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7591发布日期:2019-12-14 01:0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2月27日、申请号为201410069635.7、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能够感测触摸事件的显示装置以及驱动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总的来说,触摸面板可以获取发生触摸事件所在的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并且将所述坐标信息提供给显示面板。触摸面板可以用于替代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

显示面板显示与从触摸面板提供的坐标信息对应的图像。触摸面板可以被单独制造并且之后再附接于显示面板。根据触摸面板的工作原理,触摸面板可以被分类为电阻薄膜式触摸面板、电容式触摸面板以及电磁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可包括各种类型的触摸面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以两种模式操作的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能够根据感测触摸事件所在的显示装置的区域以不同的方式感测触摸事件的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减少影响触摸灵敏度的噪声。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将从这些描述中而部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从本公开主题的实践中可以获知。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扫描线组、源极线组、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触摸传感器。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基板和面向第一显示基板的第二显示基板。各扫描线组包括第一扫描线子组、连接至第一扫描线子组的第二扫描线子组以及设置在第一扫描线子组和第二扫描线子组之间的第三扫描线子组。各源极线组包括第一源极线子组、连接至第一源极线子组的第二源极线子组以及设置在第一源极线子组和第二源极线子组之间的第三源极线子组。第一驱动器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中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至扫描线组并在第二模式中提供第二扫描信号至扫描线组。磁场是通过由第一扫描线子组和第二扫描线子组形成的电流路径引起的。第二驱动器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中从源极线组提供对应于电容的变化的第一感测信号,以及根据与输入装置有关的谐振频率提供第二感测信号。第二感测信号在第二模式中从源极线组提供。触摸传感器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感测信号和第二感测信号并根据第一感测信号和第二感测信号确定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扫描线组、源极线组、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触摸传感器。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基板和面向第一显示基板的第二显示基板。各扫描线组包括第一扫描线子组、第二扫描线子组和设置在第一扫描线子组和第二扫描线子组之间的第三扫描线子组。各源极线组包括第一源极线子组、第二源极线子组和设置在第一源极线子组和第二源极线子组之间的第三源极线子组。第一驱动器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中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至扫描线组并在第二模式中提供第二扫描信号至扫描线组的第一扫描线子组和第二扫描线子组。磁场是通过电流在第一扫描线子组和第二扫描线子组之间以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所引起的。第二驱动器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中从源极线组提供对应于电容的变化的第一感测信号,以及在第二模式中从源极线组根据与输入装置有关的谐振频率提供第二感测信号。触摸传感器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感测信号和第二感测信号并根据第一感测信号和第二感测信号确定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基板和面向第一显示基板的第二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被分成遮光区域和多个透射区域。触摸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多个第一触摸线圈以及多个第二触摸线圈。触摸面板包括第一导电层和与第一导电层绝缘的第二导电层。触摸面板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和第二显示基板中设置有输入表面的一个。多个第一触摸电极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扫描信号。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与第一触摸电极交叉并被配置为根据电容的变化提供第一感测信号。多个第一触摸线圈与遮光区域重叠并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扫描信号。多个第二触摸线圈与遮光区域重叠并与第一触摸线圈交叉。多个第二触摸线圈被配置为根据与输入装置有关的谐振频率提供第二感测信号。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触摸电极以及第二触摸电极和第一触摸线圈中的一个。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了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多个像素。显示面板被配置为在帧周期中提供图像。触摸面板包括第一触摸部分以及第二触摸部分。第一触摸部分包括第一触摸线圈和第二触摸线圈。第二触摸线圈与第一触摸线圈绝缘并与第一触摸线圈交叉。第二触摸部分包括设置在第一触摸部分上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与第一触摸电极绝缘并与第一触摸电极交叉。在帧周期的第一周期内,当第一扫描信号中的对应第一扫描信号施加于设置在第二区域内的第一触摸线圈时,第二扫描信号中的对应第二扫描信号施加于设置在第一区域内的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线圈被配置为根据输入装置的谐振频率提供第一感测信号。第二触摸电极被配置为根据电容的变化提供第二感测信号。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显示面板,在帧周期期间产生图像;以及触摸面板,包括输入线圈、输出线圈、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帧周期的第一周期期间启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像素;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至设置在邻近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中的输入线圈;提供第二扫描信号至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中的输入电极;并且从基于输入设备的谐振频率和输出线圈的输出提供的第一感测信号,以及基于电容的变化和输出电极的输出提供的第二感测信号确定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并被配置为在帧周期中提供图像。帧周期包括显示时段和非显示时段。触摸面板包括第一触摸部分以及第二触摸部分。第一触摸部分包括第一触摸线圈和第二触摸线圈。第二触摸线圈与第一触摸线圈绝缘并与第一触摸线圈交叉。第二触摸部分包括设置在第一触摸部分上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与第一触摸电极绝缘并与第一触摸电极交叉。第一扫描信号在显示时段期间提供给第一触摸线圈,以及第二扫描信号在非显示时段期间提供给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线圈被配置为根据输入装置的谐振频率提供第一感测信号,以及第二触摸电极被配置为根据电容的变化提供第二感测信号。

