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用硬盘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6376发布日期:2018-09-11 22:2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用硬盘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是,由于计算机硬盘没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导致硬盘容易受到外力冲击而损坏,并且,不能根据大小进行相应的调节,同时,不能够起到一个辅助散热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用硬盘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硬盘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用硬盘减震装置,包括横梁、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所述一号立柱固定连接于横梁下端一侧,所述二号立柱位于横梁一端,所述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一侧均固定连接风盒,所述风盒上端固定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端固定连接开关,所述风盒内部转动连接排风扇,所述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内壁均固定连接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一端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防滑垫、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所述横梁下端固定连接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下端固定连接一号减震板,所述横梁上端固定连接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上端固定连接二号减震板,所述横梁内部设置有延伸杆、三号弹簧和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延伸杆一端,所述延伸杆位于三号弹簧内部。

优选的,所述二号立柱通过延伸杆与横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风扇通过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长方形形状且设置有若干组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挡板长度大于三号弹簧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号弹簧、一号减震板、二号弹簧和二号减震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作用力最先被二号减震板进行抵挡后,带动二号弹簧进行收缩,将作用力进行最大程度的过滤后,再通过一号弹簧进行收缩进行过滤,由一号减震板进行最后抵挡吸收,达到良好的减震作用,能够有效的加强硬盘稳定性的同时,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大大的延长了硬盘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防止硬盘松懈,提升了实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延伸杆,人工手动拉动二号立柱,将延伸杆从横梁内部拉出时,由于挡板的限制,使三号弹簧被受力压缩,当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将二号立柱松开,三号弹簧将力量释放,通过挡板带动延伸杆回收后,进行固定,达到调节宽度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根据不同硬盘的大小进行调节,大大的提升了使用时的便捷性,并且,操作较为简单易上手,大大的提升了实用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盒,人工通过开关开启排风扇后,排风扇转动产生吸力,将热量通过通孔抽出,进行散热,达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能够有效的加强散热效果,提升了功能性的同时,加强了实用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的加强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防滑垫再起到良好防滑作用的同时,有效的防止磨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延伸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一号立柱、3二号立柱、4风盒、5蓄电池、6开关、7 防滑垫、8一号弹簧、9一号减震板、10二号弹簧、11二号减震板、12挡板、 13延伸杆、14三号弹簧、15通孔、16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用硬盘减震装置,包括横梁1、一号立柱2和二号立柱3,所述一号立柱2固定连接于横梁 1下端一侧,所述二号立柱3位于横梁1一端,所述一号立柱2和二号立柱3 一侧均固定连接风盒4,所述风盒4上端固定连接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上端固定连接开关6,所述风盒4内部转动连接排风扇16,所述一号立柱2和二号立柱3内壁均固定连接防滑垫7,所述防滑垫7一端表面设置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贯通防滑垫7、一号立柱2和二号立柱3,所述横梁1下端固定连接一号弹簧8,所述一号弹簧8下端固定连接一号减震板9,所述横梁1上端固定连接二号弹簧10,所述二号弹簧10上端固定连接二号减震板11,所述横梁1内部设置有延伸杆13、三号弹簧14和挡板12,所述挡板12固定连接于延伸杆13一端,所述延伸杆13位于三号弹簧14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二号立柱3通过延伸杆13与横梁1滑动连接,通过滑动连接,使人工能够通过拉动二号立柱3带动延伸13,扩张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扇16通过开关6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通过电性连接,使人工能够通过开关6通过排风扇16。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15为长方形形状且设置有若干组的通孔,通过设置通过,使热量能够从通孔15被排风扇16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12长度大于三号弹簧14直径,通过将挡板12设置比三号弹簧14宽,能够防止三号弹簧14脱离延伸杆13。

具体的,使用时,人工手动拉动二号立柱3,将延伸杆13从横梁1内部拉出时,由于挡板12的限制,使三号弹簧14被受力压缩,当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将二号立柱3松开,三号弹簧14将力量释放,通过挡板12带动延伸杆13回收后,进行固定,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作用力最先被二号减震板11 进行抵挡后,带动二号弹簧10进行收缩,将作用力进行最大程度的过滤后,再通过一号弹簧8进行收缩进行过滤,由一号减震板9进行最后抵挡吸收进行减震,人工通过开关6开启排风扇16后,排风扇16转动产生吸力,将热量通过通孔15抽出,进行散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