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监控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7512发布日期:2019-05-17 21:4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行驶监控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驶监控方法、一种行驶监控装置、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对驾驶员在行驶过程的状态进行监控,通常会采集驾驶员的生物体征,如温度、脉搏和心跳等,进而综合根据生物体征来判断用户是否疲劳驾驶,但是,即使驾驶员不处于疲劳状态,如果行驶速度过快,而驾驶员却未注意行驶方向的路况,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和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驶监控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驶监控的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行驶监控方法,包括: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提高了行驶过程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不需要采集多种生物体征来判断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如时速高于80km/h),结合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注视行驶方向,在根据头部图像信息确定驾驶员未注视行驶方向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以警示驾驶员,同时,还可以紧急制动等方式来快速降低行驶速度,进而可靠、有效且及时地全方位提升行驶安全。

其中,头部图像信息可以通过可见光摄像头或红外光摄像头采集获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具体包括: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计算视线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一实时速度值;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且第一实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行驶速度值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能够准确地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即根据瞳孔的外观形状、虹膜和巩膜的异色边缘、眼睛附近的光源的角膜反射等,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进而计算行驶方向和视线方向之间的角度,并结合第一实时速度值来判断是否生成警报提示。

其中,常用的视线追踪算法包括:

(1)角膜-巩膜异色边缘反射法,利用红外线光在角膜-巩膜边缘反射的差异来测量眼睛运动状况;

(2)角膜反射法,角膜能反射落在它上面的光,当眼球运动时,光以变化的角度射到角膜,得到不同方向上的反光;

(3)双普金野象法,使用红外光照射形成的第一和第四普金尔野反射,测量这两个反射的相对位置并分析图像数据,可以计算眼睛在相对于头部的朝向;

(4)基于视频结合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方法,根据角膜反射点坐标和瞳孔中心位置坐标构成的向量可以估算视线的方向。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驾驶员头部的左偏夹角和右偏夹角是关于行驶方向对称的,因此,夹角和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均为0~1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具体包括:在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后,确定头部图像信息与预设角度分类器的预存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匹配度;根据匹配度和预设角度计算公式确定驾驶员的头部偏转角度,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包括:a=a1×w1+a2×w2+……+an×wn,其中,a表征头部偏转角度,a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的角度值,w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应的匹配度,n大于或等于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预设角度分类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相当于对头部图像信息进行识别的训练模型,得到匹配度相当于头部图像信息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中的置信值,采用上述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得到加权值即为头部偏转角度。

具体地,预设角度分类器包括30°的角度分类器、45°的角度分类器、60°的角度分类器、75°的角度分类器和90°的角度分类器等,例如,头部图像信息在60°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70%,在75°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30%,以及在其他预设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0,则计算得到的头部偏转角度为60°×70%+75°×30%的计算结果即64.5°。

其中,由于任两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之间是独立的且并行的,因此,全部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同一个头部图像信息的匹配度之和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具体包括: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能够确保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同步性,以提高实时监控行驶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具体包括:在确定指定行驶方向后,实时读取行驶速度信息;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头部图像信息一般是携带于较大数据帧,传输时间长且频谱占用率高,因此,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减少头部图像信息的传输次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具体包括:实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解析头部图形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面部正对方向;计算面部正对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警报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通信提示信息和振动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中控显示台或指示灯来发出光学提示信息,通过扬声器来发出声学提示信息,以及通过通信模块来获取通信提示信息,以及分离设置的振动器来生成振动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行驶监控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警报单元,用于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提高了行驶过程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不需要采集多种生物体征来判断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如时速高于80km/h),结合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注视行驶方向,在根据头部图像信息确定驾驶员未注视行驶方向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以警示驾驶员,同时,还可以紧急制动等方式来快速降低行驶速度,进而可靠、有效且及时地全方位提升行驶安全。

其中,头部图像信息可以通过可见光摄像头或红外光摄像头采集获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图像处理单元,用于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视线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第一解析单元,用于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一实时速度值;警报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且第一实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行驶速度值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能够准确地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即根据瞳孔的外观形状、虹膜和巩膜的异色边缘、眼睛附近的光源的角膜反射等,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进而计算行驶方向和视线方向之间的角度,并结合第一实时速度值来判断是否生成警报提示。

