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7456发布日期:2019-09-13 20:2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少不同区域之间阻容负荷(rcloading)差异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式电子产品中,显示屏幕已广泛的搭配使用触控组件而形成触控显示装置,借此让使用户可直接与电子产品沟通而取代键盘与鼠标等传统输入设备,以缩减电子产品的体积并提升人机在沟通上的便利性,而现今产业致力于开发一种将触控组件设置在显示板中的内嵌式(in-cell)触控显示装置,以达到触控显示装置的最小化。

在现有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中,其中一种架构是将显示屏幕的共同电极分割成以棋盘式排列的多个触控电极,且触控电极彼此互相断开。在此架构下,触控电极断开处的边缘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与其他导电层的导线重叠的面积或图案,不同于触控电极内部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与其他导电层的导线重叠的面积或图案,使得这两个区域内信号传输的阻容负荷不同。因此,信号在触控电极边缘以及触控电极内部的传输状态有所差异,进而使得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在信号处理上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在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电极边缘以及触控电极内部信号传输的阻容负荷的差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具有一显示区以及设置在显示区外至少一侧的一周边区,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金属层设置在基板上并包括多条扫描线,分别电连接位于显示区中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其中扫描线在显示区内沿着一方向延伸。第二金属层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并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和多条虚置信号线,多条数据线分别电连接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其中数据线在显示区内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且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定义出多个子像素。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显示区中,且各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其中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个触控电极排列为多个触控电极列与多个触控电极行,且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其中扫描线包括第一扫描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且第一扫描线被相邻的一个触控电极部分覆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具有一显示区以及设置在显示区外至少一侧的一周边区,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像素电极、多个触控电极、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和多条虚置信号线。扫描线与数据线设置在基板上,多条扫描线分别电连接位于显示区中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且多条数据线分别电连接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其中扫描线在显示区内沿着一方向延伸,数据线在显示区内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方向,且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像素电极设置在在基板上且位在显示区中,且各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其中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触控电极、触控电极信号线和虚置信号线设置在基板上,多个触控电极排列为多个触控电极列与多个触控电极行,且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其中扫描线包括一第一扫描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且第一扫描线被相邻的一个触控电极部分覆盖。

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电极在其边缘(或断开位置)具有凸出部,使得触控电极在其边缘和在其内部与扫描线的重叠面积相同,因此可减少触控电极在其边缘和在其内部与扫描线之间的阻容负荷的差异,进而达到较佳的信号传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单一触控电极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电极、虚置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信号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7a与图7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数据线、触控电极信号线、虚置信号线和导电连接垫的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部分子像素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部分子像素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区域x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区域y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触控显示装置

