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841发布日期:2019-04-12 23:5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尤其是一种触摸屏轻薄,不影响出光效果,有效显示面积无需减小,画质优秀,出光均匀的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触摸屏基本都是分离式触摸屏,所谓分离式触摸屏,就是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分开生产,然后组装到一起。随着技术进步,手机越来越追求轻薄,如果能使原本外置的触摸面板部件与液晶面板实现一体化,便有可能实现面板的薄型化和轻量化,降低面板厚度和成本,很多厂商都在积极开发一体化触摸屏,也叫内置式触摸屏。

目前,新兴嵌入式触摸屏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技术,分别In-Cell技术、On-Cell技术和OGS技术;In-Cell技术为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这样能使屏幕变得更加轻薄;On-Cell技术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OGS技术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贴合,触摸屏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

OGS技术就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通常需要先强化玻璃,然后镀膜、蚀刻,最后切割。这样在强化玻璃上切割是非常麻烦的,成本高、良率低,并且造成玻璃边沿形成一些毛细裂缝,这些裂缝降低了玻璃的强度,目前强度不足成为制约OGS发展的重要因素。

On-Cell是指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但On-Cell多了一层触控层,厚度会有一定的增加,不满足薄型化的平板显示市场需求。

最具优势的还是In-Cell触摸屏,它是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这样能使屏幕变得更加轻薄。同时还要嵌入配套的触控IC,否则很容易导致错误的触控感测讯号或者过大的噪音。目前In-Cell/On-Cell式触控屏技术的门槛相当地高,生产良品率低,因为In-Cell一旦损坏损失的不仅仅是触摸屏,显示屏也将连同一起报废。

因而首要问题是攻克In-Cell触摸屏的全贴合工艺难度大,组装良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轻薄,不影响出光效果,有效显示面积无需减小,画质优秀,出光均匀的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包括模组框、反射片、ITO透明触控薄膜、导光板、下扩散片、棱镜片、上扩散板、LCD液晶面板、盖板玻璃、LED光源;

所述模组框包括背板、边框,边框内侧壁上设置有LED光源;背板上表面依次放置有反射片、ITO透明触控薄膜、导光板,LED光源、导光板上表面依次设置有棱镜片、上扩散板、LCD液晶面板、盖板玻璃;

所述ITO透明触控薄膜位于反射片上表面,ITO透明触控薄膜为透明导电电容触控薄膜;

所述导光板下表面设置有网点,网点的排布方式为线性阵列、弧形阵列、乱数排列中的一种;网点的形状为半圆形凸起、圆形凸起、环形凸起、条形凸点、半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环形凹槽、条形凹槽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LED光源由PCB电路板和LED灯珠组成,PCB电路板上设置有与LED灯珠配合的焊盘,LED灯珠通过锡膏焊接在PCB电路板的焊盘上,PCB电路板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到驱动电源上;所述LED灯珠沿PCB电路板呈线性排列,相邻两个LED灯珠之间的间距相等,使LED光源出光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具有触摸屏轻薄,不影响出光效果,有效显示面积无需减小,画质优秀,出光均匀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LED光源发出的光分别通过反射片反射或导光板折射后,照射到ITO透明触控薄膜的下表面或上表面;ITO透明触控薄膜为透明材质,对穿过ITO透明触控薄膜的光不吸收,不影响该触摸屏的出光效果、无需减小液晶屏的有效显示面积,无画质劣化的影响,使触摸屏更加轻薄;

按压盖板玻璃,盖板玻璃发生形变,盖板玻璃形变依次挤压LCD液晶面板、上扩散板、棱镜片、下扩散片、导光板、ITO透明触控薄膜,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被挤压后,改变了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的电阻,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的电阻改变,从而完成触屏控制功能;

LED光源发出的光分别通过反射片反射或导光板折射后,照射到ITO透明触控薄膜的下表面或上表面;ITO透明触控薄膜为透明材质,对穿过ITO透明触控薄膜的光不吸收,不影响该触摸屏的出光效果、无需减小液晶屏的有效显示面积,无画质劣化的影响,使触摸屏更加轻薄;按压盖板玻璃,盖板玻璃发生形变,盖板玻璃形变依次挤压LCD液晶面板、上扩散板、棱镜片、下扩散片、导光板、ITO透明触控薄膜,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被挤压后,改变了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的电阻,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的电阻改变,从而完成触屏控制功能;

所述LED光源由PCB电路板和LED灯珠组成,驱动电源通过导线、PCB电路板给LED灯珠供电,点亮LED灯珠;所述LED灯珠沿PCB电路板呈线性排列,相邻两个LED灯珠之间的间距相等,使LED光源出光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参见图1,包括模组框1、反射片2、ITO透明触控薄膜3、导光板4、下扩散片5、棱镜片6、上扩散板7、LCD液晶面板8、盖板玻璃9、LED光源10;

所述模组框1包括背板11、边框12,边框12内侧壁上设置有LED光源10;背板11上表面依次放置有反射片2、ITO透明触控薄膜3、导光板4,LED光源10、导光板4上表面依次设置有棱镜片6、上扩散板7、LCD液晶面板8、盖板玻璃9;

