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集装箱群的测控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3504发布日期:2019-09-21 02:0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藏集装箱群的测控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集装箱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冷藏集装箱远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冷藏集装箱相关标准组织及标准:ISO/TC104、ISO 10368-2006、GB/T 34587-2017、GB/T 13145-1991、GB/T 13145-2018,发明人经过检索研究,发现如下:

201610292973.6,一种冷藏集装箱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及方法,该专利申请的无线采集点不能自动识别冷藏集装箱品牌,并且采用锂电池供电,没有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收集和使用历史数据,只是采用控制原理,依据当前数据控制集装箱。

201610505244.4,一种冷藏集装箱的有线远程监控系统及其方法;CN201610505265.6,一种冷藏集装箱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及其方法;201620679597.1,一种冷藏集装箱的有线远程监控系统;201620679600.X,一种冷藏集装箱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201710364765.7,一种基于自组网的冷藏集装箱无线巡检系统;201720572237.6,一种基于自组网的冷藏集装箱无线巡检系统;201620410931.3,一种多功能冷藏集装箱安全监控装置;这些来自于同一批发明人的专利申请的主要是解决集装箱地理定位及其管理。

201810474650.8,一种基于Zigbee的远洋集装箱智能组网测控系统,主要是采用Zigbee实现船载集装箱数据采集和报警。

201420550548.9,基于Zigbee组网技术的冷藏集装箱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用于集装箱的汽车运输。

201510713670.2,面向冷藏集装箱船的制冷功率平衡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CN201810318351.5,一种冷藏集装箱船全船功率平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201810318357.2,一种冷藏集装箱船功率平衡调度方法;201621326636.6,一种冷藏插座箱及冷藏集装箱控制系统,这些都是解决船载集装箱功率平衡问题。

201510845782.3,冷藏箱监控系统,采用不同的控制回路模式,采集终端与中控模块有线连接,中控箱包括继电器,来控制集装箱。

现有技术的不足表现在于:

1、纯软件方式、载波方式

对于船载冷藏集装箱,载波传递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尤其是船舶启动侧推时更加严重。同时,载波方式管理的冷藏集装箱个数通常限制在60个左右。其它纯软件方式也有这类不足。此外,该方式通常没有纳入大数据内容,没有参考历史数据进行控制。

2、硬件联网方式

有的方案对于冷藏集装箱内部不要改动,有的方案成本较高,有的不利于提供冷藏集装箱货主的查询测控服务。此外,该方式也是没有纳入大数据内容,没有参考历史数据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意图,是利用WSN传感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及低功耗电子信息技术,设计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冷藏集装箱群的测控方法和测控系统,以实现以下功能:抗干扰,可免受类似于船舶侧推发动机产生的干扰;使用方便,节省成本;控制灵活,便于货主查询和测控;不受冷藏集装箱数量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群的测控方法和实现这种方法的测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冷藏集装箱群的测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指定或嗅探来确定品牌型号的步骤,采集大数据的步骤,学习所述大数据的步骤,依据所述大数据测控冷藏集装箱群的步骤。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包括但不限于一个以上单箱、一个以上由一个以上所述单箱构成的箱组、一个以上所述单箱与一个以上所述箱组的组合。

具体来说,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可以是一条集装箱船上的全部冷藏集装箱,也可以是一个集装箱堆场的全部或部分冷藏集装箱,还可以是集装箱运输车上的全部集装箱。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通过指定来确定品牌型号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

由用户根据所述单箱的品牌型号直接在终端设备上选定,由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单箱的品牌型号直接在管理系统上选定,由所述单箱自带的品牌型号确定。

所述通过嗅探来确定品牌型号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遍历关系库,依次取出关系库记录的关键字,处理成嗅探指令,发送所述嗅探指令到所述单箱,依据所述单箱的回复,确定所述品牌型号。

所述关系库,包括但不限于一个以上所述关系库记录,所述关系库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单箱的所述品牌型号与所述关键字。所述关系库由所述管理系统的预设或网络系统的更新产生。

所述用户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运输用户、堆场用户、货主。

所述管理系统是一种带有管理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在管理软件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品牌型号清单,供用户选择。所述自带的品牌型号,是指类似于带有电力载波信号输出的单箱,它自带所述单箱的品牌型号。所述网络系统更新,是指管理系统中的所述关系库,在发现有新的品牌型号出现时,可以由用户或者本系统的开发商,通过网络系统予以更新。

实际上,大多数品牌和型号的冷藏集装箱,都有自己特有的指令集,对于不属于自己指令集的指令,通常是不予回复的。据此,可以判断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和型号。

检索关系库,取出一条记录中的嗅探关键字,处理成嗅探指令,发送到所述接口;根据所述接口所连接的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回复状况,进行判断;如果无回复或者回复错,则取下一条记录,直到所述关系库为空,此时说明所述关系库中无当前所述接口连接的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型号。如果回复正确,则所述关键字所对应的品牌型号就是当前所述接口连接的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型号。

所述关系库存储于数据库中,或通过网络系统发送并存储于所述箱体模块中并保持更新,所述关系库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型号字段和嗅探关键字字段。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采集大数据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模块采集步骤、调制解调器采集步骤或它们的组合。

所述箱体模块采集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所述单箱包括单箱接口,由所述箱体模块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从一个以上所述单箱接口采集箱内信号,由一个以上所述箱体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一个以上微基站,通过所述微基站连接到网络系统,由一个以上所述箱体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直接连接到所述网络系统。