100基板

102、1021、1022触控电极

102c、102c1~102ci触控电极列

102r、102r1~102rj触控电极行

102c连接部

102e边缘

102p凸出部

104第一金属层

106第二金属层

108第一透明导电层

110第二透明导电层

1101连接电极

112第一绝缘层

114第二绝缘层

116集成电路

117接合区域

118栅极驱动电路

120导线

122电位线

124桥接电极

126绝缘层

a、b区域

bp1第一导电连接垫

bp2第二导电连接垫

bp3第三导电连接垫

bpr1第一导电连接垫行

bpr2第二导电连接垫行

ce共同电极

ch半导体层

cp接触垫

d漏极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l、dl_1、dl_2、dl_3数据线

dl_1a第一部分

dl_1b第二部分

dr显示区

dsl虚置信号线

g栅极

gi栅极绝缘层

op1第一开口

op2第二开口

pe像素电极

pr周边区

px像素

r1第一区

r2第二区

r3第三区

s源极

sl扫描线

sl1第一扫描线

sl2第二扫描线

sp子像素

sprh、sprh-1、sprh+1子像素行

ssl触控电极信号线

t薄膜晶体管

th连接孔

th1第一部分

th2第二部分

tha第一连接孔

thb第二连接孔

v垂直投影方向

w1第一宽度

w2第二宽度

w3第三宽度

x、y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特列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须注意的是,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因此,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组件与组合关系,以对本发明的基本架构或实施方法提供更清楚的描述,而实际的组件与布局可能更为复杂。另外,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各附图中所示的组件并非以实际实施的数目、形状、尺寸做等比例绘制,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单一触控电极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电极、虚置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信号线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部分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部分俯视示意图,而图7a与图7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数据线、触控电极信号线、虚置信号线和导电连接垫的配置示意图。为了使附图更加简化而浅显易懂,图1在显示区dr中仅绘出触控电极102和部分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并省略了虚置信号线dsl,而图4则省略了第一透明导电层108与其中的像素电极pe。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以内嵌式液晶触控显示装置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装置10的基板100具有一显示区dr以及设置在显示区dr外至少一侧的一周边区pr。在本实施例中,周边区pr环绕显示区dr,但不限于此。基板100可为硬质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石英基板或蓝宝石基板,也可为例如包含聚亚酰胺材料(polyimide,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的可挠式基板,但不以此为限。基板100的显示区dr中设置有多个触控电极102,且触控电极102彼此互相分离。触控电极102可排列为i个列(column)与j行(row),其中触控电极行102r沿一第一方向d1延伸,而触控电极列102c沿一第二方向d2延伸,且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不平行。本实施例的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102排列为18列(i=18)与32行(j=32),亦即触控电极102的数量一共为576个,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102可依触控显示装置10的设计而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或不同的触控电极102的数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的触控电极102在触控显示装置10的显示期间是作为共同电极(commonelectrode),而在触控显示装置10的触控感测期间是用来感测使用者的触摸位置,但不以此为限。触控显示装置10具有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设置在基板100上。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大体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其中一条电连接其中一个触控电极102。换言之,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电连接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02,以传送及/或接收触控相关信号。然而,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可为弯折或曲折地(zigzag)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不限于图1与图2所示的直线形式,在下文中将对其详细介绍。在本实施例中,各个触控电极列102c具有32个触控电极102,其中每一个触控电极列102c对应设置32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而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和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02电连接。如图1所示,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透过连接结构103和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02电连接。举例来说,在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触控电极102分别以一金属层与一透明导电层形成,且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透明导电层间具有至少一绝缘层的实施例中,可藉由在所述至少一绝缘层中形成显露部分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连接孔,并且在形成所述透明导电层时使透明导电材料填入所述连接孔中,以形成电连接形成在不同层别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触控电极102的连接结构103,但不限于此。此外,在图1中,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皆穿越对应的触控电极列102c中的32个触控电极102的区域,也就是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对应的触控电极列102c中的32个触控电极102在垂直第一基板100的方向上重叠,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中的至少一部分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是穿越对应的触控电极列102c中的一部分触控电极102的区域。

图2绘出一个触控电极102、部分虚置信号线dsl与部分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俯视图,其可例如是图1左边第一列的触控电极列102c1中的其中一个触控电极10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还包括多条虚置信号线dsl,其大体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并可和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大体上平行,亦即虚置信号线dsl也可为弯折或曲折地(zigzag)沿第二方向d2延伸,但不以此为限。对于触控电极列102c1而言,虚置信号线dsl穿越其中所有的触控电极102的区域,但不以此为限。虚置信号线dsl并不和触控电极10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102排列为i个列与j个行,且触控显示装置10具有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多条虚置信号线dsl,其中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个数等于i与j的乘积。所述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所述多条虚置信号线dsl在第一方向d1上分为i群,且每群包括j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k条虚置信号线dsl,其中i、j、k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在一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j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是设置在k条虚置信号线dsl的一部分与k条虚置信号线dsl的其余部分间。换句话说,j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是设置在m条虚置信号线dsl与(k-m)条虚置信号线dsl间,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k的正整数。举例来说,当触控电极102排列为18个列与32个行,也就是i与j分别为18与32,且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个数等于i与j的乘积,也就是576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则触控显示装置10的多条(例如576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多条虚置信号线dsl在第一方向d1上分为18群,且在每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的个数分别为32与8,也就是k为8,且32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可设置在4条虚置信号线dsl与4条虚置信号线dsl间、3条虚置信号线dsl与5条虚置信号线dsl间、2条虚置信号线dsl与6条虚置信号线dsl间、或1条虚置信号线dsl与7条虚置信号线dsl间,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在每群中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设置方式可相同或不同。举例来说,在一实施例中,在每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的j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可皆是设置在m条虚置信号线dsl与(k-m)条虚置信号线dsl间,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至少一群中的j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可设置在m条虚置信号线dsl与(k-m)条虚置信号线dsl间,至少另一群中的j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可设置在n条虚置信号线dsl与(k-n)条虚置信号线dsl间,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k的正整数,且m不等于n。请参考表1,表1呈现出触控电极信号线与虚置信号线的排列顺序图的一实施例。表1中的第一行为沿第一方向d1上每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的编号,其中标号1~18依序表示图1触控显示装置10中由左到右的各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第二行与第三行分别为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的设置位置与条数,且第四行为每群中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的数量总合。

表1

由表1可知,576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144条虚置信号线dsl在第一方向d1上分为18群,且每群包括32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8条虚置信号线dsl。在第1、4、7、11、14与17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32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是设置在4条虚置信号线dsl与4条虚置信号线dsl间;在第2、5、8、10、12、13、14、16与18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32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是设置在3条虚置信号线dsl与5条虚置信号线dsl间;而在第3、6与9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32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是设置在2条虚置信号线dsl与6条虚置信号线dsl间。请参图3,图3绘出对应表1的触控电极102、虚置信号线dsl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部分俯视图,其仅包括例如是图1左边第1~3列的触控电极列102c1~102c3和下侧第(j-1)~j行的触控电极行102rj-1~102cj中的六个触控电极102。如图3所示,因为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102间具有间隙,因此至少一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会有位于一侧的一条虚置信号线dsl不与触控电极102重叠(例如图3中位于第一群中最右侧的一条虚置信号线dsl与第二群中最右侧的一条虚置信号线dsl是位于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102间的间隙),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的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可皆与对应的触控电极列102c中的32个触控电极102重叠。需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以设置于每一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内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数量为32条且虚置信号线dsl的数量为8条举例,但不以此为限,设置于每一群内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数量與虚置信号线dsl的数量是依据触控显示装置10的分辨率(resolution)与触控电极的排列方式与数目而得到,相关说明请详见下段叙述。

