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5347发布日期:2019-01-02 22:4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子手写应用的载体由书写笔和触控面板组成,主要应用有三种以及相互组合的扩展。电阻笔加电阻触控面板位置检测器,现手指和电阻笔都能触控操作;电容笔加电容触控面板位置检测器,现手指和电容笔都能触控操作;电磁笔加磁板位置检测器,实现电磁笔的触控操作。

现有技术中存在,电阻和电容模式的触控面板必须置于显示屏前面,阻挡了显示屏的透明度;电阻和电容模式相当于传统书写的复写纸,只要书写者肢体触碰到触控面板部位,在电子纸上就会印下无规则的墨迹斑痕;电磁模式在有效电磁感应距离,电磁笔即使隔空,电子纸都会出现书写墨迹斑痕,局部集中大量使用电磁模式手写本会造成该区域严重的电磁波辐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方法及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脉冲光波投射到记录介质上x轴向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光波电流in、in+1,将光波电流in、in+1转换成电压vn、vn+1;

对电压vn、vn+1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n、vn+1进行预定计算获得脉冲光波在记录介质上x轴向的位置坐标;

获取脉冲光波投射到记录介质上y轴向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光波电流im、im+1,将光波电流im、im+1转换成电压vm、vm+1;

对电压vm、vm+1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m、vm+1进行预定计算获得脉冲光波在记录介质上y轴向的位置坐标。

进一步地,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方法,将光波电流in、in+1转换成电压vn、vn+1,包括:

光波电流in分流到电阻ra形成电压vn,光波电流in+1分流到电阻rb形成电压vn+1;

将光波电流im、im+1转换成电压vm、vm+1,包括:

光波电流im分流到电阻rc形成电压vm,光波电流im+1分流到电阻rd形成电压vm+1;

电阻ra、rb、rc、rd的电阻值相同。

进一步地,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方法,对电压vn、vn+1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n、vn+1进行预定计算,包括:

将接收到的电压vn、vn+1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将放大的电压vn、vn+1通过加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和∑vn,通过减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差δvn;将∑vn和δvn进行模数转换代入下列计算公式:

其中,x为记录介质上x轴向的坐标值,δvn为电压vn、vn+1的电压运算差,∑vn为电压vn、vn+1的电压运算和,ln为常量,ln为记录介质上x轴向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的1/2;

对电压vm、vm+1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m、vm+1进行预定计算,包括:

将接收到的电压vm、vm+1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将放大的电压vm、vm+1通过加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和∑vm,通过减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差δvm;将∑vm和δvm进行模数转换代入下列计算公式:

其中,y为记录介质上y轴向的坐标值,δvm为电压vm、vm+1的电压运算差,∑vm为电压vm、vm+1的电压运算和,lm为常量,lm为记录介质上y轴向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的1/2。

进一步地,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方法,还包括:将光波电流in+1、im+1同时进行脉冲整形放大输出方波脉冲,通过频率检测获取方波波群的频率,根据方波波群的频率通过计算程序计算出方波波群的瞬时频率,通过识别方波波群的瞬时频率获得书写笔锋轨迹。

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光点感测板、开关切换单元、位置指示器、总线控制单元、信号检测单元、处理器单元,其中:

位置指示器,用于投射脉冲光波;

光点感测板,用于接收脉冲光波,x轴向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产生光波电流in、in+1;y轴向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产生光波电流im、im+1;

开关切换单元,用于周期循环切换,接收光波电流in、in+1转换成电压vn、vn+1,接收光波电流im、im+1转换成电压vm、vm+1;

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接收电压vn、vn+1进行预处理,并根据处理器单元发出的指令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n、vn+1进行预定计算获得脉冲光波在光点感测板上x轴向的位置坐标;

用于接收电压vm、vm+1进行预处理,并根据处理器单元发出的指令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m、vm+1进行预定计算获得脉冲光波在光点感测板上y轴向的位置坐标;