所述调制解调器采集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所述单箱包括箱体调制解调器,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将箱内信号调制成为载波信号上传到电力传输线,由所述电力传输线将所述载波信号汇集到系统调制解调器,解调还原成为所述箱内信号并传输到网络系统。

由所述网络系统将所述箱内信号处理成大数据中的箱体数据,所述箱体数据还包括但不限于单箱所固有的物理数据、单箱所固有的电器数据、箱内货物数据。

所述箱体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一种以上传感器以采集箱外数据,所述装载舱是船舶中装载所述冷藏集装箱的舱室。

所述采集大数据的步骤,还包括但不限于所述传感器采集所产生的数据,还包括但不限于箱外数据、船舶数据、装载舱数据、航行数据、堆场数据;所述大数据还包括但不限于历史的和当期的数据。

所述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所述采集大数据的步骤所产生的、所述网络系统所产生、所述用户所录入的历史的和当期的数据。

所述箱体模块的电源包括但不限于单箱接口供电、干电池供电、可充电电池供电、外部电源供电。

所述单箱接口供电时电源取自所述单箱接口,所述单箱接口供电的功耗不大于所述单箱接口的供电能力,并且不影响所述单箱接口信号的传输质量。

所述箱体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内部的历史、当期的设定温度、送风温度、回风温度、设定湿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风速、电参数、故障代码、箱体数据、电源数据、位置信息等。

所述箱外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当期的所述冷藏集装箱外部的温度、湿度、气体种类、气体含量、光照度、卫星地理坐标、经纬度信息,并将这些信号纳入到所述冷藏集装箱信号的步骤,并且通过所述网络系统,将其识别解析并纳入到所述冷藏集装箱大数据中。

实际上,由于冷藏集装箱的品牌不同,其单箱接口的标准和细节也有些差别,例如有的是三线制的串口,有的是五线制的串口,还有四线制接口,接插件也有差别。

所述冷藏集装箱大数据存储于网络系统的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根据需要,还可以通过港口或卫星网络,上传到云中心的数据库。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学习所述大数据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计算特征函数值的步骤,计算特征函数的步骤、计算中间过程的步骤。

所述计算特征函数值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依据已知的或计算得出的特征函数,计算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在未来时刻的特征函数值。所述特征函数值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能耗、电流、电压、制冷设备开机时刻、制冷设备关机时刻、送风温度、回风温度、箱内货物、美国农业部的USDA值。所述已知的特征函数是所述单箱固有的特征函数。

所述计算所述特征函数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依据所述大数据中的即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所述特征函数。所述特征函数,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数据与时间的关系、与船舶数据的关系、与舱室数据的关系、与航行数据的关系、与箱内货物的关系或与堆场数据的关系。

所述计算中间过程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依据所述特征函数和预先设定的特征函数值,计算中间过程的步骤;所述中间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开机时间、关机时间、箱组分组方案、中间隐层的值。

所述学习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统计方法、支持向量机SVM、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对抗神经网络GAN、概率神经网络PNN、贝叶斯Bayes、模糊数学Fuzzy、误差逆传播BP、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在内的人工智能算法。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依据所述大数据测控冷藏集装箱群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分组的步骤、实现用户意图的步骤、检测的步骤、控制的步骤。

所述分组的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所述大数据内容、根据所述装载舱中的所述单箱、根据货物名称、根据所述单箱的出发地、目的地、根据用户的意图,将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分成一个以上箱组的步骤。

所述实现用户意图的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选项之一或组合:

选项一:使得所述冷藏集装箱群或所述箱组在实际使用时的总功率与各自的总额定功率的比值等于K的步骤,0<K≤1。

选项二:使得所述冷藏集装箱群或所述箱组达到各自的电力负载波动在所述用户指定的范围之内的负载均衡的步骤。

选项三:控制所述装载舱中的风机、降温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的步骤。

所述检测的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检测所述单箱、所述装载舱中所述风机、所述降温设备、所述环境控制设备,接收故障码、返回值,并且报警的步骤。

所述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使得所述大数据中的一个以上数据或数据的组合达到最小、最大、最优的控制的步骤。

启动、停止、调节所述装载舱中所述风机、所述降温设备、所述环境控制设备,采集修改所述装载舱中所述风机、所述降温设备、所述环境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流程的步骤。

由所述网络系统将控制指令通过所述微基站传输给所述箱体模块,或由所述网络系统将所述控制指令直接传输给所述箱体模块;由所述箱体模块输出控制指令到所述单箱接口,由所述单箱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再由所述接箱体模块接收控制结果,返回到所述网络系统。

由所述网络系统将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系统调制解调器调制成为载波信号,上传到电力传输线。由所述单箱的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从所述电力传输线取出所述载波信号,解调成为所述控制指令,由所述单箱执行,所述单箱将控制结果通过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调制成载波信号上传到电力传输线,再由所述系统调制解调器解调为控制结果,返回到所述网络系统。

采集修改所述单箱中的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流程的步骤。

依据所述箱组预测的所述特征函数值,动态调整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分组的步骤。

启动、停止、调节所述单箱中的设备的步骤。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用户经过授权,登录所述网络系统,实现对指定所述单箱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远程访问、远程查询、远程配置、计费的步骤,所产生的数据纳入所述大数据。

所述用户采用终端设备扫描所述箱体模块所带有的NFC、或RFID、或条码、或二维码,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箱体模块建立通信,以便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箱体模块所连接的所述单箱的存放位置信息、编号信息、所述箱体数据、所述舱室数据的近程配置,并将所述近程配置的结果纳入到所述箱体数据的步骤。