如图2所示,各个触控电极102分别对应多个像素px,其中像素px设置在图1中的显示区dr内。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10的分辨率例如是720x1440,亦即像素px排列为720列和1440行。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102排列为18列与32行,因此各个触控电极102在第一方向d1上对应40个像素px并在第二方向d2上对应45个像素px。此外,每列像素px对应设置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或虚置信号线dsl。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或虚置信号线dsl是相邻一列像素px设置,或设置在相邻两列像素px之间,但不限于此。如上所述,对于任一触控电极列而言,对应的32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皆穿越32个触控电极102的区域,也就是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中的一者与一个触控电极列中的每个触控电极102重叠,且每列像素px对应设置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因此各个触控电极102在第一方向d1上对应的40个像素px中会有32个像素px皆会邻设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而其余8个像素px则无触控电极信号线ssl邻设。因为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是由不透光的金属形成,其会减少像素px的开口率,因此本发明在其余8个未邻设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像素px中的每一个像素px旁设置一条虚置信号线dsl,虚置信号线dsl不和触控电极102电连接,且对于任一触控电极列而言,对应的虚置信号线dsl穿越32个触控电极102的区域,也就是与一个触控电极列102c中的每个所述触控电极102重叠,使得不同像素px的开口率一致,以避免触控显示装置10的视效具有区域性的差异。此外,如图3所示,触控显示装置10除了包括与触控电极102重叠的虚置信号线dsl,还包括与触控电极102不重叠的虚置信号线dsl(例如位于两相邻触控电极102间的虚置信号线dsl),其形状与尺寸(例如其在第一方向d1的宽度与第二方向d2的高度,以及弯折的方式与角度)可和其它与触控电极102重叠的虚置信号线dsl相同,因此可使得每个像素px的开口率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区dr内的虚置信号线dsl的宽度较佳是大体上与在显示区dr内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宽度相同,以使得每个像素px的开口率一致,但不限于此。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像素px可由三个子像素sp沿第一方向d1依序排列所组成,使得子像素sp排列为r个列与s个行,其中r与s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根据上述像素px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的r为2160(即三倍的像素px的列数量),而s为1440。在其他实施例中,像素px亦可由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子像素sp所组成。另外,由于触控电极列102c1~102ci的数量为i,以及触控电极行102r1~102rj的数量为j,因此可得到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多条虚置信号线dsl在第一方向d1上分为i群,且在每一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内设置有j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以及k条虚置信号线dsl,其中k等于(r/(3i))-j。在一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j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是设置在k条虚置信号线dsl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间。举例来说,当触控电极102排列为18个列与32个行,且触控显示装置10的分辨率是720x1440,则在每一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内设置有32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以及8条虚置信号线dsl,且在一群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虚置信号线dsl中,32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是设置在8条虚置信号线dsl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间。在本实施例中,每三列子像素sp对应设置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或一条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设置在两相邻的子像素sp之间,且虚置信号线dsl也可设置在两相邻的子像素sp之间,但不限于此。需说明的是,上述i、j、k、r、s与分辨率的值仅为例示以方便说明,本发明不限定i、j、k、r、s与分辨率的值。

如图4所示,触控显示装置10在显示区dr中包括多条扫描线sl和多条数据线dl。扫描线sl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各条扫描线sl和其中一行的子像素sp相邻设置。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第一方向d1并大体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扫描线sl和数据线dl交错定义出多个子像素sp。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sp的俯视形状可为接近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sp的形状近似于平行四边形,其顶边和底边平行第一方向d1而另外两侧边不平行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例如,在相邻两行的子像素行sprh、sprh-1中,子像素行sprh的子像素sp的平行四边形中的侧边与第二方向d2之间具有正夹角θ(例如7度),而子像素行sprh-1的子像素sp的平行四边形中的侧边与第二方向d2之间具有负夹角-θ(例如-7度),亦即相邻两行的子像素sp的平行四边形不相同但对称于平行第一方向d1的假想线,因此相邻两子像素sp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成「<」字形或「>」字形,亦即子像素sp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成弯折形的列,但不以此为限。请参考图8,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部分子像素的俯视示意图。在此变化实施例中,子像素sp的形状可为矩形。请参考图9,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部分子像素的俯视示意图。在此变化实施例中,一个子像素sp的形状为「>」字形或「<」字形,且「>」字形子像素sp和「<」字形子像素sp可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