应当理解,上述总体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公开主题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用于提供对本公开主题的进一步理解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且示出了本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阐述本公开主题的原理。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中示出的显示面板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中示出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2中示出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第一模式操作的触摸面板的视图。

图7a和7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第二模式操作的触摸面板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在第二模式中产生的信号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中示出的第一驱动器的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9中示出的开关部的电路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中示出的第二驱动器以及触摸传感器的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1中示出的感测信号输出部的电路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15a和15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第一模式操作的触摸面板的视图。

图18a和18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第二模式操作的触摸面板的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扫描驱动器的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源极驱动器的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1中示出的显示面板以及触摸面板的部分立体图。

图23a和23b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沿图22中示出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24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的平面图。

图24b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24a中示出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25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26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5中示出的第一触摸电极以及第一触摸线圈的平面图。

图26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5中示出的第二触摸电极以及第二触摸线圈的平面图。

图27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5中示出的第一触摸电极以及第一触摸线圈的平面图。

图27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5中示出的第二触摸电极以及第二触摸线圈的平面图。

图28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驱动器的框图。

图28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框图。

图29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驱动器的框图。

图29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框图。

图3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5中示出的触摸面板一部分的部分放大平面图。

图31a和31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0示出的部分“aa”的放大平面图。

图32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2中示出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0中示出的一部分“bb”的放大平面图。

图3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33中示出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

图3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0中示出的部分“cc”的放大平面图。

图36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35中示出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

图37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30中示出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0中示出的部分“bb”的放大平面图。

图39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38中示出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

图4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0中示出的一部分“cc”的放大平面图。

图41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40中示出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

图4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5中示出的触摸面板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43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42中示出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42中示出的一部分“dd”的放大平面图。

图45a至45c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放大平面图。

图46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一触摸线圈的平面图。

图46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第二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线圈的平面图。

图47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一触摸线圈的平面图。

图47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第二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线圈的平面图。

图4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49a和49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截面图。

图50a和50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截面图。

图5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52a至图52e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触摸面板的截面图。

图5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5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5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5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5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立体图。

图57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56中示出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5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59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8中示出的第一触摸部分的平面图。

图59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8中示出的第二触摸部分的平面图。

图6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施加于显示装置的信号的时序图。

图61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驱动器的框图。

图61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框图。

图62a和62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

图6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产生影响第二触摸传感器的噪声的路径的等效图。

图64a和64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噪声和检测信号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6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噪声被消除的路径的等效图。

图6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施加于显示装置的信号的时序图。

图67、68和6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不应解释为受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的限制。更确切地,这些实施方式被提供以使本公开详尽和完整,以及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以将层和区域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进行放大。全文中,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似的元件。

应当理解的是,当提及元件或者层“在另一元件或者层上”、“连接至”或者“耦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层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者层上、直接连接至或者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者层。相反,当提及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或者层之上”、“直接连接至”或者“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层,不存在中间元件或者层。如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还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公开,“x、y和z中的至少一个”可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项或更多项的任意组合(例如,xyz、xyy、yz、zz)。

应当理解,虽然本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者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没有背离本公开教导的情况下,以下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可以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

为了便于描述,在此使用的诸如“在...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可用于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除了附图中描述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关术语旨在包含使用或者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然后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在……下面”或“在...之下”的元件将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上面”。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包括上方和下方的方位。该设备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定向),并且因此解释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如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明,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含(includes)”和/或“包含(including)”在用于本说明书中时指明所述特征、整体、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群的存在或者添加。