所述网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有线网络接入、无线网络接入、移动网络接入和船载卫星网络、车载卫星网络接入的步骤。

所述大数据的存储包括但不限于船载、车载、冷藏集装箱堆场中的服务器,基于互联网的云端服务器。所述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和云数据库技术。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箱体模块和所述微基站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自组织网络通信协议,接受所述网络系统的指令;对于全部所述步骤或其中的所述步骤组合,通过所述网络系统,实现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升级和远程修改;所产生的数据纳入所述大数据;

所述网络系统的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停止所述自组织网络工作模式,启动所述自组织网络工作模式,按照指定优先级策略启动所述包括但不限于自组织网络工作模式,远程升级模式,远程修改模式。

一种冷藏集装箱群的测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模块和微基站。

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包括但不限于:一个以上单箱、一个以上由一个以上所述单箱构成的箱组、一个以上所述单箱与一个以上所述箱组的组合。

所述箱体模块,与所述单箱经过有线连接、与所述微基站经过无线连接、接收所述微基站的指令、采集所述单箱的数据汇集成大数据的部分内容之一、传送所述单箱的数据给所述微基站、测控所述单箱。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箱体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模块下行端、箱体模块处理器、箱体模块上行端。

所述箱体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模块下行端、箱体模块处理器、箱体模块上行端、箱体模块供电电路和箱体模块壳体。

所述箱体模块下行端包括但不限于下行端接口和插头,每个所述下行端接口的插头连接一个所述单箱接口的插座,所述下行端接口和插头类型与所述单箱接口和插座一致,包括但不限于RS232、RS422、RS485、USB及串口、并口和总线标准接口;所述下行端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单下行端接口和插头和多下行端接口和插头。

所述箱体模块处理器管理所述箱体模块,接收所述单箱的箱内信号,处理成输出信号1,经过所述箱体模块上行端输出,由一个以上所述微基站接收。

所述箱体模块还包括但不限于获取环境信息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卫星定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成分传感器或它们的组合。所述箱体模块还包括但不限于处理电路或存储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辅助电路。

所述箱体模块上行端包括低功耗无线端口,具体包括但不限于:ZigBee、Bluetooth、NB-IoT、LoRa端口的其中之一或组合,此时所述箱体模块供电包括但不限于单箱接口供电或电池供电或所述单箱接口供电和所述电池供电的组合。

所述箱体模块上行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端口,具体包括但不限于:ZigBee、Bluetooth、WIFI、WLAN、IrDA、UWB、HomeRF、Z-Wave、Insteon、RFID、LPWAN、GSM、GPRS、CDMA、TDMA、3G、4G、5G、6G、7G、8G、nG、WAP、NB-IoT、LoRa端口的其中之一或组合,此时的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供电或外部供电或电池供电和外部供电的组合。

所述单箱接口供电电路但不限于:输入端支持宽幅正负极性的电压、限流,输出端支持稳压、支持脉冲电流输出的电路。

所述电池供电包括但不限于干电池供电、纽扣电池供电、可充电电池供电和充电电路。

所述箱体模块还包括但不限于处理电路、存储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辅助电路、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微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微基站输入端、微基站处理器、微基站输出端,微基站供电电路和微基站壳体。

所述微基站输入端接收一个以上所述输出信号1,经过所述微基站处理器处理,再由所述微基站输出端输出成输出信号2到网络系统。

所述输出信号1包括但不限于近距无线传输信号、远距无线传输信号,所述输出信号2包括但不限于近距无线传输信号、远距无线传输信号、手机公网无线电信号,有线传输信号和光传输信号。

所述微基站还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和定制APP,此时的所述输出信号2根据用户的选择,传输或者不传输到所述网络系统。

所述微基站供电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可充电电池的供电电路和外部供电电路,包括但不限于交流供电和以太网POE(Power Over Ethernet)供电。

所述微基站输出端包括但不限于:电缆通信模块或光纤通信模块或短距无线通信模块或长距无线通信模块或声波通信模块以及它们的组合。

所述微基站还包括但不限于采集环境数据的传感器和控制装载舱中的风机、降温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的控制接口。

所述微基站还包括但不限于有效性监测和报警,监测报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微基站有效性、所述箱体模块的有效性、所述微基站和所述箱体模块之间通信的有效性。

所述微基站还包括但不限于处理电路、存储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辅助电路、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系统还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包括智能手机、APP软件、电脑和专用设备。

所述箱体模块还包括但不限于配合电路及RFID或NFC或条码或二维码或它们的组合,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对于RFID或NFC或条码或二维码的探测,在所述配合电路的支撑下,由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箱体模块通信,由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箱体模块和所述微基站通信,完成对所述箱体模块的近程配置,配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单箱的存放位置信息、编号信息、所述箱体数据、所述装载舱数据、所述装载舱中的风机、降温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的数据。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包括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网络布线、服务器、存储、地面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移动网络和船载卫星网络、车载卫星网络、云服务器、云数据库;支持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所述大数据存储与所述网络系统。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所述系统中所包括的软件,包括远程升级。所述箱体模块、所述微基站的组网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连接网络、自组织网络。

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案中可以采用如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局部改进的措施:

包括:箱体调制解调器、系统调制解调器。

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包括但不限于A1接口和A2接口,所述A1接口与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单箱的内部接口或内部电路连接,所述A2接口与所述单箱内部的所述电力电源线连接,完成所述单箱的内部接口或内部电路与所述单箱内部的所述电力电源线之间信号的双向调制解调及通信。