此外,如图4所示,各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各条虚置信号线dsl是分别和数据线dl的其中一条相邻。在显示区dr内,数据线d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和虚置信号线dsl大体上互相平行,且数据线d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和虚置信号线dsl沿子像素sp的平行四边形的侧边延伸。换言之,显示区dr内的数据线d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和虚置信号线dsl在第二方向d2上也可具有弯折形,但不以此为限。此外,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具有一第一宽度w1,而数据线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w1≧1.5*w2,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一宽度w1可为7微米,而第二宽度w2可为4.5微米,在此设计下,藉由增加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宽度可以降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阻值,以提升触控感应准确性。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触控显示装置10包括第一金属层104、第二金属层106、第一透明导电层108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110。第一金属层104设置在基板100上并包括扫描线sl。第二金属层106设置在第一金属层104上并包括数据线d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和虚置信号线dsl,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第二金属层106包括数据线dl,且第三金属层包括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和虚置信号线dsl,其中第三金属层设置在第二金属层106上。因第二金属层106与第三金属层间设置至少一绝缘层,因此在此变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和虚置信号线dsl可在垂直投影方向v上与数据线dl重叠,以提升开口率,但不以此为限。第一透明导电层108设置在第一金属层104上并包括多个像素电极pe(如图5和图6所示)分别设置在显示区dr的各个子像素sp中。第二透明导电层110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108上并包括触控电极102。详细而言,第二透明导电层110包括多个共同电极ce分别设置在各个子像素sp中,而各个触控电极102是由与其对应的子像素sp的共同电极ce互相电连接所构成,换言之,一个触控电极102包括多个共同电极ce,分别对应并覆盖多个子像素sp,而在相邻的触控电极102之间,第二透明导电层110是断开的。再者,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1021还可包括多个连接部102c,各个连接部102c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子像素行(如子像素行sprh、sprh+1)的其中一个共同电极ce,使得不同像素行的共同电极ce可互相电连接。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02c沿第二扫描线sl2或第一方向d1排列于两子像素行sprh、sprh+1之间,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构成触控电极102的共同电极ce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或可称之为狭缝(slit))op1,第一开口op1在垂直投影方向v上与像素电极pe重叠,使得共同电极ce与像素电极pe可藉由第一开口op1的设置而产生边缘电场以使液晶旋转。本实施例的共同电极ce具有三个第一开口op1,但第一开口op1的数目不以此为限。此外,各个触控电极102还具有多个第二开口op2,其对应触控电极信号线ssl设置,各个第二开口op2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部分重叠。各个第二开口op2沿着其所对应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延伸。因此,各个第二开口op2在垂直投影方向v上可与其中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一部分重叠。借此,可缩减触控电极102(或共同电极ce)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重叠面积,进而减轻触控电极102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之间所产生的电容负荷(cloading),并可达到较佳的信号传输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各个触控电极102还具有对应虚置信号线dsl设置的多个第二开口op2,其在垂直投影方向v上与虚置信号线dsl部分重叠,但不以此为限。对应虚置信号线dsl设置的第二开口op2的大小与形状较佳是大体上与对应触控电极信号线ssl设置的第二开口op2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第二开口op2可仅对应触控电极信号线ssl设置,而不对应虚置信号线dsl设置。

如图4所示,扫描线sl包括第一扫描线sl1和第二扫描线sl2。第一扫描线sl1在第二方向d2上设置于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1021、1022之间,其中触控电极1021和触控电极1022是彼此相间隔且电隔离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扫描线sl1被相邻的一个触控电极1021所部分覆盖。举例而言,部分覆盖第一扫描线sl1的触控电极1021包括多个凸出部102p,沿着第一扫描线sl1或第一方向d1排列于触控电极1021的一个边缘102e上,且各个凸出部102p沿第二方向d2朝第一扫描线sl1凸出并分别部分覆盖第一扫描线sl1。另一方面,第二扫描线sl2是设置在触控电极102所对应覆盖的多个子像素sp之间。举例而言,在触控电极102所对应覆盖的这些子像素sp中,第二扫描线sl2可设置在其中相邻两子像素行sprh、sprh+1之间,而各个连接部102c沿第二方向d2延伸并分别部分覆盖第二扫描线sl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102p跨越第一扫描线sl1,而连接部102c跨越第二扫描线sl2,且第二扫描线sl2被其中一个触控电极102(如触控电极1021)中的连接部102c所覆盖的面积相同于第一扫描线sl1被其中一个触控电极102中的凸出部102p所覆盖的面积。借此,触控电极102在其边缘(或断开位置)和在其内部与扫描线sl的重叠面积相同,也就是第一扫描线sl1和触控电极102的重叠面积与第二扫描线sl2和触控电极102的重叠面积相同,而可减少第一扫描线sl1和第二扫描线sl2与触控电极102之间的电容负荷的差异,进而可达到较佳的扫描信号传输效果。