在本文中将参照本公开的理想实施方式(以及中间结构)的示意性图示的横截面图示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此,由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容许误差导致的示意图形状的变化是预期的。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应当不被解释为限于在此示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制造产生的形状上的偏差。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应当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得以理想化或者过度形式化的意义进行解释,除非明确规定如此定义。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图2是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显示面板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图2中示出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4是沿图2中所示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ldp、信号控制器100、栅极驱动器200、数据驱动器300和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包括多个扫描线tl1至tli(“i”是大于一的任何整数)、多个源极线rl1至rlj(“j”是大于一的任何整数)、第一驱动器400、第二驱动器500和触摸传感器600。信号控制器100、栅极驱动器200和数据驱动器300控制显示面板ldp产生图像。第一驱动器400和第二驱动器500控制触摸面板,并且触摸传感器600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

诸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等的各种显示面板可以被用作显示面板ldp。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一些情况下,如下所述,显示面板ldp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

液晶显示器(lcd)还可以包括提供光至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单元(未示出)以及一对偏光板(未示出)。此外,液晶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垂直取向模式面板、图案化垂直取向模式面板、面内切换模式面板、边缘场切换模式面板或者面线切换模式面板。

显示面板ldp包括被设置为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显示基板ds1和第二显示基板ds2。第一显示基板ds1和第二显示基板ds2中设置在相对靠上的位置的显示基板提供具有输入表面的输入设备。

显示面板ldp包括多个栅极线gl1至gln(“n”是任何大于1的整数)、多个数据线dl1至dlm(“m”是任何大于1的整数)和多个像素px11至pxnm。栅极线gl1至gln以及数据线dl1至dlm被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或者第二显示基板ds2上。在图1中,栅极线gl1至gln以及数据线dl1至dlm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

栅极线gl1至gln沿第一方向dr1延伸并且沿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dr1的第二方向dr2布置。数据线dl1至dlm沿第二方向dr2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dr1布置。尽管数据线dl1至dlm与栅极线gl1至gln交叉,但是其与栅极线gl1至gln绝缘。栅极线gl1至gln连接至栅极驱动器200,以及数据线dl1至dlm连接至数据驱动器300。

像素px11至pxnm布置成矩阵形式。像素px11至pxnm分别布置在像素区域pxa11至pxanm中。像素px11至pxnm中的每一个连接至栅极线gl1至gln中的对应栅极线以及连接至数据线dl1至dlm中的对应数据线。

扫描线tl1至tli以及源极线rl1至rlj设置在提供输入表面的基板上。扫描线tl1至tli以及源极线rl1至rlj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或者第二显示基板ds2上。图3示出了9个扫描线tl1至tl9和10个源极线rl1至rl10,图4示出了扫描线tl1至tlj的几个扫描线tl和源极线rl1至rlj的一个源极线rl。

扫描线tl1至tli设置的层不同于源极线rl1至rlj设置的层。扫描线tl1至tlj沿第一方向dr1延伸并且沿第二方向dr2布置。源极线rl1至rlj沿第二方向dr2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dr1布置。扫描线tl1至tli连接至第一驱动器400以及源极线rl1至rlj连接至第二驱动器500。

扫描线tl1至tli以及源极线rl1至rlj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此外,扫描线tl1至tli以及源极线rl1至rlj可以由具有低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形成。

栅极驱动器200和数据驱动器300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以及第一驱动器400和第二驱动器500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基板ds2上。信号控制器100和触摸传感器600设置在连接至显示面板ldp的电路板上。

在下文中,显示面板ldp、扫描线tl1至tl9和源极线rl1至rl10的布置将参考图2、3和4详细地描述。

第二显示基板ds2包括多个透射区域ta和遮光区域sa。遮光区域sa包围透射区域ta。透射区域ta透过由背光单元产生并提供的光,以及遮光区域sa遮挡光。透射区域ta以矩阵形式布置。显示装置通过将透过透射区域ta的光组合来产生图像。

参照图3,扫描线tl1至tl9以及源极线rl1至rl10设置在遮光区域sa中。在扫描线tl1至tl9之中,彼此相邻的两个扫描线被设置为彼此间隔开同时插入沿第二方向dr2布置的透射区域ta。在源极线rl1至rl10之中,彼此相邻的两个源极线被设置为彼此间隔开,同时插入沿第一方向dr1布置的透射区域ta。扫描线tl1至tl9以及源极线rl1至rl10被设置为与遮光区域sa重叠。扫描线tl1至tl9以及源极线rl1至rl10是用户察觉不到的。

