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803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尤指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设的插槽的锁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子设备设有一狭槽或插槽,以接受存取对象插入,并且能够程序化该存取对象或者对该存取对象存取数据。该插槽内设有许多端子,以与存取对象的相应端子接触,以便提供电力及连结操作。科技迅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便利性,然而,同时亦产生出许多问题,例如数据遭不法分子的窃取等。据此,确有必要针对提供存取对象插接的插槽的安全漏洞加以预防。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本案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被插置于一电子设备的一插槽内的一锁体,以令存取对象无法插设于该插槽内,以防止电子设备内的数据经由该插槽被任意读取或记录的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突出部的锁体,突出部与该电子设备的插槽内的多个端子相紧迫对接,以防止该锁体随意被抽出的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体可被相对应特定的一操作件抽出,以防止任意的操作件操作该锁体的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体为符合USB TYPE-C规格的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该电子设备包括一具有多个端子的插槽,该多个端子前端具有一凸部,该锁件装置包括一锁体,锁体具有一锁固件及一包覆件,该锁固件具有一上侧及一下侧,该锁固件的上侧与下侧共同界定一容置槽,并于该容置槽内部形成至少一突出部以卡接该多个端子的凸部,该包覆件两端呈一开放端并共同界定有一对应容置该锁固件的容置部,该锁体对应插置于该插槽内,并经由该突出部紧迫卡接该多个端子的凸部以形成一锁合状态,并且能在该锁合状态通过一操作件从该插槽内被抽出。

在一实施例中,该锁体具有一开口端及一封闭端,该开口端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该锁固件形成有一第一内壁、一第二内壁及一第三内壁,所述突出部形成于该第一内壁或该第三内壁。

在一实施例中,该突出部同时形成于所述第一内壁及第三内壁。

在一实施例中,该突出部呈柱状或锥状。

在一实施例中,该上侧的两个侧边分别形成一扣接部,所述下侧形成一镂空部,所述镂空部连通所述容置槽及开口端。

在一实施例中,该包覆件具有一上包覆面及一下包覆面,该上包覆面形成多个通孔,该上包覆面与所述锁固件的上侧共同界定一插置槽。

在一实施例中,该插置槽供一操作件对接,该操作件包括一壳体、一滑动部、一受动部及一套接部,该滑动部设置于该壳体内,滑动部具有一顶板并由该顶板的两个相对侧向下延伸一侧板,该顶板的上侧朝上凸伸一推块,该顶板的下侧形成有一限位凸条,该受动部设置于该壳体内并与所述滑动部相组设,该受动部具有一本体,该本体延伸形成两个相对的延伸臂,该本体上设有一孔洞,该两个延伸臂具有两相对侧,两个相对侧形成一倾斜边,该两个延伸臂之间形成一限位部以与所述限位凸条相配合,两个凸勾分别形成于该两延伸臂的前端,该套接部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套接部具有一凸伸端,该凸伸端凸伸于该壳体外侧,该凸伸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破口,该受动部的两个延伸臂相对设置于该套接部内,且该两个凸勾分别对应该破口,其中该凸伸端对应插接于所述插置槽内,该套接部的破口位于该插置槽内并与该插置槽相连通,该两个延伸臂的两个相对侧的倾斜边受该滑动部的限位凸条的推动而朝左右两侧张开,以带动两凸勾由该由该破口凸出勾抵该锁体的扣接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具有一上壳体对接一下壳体,该上壳体具有一透孔以令该推块由该透孔露出,该下壳体具有一限位通道以供所述滑动部的限位凸条滑动,该限位通道的一端凸设有一凸点以供所述受动部的孔洞相对应卡设。

在一实施例中,该锁固件的上侧中央处凸设有一锁心部,该操作件的凸伸端设有一配锁部配合该锁心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操作件更具有一收纳外壳,该收纳外壳形成一收合空间并且其内设有一卡合部,所述壳体开设有一嵌合部以对应与所述卡合部相枢设,以令该操作件相对应收合于该收合空间内。

在一实施例中,该锁固件相对该第二内壁的另一侧更形成有一锁扣部,该下壳体的一端凸伸形成有一吻合部以对应与该锁扣部相配合,其中该锁扣部包括至少一凸块及至少一凹槽其中任一,该吻合部包括前述两者其中另一。