在触控显示装置10的显示区dr内,各个子像素sp包括一薄膜晶体管t。以下将介绍薄膜晶体管t和子像素sp的结构。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t可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bottom-gatethinfilmtransistor),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t可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top-gatethinfilmtransistor)。此外,薄膜晶体管t举例可为低温多晶硅(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ltps)薄膜晶体管、铟镓锌氧化物((indiumgalliumzincoxide,igzo)薄膜晶体管或非晶硅(a-si)薄膜晶体管,但不以此为限。薄膜晶体管t设置在基板100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10之间。薄膜晶体管t包含有一栅极g、一源极s、一漏极d以及一半导体层ch。第一金属层104还包括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g,其中扫描线sl分别电连接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g,以对栅极g提供用以控制薄膜晶体管t的开关信号,进而控制显示画面更新。第二金属层106还包括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s和漏极d,其中数据线dl分别电连接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s,以对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s提供画面灰阶信号。由于第一金属层104和第二金属层106由金属所形成,因此具有较低的阻值,故可减少信号在传输时的衰减。第一金属层104和第二金属层106可以是单层的金属层或是多层的金属层堆叠而成。第一金属层104和第二金属层106可为铝、铜、钛、钨等单一金属层或者是钼/铝/钼、钛/铝/钛、钛/铜/钛、钛/铜…等复合金属层,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栅极绝缘层gi设置在栅极g上并覆盖栅极g,而半导体层ch设置在栅极绝缘层gi和源极s以及漏极d之间。半导体层ch可例如是非晶硅、多晶硅或金属氧化物(如铟镓锌氧化物)。第一绝缘层112设置在第二金属层106(如漏极d)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08(如像素电极pe)之间。第二绝缘层114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108(如像素电极pe)与第二透明导电层110(如共同电极ce)之间。栅极绝缘层gi、第一绝缘层112和第二绝缘层114可为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但不以此为限。第一透明导电层108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10可为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o)或氧化铝锌(aluminumzincoxide,azo)。

在本实施例中,像素电极pe和漏极d在垂直投影方向v上部分重叠,薄膜晶体管t包括一连接孔th,贯穿第二绝缘层114与第一绝缘层112,使其暴露像素电极pe的一部分以及漏极d的一部分。此外,本实施例的连接孔th包括第一部分th1和第二部分th2,其中第一部分th1暴露部分像素电极pe,而第二部分th2暴露部分漏极d,且第一部分th1位在第二部分th2的一侧,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第二透明导电层110还包括连接电极1101,且连接电极1101与共同电极ce相分隔并电隔离,其中连接电极1101覆盖连接孔th并延伸至连接孔th内,且连接电极1101同时接触并电连接被连接孔th所暴露的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d以及像素电极pe。在本实施例中,被连接孔th所暴露的像素电极pe的部分具有第三宽度w3,而连接孔th具有直径d(也可为连接孔th的长或宽),其中举例而言,连接孔th的直径d可为6微米,而第三宽度w3可大于等于2微米并小于等于3微米,但不限于此。根据以上第三宽度w3和直径d的关系式,可确保本实施例的连接电极1101能够电连接漏极d和像素电极pe,也可减少连接电极1101断线的机会。根据本实施例子像素sp的结构,可透过减少第二绝缘层114的厚度以提升由像素电极pe与共同电极ce所形成的储存电容的电容值,并可透过增加第一绝缘层112的厚度以减少数据线dl与共同电极ce之间的负载,且同时减少金属材料穿刺的可能性。