所述系统调制解调器包括但不限于B1接口和B2接口,所述B1接口与所述系统的所述电力电源线连接,所述B2接口与网络系统连接,完成所述系统的所述电力电源线与所述网络系统之间的双向调制解调及通信。所述单箱的所述电力电源线与所述系统的所述电力电源线连接,并且在同一个供电系统中。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和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包括软件处理器和软件,所述软件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升级和远程配置。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抗干扰,免受原载波方式时类似于船舶侧推发动机产生的干扰。

2、自动识别集装箱型号,自动采集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及分组。

3、实现冷藏集装箱群的节能和负载均衡。

4、实现远程测控,便于货主查询。

附图说明

图1:系统图

图2:箱体模块电路

图3:多输入端箱体模块

图4:单输入端箱体模块

图5:有线上联微基站

图6:无线上联微基站

图7:软件模块

图8:车载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下列实施例的结构及说明,只是为了本发明做提供的实施例的多种选择之一,并不是对于本发明的限定,业内的设计师完全可以依照本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思路下,做出另外的设计,但这并非意味着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限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具体实施例一:船用冷藏集装箱群测控系统

一、结构说明

如图1所示,它是本实施例船用冷藏集装箱群测控系统的系统图。

其中,1.11为箱体模块,它一边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冷藏集装箱的外部接口,一边以1.2无线方式与1.31微基站相连,微基站再通过1.4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和光纤)与1.5网络系统相连,通过网络系统,再与1.6数据库相连。其中,箱体模块和微基站之间支持多对多的连接方式,而箱体模块的输入接口又分为单接口和多接口,每个接口连接一个冷藏集装箱的外部接口。

图2是箱体模块电路示意图。

其中,2.1为下行端口,连接冷藏集装箱的外部接口,2.2为接口电路,2.3为限幅限流输入,2.4为箱体模块处理器,它至少包括SoC电路和存储,2.5为BLE上行端天线,2.6为NFC配置端天线,2.7为稳压脉冲输出,2.8为显示电路。

图3是多输入端箱体模块示意图。

其中,3.1是壳体,3.2是输入电缆线,每根电缆连线连接一个3.3插头,3.4是固定壳体用的永磁体,3.5是磁感应开关。在这里,每个箱体模块可以有2~8个3.3插头,以连接2~8个冷藏集装箱。此外,2.3取电电路和2.2为接口电路相应地均为2~8个多路电路。

图4是单输入端箱体模块示意图。

其中,4.1是插头防水圈,4.2是插头本体,4.3是箱体模块壳体,4.4是电路板,4.5是插头的金属芯。单输入端箱体模块是每个冷藏集装箱使用1个。在实际设计中,单输入端箱体模块的输入插座,可以设计为多种,例如在输入模块的两端,一端设计成三芯插头,另外一端设计成五芯或四芯插头,以便于插接不同输出插座的冷藏集装箱。

图5是有线上连微基站示意图。

其中,5.1是BLE输入天线,5.2是微基站处理器,5.3是网络输出接口,5.4是存储,5.5是POE分离电路,5.6是显示器,5.7是供电电路。该种微基站采用光纤和双绞线双模式输出,当采用双绞线传输时,支持POE以太网供电;当采用光纤传输时,采用外部供电。

图6是无线上连微基站示意图。

其中,6.1是BLE输入天线,6.2是微基站处理器,6.3是WIFI上载天线,6.4是存储,6.5是显示器,6.6是充电电路,6.7是充电电池,6.8是光伏电池。该种微基站采用WIFI上传输出,采用充电电池和光伏电池供电,通常它是应用于集装箱船的甲板堆放的冷藏集装箱上,也可以用于临时堆放在码头、堆场的冷藏集装箱上,配合WIFI路由器,把微基站的信号接入网络系统。

图7是软件模块示意图。

作为本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图7是一个示例性设计例子,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做具体的功能设计,图7并不是对于本系统的限定。

二、方法说明

一种冷藏集装箱群的测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指定或嗅探来确定品牌型号的步骤,采集大数据的步骤,学习所述大数据的步骤,依据所述大数据测控冷藏集装箱群的步骤。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包括但不限于:一个以上单箱、一个以上由一个以上所述单箱构成的箱组、一个以上所述单箱与一个以上所述箱组的组合。

具体来说,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可以是一条集装箱船上的全部冷藏集装箱,也可以是一个集装箱堆场的全部或部分冷藏集装箱。

所述通过指定来确定品牌型号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

由用户根据所述单箱的品牌型号直接在终端设备上选定,由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单箱的品牌型号直接在管理系统上选定,由所述单箱自带的品牌型号确定。

所述通过嗅探来确定品牌型号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遍历关系库,依次取出关系库记录的关键字,处理成嗅探指令,发送所述嗅探指令到所述单箱,依据所述单箱的回复,确定所述品牌型号。

所述关系库,包括但不限于一个以上所述关系库记录,所述关系库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单箱的所述品牌型号与所述关键字。所述关系库由所述管理系统的预设或网络系统的更新产生。

所述用户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运输用户、堆场用户、货主。

所述管理系统是一种带有管理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在管理软件的数据库中,或者管理软件本身,存储有品牌型号清单和关键字,供用户选择。所述自带的品牌型号,是指类似于带有电力载波信号输出的单箱,它自带所述单箱的品牌型号。所述网络系统更新,是指管理系统中的所述关系库,在发现有新的品牌型号出现时,可以由用户或者本系统的开发商,通过网络系统予以更新。