参照图4,第一显示基板ds1包括第一基底基板sub1、多个绝缘层10和20以及多个导电层ce和pe。图4示出了面线切换模式面板,但是显示面板的结构不应当被限制于此。

共用电极ce被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上。第一绝缘层10被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上以覆盖共用电极ce。像素电极pe被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0上。第二绝缘层20被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0上以覆盖像素电极pe。

第一和第二绝缘层10和20的每一个被配置为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和/或至少一个无机层。栅极线gl1至gln(参照图1)以及数据线dl1至dlm(参照图1)未在图4中示出。

像素区域pxa被限定在第一显示基板ds1内,并且像素px被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像素区域pxa分别与透射区域ta重叠。例如,图4示出了3个像素区域pxa。

每一个像素px包括共用电极ce中的对应共用电极以及像素电极pe中的对应像素电极。此外,每一个像素px还包括连接至数据线dl1至dlm中的对应数据线、栅极线gl1至gln中的对应栅极线以及像素电极pe中的对应像素电极的薄膜晶体管。

薄膜晶体管从像素电极pe接收像素电压。共用电极ce接收共用电压。共用电极ce和像素电极pe形成电场,并且因此包括在液晶层lcl中的取向子(例如液晶分子)的排列定向被电场改变。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共用电极ce和像素电极pe形成水平电场,并且因此包括在液晶层lcl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定向被水平电场改变。

如图4中所示,第二显示基板ds2包括第二基底基板sub2、黑矩阵bm以及多个滤色片cf。黑矩阵bm包括穿过其中所形成的多个开口bm-op。扫描线tl以及源极线rl被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上。图4示出了四个扫描线tl和一个源极线rl。在图4中,一个源极线rl被提供用于说明第二显示基板ds2的层结构。实际中,一个源极线rl与多个开口bm-op不重叠,并且一个源极线rl与黑矩阵bm重叠。

黑矩阵bm被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透射区域ta由开口bm-op来限定。此外,遮光区域sa对应于设置有黑矩阵bm的区域。

滤色片cf分别与开口bm-op重叠。滤色片cf被分别插入开口bm-op中。滤色片cf包括彼此具有不同颜色的多个滤色片。例如,部分滤色片具有红色,另一部分滤色片具有绿色,以及又一部分滤色片具有蓝色。

扫描线tl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上。扫描线tl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上。绝缘层il被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上以覆盖扫描线tl。保护层pl设置在绝缘层il上。绝缘层il可以为但不限于粘合层。保护层pl可以是光学部件,例如偏光板。

源极线rl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下方。源极线rl与黑矩阵bm重叠。源极线rl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的下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黑矩阵bm覆盖源极线rl。在一些情况下,扫描线tl与源极线rl的位置可以交换。

参照图1,信号控制器100接收输入的图像信号rgb并且将输入的图像信号rgb转换为与显示面板ldp的操作模式对应的图像数据r`g`b`。此外,信号控制器100接收各种控制信号cs,例如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主时钟信号和数据使能信号等,并且输出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cont1和cont2以及模式选择信号mss。

模式选择信号mss确定栅极驱动器200和触摸面板的操作模式。触摸面板可以以静电电容模式(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模式)操作或者以电磁感应模式(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模式)操作。

模式选择信号mss可以基于在显示面板ldp中显示的图像产生。模式选择信号mss可根据操作模式而具有不同的电平。例如,当显示面板ldp显示键区图像时,模式选择信号mss被输出为激活第一模式的信号,以及当显示面板ldp显示游戏图像时,模式选择信号mss被输出为激活第二模式的信号。在一些情况下,模式选择信号mss可由用户输入。例如,模式选择信号mss对应于用户在键区输入的信息来产生。用户可以点击第一模式激活按钮。

栅极驱动器200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cont1施加栅极信号至栅极线gl1至gln。第一控制信号cont1包括控制和启动栅极驱动器200的操作的垂直启动信号、确定栅极电压的输出定时的栅极时钟信号以及控制栅极电压的导通脉冲的宽度的输出使能信号。

数据驱动器300接收第二控制信号cont2以及图像数据r`g`b`。数据驱动器300将图像数据r`g`b`转换至数据电压并施加数据电压至数据线dl至dlm。

第二控制信号cont2包括控制和启动数据驱动器300的操作的水平启动信号、反转数据电压的极性的反转信号以及控制数据驱动器300的数据电压的输出定时的输出指示信号。