请参考图1、图4、图7a与图7b,图7a与图7b分为图1中区域a与b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在周边区pr内包括一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116和至少一栅极驱动电路118设置在基板100上,且栅极驱动电路118可电连接至集成电路116。此外,触控显示装置10还包括多个第一导电连接垫bp1、多个第二导电连接垫bp2与多个第三导电连接垫bp3设置在基板100上且位于周边区pr中。基板100具有设置在周边区pr中的一接合区域117,且集成电路116、第一导电连接垫bp1、第二导电连接垫bp2与第三导电连接垫bp3位于接合区域117中。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由显示区dr延伸至位于周边区pr中的接合区域117中,以使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分别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垫bp1、第二导电连接垫bp2与第三导电连接垫bp3。需说明的是,图7b在接合区域117中仅绘出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数据线dl、第一导电连接垫bp1、第二导电连接垫bp2和第三导电连接垫bp3并省略了集成电路116。在本实施例中,集成电路116可包括源极驱动电路与触控感测电路,且集成电路116可以芯片的形式或是sog(systemonglass)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00上,但不以此为限。在集成电路116为芯片且设置在基板100上的实施例中,集成电路116包括多个焊垫,所述多个焊垫中至少部分焊垫的位置分别对应且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垫bp1、第二导电连接垫bp2与第三导电连接垫bp3。在变化实施例中,集成电路116可以芯片的形式设置在可挠式或硬式电路板后再电连接至基板100上的多个导电连接垫,且所述多个导电连接垫电连接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118电连接集成电路116,且集成电路116输出数据信号至数据线dl,输出控制信号至栅极驱动电路118以及传送及/或接收触控感测信号,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118的控制信号可由其它的控制芯片提供。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118为阵列基板列驱动(gatedriveronarray;goa)电路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118可制作为芯片后再设置于基板100上,或设置在可挠式或硬式电路板后再电连接至基板100上的导电连接垫,且所述导电连接垫电连接对应的扫描线sl。此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可具有两个栅极驱动电路118,分别在第一方向d1上位在显示区dr外的两侧,也就是说,显示区dr可位于两个栅极驱动电路118之间,但不以此为限,栅极驱动电路118的设置位置以及数量可依需求设计。在其它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10可仅具有一个栅极驱动电路118,其位在显示区dr外的一侧。栅极驱动电路118可例如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和多条信号线,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显示区dr中的每一条扫描线sl(如图4所示)可以电连接至栅极驱动电路118中的至少一个,而栅极驱动电路118可输出扫描信号至对应的扫描线sl。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118分别藉由导线120电连接至集成电路116,使得集成电路116所提供的控制信号(例如启动信号及/或时钟信号)可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118,并使栅极驱动电路118运作而输出扫描信号至显示区dr中对应的扫描线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电连接至集成电路116,而使得集成电路116能够传送及/或接收触控感测信号。此外,图4中的虚置信号线dsl和数据线dl也可电连接至图1中的集成电路116,其中集成电路116能够传送画面灰阶信号至数据线dl。如图7a与图7b所示,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沿第一方向d1的设置依序为三条数据线dl(包括分别电连接至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sp的数据线dl_1、dl_2与dl_3)、一条虚置信号线dsl、三条数据线dl、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位于显示区dr中的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是以第二金属层106形成,而为了缩小位于周边区pr中的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所占的面积,相邻的两条数据线dl、相邻的虚置信号线dsl与数据线dl中的一者与另一者及/或相邻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中的一者与另一者在周边区pr中可分别以第一金属层104与第二金属层106形成,使得相邻的两条数据线dl、相邻的虚置信号线dsl与数据线dl及/或相邻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可部分重叠,以缩小位于周边区pr中的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所占的面积。举例来说,如图7a与图7b所示,数据线dl_1包含以第二金属层106形成的第一部分dl_1a与以第一金属层104形成的第二部分dl_1b,且第一部分dl_1a与第二部分dl_1b的一部分(第二部分dl_1b的右半部分)重叠,覆盖第一部分dl_1a与第二部分dl_1b的绝缘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tha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thb,其中第一连接孔tha暴露出第一部分dl_1a的一部分,而第二连接孔thb暴露出第二部分dl_1b的一部分,第二透明导电层110包括桥接电极124,且桥接电极124覆盖对应的第一连接孔tha和第二连接孔thb,桥接电极124填入第一连接孔tha中并和第一连接孔tha所暴露的第一部分dl_1a接触,且填入第二连接孔thb中并和第一连接孔tha所暴露的第二部分dl_1b接触。换句话说,数据线dl_1透过第一连接孔tha、第二连接孔thb和桥接电极124由第二金属层106转换为第一金属层104,而相邻的数据线dl_2则仍然以第二金属层106形成,因此相邻的数据线dl_1与dl_2可重叠(图7a与图7b中标示为dl_1(104)/dl_2(106)),并且延伸至靠近第一导电连接垫bp1或第二导电连接垫bp2的区域才分开不重叠以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三导电连接垫bp3。类似地,数据线dl_3透过桥接电极124由第二金属层106转换为第一金属层104,而相邻的虚置信号线dsl(或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则仍然以第二金属层106形成,因此相邻的数据线dl_3与虚置信号线dsl(或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可重叠(图7a中标示为