实际上,大多数品牌和型号的冷藏集装箱,都有自己特有的指令集,对于不属于自己指令集的指令,通常是不予回复的。据此,我们可以通过该品牌所对应的关键字,换算成为其指令,发到该单箱,以判断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和型号。我们也可以将关键字直接用指令字代替,发到该单箱,以判断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和型号。

实际上,不同的冷藏集装箱品牌,所能够采集到的数据不尽相同,这里是根据各个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可以更多地采集这些数据。

检索关系库,取出一条记录中的嗅探关键字,处理成嗅探指令,发送到所述接口;根据所述接口所连接的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回复状况,进行判断;如果无回复或者回复错,则取下一条记录,直到所述关系库为空,此时说明所述关系库中无当前所述接口连接的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型号。如果回复正确,则所述关键字所对应的品牌型号就是当前所述接口连接的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型号。

所述关系库存储于数据库中,或通过网络系统发送并存储于所述箱体模块中并保持更新,所述关系库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品牌型号字段和嗅探关键字字段或者指令本身。

所述采集大数据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模块采集步骤或调制解调器采集步骤。

所述箱体模块采集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所述单箱包括单箱接口,由所述箱体模块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从一个以上所述单箱接口采集箱内信号,由一个以上所述箱体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一个以上微基站,通过所述微基站连接到网络系统,由一个以上所述箱体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直接连接到所述网络系统。

所述调制解调器采集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所述单箱包括箱体调制解调器,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将箱内信号调制成为载波信号上传到电力传输线,由所述电力传输线将所述载波信号汇集到系统调制解调器,解调还原成为所述箱内信号并传输到网络系统。

由所述网络系统将所述箱内信号处理成大数据中的箱体数据,所述箱体数据还包括但不限于单箱所固有的物理数据、单箱所固有的电器数据、箱内货物数据。

所述网络系统中包括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运行有管理软件、控制软件,这些步骤主要都是由控制软件指挥的。

所述箱体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一种以上传感器以采集箱外数据,所述装载舱是船舶中装载所述冷藏集装箱的舱室。

所述采集大数据的步骤,还包括但不限于所述传感器采集所产生的数据,还包括但不限于箱外数据、船舶数据、装载舱数据、航行数据、堆场数据;所述大数据还包括但不限于历史的和当期的数据。

所述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所述采集大数据的步骤所产生的、所述网络系统所产生、所述用户所录入的历史的和当期的数据。

所述装载舱不仅包括船舶中封闭的舱室,还包括半封闭的舱室以及甲板上露天堆放的冷藏集装箱的区位。

这种安装于箱体模块上的传感器,目的是为了采集冷藏集装箱外部环境的数据,以便于根据这些数据,更好地控制冷藏集装箱,尤其是对于封闭和半封闭的装载舱式存放冷藏集装箱的控制,采集它们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通过调节和控制,以便于更好地实施控制,这一点非常重要。

所述箱体模块的电源包括但不限于单箱接口供电、干电池供电、可充电电池供电、外部电源供电;所述单箱接口供电时电源取自所述单箱接口,所述单箱接口供电的功耗不大于所述单箱接口的供电能力,并且不影响所述单箱接口信号的传输质量。针对例如RS232、RS422或者RS485接口供电,在不影响信号传输的前提下,取电供箱体模块本身使用。

所述箱体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内部的历史、当期的设定温度、送风温度、回风温度、设定湿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风速、气体种类、气体含量、电参数、故障代码、箱体数据、电源数据、位置信息等。

所述箱外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当期的所述冷藏集装箱外部的温度、湿度、气体种类、气体含量、光照度、卫星地理坐标、经纬度信息,并将这些信号纳入到所述冷藏集装箱信号的步骤,并且通过所述网络系统,将其识别解析并纳入到所述冷藏集装箱大数据中。

实际上,由于冷藏集装箱的品牌不同,其单箱接口的标准和细节也有些差别,例如有的是三线制的串口,有的是五线制的串口,还有四线制接口等,接插件也有差别。

所述冷藏集装箱大数据存储于网络系统的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根据需要,还可以通过港口或卫星网络,上传到云中心的数据库。

所述学习所述大数据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计算特征函数值的步骤,计算特征函数的步骤、计算中间过程的步骤。

所述计算特征函数值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依据已知的或计算得出的特征函数,计算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在未来时刻的特征函数值。所述特征函数值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能耗、电流、电压、制冷设备开机时刻、制冷设备关机时刻、送风温度、回风温度、箱内货物、美国农业部的USDA值。所述已知的特征函数是所述单箱固有的特征函数。

所述计算所述特征函数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依据所述大数据中的即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所述特征函数。所述特征函数,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数据与时间的关系、与船舶数据的关系、与舱室数据的关系、与航行数据的关系、与箱内货物的关系或与堆场数据的关系。

所述计算中间过程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依据所述特征函数和预先设定的特征函数值,计算中间过程的步骤;所述中间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开机时间、关机时间、箱组分组方案、中间隐层的值。

所述学习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统计方法、支持向量机SVM、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对抗神经网络GAN、概率神经网络PNN、贝叶斯Bayes、模糊数学Fuzzy、误差逆传播BP、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等在内的人工智能算法。通过这些算法,挖掘有用的信息。

所述依据所述大数据测控冷藏集装箱群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分组的步骤、实现用户意图的步骤、检测的步骤、控制的步骤。

所述分组的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所述大数据内容、根据所述装载舱中的所述单箱、根据货物名称、根据所述单箱的出发地、目的地、根据用户的意图,将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分成一个以上箱组的步骤。

所述实现用户意图的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选项之一或组合:

选项一:使得所述冷藏集装箱群或所述箱组在实际使用时的总功率与各自的总额定功率的比值等于K的步骤,0<K≤1。

选项二:使得所述冷藏集装箱群或所述箱组达到各自的电力负载波动在所述用户指定的范围之内的负载均衡的步骤。

选项三:控制所述装载舱中的风机、降温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的步骤。

所述检测的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检测所述单箱、所述装载舱中所述风机、所述降温设备、所述环境控制设备,接收故障码、返回值,并且报警的步骤。

所述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使得所述大数据中的一个以上数据或数据的组合达到最小、最大、最优的控制的步骤。

启动、停止、调节所述装载舱中所述风机、所述降温设备、所述环境控制设备,采集修改所述装载舱中所述风机、所述降温设备、所述环境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流程的步骤。

通过调节冷藏集装箱装载舱的环境,来改善对于冷藏集装箱的控制。

由所述网络系统将控制指令通过所述微基站传输给所述箱体模块,或由所述网络系统将所述控制指令直接传输给所述箱体模块;由所述箱体模块输出控制指令到所述单箱接口,由所述单箱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再由所述接箱体模块接收控制结果,返回到所述网络系统。

由所述网络系统将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系统调制解调器调制成为载波信号,上传到电力传输线。由所述单箱的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从所述电力传输线取出所述载波信号,解调成为所述控制指令,由所述单箱执行,所述单箱将控制结果通过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调制成载波信号上传到电力传输线,再由所述系统调制解调器解调为控制结果,返回到所述网络系统。

采集修改所述单箱中的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流程的步骤。

依据所述箱组预测的所述特征函数值,动态调整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分组的步骤。

启动、停止、调节所述单箱中的设备的步骤。

所述箱体模块、所述微基站,包括但不限于透明传输模式步骤和自主处理模式步骤;所述透明传输模式步骤,所述指令的源头是由所述网络系统发出的,所述箱体模块、所述微基站只负责传输;所述自主处理模式,所述指令的全部或者部分,源头是所述箱体模块、所述微基站自己产生的。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特例,箱体模块和微基站均采用透明传输模式,以便于系统及软件的升级和维护。

所述用户经过授权,登录所述网络系统,实现对指定所述单箱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远程访问、远程查询、远程配置、计费的步骤,所产生的数据纳入所述大数据。

这里主要是给冷藏集装箱的货主、船东、货运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的远程查询和远程配置,也用来支持全球互联网云模式管理。届时,冷藏集装箱的运输工具(如集装箱船、火车、汽车)对于自身所运载的冷藏集装箱的访问和配置权,将交由云中心来完成。

这里的计费,包括根据客户计费、根据冷藏集装箱计费、根据时间计费、根据航程计费和根据访问流量计费等计费方式。

所述用户采用终端设备扫描所述箱体模块所带有的NFC、或RFID、或条码、或二维码,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箱体模块建立通信,以便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箱体模块所连接的所述单箱的存放位置信息、编号信息、所述箱体数据、所述舱室数据的近程配置,并将所述近程配置的结果纳入到所述箱体数据的步骤。

这一步骤,主要是给冷藏集装箱的运输工具(如集装箱船、火车、汽车)对于自身所运载的冷藏集装箱的访问和配置及初始化使用。

所述网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有线网络接入、无线网络接入、移动网络接入和船载卫星网络、车载卫星网络接入的步骤。

所述大数据的存储包括但不限于船载、车载、冷藏集装箱堆场中的服务器,基于互联网的云端服务器。所述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和云数据库技术。

对于云模式来说,各个冷藏集装箱的运输工具上的数据库可作为区块链中的一个分部,采用分部存储,采用防抵赖的加解密技术,采用去中心化数据库存储用户所需要的冷藏集装箱的数据。

所述箱体模块和所述微基站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自组织网络通信协议,接受所述网络系统的指令;对于全部所述步骤或其中的所述步骤组合,通过所述网络系统,实现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升级和远程修改;所产生的数据纳入所述大数据;

所述网络系统的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停止所述自组织网络工作模式,启动所述自组织网络工作模式,按照指定优先级策略启动所述包括但不限于自组织网络工作模式,远程升级模式,远程修改模式。

远程升级和远程修改是为了实现远程服务,改善服务质量。

所述箱体模块和所述微基站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自组织网络通信协议,接受所述网络系统的指令;对于全部所述步骤或其中的所述步骤组合,通过所述网络系统,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对于远程升级和远程修改;所产生的数据纳入所述大数据;

所述网络系统的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停止所述自组织网络工作模式,启动所述自组织网络工作模式,按照指定优先级策略启动所述包括但不限于自组织网络工作模式,远程升级模式,远程修改模式。

三、系统说明

一种冷藏集装箱群的测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模块和微基站。

所述冷藏集装箱群包括但不限于:一个以上单箱、一个以上由一个以上所述单箱构成的箱组、一个以上所述单箱与一个以上所述箱组的组合。

所述箱体模块,与所述单箱经过有线连接、与所述微基站经过无线连接、接收所述微基站的指令、采集所述单箱的数据汇集成大数据的部分内容之一、传送所述单箱的数据给所述微基站、测控所述单箱。

如图1所示,1.11是箱体模块,它通过插头连接冷藏集装箱单箱的串口插座,1.2是箱体模块的蓝牙传输信号,传输给微基站1.31,再由有线网络1.4传输给1.5网络系统,最终送到1.6大数据的数据库中。其中1.1n、1.1m、1.1p分别是其它的箱体模块,连接到其它的单箱。这里面,1.1n、1.1p是多输入端口的箱体模块,1.11、1.1m是单输入端的箱体模块。1.31微基站和1.11、1.1n、1.1m箱体模块实现一对多的连接,1.32微基站和1.1n、1.1m、1.1p箱体模块也是实现一对多的连接,其中,1.1n、1.1m箱体模块和1.31、1.32微基站实现多对多的连接。

