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摸输入。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图2、4和5中图示了压力感测单元的特定位置,但是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因此受限。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压力感测单元的位置,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下方。

还要指出的是,在图2、4和5中,以压力感测单元和触控单元的相应上电极为感测电极并且压力感测单元和触控单元的相应下电极为公共电极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因此受限。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压力感测单元和触控单元的相应上电极可以为公共电极,而压力感测单元和触控单元的相应下电极可以为感测电极。

图6a示意性地图示了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下电极布置的顶视图。如图6a所示,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601是沿第一方向(在图6a中,竖直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602是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在图6b中,水平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

图6b示意性地示出图6a沿方向a-a'的截面视图。如图6b所示,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601与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602通过绝缘层603与彼此电气绝缘。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图4、图6a和图6b中以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602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601上方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可以布置在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上方,此时,如图6c所示,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602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601下方,并且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601与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602通过绝缘层603与彼此电气绝缘。

在图6b和图6c中,附图标记620一般地表示触控单元和压力感测单元下方的结构,例如阵列基板。

图7示意性地图示了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上电极布置的顶视图。如图7所示,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701与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702同层设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701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702是沿所述第一方向(在图7中,竖直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701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702交替设置且通过绝缘层703与彼此电气绝缘。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同层设置,因而可以在实现触控感测和压力感测二者的同时最小化显示面板的厚度,从而有利于液晶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当如图6a所示的下电极和如图7所示的上电极配合使用时,由于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702与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602的延伸方向相交,因此通过分别进行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的扫描,可以实现多点触控。相比之下,由于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701与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601的延伸方向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在下方结构62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因此在该显示面板上仅实现单点压力感测。

为了进一步增强显示面板的压力感测能力,从而实现多点压力感测,图8a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电极布置的顶视图。如图8a所示,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801是沿第二方向(在图8a中,水平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802是沿第一方向(在图8a中,竖直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

图8b示意性地示出图8a沿方向a-a'的截面视图。如图8b所示,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801与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802通过绝缘层803与彼此电气绝缘。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图4、图8a和图8b中以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802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801上方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可以布置在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上方,此时,如图8c所示,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802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801下方,并且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801与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802通过绝缘层803与彼此电气绝缘。

在图8b和图8c中,附图标记850一般地表示触控单元和压力感测单元上方的结构,例如封装盖板。

当如图6a所示的下电极和如图8a所示的上电极配合使用时,由于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上电极802与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的第二下电极602的延伸方向相交,因此通过分别进行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的扫描,可以实现多点触控。同时,由于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802与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601的延伸方向相交,因此通过分别进行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的扫描,还可以实现多点压力感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以上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压电材料层的压电效应来感测施加在显示装置上的压力。与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感测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压力感测单元的厚度较薄,并且可以有利地集成在显示装置中,从而可以在不显著增大显示装置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显示装置的压力感测,进而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和便携化。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如图9所示,显示装置900包括背光单元910、沿背光单元910的出光方向设置的阵列基板920、与阵列基板920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930、夹在阵列基板920与彩膜基板930之间的液晶层940以及设置在彩膜基板930上方的封装盖板950。显示装置900还包括设置在液晶层940与彩膜基板93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显示装置900上的压力输入。每一个压力感测单元包括第一上电极971、与第一上电极971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电极972,以及夹在第一上电极971和第一下电极972之间的压电材料层973。显示装置900还包括设置在彩膜基板930的背离阵列基板920一侧上的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触控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显示装置900上的触摸输入。每一个触控单元包括第二上电极981、与第二上电极981相对设置的第二下电极982,以及夹在第二上电极981和第二下电极982之间的电介质材料层983。

进一步地,针对压电材料层在受到外力时产生的电荷量较小的情况,显示装置900还包括运算放大器990和连接在运算放大器900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out之间的反馈电容器c。运算放大器990的正输入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下电极972连接,并且运算放大器990的负输入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的第一上电极971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运算放大器990的基本工作方式可得出vout=-q/c,其中电荷量q与压力材料层的压电性质及所受应力正相关。通过调节反馈电容器的电容值c,可以相应地调节vout,使其在检测电路的可识别范围内。

本发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显示装置和具有显示装置的系统,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计算机、电视机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绝不限于以上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相反,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例如,其它组件可以添加到所描述的装置或者从所描述的装置移除。其它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的某些措施的简单事实并不表示不能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来获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