其中,常用的视线追踪算法包括:

(1)角膜-巩膜异色边缘反射法,利用红外线光在角膜-巩膜边缘反射的差异来测量眼睛运动状况;

(2)角膜反射法,角膜能反射落在它上面的光,当眼球运动时,光以变化的角度射到角膜,得到不同方向上的反光;

(3)双普金野象法,使用红外光照射形成的第一和第四普金尔野反射,测量这两个反射的相对位置并分析图像数据,可以计算眼睛在相对于头部的朝向;

(4)基于视频结合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方法,根据角膜反射点坐标和瞳孔中心位置坐标构成的向量可以估算视线的方向。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驾驶员头部的左偏夹角和右偏夹角是关于行驶方向对称的,因此,夹角和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均为0~1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后,确定头部图像信息与预设角度分类器的预存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匹配度;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匹配度和预设角度计算公式确定驾驶员的头部偏转角度,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包括:a=a1×w1+a2×w2+……+an×wn,其中,a表征头部偏转角度,a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的角度值,w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应的匹配度,n大于或等于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预设角度分类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相当于对头部图像信息进行识别的训练模型,得到匹配度相当于头部图像信息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中的置信值,采用上述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得到加权值即为头部偏转角度。

具体地,预设角度分类器包括30°的角度分类器、45°的角度分类器、60°的角度分类器、75°的角度分类器和90°的角度分类器等,例如,头部图像信息在60°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70%,在75°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30%,以及在其他预设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0,则计算得到的头部偏转角度为60°×70%+75°×30%的计算结果即64.5°。

其中,由于任两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之间是独立的且并行的,因此,全部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同一个头部图像信息的匹配度之和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能够确保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同步性,以提高实时监控行驶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读取单元,用于在确定指定行驶方向后,实时读取行驶速度信息;第二解析单元,用于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头部图像信息一般是携带于较大数据帧,传输时间长且频谱占用率高,因此,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减少头部图像信息的传输次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第二解析单元,用于解析头部图形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面部正对方向;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面部正对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读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警报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通信提示信息和振动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中控显示台或指示灯来发出光学提示信息,通过扬声器来发出声学提示信息,以及通过通信模块来获取通信提示信息,以及分离设置的振动器来生成振动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行驶监控方法限定的步骤,和/或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行驶监控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行驶监控方法限定的步骤。

本发明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行驶监控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行驶监控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行驶监控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102,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步骤s104,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提高了行驶过程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不需要采集多种生物体征来判断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如时速高于80km/h),结合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注视行驶方向,在根据头部图像信息确定驾驶员未注视行驶方向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以警示驾驶员,同时,还可以紧急制动等方式来快速降低行驶速度,进而可靠、有效且及时地全方位提升行驶安全。

其中,头部图像信息可以通过可见光摄像头或红外光摄像头采集获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具体包括: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计算视线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一实时速度值;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且第一实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行驶速度值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能够准确地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即根据瞳孔的外观形状、虹膜和巩膜的异色边缘、眼睛附近的光源的角膜反射等,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进而计算行驶方向和视线方向之间的角度,并结合第一实时速度值来判断是否生成警报提示。

其中,常用的视线追踪算法包括:

(1)角膜-巩膜异色边缘反射法,利用红外线光在角膜-巩膜边缘反射的差异来测量眼睛运动状况;

(2)角膜反射法,角膜能反射落在它上面的光,当眼球运动时,光以变化的角度射到角膜,得到不同方向上的反光;

(3)双普金野象法,使用红外光照射形成的第一和第四普金尔野反射,测量这两个反射的相对位置并分析图像数据,可以计算眼睛在相对于头部的朝向;

(4)基于视频结合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方法,根据角膜反射点坐标和瞳孔中心位置坐标构成的向量可以估算视线的方向。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驾驶员头部的左偏夹角和右偏夹角是关于行驶方向对称的,因此,夹角和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均为0~1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具体包括:在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后,确定头部图像信息与预设角度分类器的预存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匹配度;根据匹配度和预设角度计算公式确定驾驶员的头部偏转角度,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包括:a=a1×w1+a2×w2+……+an×wn,其中,a表征头部偏转角度,a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的角度值,w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应的匹配度,n大于或等于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预设角度分类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相当于对头部图像信息进行识别的训练模型,得到匹配度相当于头部图像信息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中的置信值,采用上述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得到加权值即为头部偏转角度。