第一驱动器400接收模式选择信号mss。第一驱动器400接收第一扫描信号ts1以及第二扫描信号ts2,并响应于模式选择信号mss施加第一扫描信号ts1或者第二扫描信号ts2至扫描线tl1至tli。第一驱动器400在第一模式下输出第一扫描信号ts1,并且在第二模式下输出第二扫描信号ts2。

第二驱动器500接收模式选择信号mss。第二驱动器500在第一模式期间,输出表示源极线rl1至rlj的电容变化的感测信号ss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感测信号)。第二驱动器500根据第二模式期间输入设备的谐振频率输出感测信号ss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感测信号)。输入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具有电感-电容(lc)谐振电路的记录笔。

触摸传感器600接收第一感测信号ss1以及第二感测信号ss2。触摸传感器600基于第一感测信号ss1以及第二感测信号ss2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第一模式中的输入位置可以是在第二显示基板ds2上检测到输入设备的触摸的位置。此外,在第二模式中的输入位置可以是在第二显示基板ds2上检测到输入设备触摸或者靠近的位置。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框图。图5示出了三十六条扫描线t1至tl36以及三十六条源极线rl1至rl36。

参照图5,三十六条扫描线tl1至tl36被分为四个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在下文中,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扫描线组),以及三十六条源极线rl1至rl36被分成四个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在下文中,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源极线组)。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和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和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扫描线。

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和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包括相同数量的扫描线。例如在图5中,各个扫描线子组包括三个扫描线。三个扫描线的第一端彼此连接以及三个扫描线的第二端彼此连接。应当理解,各个扫描线子组可以包括各种数量的扫描线。

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和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沿第二方向dr2布置。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设置在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之间。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通过第一连接线cnl1彼此连接。因此,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形成一个回路。

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和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和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源极线。

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和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包括相同数量的源极线。例如在图5中,各个源极线子组包括三个源极线。三个源极线的第一端彼此连接以及三个源极线的第二端彼此连接。应当理解,各个源极线子组可以包括各种数量的源极线。

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和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沿第一方向dr1布置。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设置在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和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之间。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和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通过第二连接线cnl2彼此连接。

图6是示出了触摸面板在第一模式下操作的视图。图7a和7b是示出了触摸面板在第二模式下操作的视图,以及图8是示出了在第二模式中产生的信号的时序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的操作将参考图6、7a、7b以及8详细地描述。

图6中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操作的触摸面板以与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相同的方式,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与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的输入触摸电极对应,以及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与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的输出触摸电极对应。

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电容耦接至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由于电容耦接,在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与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之间形成电容。

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在彼此不同的时段分别接收扫描信号ts1-1至ts1-4(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扫描信号)。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顺次地接收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4。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分别输出感测信号ss1-1至ss1-4(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感测信号)。

其中第二扫描线组tg20与第二源极线组rg20交叉的区域可以是输入位置pp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输入位置)。于是,从第二源极线组rg20输出的第一感测信号ss1-2的电平可以与其它源极线组rg10、rg30和rg40的第一感测信号ss1-1、ss1-3和ss1-4的电平不同。

触摸传感器600根据感测到第一感测信号ss1-2具有不同电平的时间以及第二源极线组rg20相对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的相对位置,计算第一输入位置pp1的二维坐标信息。

在第二模式中操作的触摸面板(如图7a和7b中所示)以与电磁感应型触摸面板相同的方式,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与电磁感应型触摸面板的输入线圈对应,以及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与电磁感应型触摸面板的输出线圈对应。

参照图7a,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在不同的时段中分别接收扫描信号ts2-1至ts2-4(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扫描信号)。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4分别施加于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的第一扫描线子组tgl1的第一端。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每一个的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的第一端接地。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每一个的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的第一端浮置而不接收任何电压。

因此,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形成电流路径。磁场是通过由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形成的电流路径所诱发的。即,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形成一个输入线圈。由于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在不同的时段中接收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4,所以在不同时段中均产生磁场。

当输入设备(未示出)靠近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时,通过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产生的磁场与输入设备的谐振电路谐振。从而,输入设备产生谐振频率。

