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6593发布日期:2018-12-01 01:0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追踪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开始被投入到越来越多的领域。无人机最开始是应用于军队,作为一种非常便利,又低风险的无人机器,通常被用来做无人机侦查,监视与打击恐怖主义的工作,比如美国的“捕食者”,中国的“翼龙”等都是军用无人机。当无人机进入民用领域后,迎来了无人机发展的高潮,如中国深圳的大疆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大疆无人机更是名誉全球,也带动了无人机类型的发展,有农用洒水无人机,森林火灾监控无人机,航拍无人机等,快递与外卖行业都在开发相应的无人机。

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移动终端阅览新闻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传统的新闻传媒方式开始没落,这就对新闻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及时报道热点新闻还要有采集新闻的便捷渠道。

一般市区的新闻采集方式有记者街道踩点,市民主动联系记者与公安部门联系等多种获取新闻的方式,但是由于记者数量有限,很多时候不能及时得到准确和及时的信息,就会造成新闻丢失、过时或是无价值新闻等。新闻讲究的是时效性和准确性,现有技术的采集方式在这方面还不够好,也不便捷,不利于从事新闻报道的企业降低采集新闻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系统、无人机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无人机在特定区域内采集人物图像,分析图像中的多个人物第一面部特征;

将所述第一面部特征与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的所述第一面部特征;

当存在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的所述第一面部特征时,将拥有所述第一面部特征的人物设定为疑似热点人物,拉取所述热点人物的基本信息;

获取高精图像下所述疑似热点人物的第二面部特征,再与热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所述第二面部特征是否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

当所述第二面部特征符合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时,确定所述疑似热点人物为热点人物,并在所述特定区域内跟随;

当所述热点人物发生新闻事件时,向新闻中心发送事件地点及热点人物信息。

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为无人机拍摄获取,将所述拍摄获取到的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存入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里面,当无人机再次拍摄到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时,将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比对,得到热点人物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对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面部特征标记,得到所述热点人物的所述第二面部特征,将所述第二面部特征与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进行比对,得到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的所述面部特征。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无人机配置一个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

所述第一面部特征获取通过所述无人机进行多次拍摄,根据多次拍摄得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的多组不同的面部特征,将所述多组不同的面部特征组成一个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

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还包括: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所述热点人物的体型特征,所述热点人物的基本信息,所述热点人物的基本生活习惯等,通过设置这些所述热点人物多个特点,使得在确定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时,更加精准的锁定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

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更为具体的还包括热点人物眼睛、眉毛、额骨、额头、脸颊、鼻子、鼻梁以及耳朵等,还可以是发型的形状,服饰搭配风格;

热点人物的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热点人物的出生日期、年龄、血型、国籍、家庭住址、身高、体重以及婚姻状况等信息,还可以更为具体的有学历、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这些基本信息都要如实保存在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里面,便于在与所述疑似热点人物进行比对时,根据这些信息更加准确的确定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而避免出现新闻误报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包括: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热点人物体态特征及热点人物基本信息特征;

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与拥有第一面部特征的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是否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

所述热点人物体态特征与高精图像下所述疑似热点人物的第二面部特征进行比对;

所述热点人物基本信息特征至少包括:热点人物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型等。

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包括眉毛、眼睛、鼻子、鼻梁、嘴巴、嘴唇、脸颊、额骨、额头、耳朵等信息特征;

所述热点人物体态特征包括热点人物的身高、体重、动作等;

所述热点人物基本信息特征包括热点人物的出生日期、年龄、血型、国籍、家庭住址、身高、体重以及婚姻状况等信息。

优选的,所述当所述热点人物发生新闻事件时,向新闻中心发送事件地点及热点人物信息包括:

预先设置有新闻事件的触发条件;

识别到新闻事件的触发条件,并进行图像采集;

将采集到的图像、事件地点以及热点人物信息发送到新闻中心。

获取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将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数据库中的热点人物所述第一面部特征比对,将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的基本信息提取出来,将所述疑似人物基本信息与所述热点人物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

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疑似热点人物第二面部特征,所述热点人物第二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比对,得到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

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在特定区域内采集到人物图像;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分析图像中的多个人物第一面部特征;

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面部特征与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的所述第一面部特征;