总线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并控制开关切换单元周期循环切换;

处理器单元,用于发出指令到总线控制单元,用于发出指令到信号检测单元。

进一步地,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装置,所述光点感测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p层、i层、n层,所述p层的上表面x轴向、y轴向均等间距排列有多个电极阵列,所述各个电极间互不导通。

进一步地,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指示器包括内部为腔体的外壳,所述外壳的腔体内设置有笔尖、光束发射器、弹性装置、光驱动、谐振电路,其中:所述谐振电路包括基频振荡电路、导电胶开关;所述笔尖套设在光束发射器的轴向上自由伸缩,所述笔尖的笔尖沿外壳的下端开口延伸到外壳的外部,所述笔尖的后臂与导电胶开关之间通过弹性装置连接,所述基频振荡电路输出的方波信号连接到光驱动,所述光驱动驱动光束发射器发出脉冲光波。

进一步地,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装置,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包括若干组模拟开关、以及与模拟开关选择端对应连接的电阻ra、rb、rc、rd,其中:

模拟开关,用于将光波电流in分流到电阻ra形成电压vn,光波电流in+1分流到电阻rb形成电压vn+1;

用于将光波电流im分流到电阻rc形成电压vm,光波电流im+1分流到电阻rd形成电压vm+1;

电阻ra、rb、rc、rd的电阻值相同。

进一步地,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前置滤波放大器、加减法运算电路、a/d转换电路、除法运算电路,其中:

前置滤波放大器,用于对电压vn、vn+1进行预处理,放大到适当的电平;

用于对电压vm、vm+1进行预处理,放大到适当的电平;

加减法运算电路,用于将放大的电压vn、vn+1通过加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和∑vn,通过减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差δvn;

用于将放大的电压vm、vm+1通过加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和∑vm,通过减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差δvn;

ad转换电路,用于接收处理器单元发出的指令,将∑vn和δvn进行模数转换,将∑vm和δvm进行数模转换;

除法运算电路,用于接收处理器单元发出的指令,将∑vn和δvn代入下列计算公式:

其中,x为光点感测板上x轴向的坐标值,δvn为电压vn、vn+1的电压运算差,∑vn为电压vn、vn+1的电压运算和,ln为常量,ln为光点感测板上x轴向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的1/2;

用于将∑vm和δvm代入下列计算公式:

其中,y为光点感测板上y轴向的坐标值,δvm为电压vm、vm+1的电压运算差,∑vm为电压vm、vm+1的电压运算和,lm为常量,lm为光点感测板上y轴向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的1/2;

存储x、y坐标值。

进一步地,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还包括同步脉冲电路,用于接收光波电流in+1、im+1整形放大后输出方波传输到处理器单元,所述处理器单元调用频率检测和计算程序,计算方波波群的瞬时频率,并根据频率获取书写笔锋轨迹并存储;通过整形放大后的方波上升沿触发和启动休眠的总线控制单元、加减法运算电路、a/d转换电路、除法运算电路、处理器单元,用于同步总线控制单元、加减法运算电路、a/d转换电路、除法运算电路、处理器单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处理器单元对所有硬件电路初始化设置后,按照既定的程序指使总线控制单元按照采样周期循环切换开关切换单元,当位置指示器发出脉冲光波投射到光点感侧板单元时,光点感侧板单元的x轴上两个相邻的电极和y轴上两个相邻的电极分别产生光波电流,x轴上两个相邻的电极和y轴上两个相邻的电极分别与开关切换单元导通形成电流回路,光波电流被转换成对应的电压,信号检测单元接收电压并进行预处理,处理器单元发出指令控制信号检测单元通过与处理后的电压计算得到脉冲光波位于光点感测板的x轴上的坐标值和y轴上的坐标值,实现了通过位置指示器在光点感测板上的书写;位置指示器发出的脉冲光波穿透力强,能够穿透显示屏投射到光点感侧板单元上,便于用户通过位置指示器发出脉冲光波穿透显示屏进行书写,避免光点感测板置于显示屏的上方影响显示屏的透明度;光点感侧板单元只有接收到脉冲光波时才会产生光波电流,书写者肢体触碰到光点感侧板单元时不会出现墨迹斑痕,避免书写者的肢体触碰到光点感侧板单元影响正常书写,局部位置大量使用位置书写器发出的脉冲光波不会大量聚集对环境造成影响。

