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6655发布日期:2018-06-30 12:4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研究中往往要将生物芯片插入读取设备上进行数据读取或数据处理工作,然而传统中生物芯片在插接操作过程中十分简单,使得插接后生物芯片暴露在外界,人为意外碰撞后容易造成插接松动,同时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快速插接且安全稳固的生物芯片数据处理装置来满足现有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装置,包括读取机箱以及装有生物芯片的插卡,所述读取机箱前侧端面内设有安置腔,所述安置腔内设有接联结构,所述接联结构后侧端固设有弧状部,所述弧状部内固设有上下延展的转销轴,所述转销轴顶部延展尾部与所述安置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销轴底部延展尾部与第一电动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外表面固设于所述安置腔内底壁内,所述接联结构前侧端面内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后侧的所述接联结构内的设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内配合连接有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一螺形杆,所述第一螺形杆前侧延展尾部与所述第一滑移槽前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形杆后侧延展尾部与第二电动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槽后侧内壁内,所述插入槽左右两侧的所述接联结构内互称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后侧延展尾部与所述第一滑移槽通联设置,所述第二滑移槽远离所述插入槽一侧设有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第三滑移块,所述第三滑移块远离所述第二滑移槽一侧的所述第三滑移槽内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弹力件,所述第二滑移槽内贯穿设有分别与所述插入槽以及所述第三滑移槽通联设置的第一斜状槽,所述第二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向后侧延展设置的滑移杆,所述滑移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斜状槽通联的第二斜状槽,所述第二斜状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一端经所述第一斜状槽伸入所述第三滑移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滑移块固定配合连接的斜状块,所述斜状块另一端经所述第一斜状槽伸入所述插入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置腔后侧内壁固设有隔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入槽后侧内壁固设有数据接收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卡后侧尾部固设有用以与所述插入槽配合连接的插柱,所述插柱左右两侧端面上互称设有用以与所述斜状块配合连接的锁固槽,所述插柱后侧尾部固设有斜头部,所述斜头部后侧尾部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数据接收头配合连接的数据传送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销轴右侧的所述安置腔内设有顶紧结构,所述顶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置腔右侧内壁中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中可左右滑移的设置有铁臂,所述铁臂左侧端面设有与所述插卡底部端面顶紧配合的顶紧片,所述伸缩槽右侧内壁中设有与所述铁臂相配合的电磁装置,所述伸缩槽上下端壁中互称设有导移槽,所述导移槽中滑移安装有与所述铁臂固定连接的导移块,所述导移槽左端壁中固定设有与所述铁臂相抵的第二弹力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接联结构前侧端面内设插入槽,插入槽后侧的接联结构内的设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第一滑移块,第一滑移块内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一螺形杆,第一螺形杆前侧延展尾部与第一滑移槽前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螺形杆后侧延展尾部与第二电动机动力配合连接,第二电动机外表面固设于第一滑移槽后侧内壁内,插入槽左右两侧的接联结构内互称设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后侧延展尾部与第一滑移槽通联设置,第二滑移槽远离插入槽一侧设第三滑移槽,第三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第三滑移块,第三滑移块远离第二滑移槽一侧的第三滑移槽内顶压配合连接第一弹力件,第二滑移槽内贯穿设分别与插入槽以及第三滑移槽通联设置的第一斜状槽,第二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向后侧延展设置的滑移杆,滑移杆内设与第一斜状槽通联的第二斜状槽,第二斜状槽内滑移配合连接一端经第一斜状槽伸入第三滑移槽内且与第三滑移块固定配合连接的斜状块,斜状块另一端经第一斜状槽伸入插入槽内,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插卡与接联结构的配合连接工作,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接联结构的收纳以及锁定工作,大大提高芯片数据连接时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插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装置,包括读取机箱5以及装有生物芯片的插卡7,所述读取机箱5前侧端面内设有安置腔51,所述安置腔51内设有接联结构6,所述接联结构6后侧端固设有弧状部61,所述弧状部61内固设有上下延展的转销轴610,所述转销轴610顶部延展尾部与所述安置腔51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销轴610底部延展尾部与第一电动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外表面固设于所述安置腔51内底壁内,所述接联结构6前侧端面内设有插入槽62,所述插入槽62后侧的所述接联结构6内的设有第一滑移槽63,所述第一滑移槽63内滑移配合连接有第一滑移块631,所述第一滑移块631内配合连接有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一螺形杆632,所述第一螺形杆632前侧延展尾部与所述第一滑移槽63前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形杆632后侧延展尾部与第二电动机633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633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槽63后侧内壁内,所述插入槽62左右两侧的所述接联结构6内互称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二滑移槽66,所述第二滑移槽66后侧延展尾部与所述第一滑移槽63通联设置,所述第二滑移槽66远离所述插入槽62一侧设有第三滑移槽64,所述第三滑移槽64内滑移配合连接有第三滑移块641,所述第三滑移块641远离所述第二滑移槽66一侧的所述第三滑移槽64内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弹力件642,所述第二滑移槽66内贯穿设有分别与所述插入槽62以及所述第三滑移槽64通联设置的第一斜状槽65,所述第二滑移槽66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向后侧延展设置的滑移杆661,所述滑移杆66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斜状槽65通联的第二斜状槽662,所述第二斜状槽662内滑移配合连接有一端经所述第一斜状槽65伸入所述第三滑移槽64内且与所述第三滑移块641固定配合连接的斜状块643,所述斜状块643另一端经所述第一斜状槽65伸入所述插入槽62内。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安置腔51后侧内壁固设有隔板510。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插入槽62后侧内壁固设有数据接收头。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插卡7后侧尾部固设有用以与所述插入槽62配合连接的插柱71,所述插柱71左右两侧端面上互称设有用以与所述斜状块643配合连接的锁固槽711,所述插柱71后侧尾部固设有斜头部712,所述斜头部712后侧尾部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数据接收头配合连接的数据传送槽713,从而方便快速插接工作,同时,提高插接的稳固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转销轴610右侧的所述安置腔51内设有顶紧结构,所述顶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置腔51右侧内壁中的伸缩槽52,所述伸缩槽52中可左右滑移的设置有铁臂53,所述铁臂53左侧端面设有与所述插卡7底部端面顶紧配合的顶紧片54,所述伸缩槽52右侧内壁中设有与所述铁臂53相配合的电磁装置55,所述伸缩槽52上下端壁中互称设有导移槽56,所述导移槽56中滑移安装有与所述铁臂53固定连接的导移块57,所述导移槽56左端壁中固定设有与所述铁臂53相抵的第二弹力件58,所述第二弹力件58用以将所述铁臂53朝右顶压而使所述铁臂53完全收缩于所述伸缩槽52中。