具体地,预设角度分类器包括30°的角度分类器、45°的角度分类器、60°的角度分类器、75°的角度分类器和90°的角度分类器等,例如,头部图像信息在60°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70%,在75°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30%,以及在其他预设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0,则计算得到的头部偏转角度为60°×70%+75°×30%的计算结果即64.5°。

其中,由于任两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之间是独立的且并行的,因此,全部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同一个头部图像信息的匹配度之和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具体包括: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能够确保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同步性,以提高实时监控行驶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具体包括:在确定指定行驶方向后,实时读取行驶速度信息;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头部图像信息一般是携带于较大数据帧,传输时间长且频谱占用率高,因此,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减少头部图像信息的传输次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具体包括:实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解析头部图形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面部正对方向;计算面部正对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警报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通信提示信息和振动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中控显示台或指示灯来发出光学提示信息,通过扬声器来发出声学提示信息,以及通过通信模块来获取通信提示信息,以及分离设置的振动器来生成振动提示信息。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行驶监控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行驶监控装置200,包括:获取单元202,用于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警报单元204,用于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提高了行驶过程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不需要采集多种生物体征来判断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如时速高于80km/h),结合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注视行驶方向,在根据头部图像信息确定驾驶员未注视行驶方向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以警示驾驶员,同时,还可以紧急制动等方式来快速降低行驶速度,进而可靠、有效且及时地全方位提升行驶安全。

其中,头部图像信息可以通过可见光摄像头或红外光摄像头采集获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图像处理单元206,用于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第一计算单元208,用于计算视线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第一解析单元210,用于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一实时速度值;警报单元204还用于: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且第一实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行驶速度值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能够准确地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即根据瞳孔的外观形状、虹膜和巩膜的异色边缘、眼睛附近的光源的角膜反射等,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进而计算行驶方向和视线方向之间的角度,并结合第一实时速度值来判断是否生成警报提示。

其中,常用的视线追踪算法包括:

(1)角膜-巩膜异色边缘反射法,利用红外线光在角膜-巩膜边缘反射的差异来测量眼睛运动状况;

(2)角膜反射法,角膜能反射落在它上面的光,当眼球运动时,光以变化的角度射到角膜,得到不同方向上的反光;

(3)双普金野象法,使用红外光照射形成的第一和第四普金尔野反射,测量这两个反射的相对位置并分析图像数据,可以计算眼睛在相对于头部的朝向;

(4)基于视频结合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方法,根据角膜反射点坐标和瞳孔中心位置坐标构成的向量可以估算视线的方向。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驾驶员头部的左偏夹角和右偏夹角是关于行驶方向对称的,因此,夹角和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均为0~1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确定单元212,用于在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后,确定头部图像信息与预设角度分类器的预存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匹配度;确定单元212还用于:根据匹配度和预设角度计算公式确定驾驶员的头部偏转角度,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包括:a=a1×w1+a2×w2+……+an×wn,其中,a表征头部偏转角度,a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的角度值,w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应的匹配度,n大于或等于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预设角度分类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相当于对头部图像信息进行识别的训练模型,得到匹配度相当于头部图像信息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中的置信值,采用上述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得到加权值即为头部偏转角度。

具体地,预设角度分类器包括30°的角度分类器、45°的角度分类器、60°的角度分类器、75°的角度分类器和90°的角度分类器等,例如,头部图像信息在60°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70%,在75°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30%,以及在其他预设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0,则计算得到的头部偏转角度为60°×70%+75°×30%的计算结果即64.5°。