2.本发明通过位置指示器进行书写时,笔尖受力挤压,笔尖的后臂挤压导电胶开关,导电胶开关受力后,其电阻和电容改变,从而改变了基频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基频振荡电路输出的方波信号连接到光驱动,光驱动驱动光束发射器发出脉冲点光源,基频振荡电路、导电胶开关、光驱动和光束发射器均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无需用户手动打开开关,便于书写者直接在光点感测板上书写,当书写者停止书写时,弹性装置带动笔尖复位,导电胶开关恢复正常。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光点感测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光点感测板与开关切换单元连接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位置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位置指示器的谐振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的位置指示器的无线充电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的同步脉冲电路整形前后的对比图。

图中,1-光点感测板、2-开关切换单元、3-位置指示器、31-笔尖、32-光束发射器、33-弹性装置、34-光驱动、35-谐振电路、351-基频振荡电路、352-导电胶开关、36-充电电池、37-无线充电电路、38-外壳、4-总线控制单元、5-信号检测单元、51-前置滤波放大器、52-加减法运算电路、53-a/d转换电路、54-除法运算电路、55-同步脉冲电路、6-处理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脉冲光波投射到记录介质上x轴向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光波电流in、in+1,将光波电流in、in+1转换成电压vn、vn+1;

对电压vn、vn+1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n、vn+1进行预定计算获得脉冲光波在记录介质上x轴向的位置坐标;

获取脉冲光波投射到记录介质上y轴向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光波电流im、im+1,将光波电流im、im+1转换成电压vm、vm+1;

对电压vm、vm+1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m、vm+1进行预定计算获得脉冲光波在记录介质上y轴向的位置坐标。

将光波电流in、in+1转换成电压vn、vn+1,包括:

光波电流in分流到电阻ra形成电压vn,光波电流in+1分流到电阻rb形成电压vn+1;

将光波电流im、im+1转换成电压vm、vm+1,包括:

光波电流im分流到电阻rc形成电压vm,光波电流im+1分流到电阻rd形成电压vm+1;

电阻ra、rb、rc、rd的电阻值相同。

对电压vn、vn+1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n、vn+1进行预定计算,包括:

将接收到的电压vn、vn+1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将放大的电压vn、vn+1通过加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和∑vn,通过减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差δvn;将∑vn和δvn进行模数转换代入下列计算公式:

其中,x为记录介质上x轴向的坐标值,δvn为电压vn、vn+1的电压运算差,∑vn为电压vn、vn+1的电压运算和,ln为常量,ln为记录介质上x轴向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的1/2;

对电压vm、vm+1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m、vm+1进行预定计算,包括:

将接收到的电压vm、vm+1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将放大的电压vm、vm+1通过加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和∑vm,通过减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差δvm;将∑vm和δvm进行模数转换代入下列计算公式:

其中,y为记录介质上y轴向的坐标值,δvm为电压vm、vm+1的电压运算差,∑vm为电压vm、vm+1的电压运算和,lm为常量,lm为记录介质上y轴向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的1/2。

还包括:将光波电流in+1、im+1同时进行脉冲整形放大输出方波脉冲,通过频率检测获取方波波群的频率,根据方波波群的频率通过计算程序计算出方波波群的瞬时频率,通过识别方波波群的瞬时频率获得书写笔锋轨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书写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光点感测板1、开关切换单元2、位置指示器3、总线控制单元4、信号检测单元5、处理器单元6,其中:

位置指示器3,用于投射脉冲光波;

光点感测板1,用于接收脉冲光波,x轴向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产生光波电流in、in+1;y轴向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产生光波电流im、im+1;

开关切换单元2,用于周期循环切换,接收光波电流in、in+1转换成电压vn、vn+1,接收光波电流im、im+1转换成电压vm、vm+1;

信号检测单元5,用于接收电压vn、vn+1进行预处理,并根据处理器单元6发出的指令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n、vn+1进行预定计算获得脉冲光波在光点感测板1上x轴向的位置坐标;

用于接收电压vm、vm+1进行预处理,并根据处理器单元6发出的指令将预处理后的电压vm、vm+1进行预定计算获得脉冲光波在光点感测板1上y轴向的位置坐标;

总线控制单元4,用于接收指令,并控制开关切换单元2周期循环切换;

处理器单元6,用于发出指令到总线控制单元4,用于发出指令到信号检测单元5。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处理器单元6对所有硬件电路初始化设置后,按照既定的程序指使总线控制单元4按照采样周期循环切换开关切换单元2,当位置指示器3发出脉冲光波投射到光点感侧板单元时,光点感侧板单元的x轴上两个相邻的电极和y轴上两个相邻的电极分别产生光波电流,x轴上两个相邻的电极和y轴上两个相邻的电极分别与开关切换单元2导通形成电流回路,光波电流被转换成对应的电压,信号检测单元5接收电压并进行预处理,处理器单元6发出指令控制信号检测单元5通过与处理后的电压计算得到脉冲光波位于光点感测板1的x轴上的坐标值和y轴上的坐标值,实现了通过位置指示器3在光点感测板1上的书写。位置指示器3发出的脉冲光波穿透力强,能够穿透显示屏投射到光点感侧板单元上,便于用户通过位置指示器3发出脉冲光波穿透显示屏进行书写,避免光点感测板1置于显示屏的上方影响显示屏的透明度;光点感侧板单元只有接收到脉冲光波时才会产生光波电流,书写者肢体触碰到光点感侧板单元时不会出现墨迹斑痕,避免书写者的肢体触碰到光点感侧板单元影响正常书写,局部位置大量使用位置书写器发出的脉冲光波不会大量聚集对环境造成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光点感测板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p层、i层、n层,所述p层的上表面x轴向、y轴向均等间距排列有多个电极阵列,所述各个电极间互不导通;

所述位置指示器3包括内部为腔体的外壳38,所述外壳38的腔体内设置有笔尖31、光束发射器32、弹性装置33、光驱动34、谐振电路35,其中:所述谐振电路35包括基频振荡电路351、导电胶开关352;所述笔尖31套设在光束发射器32的轴向上自由伸缩,所述笔尖31的笔尖31沿外壳38的下端开口延伸到外壳38的外部,所述笔尖31的后臂与导电胶开关352之间通过弹性装置33连接,所述基频振荡电路351输出的方波信号连接到光驱动34,所述光驱动34驱动光束发射器32发出脉冲光波;

所述开关切换单元2包括若干组模拟开关、以及与模拟开关选择端对应连接的电阻ra、rb、rc、rd,其中:

模拟开关,用于将光波电流in分流到电阻ra形成电压vn,光波电流in+1分流到电阻rb形成电压vn+1;

用于将光波电流im分流到电阻rc形成电压vm,光波电流im+1分流到电阻rd形成电压vm+1;

电阻ra、rb、rc、rd的电阻值相同;

所述信号检测单元5包括前置滤波放大器51、加减法运算电路52、a/d转换电路53、除法运算电路54,其中:

前置滤波放大器51,用于对电压vn、vn+1进行预处理,放大到适当的电平;

用于对电压vm、vm+1进行预处理,放大到适当的电平;