dl_3(104)/dsl(106)或dl_3(104)/ssl(106)),并且延伸至靠近第一导电连接垫bp1或第二导电连接垫bp2的区域域才分开不重叠以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三导电连接垫bp3与第一导电连接垫bp1(或第二导电连接垫bp2)。在上述实施例中,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部分数据线dl(例如dl_2)在显示区dr与周边区pr中均是由第二金属层106形成,而数据线dl的其余部分(例如dl_1与dl_3)则是在周边区pr中藉由金属层转接结构由第二金属层106转换为第一金属层104,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数据线dl的一部分(例如dl_1与dl_3)在显示区dr与周边区pr中均是由第二金属层106形成,而数据线dl的其余部分(例如dl_2)、虚置信号线dsl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则是在周边区pr中藉由金属层转接结构由第二金属层106转换为第一金属层104。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在显示区dr中是由第二金属层106形成,而在周边区pr中,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的一部分是藉由金属层转接结构由第二金属层106转换为第一金属层,以使相邻的两条数据线dl、相邻的虚置信号线dsl与数据线dl及/或相邻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在周边区pr中可部分重叠。因为第一导电连接垫bp1、第二导电连接垫bp2与第三导电连接垫bp3的排列顺序与设置位置是由集成电路116的焊垫的排列顺序与设置位置决定,在现有技术中,虚置信号线的设置位置通常随意穿插在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中,使得虚置信号线以及触控电极信号线在周边区pr中需往第一方向d1横跨至少三条电连接数据线以电连接至对应的导电连接垫,因此相邻的两条数据线、相邻的数据线与虚置信号线以及相邻的数据线与触控电极信号线在周边区pr内无法分别以不同金属层形成,或是虚置信号线或触控电极信号线在周边区pr中需使用多个金属层转接结构以使得虚置信号线或触控电极信号线可横跨至少三条数据线,因此无法缩小面积。藉由本发明的虚置信号线dsl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独特排列方式(例如表1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虚置信号线dsl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在周边区pr中无需往第一方向d1横跨至少三条数据线dlf以分别电连接至对应的第一导电连接垫bp1与第二导电连接垫bp2,因此相邻的两条数据线dl、相邻的虚置信号线dsl与数据线dl及/或相邻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数据线dl在周边区pr中可分别以不同金属层形成以彼此重叠,进而缩小虚置信号线dsl、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和数据线dl在周边区pr中所占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三条数据线dl配置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或虚置信号线dsl,因此第三导电连接垫bp3的数量为第一导电连接垫bp1与第二导电连接垫bp2的数量总合的3倍。第一导电连接垫bp1与第二导电连接垫bp2可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成第一导电连接垫行bpr1,第三导电连接垫bp3可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成至少一第二导电连接垫行bpr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连接垫行bpr1可位于第二导电连接垫行bpr2与显示区dr之间,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第二导电连接垫bp2可位于第一导电连接垫行bpr1与显示区dr之间。另外,在图7b中,第一导电连接垫行bpr1中的第一导电连接垫bp1和第二导电连接垫bp2与相邻的第二导电连接垫行bpr2中的第三导电连接垫bp3在第二方向d2上可部分交叠,且相邻的两行第二导电连接垫行bpr2中的第三导电连接垫bp3在第二方向d2上也可部分交叠,但不限于此。在变化实施例中,相邻的两行导电连接垫行中的导电连接垫在第二方向d2上可完全不交叠而彼此错开。此外,本发明的虚置信号线dsl不和触控电极102电连接,因此电连接虚置信号线dsl的第一导电连接垫bp1可为浮置(floating),也就是第一导电连接垫bp1未被施加一固定电位(potential),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集成电路116或其它芯片可施加一固定电位至第一导电连接垫bp1,使得虚置信号线dsl具有一固定电位,以避免噪声耦合至浮置的虚置信号线dsl而影响触控显示装置10的视效。举例来说,集成电路116或其它芯片可施加一共同电压(commonvoltage)至第一导电连接垫bp1,使得虚置信号线dsl的电位为共同电压。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10还包括一电位线(potentialline)122设置在基板100上和周边区pr中。本实施例的电位线122为一环状结构,其可环绕显示区dr并可位在显示区dr和栅极驱动电路118之间,以及位在显示区dr和集成电路116之间,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电位线122可依需求而有不同的设计。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位线122为一矩形环状封闭结构,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环状结构的形状可为矩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状或其它形状,且环状结构可为一封闭结构(电位线122形成一环状结构且电位线122的两端相接)或非封闭结构(电位线122形成一环状结构且电位线122的两端不相接)。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电位线122可为非环状结构。另外,在图1中,电位线122虽然和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交错,但实际上电位线122并未和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电连接,两者为电隔离状态,例如两者的至少一部分分别由不同导电层所构成。接着,请参考图10和图11,图10为图1中区域x的放大示意图,而图11为图1中区域y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区域x和区域y中的部分电位线122是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邻近于显示区dr设置。本实施例的电位线122为第一金属层104的一部分,亦即电位线122由第一金属层104所构成。虚置信号线dsl大体上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超过显示区dr的相对两边缘(上边缘与下边缘)进入周边区pr中,虚置信号线dsl在延伸出显示区dr后可沿第二方向d2继续延伸而和电位线122交错,以使本实施例的虚置信号线dsl和电位线122电连接。举例而言,虚置信号线dsl可具有一接触垫cp设置在电位线122上,覆盖接触垫cp与电位线122的绝缘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tha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thb,其中第一连接孔tha暴露出接触垫cp的一部分,而第二连接孔thb暴露出电位线122的一部分。本实施例的接触垫cp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孔tha,电位线122具有两个第二连接孔thb,其中第一连接孔tha和第二连接孔thb以2x2的方式排列,但第一连接孔tha和第二连接孔thb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并不限于此。第二透明导电层110还包括多个桥接电极124,各个桥接电极124设置在虚置信号线dsl和电位线122交错的位置,其中桥接电极124覆盖对应的第一连接孔tha和第二连接孔thb,桥接电极124填入第一连接孔tha中并和第一连接孔tha所暴露的部分接触垫cp接触,另同时填入第二连接孔thb中并和第二连接孔thb所暴露的部分电位线122接触,进而使得虚置信号线dsl和电位线122能够透过桥接电极124而电连接。此外,在图10与图11的实施例中,虚置信号线dsl延伸超过显示区dr的相对两边缘(上边缘与下边缘)进入周边区pr中以与在垂直投影方向v上位于显示区dr上方与下方的电位线122电连接,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虚置信号线dsl可仅与位在显示区dr上方或下方的电位线122电连接,或是虚置信号线dsl延伸超过显示区dr的一边缘(例如下边缘)进入周边区pr中以与在垂直投影方向v上位于显示区dr一侧(例如位于显示区dr下方)的电位线122电连接。换言之,虚置信号线dsl延伸超过显示区dr的至少一边缘进入周边区pr中以与位于显示区dr至少一侧的电位线122电连接。