所述箱体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模块下行端、箱体模块处理器、箱体模块上行端。

所述箱体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箱体模块下行端、箱体模块处理器、箱体模块上行端、箱体模块供电电路和箱体模块壳体。

所述箱体模块下行端包括但不限于下行端接口和插头,每个所述下行端接口的插头连接一个所述单箱接口的插座,所述下行端接口和插头类型与所述单箱接口和插座一致,包括但不限于RS232、RS422、RS485、USB及串口、并口和总线标准接口;所述下行端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单下行端接口和插头和多下行端接口和插头。

所述箱体模块处理器管理所述箱体模块,接收所述单箱的箱内信号,处理成输出信号1,经过所述箱体模块上行端输出,由一个以上所述微基站接收。

如图2、3、4所示,分别是箱体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多输入端箱体模块的结构图和单输入端的箱体模块结构图。

在图2中,2.1是箱体模块的下行端,它对外连接单箱的接口,对内连接2.2接口电路、2.3宽幅限流输入。2.2接口电路连接2.4箱体模块处理器,其中包括SoC电路和存储,SoC电路上连BLE上行端天线和NFC配置端天线,SoC电路还连接显示器。2.7是稳压脉冲输出,与2.3宽幅限流输入连接,提供单箱接口供电。

在图3中,3.1是多输入端箱体模块的壳体,采用防水密封设计,壳体上下盖之间采用防水密封胶圈,采用螺丝紧固。3.2是输入电缆。3.3是插头,用于和单箱的输出串口连接。3.4是永磁铁,它是采用螺丝固定在壳体上,用于吸附在单箱的铁框上,起固定箱体模块的作用。3.5是磁感应开关,它是通过在壳体的外侧安装可滑动的永磁铁,在壳体的内部对应位置安装磁控开关,通过滑动永磁铁来实现对于磁控开关的断开和吸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不在壳体的内外开穿孔,从而进一步实现防水密封的。

在图4中,4.1是插头防水护套。4.2是插头的芯体,它内置金属插芯。4.3是系统模块的壳体,它与4.2是插头的芯体连成一体或者紧固。4.4是电路板。在壳体上,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显示器和显示窗。

所述箱体模块还包括但不限于获取环境信息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卫星定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成分传感器或它们的组合。所述箱体模块还包括但不限于处理电路或存储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辅助电路。

所述箱体模块上行端包括低功耗无线端口,具体包括但不限于:ZigBee、Bluetooth、NB-IoT、LoRa端口的其中之一或组合,此时所述箱体模块供电包括但不限于单箱接口供电或电池供电或所述单箱接口供电和所述电池供电的组合。

所述箱体模块上行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端口,具体包括但不限于:ZigBee、Bluetooth、WIFI、WLAN、IrDA、UWB、HomeRF、Z-Wave、Insteon、RFID、LPWAN、GSM、GPRS、CDMA、TDMA、3G、4G、5G、6G、7G、8G、nG、WAP、NB-IoT、LoRa端口的其中之一或组合,此时的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供电或外部供电或电池供电和外部供电的组合。

所述单箱接口供电电路但不限于:输入端支持宽幅正负极性的电压、限流,输出端支持稳压、支持脉冲电流输出的电路。

所述电池供电包括但不限于干电池供电、纽扣电池供电、可充电电池供电和充电电路。

所述箱体模块还包括但不限于处理电路、存储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辅助电路、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

所述微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微基站输入端、微基站处理器、微基站输出端,微基站供电电路和微基站壳体。

所述微基站输入端接收一个以上所述输出信号1,经过所述微基站处理器处理,再由所述微基站输出端输出成输出信号2到网络系统。

所述输出信号1包括但不限于近距无线传输信号、远距无线传输信号,所述输出信号2包括但不限于近距无线传输信号、远距无线传输信号、手机公网无线电信号,有线传输信号和光传输信号。

所述微基站还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和定制APP,此时的所述输出信号2根据用户的选择,传输或者不传输到所述网络系统。

所述微基站供电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可充电电池的供电电路和外部供电电路,包括但不限于交流供电和以太网POE(Power Over Ethernet)供电。

所述微基站输出端包括但不限于:电缆通信模块或光纤通信模块或短距无线通信模块或长距无线通信模块或声波通信模块以及它们的组合。

所述微基站还包括但不限于采集环境数据的传感器和控制装载舱中的风机、降温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的控制接口。

所述微基站还包括但不限于有效性监测和报警,监测报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微基站有效性、所述箱体模块的有效性、所述微基站和所述箱体模块之间通信的有效性。

图5、图6分别是有线上连微基站和无线上连微基站。

所述有线上连微基站,是指微基站从下连的箱体模块取得数据后,通过双绞线或光纤的有线的方式,与网络系统连接。在图5中,5.1BLE输入天线,它连接5.2微基站处理器,5.2微基站处理器分别连接5.4存储、5.6显示器和5.3网络输出接口,5.5是POE分离电路,它的作用是对于来自双绞线的POE以太网,起到网络信号与电源的分离作用,分别供向电源和网络输出接口。5.7是供电电路,它是来源于外部供电的电源,将其处理成微基站所需要的电源。在实际设计中,5.5POE供电和5.7是供电电路可作为双备份使用。另外,5.3网络输出接口可以设计为RJ45双绞线电缆网络和光纤网络的双备份。