所述ITO透明触控薄膜3位于反射片2上表面,ITO透明触控薄膜3为透明导电电容触控薄膜;LED光源10发出的光分别通过反射片2反射或导光板4折射后,照射到ITO透明触控薄膜3的下表面或上表面;ITO透明触控薄膜3为透明材质,对穿过ITO透明触控薄膜3的光不吸收,不影响该触摸屏的出光效果、无需减小液晶屏的有效显示面积,无画质劣化的影响,使触摸屏更加轻薄;按压盖板玻璃9,盖板玻璃9发生形变,盖板玻璃9形变依次挤压LCD液晶面板8、上扩散板7、棱镜片6、下扩散片5、导光板4、ITO透明触控薄膜3,ITO透明触控薄膜3表面被挤压后,改变了ITO透明触控薄膜3表面的电阻,ITO透明触控薄膜3表面的电阻改变,从而完成触屏控制功能;

所述导光板4下表面设置有网点41,网点41的排布方式为线性阵列、弧形阵列、乱数排列中的一种;网点41的形状为半圆形凸起、圆形凸起、环形凸起、条形凸点、半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环形凹槽、条形凹槽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LED光源10由PCB电路板和LED灯珠组成,PCB电路板上设置有与LED灯珠配合的焊盘,LED灯珠通过锡膏焊接在PCB电路板的焊盘上,PCB电路板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到驱动电源上,驱动电源通过导线、PCB电路板给LED灯珠供电,点亮LED灯珠;所述LED灯珠沿PCB电路板呈线性排列,相邻两个LED灯珠之间的间距相等,使LED光源10出光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所述模组框1包括背板11、边框12,边框12内侧壁上设置有LED光源10;背板11上表面依次放置有反射片2、ITO透明触控薄膜3、导光板4,LED光源10、导光板4上表面依次设置有棱镜片6、上扩散板7、LCD液晶面板8、盖板玻璃9;

LED光源10发出的光分别通过反射片2反射或导光板折射后,照射到ITO透明触控薄膜3的下表面或上表面;ITO透明触控薄膜3为透明材质,对穿过ITO透明触控薄膜3的光不吸收,不影响该触摸屏的出光效果、无需减小液晶屏的有效显示面积,无画质劣化的影响,使触摸屏更加轻薄;

按压盖板玻璃9,盖板玻璃9发生形变,盖板玻璃9形变依次挤压LCD液晶面板8、上扩散板7、棱镜片6、下扩散片5、导光板4、ITO透明触控薄膜3,ITO透明触控薄膜3表面被挤压后,改变了ITO透明触控薄膜3表面的电阻,ITO透明触控薄膜3表面的电阻改变,从而完成触屏控制功能;

LED光源10发出的光分别通过反射片2反射或导光板折射后,照射到ITO透明触控薄膜3的下表面或上表面;ITO透明触控薄膜3为透明材质,对穿过ITO透明触控薄膜3的光不吸收,不影响该触摸屏的出光效果、无需减小液晶屏的有效显示面积,无画质劣化的影响,使触摸屏更加轻薄;按压盖板玻璃9,盖板玻璃9发生形变,盖板玻璃9形变依次挤压LCD液晶面板8、上扩散板7、棱镜片6、下扩散片5、导光板4、ITO透明触控薄膜3,ITO透明触控薄膜3表面被挤压后,改变了ITO透明触控薄膜3表面的电阻,ITO透明触控薄膜3表面的电阻改变,从而完成触屏控制功能;

所述LED光源10由PCB电路板和LED灯珠组成,驱动电源通过导线、PCB电路板给LED灯珠供电,点亮LED灯珠;所述LED灯珠沿PCB电路板呈线性排列,相邻两个LED灯珠之间的间距相等,使LED光源10出光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容内嵌式触摸屏,具有触摸屏轻薄,不影响出光效果,有效显示面积无需减小,画质优秀,出光均匀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LED光源发出的光分别通过反射片反射或导光板折射后,照射到ITO透明触控薄膜的下表面或上表面;ITO透明触控薄膜为透明材质,对穿过ITO透明触控薄膜的光不吸收,不影响该触摸屏的出光效果、无需减小液晶屏的有效显示面积,无画质劣化的影响,使触摸屏更加轻薄;

按压盖板玻璃,盖板玻璃发生形变,盖板玻璃形变依次挤压LCD液晶面板、上扩散板、棱镜片、下扩散片、导光板、ITO透明触控薄膜,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被挤压后,改变了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的电阻,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的电阻改变,从而完成触屏控制功能;

LED光源发出的光分别通过反射片反射或导光板折射后,照射到ITO透明触控薄膜的下表面或上表面;ITO透明触控薄膜为透明材质,对穿过ITO透明触控薄膜的光不吸收,不影响该触摸屏的出光效果、无需减小液晶屏的有效显示面积,无画质劣化的影响,使触摸屏更加轻薄;按压盖板玻璃,盖板玻璃发生形变,盖板玻璃形变依次挤压LCD液晶面板、上扩散板、棱镜片、下扩散片、导光板、ITO透明触控薄膜,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被挤压后,改变了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的电阻,ITO透明触控薄膜表面的电阻改变,从而完成触屏控制功能;

所述LED光源由PCB电路板和LED灯珠组成,驱动电源通过导线、PCB电路板给LED灯珠供电,点亮LED灯珠;所述LED灯珠沿PCB电路板呈线性排列,相邻两个LED灯珠之间的间距相等,使LED光源出光更均匀。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