电位线122可具有固定电位,例如本实施例的电位线122可电连接至一共同电压(commonvoltage)源并接收共同电压,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电位线122可为接地(ground,gnd)或具有其他的固定电位。由于本实施例的电位线122和虚置信号线dsl电连接,因此还可透过电位线122将共同电压传送至各条虚置信号线dsl。另外,本实施例的电位线122可提供静电防护的效果,举例来说,扫描线sl、数据线dl与栅极驱动电路118中的至少一者可透过静电防护元件电连接电位线122,因此触控显示面板内的静电荷可透过静电防护元件和电位线122迅速释放,避免静电荷破坏电路组件(如像素px/及或栅极驱动电路118)。此外,触控显示装置1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一外侧电位线设置在周边区pr中并环绕电位线122(亦称内侧电位线),且集成电路116和栅极驱动电路118可设置在外侧电位线和电位线122之间。外侧电位线可接收一固定电位(如接收共同电压或接地)并可提供静电防护的效果。换言之,触控显示装置10可包括两个电位线,其中扫描线sl、数据线dl与栅极驱动电路118中的至少一者可透过静电防护元件电连接内侧电位线与外侧电位线中的至少一者,以提供静电防护的效果。类似地,外侧电位线可为封闭的环状结构或非封闭的环状结构。举例来说,因为通常基板100的边缘设置有耦接可挠式电路板的连接垫,因此内侧电位线与外侧电位线可分别为封闭的环状结构(例如矩形结构)与非封闭的环状结构(例如倒u形结构),以避免外侧电位线与耦接可挠式电路板的连接垫重叠而彼此间电连接。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测试触控电极102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在制作过程中是否有异常(例如测试是否有短路或断路),触控显示装置10还包括多个开关设置在接合区117中,且所述多个开关分别耦接对应的第二导电连接垫bp2(电连接触控电极102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导电连接垫),每个开关为一薄膜晶体管,且测试信号透过开关传送至对应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测试触控电极102以测试是否异常。举例来说,所述多个开关包括多个第一开关与多个第二开关,多个第一开关与多个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例如薄膜晶体管的闸极)彼此电连接,多个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例如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中的一者)分别电连接对应的奇数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多个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对应的偶数条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多个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例如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中的另一者)彼此电连接,且多个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彼此电连接。当测试时,导通电压(例如高电位)输入第一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以导通所有的第一与第二开关,然后将两组测试信号分别输入第一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使得两组测试信号分别藉由导通的第一与第二开关传送至对应的触控电极信号线ssl与触控电极102。因为通常接合区117中还设置有测试数据线dl用的开关,随着分辨率的增加,接合区117中无法容纳测试触控电极102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开关,因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测试触控电极102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用的开关是设置在图1中基板100的上边缘与显示区dr的上边缘间的区域中,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的一端由显示区dr的下边缘延伸至接合区117中以耦接第二导电连接垫bp2,另一端则由显示区dr的上边缘延伸至位于显示区dr的上边缘与基板100的上边缘间的测试触控电极102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用的开关。换句话说,触控电极信号线ssl大体上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超过显示区dr的相对两边缘(上边缘与下边缘)进入周边区pr中,以使触控电极信号线ssl2的一端耦接第二导电连接垫bp2,另一端则耦接测试触控电极102与触控电极信号线ssl用的开关。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继续揭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或变化形,然为了简化说明并突显各实施例或变化形之间的差异,下文中使用相同标号标注相同组件,并不再对重复部分作赘述。

请参考图12和图13,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部分俯视示意图,而圖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2和圖1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子像素sp的结构中,第一透明导电层108的像素电极pe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二金属层106的漏极d以及栅极绝缘层gi之间,且像素电极pe直接接触部分漏极d,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可在形成栅极绝缘层gi后形成像素电极pe,接下来再形成漏极d,其中漏极d覆盖且接触部分像素电极pe。在变化实施例中,漏极d的一部分亦可设置在像素电极pe以及栅极绝缘层gi之间,且像素电极pe直接接触部分漏极d。在此变化实施例中,可在形成栅极绝缘层gi后形成漏极d,接下来再形成像素电极pe,其中像素电极pe覆盖且接触部分漏极d。因此,本实施例子像素sp的结构中并不需设置用以连接像素电极pe和漏极d的连接孔与连接电极,以简化制作工艺。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仅包括一绝缘层126设置在第二金属层106与第二透明导电层110之间并设置在第二透明导电层110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08之间。绝缘层126的材料可和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绝缘层112或第二绝缘层114相同,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绝缘层126的厚度可大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绝缘层112或第二绝缘层114的厚度。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绝缘层126的厚度可大于或等于5500埃,以降低共同电极ce和数据线dl和扫描线sl的电容负荷,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触控显示装置10在显示区dr或周边区pr内的技术特征和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电极在其边缘(或断开位置)具有凸出部,使得触控电极在其边缘和在其内部与扫描线的重叠面积相同,因此可减少触控电极在其边缘和在其内部与扫描线之间的阻容负荷的差异。再者,触控电极的各第二开口暴露出其中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的一部分,借此可缩减触控电极与触控电极信号线的重叠面积,进而减轻触控电极与触控电极信号线之间所产生的电容负荷。上述技术特征皆可使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信号传输效果。另外,本发明触控显示装置将虚置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信号线分为多群,且每群虚置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信号线中的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是设置于多条虚置信号线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间,使得在周边区pr内的虚置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信号线无需横跨至少三条数据线,因此相邻的两条数据线、相邻的数据线与虚置信号线以及相邻的数据线与触控电极信号线在周边区pr内可分别以不同金属层形成以使彼此可部分重叠以缩小面积。此外,触控显示装置中的电位线可同时提供共同电压至虚置信号线并可提供静电防护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