参照图7b,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分别根据输入装置的谐振频率输出感测信号ss2-1至ss2-4(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感测信号)。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4从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的第一源极线子组rgl1的第一端输出。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每一个的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的第一端接地。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每一个的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的第一端浮置而不接收任何电压。

输入位置pp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输入位置)可以与其中第二扫描线组tg20和第二源极线组rg20交叉的区域对应。从第二源极线组rg20输出的第二感测信号ss2-2的电平与其他源极线组rg10、rg30和rg40的第二感测信号ss2-1、ss2-3和ss2-4的电平不同。

触摸传感器600基于感测到第二感测信号ss2-2具有不同电平的时间以及第二源极线组rg20相对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的相对位置,计算第二输入位置pp2的二维坐标信息。

参照图7a、7b和8,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4顺次地施加于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的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从设置在第二输入位置pp2的输入设备产生感应信号rs。

在将施加于第二扫描线组tg20的第二扫描信号ts2-2禁用之后,感应信号rs在预定的时段中逐渐地减少。输入设备产生与逐渐减少的感应信号rs对应的频率。通过输入设备产生的频率产生第二源极线组rg20的第二感测信号ss2-2。

图9是示出了图5示出中的第一驱动器400的框图。图10是示出图9中示出的开关部430-1至430-4的电路图。在下文中,第一驱动器400将参考图9和10来详细地描述。

第一驱动器400包括扫描信号输出部410、选择部420和开关部430-1至430-4。图9示出了四个开关部430-1至430-4(在下文中,分别称作第一至第四开关部)。

扫描信号输出部410接收模式选择信号mss、第一扫描信号ts1和第二扫描信号ts2。第一和第二扫描信号ts1和ts2可以从诸如扫描信号产生电路的外部电路中提供。扫描信号输出部410响应于模式选择信号mss而选择性地输出第一扫描信号ts1和第二扫描信号ts2。

选择部420切换第一至第四开关部430-1至430-4。选择部420接收模式选择信号mss并且输出开关控制信号sw-1至sw-4,以及具有不同接通时段的sw-10至sw-40。选择部420在第一模式中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w-1至sw-4并且在第二模式中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至sw-40。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至sw-40具有与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w-1至sw-4相反的相位。

第一至第四开关部430-1至430-4中每一个在第一模式中从扫描信号输出部410接收第一扫描信号ts1,并且在第二模式中从扫描信号输出部410接收第二扫描信号ts2。第一至第四开关部430-1至430-4在第一模式中分别地接收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w-1至sw-4,并且在第二模式中分别地接收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至sw-40。

在第一模式中,第一至第四开关部430-1至430-4响应于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w-1至sw-4施加第一扫描信号ts1至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在第二模式中,第一至第四开关部430-1至430-4响应于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至sw-40,施加第二扫描信号ts2至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

参照图10,第一至第四开关部430-1至430-4中每一个包括第一开关st1、第二开关st2和第三开关st3。此后,第一开关430-1将被作为典型示例描述。

第一开关st1在第一模式中施加第一扫描信号ts1至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并且在第二模式中施加第二扫描信号ts2至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

第一开关st1可以为,但不限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体管。cmos晶体管包括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的控制电极通常彼此连接并接收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w-1和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w-1在接通时段中具有高电平以及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在接通时段中具有低电平。

n型晶体管的输入电极接收第一扫描信号ts1以及p型晶体管的输入电极接收第二扫描信号ts2。n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以及p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通常连接至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

第二开关st2在第一模式中施加第一扫描信号ts1至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并且在第二模式中施加第二扫描信号ts2至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

第二开关st2可以是但不限于cmos晶体管。第二开关st2的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的控制电极通常彼此连接以接收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w-1和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

n型晶体管的输入电极接收第一扫描信号ts1以及p型晶体管的输入电极接收接地电压。n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以及p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共同连接至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

第一和第二开关st1和st2中每一个的n型晶体管在第一模式中接通,并施加第一扫描信号ts1至第一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1和tlg2。第一和第二开关st1和st2中每一个的p型晶体管在第二模式中接通,并在第一扫描信号ts1至第一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1和tlg2之间形成电流路径。

第三开关st3在第一模式中施加第一扫描信号ts1至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并且在第二模式中浮置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

第三开关st3可以是但不限于n沟道mos(n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的控制电极接收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w-1和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nmos晶体管的输入电极接收第一扫描信号ts1并且nmos晶体管的输出电极连接至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在第二模式中,第三开关st3通过具有低电平的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而断开,并且因此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浮置。

