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3400发布日期:2018-12-01 00:3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touchscreenpanel)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而由于目前触摸屏自身的反射率较高,在外界光线较强时(如白天户外使用)会形成一定比例的反射光,反射光会干扰人眼的视觉,外界光线越强则反射光也越强,导致难于看到触摸屏应用的电子产品本身要显示的内容,影响了显示内容的可读性。

因此,如何降低触摸屏的反射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不受外界光线反射的影响,降低了反射率,提高了显示内容的可读性。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保护盖板;

层叠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上方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和第一线性偏光片;

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下方的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线性偏光片的偏振轴方向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之间的角度为45°。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和具有所述保护盖板的触控屏;

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触控屏和所述显示屏之间。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下方的内嵌有触控电极的显示屏;

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线性偏光片;

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第二线性偏光片的上表面。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线性偏光片的偏振轴方向与所述第二线性偏光片的偏振轴方向相同。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保护盖板;层叠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上方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和第一线性偏光片;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下方的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本发明由于在保护盖板上下分别设置了光轴方向相互垂直的四分之一波片,以及在最上层设置了第一线性偏光片,这样使得显示屏光源统一成可以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某一特定方向的光线,而外来光线的反射光则变成了不能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的光线,这样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不受外界光线反射的影响,降低了反射率,提高了显示内容的可读性,进而可以清晰地看到显示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外界光线照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

保护盖板1;

层叠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1上方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和第一线性偏光片3;

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1下方的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的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保护盖板上方设置有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和第一线性偏光片;所述保护盖板下方设置有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相互垂直。由于在保护盖板上下分别设置了光轴方向相互垂直的四分之一波片,以及在最上层设置了第一线性偏光片,这样使得显示屏光源统一成可以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某一特定方向的光线,而外来光线的反射光则变成了不能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的光线,这样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不受外界光线反射的影响,降低了反射率,提高了显示内容的可读性,进而可以清晰地看到显示内容。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为了使线偏振光可以转换为圆偏振光,便于确保后续反射光变成不能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的光线,所述第一线性偏光片的偏振轴方向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以设置为45°。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触控显示面板按照组成结构包括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和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将触控屏与显示屏分开生产,然后贴合到一起成为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将触控屏的触控电极内嵌在显示屏内部。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是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也可以是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具体实施时,当触控显示面板为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时,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200和具有所述保护盖板的触控屏100;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可以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设置在所述触控屏100和所述显示屏200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可以与保护盖板直接接触,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可以与触控屏最底层衬底直接接触。

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外界光线照射到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时,首先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3变成某一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再通过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时,线偏振光变成左旋圆偏振光,经触控屏100反射后,发生半波损失,左旋圆偏振光转换为右旋圆偏振光,右旋圆偏振光经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后又变成线偏振光,但是偏振方向已发生变化,因此不能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这样实现了触控屏反射率的降低。

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具体实施时,当触控显示面板为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时,如图1所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1下方的内嵌有触控电极的显示屏;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可以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可以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1的下表面。也就是说,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可以分别与保护盖板直接接触。

具体地,当外界光线照射到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时,首先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变成某一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再通过第一四分之一波片时,线偏振光变成左旋圆偏振光,经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反射后,发生半波损失,左旋圆偏振光转换为右旋圆偏振光,右旋圆偏振光经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后又变成线偏振光,但是偏振方向已发生变化,因此不能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这样实现了触控屏反射率的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线性偏光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线性偏光片的上表面。此时背光光源经显示屏的第二线性偏光片后,出来某一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经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后,线偏振光变成圆偏振光,再经过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圆偏振光又可以变成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可以从第一线性偏光片出来,使得显示屏光源统一成可以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某一特定方向的光线。此时所述第一线性偏光片的偏振轴方向与所述第二线性偏光片的偏振轴方向可以设置相同,也就是说,从第一线性偏光片出来的线偏振光与从第二线性偏光片出来的线偏振光的方向是相同的,确保不会影响显示内容的可读性。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显示屏可以选择为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保护盖板;层叠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上方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和第一线性偏光片;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下方的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相互垂直。本发明由于在保护盖板上下分别设置了光轴方向相互垂直的四分之一波片,以及在最上层设置了第一线性偏光片,这样使得显示屏光源统一成可以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某一特定方向的光线,而外来光线的反射光则变成了不能通过第一线性偏光片的光线,这样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不受外界光线反射的影响,降低了反射率,提高了显示内容的可读性,进而可以清晰地看到显示内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