加减法运算电路52,用于将放大的电压vn、vn+1通过加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和∑vn,通过减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差δvn;

用于将放大的电压vm、vm+1通过加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和∑vm,通过减法运算输出电压运算差δvn;

ad转换电路,用于接收处理器单元6发出的指令,将∑vn和δvn进行模数转换,将∑vm和δvm进行数模转换;

除法运算电路54,用于接收处理器单元6发出的指令,将∑vn和δvn代入下列计算公式:

其中,x为光点感测板1上x轴向的坐标值,δvn为电压vn、vn+1的电压运算差,∑vn为电压vn、vn+1的电压运算和,ln为常量,ln为光点感测板1上x轴向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的1/2;

用于将∑vm和δvm代入下列计算公式:

其中,y为光点感测板1上y轴向的坐标值,δvm为电压vm、vm+1的电压运算差,∑vm为电压vm、vm+1的电压运算和,lm为常量,lm为光点感测板1上y轴向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的1/2;

存储x、y坐标值。

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光点感测板1是基于晶硅横向光电效应的psd位置感测器元件,光点感测板1的基底采用可以弯曲的有机薄膜材料和氢氧化非晶硅生成,减轻了重量和成本。psd位置感测器元件由p层、i层、n层三层半导体组成,即高浓度的p+层、高浓度的n+层、以及二者之间的高阻本征i层。

如图3所示,本次采用的光点感测板1的细节电路包括psd电极x1_1~x1_5、x2_1~x2_5、y1_1~y1_3、y2_1~y2_3、y3_1~y3_3、y4_1~y4_3;开关切换单元2包括的21~28模拟开关、负载电阻rl1~rl4组成。各个电极长度相等,互不导通。电极与21~28模拟开关选择端相连;总线控制单元4接收到处理器单元6的指令后控制开关选择端子与com公共端子的导通;若开关21.0、22.0选通时,电极x1_1与x1_2分别接在负载电阻rl1、rl2上,x轴上形成一维psd电流回路;若开关27.0、28.0选通时,电极y1_1与y1_2分别接在负载电阻rl3、rl4上,y轴上形成一维psd电流回路;若开关21.0、22.0,27.0、28.0都选通时,电极x1_1、x1_2、y1_1、y1_2在x、y轴上形成二维psd电流回路。

在x轴向上,模拟开关21、22为一组同步开关;模拟开关23、24为一组同步开关,其选择端0-7连接到光点感测板1横向排列的电极,com公共端分别接有负载电阻rl1和rl2。模拟开关21、22与电极和总线控制单元4时序的逻辑关系如表1所示,模拟开关23、24与电极和总线控制单元4时序的逻辑关系如表2所示。

表1:总线控制单元4时序与电极与模拟开关21、22逻辑关系

表2:总线控制单元4时序与开关23、24与电极逻辑关系

x轴向横向排列的电极以此类推。

如图3所示,在y轴向上,模拟开关25和26为一组同步开关;模拟开关27和28为一组同步开关,他们的选择端0-7连接到光点感测板1纵向排列的电极,com公共端分别接有负载电阻rl3和rl4。模拟开关25、26与电极和总线控制单元4时序的逻辑关系如表3所示,模拟开关27、28与电极和总线控制单元4时序的逻辑关系如表4所示。

表3:总线控制单元4时序与模拟开关27、28与电极逻辑关系

表4:总线控制单元4时序与开关25、26与电极逻辑关系

y轴向纵向排列的电极以此类推

如图4所示,还包括无线充电电池36和无线充电电路37,无线充电电路37为无线充电电池36补充电量,无线充电电池36为基频振荡电路351、导电胶开关352、光驱动34和光束发射器32供电。笔尖31受力挤压,笔尖31的后臂挤压导电胶开关352,导电胶开关352受力后,其电阻和电容改变,从而改变了基频振荡电路351的谐振频率,基频振荡电路351基频中心频率为500khz,脉宽为2us,基频振荡电路351输出的方波信号fout连接到光驱动34,光驱动34驱动光束发射器32发出脉冲点光源;无需用户手动打开开关,便于书写者直接在光点感测板1上书写,当书写者停止书写时,弹性装置33带动笔尖31复位,弹性装置33为螺旋弹簧,导电胶开关352恢复正常。

