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离功能的IIC总线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5974阅读:4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通讯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业通讯硬件隔离IIC总线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通讯制造领域中采用的IIC总线在遭受电磁干扰或者脉冲群冲击时,通过IIC总线的电压瞬间变高,引发处理芯片CPU工作不稳定,甚至有可能被损坏,无法正常工作,可靠性降低。

在IIC总线电路中,多采用“光电隔离”实现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气隔离,使得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从而有效地保护了CPU不受高压的冲击而损坏。但光电隔离一般由光耦和电阻等器件组成,电路一般比较复杂,元器件较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简单,具有稳定可靠隔离功能的IIC总线电路,以解决现有的IIC总线防电磁及脉冲群干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隔离功能的IIC总线电路,包括CPU处理器及通讯端,其特殊之处在于:在CPU处理器与通讯端之间设置了磁隔离芯片ADUM1200;

所述磁隔离芯片ADUM1200具有输入逻辑端A、输入逻辑端B、输出逻辑端A、输出逻辑端B、输入供电端,输出供电端,所述输入逻辑端A、输入逻辑端B分别与处理器CPU的数据信号端和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输出逻辑端A及输出逻辑端B分别对应与通讯端的数据信号端和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输入供电端与输出供电端各自连接一个供电电源。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基于该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以下优化:

为了提高器CPU处理器的信号端信号的驱动能力和传输能力,本实用新型在CPU的时钟信号端与ADUM1200的输入供电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2;在处理器CPU的数据信号端与ADUM1200的输入供电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1。

为了提高接线端的信号驱动能力和传输能力,本实用新型通讯端的时钟信号端与ADUM1200的输出供电端之间还设置有电阻R4。通讯端的数据信号端与ADUM1200的输入供电端之间还设置有电阻R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隔离功能的IIC总线电路,不仅电路简单,而且可以防止IIC总线在遭受电磁干扰或者脉冲群冲击时产生的瞬间高电压对处理器CPU的损害,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CPU处理器、2-磁隔离芯片ADUM1200、3-通讯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隔离功能的IIC总线电路,包括CPU处理器1,磁隔离芯片ADUM1200和通讯端3,磁隔离芯片ADUM1200具有输入逻辑端A、输入逻辑端B、输出逻辑端A、输出逻辑端B、输入供电端,输出供电端;输入逻辑端A、输入逻辑端B分别对应与处理器CPU的数据信号端和时钟信号端连接,输出逻辑端A及输出逻辑端B分别对应与通讯端的数据信号端和时钟信号端连接。输入供电端与输出供电端各自连接一个供电电源。处理器CPU的时钟信号端与ADUM1200的输入供电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2。处理器CPU的数据信号端与ADUM1200的输入供电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1。通讯端的时钟信号端与ADUM1200的输出供电端之间还设置有电阻R4。通讯端的数据信号端与ADUM1200的输入供电端之间还设置有电阻R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IIC总线中,在通讯端前增加一个磁隔离芯片ADUM1200,磁隔离芯片ADUM1200通过将来自CPU处理器1的电信号转化为磁信号,再次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通信端,从而实现了CPU处理器1与通信端的电气隔离。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磁隔离芯片ADUM1200的输入供电端与输出供电端各自连接一个供电电源,达到电源的电气隔离,进一步保证了通信端号对CPU处理器无影响,电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无触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IIC总线电路中加入磁隔离芯片ADUM1200,磁隔离芯片2可以隔离通讯端带来的电磁干扰或者脉冲群冲击,磁隔离芯片2与处理器CPU1连接端保持纯净的信号,从而防止了对CPU处理器的损害,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