在一实施例中,该锁体为符合USB TYPE-C规格的锁件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前述的锁体的容置槽内形成的突出部与所述电子设备插槽内的多个端子相紧迫卡接,以形成一锁合状态,进以防止锁体随意被抽出,避免电子设备内的数据经由插槽被任意读取或记录;另外,通过所述锁体上所形成的锁扣部与该操作件上凸伸形成的吻合部相对应配合,换言之,该锁体必需要被相对应的操作件操作才能解锁,以藉此防止不相配的操作件任意将锁体抽出。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的第一实施例的正面立体分解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的第一实施例的反面立体分解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与操作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与操作件结合的立体实施示意图;

图6C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与操作件结合的立体实施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件收纳在收纳外壳内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插在插槽内锁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与电子设备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不超出插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锁体;101-锁固件;1011-上侧;1012-扣接部;1013-锁心部;1014-下侧;1015-镂空部;1016-容置槽;1016a-第一内壁;1016b-第二内壁;1016c-第三内壁;1017-突出部;1018-锁扣部;102-包覆件;1021-上包覆面;1022-通孔;1023-下包覆面;1024-插置槽;1025-开放端;1026-容置部;103-开口端;104-封闭端;20-操作件;21-壳体;211-上壳体;2111-透孔;212-下壳体;2121-限位通道;2122-凸点;2123-嵌合部;2124-吻合部;22-滑动部;221-顶板;222-推块;223-限位凸条;224-侧板;23-受动部;231-本体;2311-孔洞;232-延伸臂;2321-倾斜边;2322-限位部;233-凸勾;24-套接部;241-凸伸端;2411-配锁部;242-破口;30-收纳外壳;301-收合空间;302-卡合部;40-电子设备;41-插槽;42-端子;421-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如图1A、图1B、图1C、图1D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正、反面立体分解图及立体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锁件装置,包括一锁体10,锁体10具有一锁固件101及一包覆件102,该锁固件101具有一上侧1011及一下侧1014并共同界定一容置槽1016,该锁固件101内部形成有一第一内壁1016a、一第二内壁1016b及一第三内壁1016c,一突出部1017形成于该第一内壁1016a或第三内壁1016c其中任一内壁上皆可,本实施例以所述第一内壁1016a或第三内壁1016c上设有突出部1017做说明,但实际实施时并不引以为限,所述突出部1017也可同时形成于所述第一、三内壁1016a、1016c上(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的第二实施例),也可达到相同的功效,所述突出部1017的形状呈柱状或锥状(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10的第三实施例)的态样,本实施例以半圆柱状做说明,实际实施时,突出部1017的形状也并不以前述为限。

另外,所述锁固件101的上侧1011的两侧边分别形成一扣接部1012,所述下侧1014形成一镂空部1015,镂空部1015连通所述容置槽1016。

前述包覆件102的两端皆呈一开放端1025,开放端1025共同界定一对应容设该锁固件101的容置部1026,该包覆件102具有一上包覆面1021及一下包覆面1023,于本实施例中,以该上包覆面1021形成有多个通孔1022做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即,该上包覆面1021也可呈一封闭面(即,不具有任何通孔1022),该上包覆面1021与所述锁固件101的上侧1011共同界定有一插置槽1024。

将前述的锁固件101及包覆件102组装完成后即构成前述的锁体10,该锁体10具有一开口端103及一封闭端104,该开口端103与所述容置槽1016及镂空部1015相连通。

此外,于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锁体10为针对符合USB TYPE-C规格的锁件装置的一结构态样,合先叙明。

如图4A、图4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件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前述的插置槽1024供一操作件20对接,该操作件20包括一壳体21、一滑动部22、一受动部23及一套接部24,该壳体21具有一上壳体211对接一下壳体212,该上壳体211开设有一透孔2111,该下壳体212内部形成有一限位通道2121,且该限位通道2121的一端凸设有一凸点2122。

所述滑动部22对应设置于该壳体21内,该滑动部22具有一顶板221并由该顶板221的两个相对侧向下延伸一侧板224,该顶板221的上侧朝上凸伸一推块222,推块222对应与该上壳体211的透孔2111组设且该推块222由该透孔2111露出,该顶板221的下侧形成有一限位凸条223,限位凸条223相对应滑设在该限位通道2121内。

所述受动部23设置于该壳体21内并与该滑动部22相组设,该受动部23具有一本体231,本体231延伸形成两个相对的延伸臂232,该本体231上设有一孔洞2311以与所述下壳体212的凸点2122相对应卡设,该两个延伸臂232具有两个相对侧,两个相对侧形成有一倾斜边2321,且该两个延伸臂232之间形成有一限位部2322以与所述限位凸条223相配合,两个凸勾233分别形成在该两个延伸臂232的前端。

所述套接部24设置于该壳体21内,该套接部24具有一凸伸端241,凸伸端241凸伸于所述壳体21的外侧,该凸伸端24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破口242,所述受动部23的两个延伸臂232相对设置在套接部24内,且该两个凸勾233分别对应该破口242。