当总线控制单元4指令时序在0x0000时,横向第1排x1_1与第1排x1_2电极通过模拟开关与负载电阻连接成如图2所示的等效电流回路。基于晶硅横向光电效应的psd位置感测器元件的原理,光点感测板1上的x1_1、x1_2电极之间的表面相当于一个一维线性psd元件。若光束发射器32发出的光点脉冲正好照射在两电极之间,则横向光电效应产生总电流i0通过表面电阻r1、r2分流到x1_1、x1_2电极相连的模拟开关选择端21.0、22.0上的负载电阻rl1和rl2。

电流在rl1、rl2上形成的脉冲电压比较微弱。如图1所示,光波电流i1、i2信号送到前置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i1、i2经放大后输出v1、v2;在0x000此时序状态下,光束发射器32发出的光点脉冲在光点感侧板单元的横坐标x的位置是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由于v1、v2模拟量正比于i1、i2,公式可以写成:

因此,公式可以写为:

v1、v2信号送到加减法运算电路52进行v2+v1和v2-v1模拟运算并输出运算和∑v1与差δv1。从而计算出了上述公式中的分母和分子的模拟量。

∑v1、δv1送到a/d转换电路53进行模数转换,模数转换量化后的数值通过除法运算电路54算出比值,而l1是常数,在程序中调用乘法程序即计算出了位置指示器3发出的脉冲光波在光点感测板1的x轴向上的坐标值。

当总线控制单元4指令时序在0x0010时,纵向第1列y1_1与第1列y1_2电极通过模拟开关与负载电阻连接成如图2所示的等效电流回路。光点感测板1上的y1_1、y1_2电极之间的表面相当于一个一维线性psd元件。若书写笔的光点脉冲正好照射在两电极之间,则横向光电效应产生总电流i0通过表面电阻r1、r2分流到y1_1、y1_2电极相连的模拟开关选择端27.0、28.0上的负载电阻rl4和rl3。

其纵向y坐标的检测和计算与横向x坐标的检测和计算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将计算得到的x坐标、y坐标缓存ram中供程序调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所述信号检测单元5还包括同步脉冲电路55,用于接收光波电流in+1、im+1整形放大后输出方波传输到处理器单元6,所述处理器单元6调用频率检测和计算程序,计算方波波群的瞬时频率,并根据频率获取书写笔锋轨迹并存储;通过整形放大后的方波上升沿触发和启动休眠的总线控制单元4、加减法运算电路52、a/d转换电路53、除法运算电路54、处理器单元6,用于同步总线控制单元4、加减法运算电路52、a/d转换电路53、除法运算电路54、处理器单元6。

本实施例:同步脉冲电路55由微分运算电路和斯密特整形电路组成。其整形前后的波形对比如图7所示,整形后的方波脉冲有两个作用,一是送到处理器单元6的tim定时器,处理器单元6调用频率检测和计算程序,计算出波群的瞬时频率。此时方波的频率与位置指示器3笔尖31压力成反比的,笔尖31的压力越大,波形的频率越低;当笔尖31压力从小到大变化时,脉冲光波的光点频率在5khz~3.9khz之间变化,因此通过检测i2送到处理器单元6的瞬时脉冲群的频率就可以得知笔尖31的压力,从而识别到书写者的书写笔锋轨迹并记录下来。处理器将笔锋轨迹保存到缓存ram中供程序调用;整形后的方波脉冲的另一个作用是对所有电路进行同步作用,利用整形后的方波上升沿出触发和启动设备休眠中的硬件,使之瞬间进入检测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