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318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主机箱,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的使用逐步的普及,被利用在各行各业中,并且已成为办公的必须设备,每日的使用时间都很长,但是计算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机箱内部的元器件均会散热,使得机箱内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在现有的技术中,计算机散热大都采用在机箱上设置散热孔,通过热量内外的自动交换,达到散热的目的,散热效果欠佳,使得计算机机箱内的温度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电脑主板CPU、GPU(电脑显卡)是一个发热源,电脑电源是一个发热源,传统电脑机箱把两个热源放在一个箱体内,这样不利于散热,导致温度越来越高,容易死机,卡机,等不良运行。如何对这两个部分的发热源进行快速的、持续的散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该电脑主机箱包括上主机箱,还包括下电源散热箱,所述上主机箱呈方型,其一侧部垂直角设置成平面,通过该平面上主机箱与所述下电源散热箱连接;

所述上主机箱外壳为方型,在该方型外壳内腔设置有循环泵连接头、液体循环泵、第一液体冷却循环管、电脑主板CPU、多根内存条、第二液体冷却循环管、电脑显卡GPU、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所述电脑主板CPU侧安装于方型外壳侧板上,其上设置有多根内存条和循环管连接块,在该循环管连接块上设置有两个孔口,两个孔口分别连接紧贴于电脑主板CPU的第一液体冷却循环管、第二液体冷却循环管,所述第一液体冷却循环管、第二液体冷却循环管分别与所述液体循环泵连接,所述液体循环泵置于电脑主板CPU的侧边,所述液体循环泵的下部侧端连接有所述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所述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外壁贴附于电脑显卡GPU,用于给电脑显卡GPU散热;

所述下电源散热箱包括方型外箱体及置于方型外箱体内的电脑电源、液体冷排板,所述方型外箱体一侧设置有若干圆孔,在该圆孔上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液体冷排板置于所述散热风扇的背面;

所述电脑电源通过电路与所述散热风扇、电脑主板CPU电性连接,所述液体循环泵的电路连接于所述电脑主板CPU上;

所述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的管体延伸至下电源散热箱的箱体内部,其管路的端口连接于所述液体冷排板,形成循环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上主机箱的一侧箱板上设置有排风孔,在该排风孔处安装有排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循环泵、第一液体冷却循环管、第二液体冷却循环管、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液体冷排板内置有冷却液。

进一步的,所述上主机箱为水晶机箱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冷排板至少包括可控硅制冷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的电脑电源与电脑主板CPU分开设置,这两个部分是主要的发热源,电脑电源与电脑主板CPU内均设有液体循环管路用于散热,当上主机箱上的液体循环管路接受到热量后会通过液体循环泵带至下电源散热箱,下电源散热箱上设置有液体冷排板,液体冷排板包括可控硅制冷板,当热量到达液体冷排板后,液体中的热量被板体带出,并且通过多个散热风扇迅速排出,被冷却后的液体又被循环管路带至上主机箱,电脑电源直接与液体冷排板接触,也是能够迅速的散热,本实用新型主机箱散热要比传统的散热效果要好得多。本发明还可以利用风冷散热,即在上主机箱和下电源散热箱安装多组风扇,通过风扇排热,也是可以达到快速、持续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该电脑主机箱包括上主机箱1,还包括下电源散热箱2,所述上主机箱1呈方型,其一侧部垂直角设置成平面,通过该平面上主机箱1与所述下电源散热箱2连接;

所述上主机箱1外壳为方型,在该方型外壳104内腔设置有循环泵连接头101、液体循环泵102、第一液体冷却循环管103、电脑主板CPU105、多根内存条106、第二液体冷却循环管108、电脑显卡GPU109、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110;所述电脑主板CPU105侧安装于方型外壳104侧板上,其上设置有多根内存条106和循环管连接块,在该循环管连接块上设置有两个孔口,两个孔口分别连接紧贴于电脑主板CPU105的第一液体冷却循环管103、第二液体冷却循环管108,所述第一液体冷却循环管103、第二液体冷却循环管108分别与所述液体循环泵102连接,所述液体循环泵102置于电脑主板CPU105的侧边,所述液体循环泵102的下部侧端连接有所述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110,所述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110外壁贴附于电脑显卡GPU109,用于给电脑显卡GPU109散热;

所述下电源散热箱2包括方型外箱体及置于方型外箱体内的电脑电源202、液体冷排板203,所述方型外箱体一侧设置有若干圆孔,在该圆孔上安装有散热风扇201,所述液体冷排板203置于所述散热风扇201的背面;

所述电脑电源202通过电路与所述散热风扇201、电脑主板CPU105电性连接,所述液体循环泵102的电路连接于所述电脑主板CPU105上;

所述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110的管体延伸至下电源散热箱2的箱体内部,其管路的端口连接于所述液体冷排板203,形成循环管路。

所述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的散热步骤如下:

步骤一,所述液体循环泵102工作后,其将第一液体冷却循环管103、第二液体冷却循环管108、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110以及所述液体冷排板203内的液体循环流动;置于上主机箱内的管路所接受到的热量通过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110导至所述液体冷排板203,所述液体冷排板203将液体所携带的热量传导至板体上,并且使液体迅速降温,传导至液体冷排板203的板体上的热量通过多个散热风扇201迅速排出;

步骤二,降温后的液体又被循环至上主机箱内的循环管路中,持续对整个电脑主机箱散热。

所述上主机箱1的一侧箱板上设置有排风孔,在该排风孔处安装有排风扇107。

所述液体循环泵102、第一液体冷却循环管103、第二液体冷却循环管108、第三液体冷却循环管110、液体冷排板203内置有冷却液。

所述上主机箱1为水晶机箱外壳,所述液体冷排板203至少包括可控硅制冷板。

本发明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的电脑电源与电脑主板CPU分开设置,这两个部分是主要的发热源,电脑电源与电脑主板CPU内均设有液体循环管路用于散热,当上主机箱上的液体循环管路接受到热量后会通过液体循环泵带至下电源散热箱,下电源散热箱上设置有液体冷排板,液体冷排板包括可控硅制冷板,当热量到达液体冷排板后,液体中的热量被板体带出,并且通过多个散热风扇迅速排出,被冷却后的液体又被循环管路带至上主机箱,电脑电源直接与液体冷排板接触,能够快速、持续的散热,本发明主机箱散热要比传统的散热效果要好得多。

实施例2:

本发明还可以利用风冷散热,即在上主机箱和下电源散热箱安装多组风扇,通过风扇排热,也是可以达到快速、持续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