其中,由于任两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之间是独立的且并行的,因此,全部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同一个头部图像信息的匹配度之和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单元202还用于: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能够确保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同步性,以提高实时监控行驶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读取单元214,用于在确定指定行驶方向后,实时读取行驶速度信息;第二解析单元216,用于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图像采集单元218,用于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头部图像信息一般是携带于较大数据帧,传输时间长且频谱占用率高,因此,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减少头部图像信息的传输次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218,用于实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第二解析单元216,用于解析头部图形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面部正对方向;第二计算单元220,用于计算面部正对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读取单元214,用于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警报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通信提示信息和振动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中控显示台或指示灯来发出光学提示信息,通过扬声器来发出声学提示信息,以及通过通信模块来获取通信提示信息,以及分离设置的振动器来生成振动提示信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0,包括:存储器302、处理器304及存储在存储器30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行驶监控方法限定的步骤,和/或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行驶监控装置2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提高了行驶过程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不需要采集多种生物体征来判断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如时速高于80km/h),结合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注视行驶方向,在根据头部图像信息确定驾驶员未注视行驶方向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以警示驾驶员,同时,还可以紧急制动等方式来快速降低行驶速度,进而可靠、有效且及时地全方位提升行驶安全。

其中,头部图像信息可以通过可见光摄像头或红外光摄像头采集获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具体包括: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计算视线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一实时速度值;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且第一实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行驶速度值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视线追踪算法处理头部图像信息,能够准确地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即根据瞳孔的外观形状、虹膜和巩膜的异色边缘、眼睛附近的光源的角膜反射等,来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进而计算行驶方向和视线方向之间的角度,并结合第一实时速度值来判断是否生成警报提示。

其中,常用的视线追踪算法包括:

(1)角膜-巩膜异色边缘反射法,利用红外线光在角膜-巩膜边缘反射的差异来测量眼睛运动状况;

(2)角膜反射法,角膜能反射落在它上面的光,当眼球运动时,光以变化的角度射到角膜,得到不同方向上的反光;

(3)双普金野象法,使用红外光照射形成的第一和第四普金尔野反射,测量这两个反射的相对位置并分析图像数据,可以计算眼睛在相对于头部的朝向;

(4)基于视频结合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方法,根据角膜反射点坐标和瞳孔中心位置坐标构成的向量可以估算视线的方向。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驾驶员头部的左偏夹角和右偏夹角是关于行驶方向对称的,因此,夹角和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均为0~1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具体包括:在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后,确定头部图像信息与预设角度分类器的预存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匹配度;根据匹配度和预设角度计算公式确定驾驶员的头部偏转角度,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包括:a=a1×w1+a2×w2+……+an×wn,其中,a表征头部偏转角度,a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的角度值,wn表征第n个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应的匹配度,n大于或等于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预设角度分类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相当于对头部图像信息进行识别的训练模型,得到匹配度相当于头部图像信息在每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中的置信值,采用上述预设角度计算公式得到加权值即为头部偏转角度。

具体地,预设角度分类器包括30°的角度分类器、45°的角度分类器、60°的角度分类器、75°的角度分类器和90°的角度分类器等,例如,头部图像信息在60°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70%,在75°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30%,以及在其他预设角度分类器的匹配度为0,则计算得到的头部偏转角度为60°×70%+75°×30%的计算结果即64.5°。

其中,由于任两个预设角度分类器之间是独立的且并行的,因此,全部预设角度分类器对同一个头部图像信息的匹配度之和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具体包括: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预设周期同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能够确保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之间的同步性,以提高实时监控行驶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具体包括:在确定指定行驶方向后,实时读取行驶速度信息;解析行驶速度信息以确定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头部图像信息一般是携带于较大数据帧,传输时间长且频谱占用率高,因此,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实时行驶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行驶速度值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减少头部图像信息的传输次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和对应的驾驶员的头部图像信息,具体包括:实时采集头部图像信息;解析头部图形信息以确定驾驶员的面部正对方向;计算面部正对方向与指定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时,读取指定行驶方向上的行驶速度信息,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和计算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警报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通信提示信息和振动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中控显示台或指示灯来发出光学提示信息,通过扬声器来发出声学提示信息,以及通过通信模块来获取通信提示信息,以及分离设置的振动器来生成振动提示信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提出如何提高行驶监控方案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行驶监控方案,通过根据行驶速度信息和头部图像信息确定是否生成警报提示信息,提高了行驶过程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不需要采集多种生物体征来判断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如时速高于80km/h),结合头部图像信息,可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注视行驶方向,在根据头部图像信息确定驾驶员未注视行驶方向时,生成警报提示信息以警示驾驶员,同时,还可以紧急制动等方式来快速降低行驶速度,进而可靠、有效且及时地全方位提升行驶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