前述的凸伸端241对应插接于所述插置槽1024内,该套接部24的破口242位于该插置槽1024内并与该插置槽1024相互连通,于作动时,该两个延伸臂232的两个相对侧的倾斜边2321受该滑动部22的限位凸条223的推动而分别朝左右两侧张开,以带动两个凸勾233由该破口242凸出勾抵该锁体10的扣接部1012。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锁固件101的上侧1011中央处可凸设有一锁心部1013,所述操作件20的凸伸端241则设有一配锁部2411配合该锁心部1013,然而所述锁心部1013及配锁部2411为非必要的结构,换言之,所述锁固件101及操作件20上若没有锁心部1013及配锁部2411也可达成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合先叙明。

特别要说明的是,如图5A所示,由该图明显可知,所述锁固件101相对该第二内壁1016b的另一侧更形成有一锁扣部1018,该下壳体212的一端凸伸形成有一吻合部2124,每一个锁固件101的锁扣部1018的数量、形状及排列都不相同,该下壳体212的吻合部2124则必须配合该锁固件101的锁扣部1018的数量、形状及排列,以使该锁扣部1018与该吻合部2124结合后呈吻合可解锁的态样,以防止不相配的操作件20对应插接该锁体10。而本实施例中,该锁扣部1018为一凸块,该吻合部2124为一凹槽,两者相对应结合后即可完成解锁动作。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该锁扣部1018为两个间隔排列的凸块,该吻合部2124为两个间隔排列的凹槽。

如图6A、图6B、图6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与操作件结合的立体实施示意图,以下将说明本实用新型中锁体10与操作件20的对接操作的方式,所述操作件20的套接部24的凸伸端241插设于锁体10的插置槽1024内,该套接部24的破口242位于该插置槽1024内,朝该锁体10方向推动该滑动部22的推块222进以带动该限位凸条223往锁体10的方向移动,且该限位凸条223会令该两个延伸臂232的倾斜边2321朝左右两侧张开,以令两个凸勾233从该破口242凸出并且勾抵住锁体10的扣接部1012,进以完成该操作件20可带动该锁体10任意移动进行操作。反之,将该滑动部22的推块222往相反锁体10的方向推动,令两个延伸臂232的倾斜边2321彼此靠近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位于两个延伸臂232前端的两个凸勾233缩回破口242内,该操作件20即可与该锁体10分离。

又该操作件20更具有一收纳外壳30,该收纳外壳30形成有一收合空间301并且其内设有一卡合部302,前述的壳体21开设有一嵌合部2123,嵌合部2123对应与所述卡合部302相枢设,以令该操作件20可相对应收纳在该收合空间301内(如图7所示),若欲使用该操作件20时,则可从该收纳外壳30的侧边将该操作件20推出使用。

如图8、图9所示表示该锁体10插接在一电子设备40的一插槽41内的示意图及分解图,该插槽41具有多个端子42,多个端子42用以跟存取物的多个端子42接触,该多个端子42的前端具有一凸部421,前述容置槽1016内部形成的突出部1017被该凸部421紧迫卡接。通过前述的锁体10及操作件20的说明,利用操作件20将锁体10插入电子设备40的插槽41内,并经由该突出部1017紧迫卡接该多个端子42的凸部421,两者之间形成一紧迫卡合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该锁体10可留置在该插槽41内而形成一锁合状态;若欲将锁体10由电子设备40取出,则通过该特定的操作件20将锁体10从该插槽41内抽出。

尤其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插接在插槽41内的锁体10的封闭端104不超出该电子设备40的插槽41长度,换言之,在插槽41内的锁体10的封闭端104对齐该插槽41(即,锁体10的长度与插槽41相等长齐平)或者往插槽41内缩(即,锁体10的长度小于插槽41的长度),以防止锁体10被任意从插槽41内抽出。

通过前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锁体10可被插置于电子设备40的插槽41内,通过该锁体10的突出部1017紧迫卡接该插槽41内的多个端子42,以于该锁体10与端子42间产生一紧迫卡合的作用力,进而防止锁体10随意被抽出,且无法让任何的存取物插设到插槽41内,防止电子设备40内的数据经由插槽41被任意读取或记录。另外,通过锁体10上形成的锁扣部1018必需要被相对应的操作件20的吻合部2124对应配合才能解锁,以藉此防止不相配的操作件20任意将锁体10抽出。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下列优点:

1.防止电子设备内的数据经由插槽被任意读取或记录;

2.防止锁体被随意抽出。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