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层的图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7084发布日期:2018-08-24 20:4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触控面板结构中的图案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特殊比例之通道设计之透明导电层的图案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作为触控面板所使用之透明导电层,已知在透明膜等可挠性透明基材上,包含有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之透明电极。近年来,可多点输入或可多点触控的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之触控面板、矩阵型之电阻膜方式之触控面板,已经受到此产业中的研发人员特别关注,在这些触控面板中,将透明导电层之透明电极,经由图案化设计以形成特定形状,例如条纹状、间隔排列状等方式。

上述之透明电极,包含有如可挠性透明基板及其上具有透明电极所形成之图案形成,以及与可挠性透明基板上不具有透明电极之图案开口部。在此提供两种习知透明电极所形成的图案结构设计,首先请参图1所示,在透明基板10上设有复数透明电极12,在此仅撷取其中二相邻之透明电极12作为说明,每一透明电极12上设有一较大范围的虚拟图案122,而于虚拟图案122外周围,具有一通道结构124。另外,请参图2所示,在透明基板20上亦设有复数透明电极22,在此仅撷取其中二相邻之透明电极22作为说明,每一透明电极22上,则设有复数个虚拟图案222,这些虚拟图案222系搭配透明电极22以分割成许多小块状,以排列在透明电极22上,并在透明电极22上形成特殊的图案结构,每一虚拟图案222间具有间隙224,而这些虚拟图案222的外周围,也具有一通道结构226,环绕着这些虚拟图案222。

上述习知的图案结构,分别为两种不同特性的实施例,在图1中的图案结构设计,应用在触控面板结构时,视效性较佳;而在图2中的图案设计,应用在触控面板结构时,则是具有较佳的电性效果。

因此,本发明为了提升触控面板图案化结构的功效,提出一种非常创新之透明导电层的图案结构,可以同时具有上述两种习知图案结构的设计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透明导电层的图案结构,利用电极虚拟图案中的特殊通道宽度比例,以使此一图案设计所产生的特性,具备有良好的电性效果,同时因为特殊的宽度设计,可以消除触控面板之水波纹的产生疑虑,且不被使用者所看见,以带来绝佳的视效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透明导电层的图案结构,利用电极上的图案化效果以及材料特性,透过薄薄一层的透明导电层,即可在可见光区具有高穿透率以及较佳的电阻率,以使触控面板藉由此一特性达成轻量化或轻薄化。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导电层的图案结构,包含有透明基板及复数电极图案,电极各自设置在透明基板上,每一电极皆具有排列设置的复数虚拟图案,虚拟图案间皆具有间隙通道,且每一电极上具有主通道环设在这些虚拟图案的外周围,间隙通道与主通道的宽度比位在40%~85%间。

在本发明中,透明基板系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烯烃聚合物、聚碳酸脂或玻璃。

在本发明中,电极系由透明电极所构成,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锌镓、纳米线或纳米管。

在本发明中,透明基板厚度系介于30~100微米。

在本发明中,每二个相邻电极的主通道间距小于50微米。

在本发明中,间隙通道的宽度与主通道的宽度比系为50%,例如间隙通道的宽度系为0.025微米,主通道的宽度系为0.05微米。

底下藉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发明之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透明电极所形成的图案结构设计之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习知透明电极所形成的图案结构设计之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透明导电层的图案结构之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局部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之透明基板及电极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习知透明基板及电极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透明基板

12透明电极

122虚拟图案

124通道结构

20透明基板

22透明电极

222虚拟图案

224间隙

226通道结构

30透明导电层

32图案结构

34透明基板

36电极

362虚拟图案

364间隙通道

366主通道

40透明基板

42电极

w1宽度

w2宽度

t1厚度

g1间距

g2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升触控面板的特性,同时具备视效性以及电性效果,本发明对于透明导电层上的图案结构,进行更精细的研发及设计,以带给使用者效果更优异透明导电层,足以大幅提升触控面板的使用功效。

首先,请参照本发明图3及图4所示,一种透明导电层30的图案结构32包含有一透明基板34及复数电极36,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板34系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例如还能选用如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cop),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pc)或玻璃等各种材料之一,电极36系由透明电极所构成,例如,透明电极系可为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s,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o)、氧化锌镓(zno:ga,gzo)、纳米线(nanowire)或纳米管(nanotube)的其中之一种,端看使用者的设计而定。复数电极36设置在透明基板34上,每一电极36皆具有复数虚拟图案362,这些虚拟图案362排列设置于电极36上,本发明不限制虚拟图案362的数量,也不限制使用者设计在电极36上的图案形状,本发明主要是要保护虚拟图案362间皆具有一间隙通道364,其系具有一宽度w1,这些间隙通道364的宽度w1皆等宽,且每一电极36上还具有一主通道366环设在虚拟图案362的外周围,而主通道366也具有一宽度w2。在本实施例中,宽度w1系为0.025微米(μm),及主通道366的宽度w2系为0.05微米,间隙通道364与主通道366的宽度比,可以藉由下列的公式(1)表示:

(w1/w2)×100%(1)

然而,本实施例的间隙通道364与主通道366的宽度比经计算后,系为50%,此系为本实施例的最佳比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发明限制,在间隙通道364与主通道366的宽度比可以落于40%~85%间。

承接上段,并请同时参照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板34的厚度t1系为50微米,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透明基板的厚度可位于30~100微米间,端看使用者设计而定,而在每二相邻电极36的主通道366与主通道366间之间距g1系小于50微米。此一设计的好处,是避免透明基板34产生形变,导致水波纹的现象发生,例如图6为习知的透明基板40,选择与本发明透明基板34相同的厚度:50微米。因为习知透明基板40中,电极42间的间距g2太大,例如超过100微米,导致透明基板40容易产生形变,尤其若间距超过200微米的结构,会更容易产生形变现象。因此,当习知结构应用在触控面板时,会非常容易产生水波纹,然而,本发明藉由独特的设计,相邻之电极36的距离必须要比透明基板34的厚度还大,如此一来,就不会导致透明基板34产生形变,本发明所应用的触控面板也就不会有水波纹的现象产生。

近年来,电子发展日趋成熟,伴随着信息的发展速度快速提升,触控面板或触控式显示面板的需求大大提升,同时也普遍化,触控面板在全球化的今日,早已自成为一项成熟的科技产业,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且直觉性的操作方式,适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是些多媒体信息查询设备等。触控面板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及节省其他输入设备空间等优点。

然而,本发明的透明导电层的图案结构,应用在触控面板时,还同时包含有更佳视效性以及电性效果的优点,在触控面板产业上,比起习知的透明导电层,更具竞争力,将原先两种不同结构的优点整合为一体,以大幅提升触控面板的产品特性,极具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系为说明本发明之技术思想及特点,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之人士足以了解本发明之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发明之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