所述无线上连微基站,是指微基站从下连的箱体模块取得数据后,通过无线连接(例如WIFI)的方式,与网络系统连接。如图6所示,6.1是BLE输入端天线,6.2是微基站处理器,6.3是WIFI输出端天线,6.4是存储,6.5是显示器,6.6是充电电路,6.7是充电电池,6.8是光伏电池。6.1BLE输入端天线接收来自箱体模块的输出信号,经6.2微基站处理器处理,送到6.4存储暂存,再由6.3WIFI输出端天线输出,还可以由6.5显示器显示。

所述微基站还包括但不限于处理电路、存储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辅助电路、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

所述系统还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包括智能手机、APP软件、电脑和专用设备。

所述箱体模块还包括但不限于配合电路及RFID或NFC或条码或二维码或它们的组合,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对于RFID或NFC或条码或二维码的探测,在所述配合电路的支撑下,由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箱体模块通信,由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箱体模块和所述微基站通信,完成对所述箱体模块的近程配置,配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单箱的存放位置信息、编号信息、所述箱体数据、所述装载舱数据、所述装载舱中的风机、降温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的数据。

作为船用冷藏集装箱群测控系统中专用的手持式配置终端,在定制APP的支持下,通过RFID或NFC,对箱体模块进行近程配置。

包括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网络布线、服务器、存储、地面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移动网络和船载卫星网络、车载卫星网络、云服务器、云数据库;支持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所述大数据存储与所述网络系统。

作为船用冷藏集装箱群测控系统,在全船布置一个局域网,通过光纤或者双绞线连接微基站,由光纤交换机、双绞线交换机接入到服务器,再由卫星天线,接入到低轨道数据通信卫星,进而接入到船舶所属的地面云服务器,使得船舶在海上航行时,能够实时地接入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全球冷藏集装箱群测控系统。对于冷藏集装箱的货主,采用智能手机加定制APP软件,以便于货主经过授权,进入自己的冷藏集装箱,实现远程查询、管理和测控自己的冷藏集装箱。

如图7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图7给出了本系统软件的模块图。其中,包括总控模块、系统设置、综合查询、统计报表、故障分析。进一步还包括指定嗅探品牌型号、采集学习测控、箱体位置定义、箱体货物定义、箱体优先定义、远程升级支持、位置查询、货物查询、能耗故障查询、货主远程查询、全船报表、货物报表、单箱报表、全船分析、货物分析、单箱分析等功能模块。

所述系统中所包括的软件,包括远程升级。所述箱体模块、所述微基站的组网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连接网络、自组织网络。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所述系统还包括:箱体调制解调器、系统调制解调器。

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包括但不限于A1接口和A2接口,所述A1接口与所述冷藏集装箱群的单箱的内部接口或内部电路连接,所述A2接口与所述单箱内部的所述电力电源线连接,完成所述单箱的内部接口或内部电路与所述单箱内部的所述电力电源线之间信号的双向调制解调及通信。

所述系统调制解调器包括但不限于B1接口和B2接口,所述B1接口与所述系统的所述电力电源线连接,所述B2接口与网络系统连接,完成所述系统的所述电力电源线与所述网络系统之间的双向调制解调及通信。所述单箱的所述电力电源线与所述系统的所述电力电源线连接,并且在同一个供电系统中。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和所述箱体调制解调器包括软件处理器和软件,所述软件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升级和远程配置。

在选用这种调制解调器载波传输数据的方案中,所述载波只是完成本系统的数据传输环节中的一部分,其它环节依然采用前述的选择项,以此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

具体实施例二:堆场用冷藏集装箱群测控系统

该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种堆场用冷藏集装箱群测控系统,与前述实施方式相比,相同之处不予复述,差异之处在于:

箱体模块采用单输入端结构,如图4所示。在堆场廊桥上,放置微基站。

由于堆场是在陆地上,所以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直接置于堆场的数据中心或者是云中心。

网络系统的布线依据场地大小,可直接采用光纤布线。

具体实施例三:车用冷藏集装箱测控系统

该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种车用冷藏集装箱测控系统,与前述实施方式相比,相同之处不予复述,差异之处在于:

如图8所示,其中,8.1为单输入结构的箱体模块,如图4所示;8.2为无线传输信号,8.3为终端设备,它可以是智能手机和本发明定制化的APP软件,也可以是一种本发明的专用的、带有本发明定制化的APP软件的移动终端设备;8.4是无线公网,8.5是云数据库,移动终端将冷藏集装箱大数据上传至云数据库,冷藏集装箱的货主通过云数据库的授权,查询数据。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对于车载冷藏集装箱的本专利所述的各种通信和应用管理。

箱体模块包括GPS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将冷藏集装箱的运输过程中的地理坐标采集下来发送到终端设备。此外,终端设备将箱体模块的信息传输到云中心的数据库中,以实现客户全过程监控。

箱体模块的电源采用车载供电。

采用包括所述单输入端箱体模块和所述终端式微基站,完成对于所述冷藏集装箱大数据的访问和测控。

本系统的应用包括车载模式,所述车载模式,包括单输入端箱体模块,所述微基站为智能手机在定制化APP软件下工作,由所述智能手机在定制化APP软件下工作时向所述云数据库上传车载的所述冷藏集装箱大数据,所述用户通过所述云数据库访问和测控。

冷藏集装箱用户通过公网接入移动终端,查询该冷藏集装箱的数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