拉取模块,用于当存在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的所述第一面部特征时,将拥有所述第一面部特征的人物设定为疑似热点人物,拉取所述热点人物的基本信息;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疑似热点人物的高精图像;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获取高精图像下所述疑似热点人物的第二面部特征;

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面部特征与热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所述第二面部特征是否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

跟随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面部特征符合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时,确定所述疑似热点人物为热点人物,并在所述特定区域内跟随;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热点人物发生新闻事件时,向新闻中心发送事件地点及热点人物信息。

优选的,所述拉取模块包括:拉取热点人物第一面部特征模块,拉取疑似人物面部特征模块;

所述拉取热点人物第一面部特征模块,用于在特定的局域获取人物面部特征,并结合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获取热点人物信息;

所述拉取疑似人物面部特征模块,用于将所述疑似热点人物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对比,获取拥有与所述热点人物第一面部特征相似的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同时获取所述疑似人物信息。

将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存入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并将其所述疑似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进行特定标记;

将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作为热点人物的第二面部特征,对所述第二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比对,判断所述第二面部特征是否符合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

其中,当所述第二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中的面部特征比对,对比符合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就将所述第二面部特征视为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在指定区域内采集热点人物面部特征,得到第一面部特征;

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面部特征进行面部特征分析,获取第一面部特征中的面部特征要素,当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比对,为所述第一面部特征配置标识,得到第二面部特征;

第二采集子模块,用于持续获取热点人物所述第二面部特征,得到连续的第二面部特征;

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对第二面部特征进行与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比对,获取所述连续的热点人物第二面部特征,当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比对符合时,就确定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为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为所述连续的第二面部特征配置标识,得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发送到新闻中心。

优选的,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的所述第二面部特征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并对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标记,对所述疑似人物第二面部特征也进行标记,将在特定的区域内对所述热点人物进行追踪锁定。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

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无人机内设置两个面部特征采集模块对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与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进行对比,当采集到的信息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时,便将所拍摄的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传回新闻中心,极大的提高了采集新闻热点的便利性与准确性以及发布新闻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构成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热点人物新闻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热点人物新闻跟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热点人物新闻跟随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拉取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跟随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系统、无人机及存储介质,所述无人机可以是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等,本发明不对所述无人机的产品类型做具体的限定。所述无人机安装有高清晰摄影机,高清晰图像能在放大后还能保持较高的像素,这样能更容易识别所述图像上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选用四旋翼无人机,所述四旋翼无人机设置有可以拍摄高清晰度的高清晰摄影机,在四旋翼无人机中,还设置有图像存储器与图像识别装置。

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无人机在特定区域内采集人物图像,分析图像中的多个人物第一面部特征;

s2、将所述第一面部特征与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的所述第一面部特征;

s3、当存在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的所述第一面部特征时,将拥有所述第一面部特征的人物设定为疑似热点人物,拉取所述热点人物的基本信息;

s4、获取高精图像下所述疑似热点人物的第二面部特征,再与热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所述第二面部特征是否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

s5、当所述第二面部特征符合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时,确定所述疑似热点人物为热点人物,并在所述特定区域内跟随;

s6、当所述热点人物发生新闻事件时,向新闻中心发送事件地点及热点人物信息。

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为无人机拍摄获取,将所述拍摄获取到的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存入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里面,当无人机再次拍摄到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时,将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比对,得到热点人物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对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面部特征标记,得到所述热点人物的所述第二面部特征,将所述第二面部特征与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进行比对,得到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的所述面部特征。

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无人机配置一个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

无人机通过拍摄来采集人物图像1,获取多个人物的第一面部特征,所述第一面部特征获取通过所述无人机进行多次拍摄,根据多次拍摄得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的多组不同的面部特征,将所述多组不同的面部特征组成一个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

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还包括: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所述热点人物的体型特征,所述热点人物的基本信息,所述热点人物的基本生活习惯等,通过设置这些所述热点人物多个特点,使得在确定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时,更加精准的锁定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

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更为具体的还包括热点人物眼睛、眉毛、额骨、额头、脸颊、鼻子、鼻梁以及耳朵等,还可以是发型的形状,服饰搭配风格;

