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DAMS的滑动导轨副建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8755发布日期:2019-04-29 14:18阅读:2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ADAMS的滑动导轨副建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dams的滑动导轨副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滑动导轨是最常见的导轨形式之一,由于其具有结构简洁、易于维护等特点,因此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但由于滑动导轨一般摩擦系数较大,因此容易产生磨损现象,从而破坏其导向精度,正确地对导轨磨损做出预测对于导轨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是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最常用手段之一,利用仿真能够快速地对机械系统的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并能够对系统的性能做出合理的预测。其中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是世界上最权威、应用最广泛的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常被用来预测机械系统的行为。然而由于其运动副采用理想约束的形式实现、且在仿真过程中实体间摩擦系数是固定的,因此无法模拟导轨副运动过程中由于磨合、磨损导致的定位关系与摩擦系数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adams软件自身不能模拟滑动导轨磨合、模拟等现象,并且当前缺少适合仿真的简单易用的摩擦磨损模型,因此建立一种模型来实现滑动导轨磨损仿真具有必要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adams的滑动导轨副建模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adams的滑动导轨副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adams中建立滑动导轨三维模型;

步骤二:在滑动导轨结合面添加广义力(generalforce);

步骤三:建立系统变量记录滑动导轨的磨损量,通过functionbuilder添加模型如下:

δ=ω∫|fzυ|dt

其中,δ为导轨磨损量,ω为导轨磨损速率,fz为导轨对滑块的支持力,v为导轨副运动速度,t为时间;

步骤四:建立滑动导轨摩擦系数系统变量,并通过functionbuilder添加模型如下:

其中,μ为滑动导轨的摩擦系数,μ0为滑动导轨的初始摩擦系数,μr为滑动导轨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系数波动幅值,t代表等效波动周期;

步骤五:通过functionbuilder定义约束力,包括导轨对滑块的支持力、侧向约束力、约束力矩和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支持力定义为:

其中,fz为导轨对滑块的支持力,kz、cz分别为支撑刚度与阻尼,z、分别为滑动导轨副法向位移与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所述侧向约束力定义为:

其中,fy为导轨对滑块的侧向约束力,ky、cy分别为侧向约束刚度与阻尼,y、分别为滑动导轨副侧向位移与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所述约束力矩定义为:

其中,mx、my、mz分别为导轨对滑块在绕x、y、z轴方向上的约束力矩,kr、cr分别为约束刚度与阻尼,分别代表导轨在绕x、y、z方向的偏移角度与角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所述摩擦力定义为:

fx=-μfz·sgn(υ)

其中,fx为导轨对滑块的摩擦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以一个简单的模型形式与建模方法快速实现滑动导轨仿真,并包含了摩擦磨损效应。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滑动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滑块;2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此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滑动导轨副建模方法做出具体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adams中建立滑动导轨三维模型。

步骤二:在滑动导轨结合面添加广义力(generalforce)。

步骤三:建立系统变量记录滑动导轨的磨损量,通过functionbuilder添加模型如下:

δ=ω∫|fzυ|dt(1)

其中,式(1)的δ为导轨磨损量,ω为导轨磨损速率,fz为导轨对滑块的支持力,v为导轨副运动速度,t为时间。

假设δ所对应的微分变量名称为clearence,ω所对应的系统变量名称为omega,fz所对应的变量名称为force_z,v所对应的系统变量名称为velocity,则具体实现代码为:

clearence:

omega*if(force_z:0,0,abs(force_z*varval(velocity)))

步骤四:建立滑动导轨摩擦系数系统变量,并通过functionbuilder添加模型如下:

其中,式(2)中的μ为滑动导轨的摩擦系数,μ0为滑动导轨的初始摩擦系数,μr为滑动导轨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系数波动幅值,t代表等效波动周期。

假设μ、μ0、μr所对应的系统变量分别为friction_coff、friction_0、friction_r,t所对应的系统变量名称为period,则具体实现代码为:

friction_coff:

varval(friction_0)+varval(friction_r)*(cos(varval(clearence)/varval(period))-1)

步骤五:通过functionbuilder定义约束力,包括导轨对滑块的支持力、侧向约束力、约束力矩和摩擦力。

具体的,所述支持力定义为:

式(3)中,fz为导轨对滑块的支持力,kz、cz分别为支撑刚度与阻尼,z、分别为滑动导轨副法向位移与速度。

所述侧向约束力定义为:

式(4)中,fy为导轨对滑块的侧向约束力,ky、cy分别为侧向约束刚度与阻尼,y、分别为滑动导轨副侧向位移与速度。

所述约束力矩定义为:

式(5)中,mx、my、mz分别为导轨对滑块在绕x、y、z轴方向上的约束力矩,kr、cr分别为约束刚度与阻尼,分别代表导轨在绕x、y、z方向的偏移角度与角速度。

所述摩擦力定义为:

fx=-μfz·sgn(υ)(6)

式(6)中,fx为导轨对滑块的摩擦力。

假设滑块与导轨在约束中绑定的marker分别为marker_1和marker_2,kz、cz、ky、cy、kr、cr所对应的系统变量分别为:stiff_z、damping_z、stiff_y、damping_y、stiff_r、damping_r,则约束方程实现的具体代码为:

fz:

-if(dz(marker_1,marker_2,marker_2):0,0,1)*if(dz(marker_1,marker_2,marker_2)-varval(clearance):0,0,1)*varval(stiff_z)*(dz(marker_1,marker_2,marker_2)-

varval(clearance))-if(dz(marker_1,marker_2,marker_2):1,0,0)*varval(stiff_z)*dz(marker_1,marker_2,

marker_2)-varval(damping_z)*vz(marker_1,marker_2,marker_2,marker_1)

fy:

-varval(stiff_y)*dy(marker_1,marker_2,marker_2)-

varval(damping_y)*vy(marker_1,marker_2,marker_2,marker_1)

mx:

-stiff_r*ax(marker_1,marker_2)-damping_r

*wx(marker_1,marker_2,marker_2)

my:

-stiff_r*ay(marker_1,marker_2)-damping_r

*wy(marker_1,marker_2,marker_2)

mz:

-stiff_r*az(marker_1,marker_2)-damping_r*wz(marker_1,marker_2,marker_2)

fx:

-friction_coff*force_z*sign(1,varval(velocity))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通过广义力的方法建立导轨副,导轨副的摩擦磨损模型如式(1)、(2)、(3)和(6)所示,以一个简单的模型形式与建模方法快速实现了滑动导轨仿真,并包含了摩擦磨损效应。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