初始状态时,第一滑移块631位于第一滑移槽63内的最前侧位置,此时,第一滑移块631带动滑移杆661完全伸入第二滑移槽66,同时,使第二斜状槽662与第一斜状槽65处于完全相对位置,此时,第三滑移块641受到第一弹力件642顶压力,使第三滑移块641带动斜状块643最大程度伸入插入槽62内,铁臂53在第二弹力件58的作用下完全收纳于伸缩槽52中。

使用时,通过将插卡7移动至接联结构6的前侧位置,同时,使插柱71与插入槽62处于相对位置,然后向后侧移动插卡7,使插柱71逐渐插入插入槽62内,直至斜头部712与斜状块643顶压滑移配合连接,此时,使斜状块643带动第三滑移块641克服第一弹力件642顶压力逐渐伸入第三滑移槽64内,直至插柱71完全伸入插入槽62内时,此时,插柱71带动数据接收头与数据传送槽713完全配合连接,同时,使锁固槽711移动至斜状块643相对位置处,此时,第三滑移块641受到第一弹力件642顶压力,使第三滑移块641带动斜状块643完全伸入锁固槽711内完成插卡7的配合连接工作,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转销轴610转动,由转销轴610带动弧状部61以及弧状部61前侧的接联结构6逆时针转动,进而由接联结构6带动插卡7逐渐伸入安置腔51内,直至接联结构6与隔板510相抵接时,此时控制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同时,使电磁装置55上电,电磁装置55上电后可驱动铁臂53向左滑动,由此,可使顶紧片54与插卡7底部顶紧配合连接,从而可限制所述插卡7意外活动;

当需要将插卡7拔出时,首先控制电磁装置55断电,在第二弹力件58的作用下可使铁臂53完全缩入伸缩槽52中,而后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转销轴610转动,由转销轴610带动弧状部61以及弧状部61前侧的接联结构6逆时针转动,进而由接联结构6带动插卡7逐渐伸出安置腔51外,直至接联结构6左侧端面与安置腔51左侧内壁相抵时,此时控制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并同时通过第二电动机633带动第一螺形杆632转动,进而由第一螺形杆632带动第一滑移块631逐渐沿第一滑移槽63内的后侧方向滑动,同时,由第一滑移块631带动滑移杆661逐渐沿第二滑移槽66内的后侧方向滑动,此时,由第一滑移块631内的第二斜状槽662与斜状块643顶压滑移配合,使斜状块643带动第三滑移块641克服第一弹力件642顶压力逐渐伸入第三滑移槽64内,同时,使斜状块643逐渐脱离锁固槽711内,此时,取出插卡7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接联结构前侧端面内设插入槽,插入槽后侧的接联结构内的设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第一滑移块,第一滑移块内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一螺形杆,第一螺形杆前侧延展尾部与第一滑移槽前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螺形杆后侧延展尾部与第二电动机动力配合连接,第二电动机外表面固设于第一滑移槽后侧内壁内,插入槽左右两侧的接联结构内互称设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后侧延展尾部与第一滑移槽通联设置,第二滑移槽远离插入槽一侧设第三滑移槽,第三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第三滑移块,第三滑移块远离第二滑移槽一侧的第三滑移槽内顶压配合连接第一弹力件,第二滑移槽内贯穿设分别与插入槽以及第三滑移槽通联设置的第一斜状槽,第二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向后侧延展设置的滑移杆,滑移杆内设与第一斜状槽通联的第二斜状槽,第二斜状槽内滑移配合连接一端经第一斜状槽伸入第三滑移槽内且与第三滑移块固定配合连接的斜状块,斜状块另一端经第一斜状槽伸入插入槽内,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插卡与接联结构的配合连接工作,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接联结构的收纳以及锁定工作,大大提高芯片数据连接时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