热点人物的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热点人物的出生日期、年龄、血型、国籍、家庭住址、身高、体重以及婚姻状况等信息,还可以更为具体的有学历、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这些基本信息都要如实保存在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里面,便于在与所述疑似热点人物进行比对时,根据这些信息更加准确的确定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而避免出现新闻误报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包括:热点人物面部特征、热点人物体态特征以及热点人物基本信息特征;

所述热点人物基本信息特征为热点人物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型等。

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包括眉毛、眼睛、鼻子、鼻梁、嘴巴、嘴唇、脸颊、额骨、额头、耳朵等信息特征;

所述热点人物体态特征包括热点人物的身高、体重、动作等;

所述热点人物基本信息特征包括热点人物的出生日期、年龄、血型、国籍、家庭住址、身高、体重以及婚姻状况等信息。

具体的,所述当所述热点人物发生新闻事件时,向新闻中心发送事件地点及热点人物信息包括:

预先设置有新闻事件的触发条件;

识别到新闻事件的触发条件,并进行图像采集;

将采集到的图像、事件地点以及热点人物信息发送到新闻中心。

如图2所示,根据新闻事件图像采集获取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将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中的热点人物所述第一面部特征比对,将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的基本信息提取出来,将所述疑似人物基本信息与所述热点人物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

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疑似热点人物第二面部特征,所述热点人物第二面部特征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比对,得到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16,用于在特定区域内采集到人物图像;

第一识别模块17,用于分析图像中的多个人物第一面部特征2;

第一对比模块18,用于将所述第一面部特征与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20中的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的所述第一面部特征2;

拉取模块33,用于当存在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的所述第一面部特征时2,将拥有所述第一面部特征2的人物设定为疑似热点人物,拉取所述热点人物的基本信息;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30,用于采集疑似热点人物的高精图像;

第二识别模块31,用于获取高精图像下所述疑似热点人物的第二面部特征5;

第二对比模块32,用于将所述第二面部特征5与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进行对比,判断所述第二面部特征5是否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

如图7所示,所述跟随模块51包括:跟随疑似热点人物53,跟随热点人物52,所述跟随模块51用于当所述第二面部特征5符合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时,确定所述疑似热点人物为热点人物,并在所述特定区域内跟随;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热点人物发生新闻事件时,向新闻中心7发送事件地点及热点人物信息。

如图6所示,所述拉取模块33包括:拉取热点人物第一面部特征模块40,拉取疑似人物面部特征模块41;

所述拉取热点人物第一面部特征模块40,为用无人机在特定的局域获取人物面部特征,并结合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20获取热点人物信息;

所述拉取疑似人物面部特征模块41,为在将所述疑似热点人物4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20对比,获取拥有与所述热点人物第一面部特征2相似的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同时获取所述疑似人物信息。

将所述疑似人物面部特征4存入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20,并将其所述疑似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4进行特定标记;

将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4作为热点人物的第二面部特征5,对所述第二面部特征5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20比对,判断所述第二面部特征5是否符合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

其中,当所述第二面部特征5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数据库20中的面部特征比对,对比符合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就将所述第二面部特征5视为所述热点人物的面部特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系统、无人机及存储介质,所述无人机可以是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等,本发明不对所述无人机的产品类型做具体的限定。所述无人机安装有高清晰摄影机,高清晰图像能在放大后还能保持较高的像素,这样能更容易识别所述图像上的信息。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采集子模块11,用于无人机在指定区域内采集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得到第一面部特征2;

第一识别子模块12,用于无人机对所述第一面部特征2进行面部特征分析,获取第一面部特征2中的面部特征要素,当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比对,为所述第一面部特征2配置标识,得到第二面部特征5;

第二采集子模块13,用于无人机持续获取热点人物所述第二面部特征5,得到连续的第二面部特征5;

第二识别子模块14,用于无人机对第二面部特征5进行与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4比对,获取所述连续的热点人物第二面部特征5,当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4与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比对符合时,就确定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4为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为所述连续的第二面部特征5配置标识,得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

发送子模块15,新闻无人机将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发送到新闻中心7。

具体的,所述疑似热点人物面部特征4的所述第二面部特征5符合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并对所述热点人物面部特征23进行标记,对所述疑似人物第二面部特征5也进行标记,将在特定的区域内对所述热点人物进行追踪锁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基于热点人物新闻追踪方法。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