在一些情况下,cmos晶体管的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可以被交换。在此情况下,第三开关st3可以是p沟道mos(pmos)晶体管。

图11是示出图5中示出的第二驱动器500和触摸传感器600的框图,以及图12是示出图11中的感测信号输出部的电路图。在下文中,第二驱动器500和触摸传感器600将参考图11和12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11,第二驱动器500包括多个感测信号输出部502、504、506和508。图11示出了四个感测信号输出部502、504、506和508(在下文中分别称作第一至第四感测信号输出部)。

第一至第四感测信号输出部502、504、506和508分别连接至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第一至第四感测信号输出部502、504、506和508中的每一个接收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可以是模式选择信号mss。在一些情况下,控制信号可以是与模式选择信号mss具有相同相位的其他信号。

在第一模式中,第一至第四感测信号输出部502、504、506和508从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输出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4(参照图6)。在第二模式中,第一至第四感测信号输出部502、504、506和508从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输出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4(参照图7b)。

参照图12,第一至第四感测信号输出部502、504、506和508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开关st10、第二开关st20和第三开关st30。在下文中,第一感测信号输出部502将作为典型示例被描述。

第一开关st10在第一模式中从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的第一端输出第一感测信号ss1-1,以及在第二模式中从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的第一端输出第二感测信号ss2-1。第一开关st10可以是但不限于cmos晶体管。

cmos晶体管包括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的控制电极通常彼此连接以接收模式选择信号mss。模式选择信号mss在第一模式中具有高电平以及在第二模式中具有低电平。

n型晶体管的输入电极连接至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以及n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连接至触摸传感器600。p型晶体管的输入电极连接至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以及p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连接至触摸传感器600。n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施加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触摸传感器600,以及p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施加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触摸传感器600。

第二开关st20在第一模式中从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的第一端输出第一感测信号ss1-1,以及在第二模式中使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接地。第二开关st20可以是但不限于cmos晶体管。

第二开关st20的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的控制电极通常彼此连接以接收模式选择信号mss。n型晶体管的输入电极连接至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以及n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连接至触摸传感器600。p型晶体管的输入电极连接至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以及p型晶体管的输出电极接收接地电压。

第三开关st30在第一模式中输出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触摸传感器600,并且在第二模式中浮置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

第三开关st30可以是但不限于n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的控制电极接收模式选择信号mss。nmos晶体管的输入电极连接至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以及nmos晶体管的输出电极连接至触摸传感器600。在一些情况下,coms的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可以被交换。在此情况下,第三开关st30可以是pmos晶体管。

再次参照图11,触摸传感器600包括信号处理器610-1至610-4(在下文中分别称作第一至第四信号处理部)、多路复用器620和坐标计算器630。

第一至第四信号处理器610-1至610-4在第一模式中分别从第一至第四感测信号输出部502、504、506和508接收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4(参照图6),以及在第二模式中分别从第一至第四感测信号输出部502、504、506和508接收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4(参照图7b)。第一至第四信号处理器610-1至610-4中每一个包括第一模式信号处理器(未示出)以处理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4以及第二模式信号处理器(未示出)以处理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4。

第一模式信号处理器包括放大器、噪声滤波器和模拟数字转换器。放大器放大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4。噪声滤波器将放大的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4中的噪音除去。模拟数字转换器将噪音被去除的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4转换至第一数字信号。

第二模式信号处理器包括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检波器、采样保持电路和模拟数字转换器。使用第二模式信号处理器将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4转换成第二数字信号。

多路复用器620将来自第一至第四信号处理器610-1至610-4的第一和第二数字信号选择性地施加至坐标计算器630。坐标计算器630将第一和第二数字信号与参考值比较,以感测发生了外部输入的输出触摸电极或者输出线圈。坐标计算器630从第一数字信号计算第一输入位置pp1(参照图6)的坐标信息,并且从第二数字信号计算第二输入位置pp2(参照图7b)的坐标信息。

图13和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在图13和14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与图1至3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13和14,扫描线tl和源极线rl被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上或下方。在图13中,扫描线tl和源极线rl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下方。在图14中,扫描线tl和源极线rl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上。

参照图13,包括多个开口bm-op的黑矩阵bm设置在显示面板ldp10的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滤色片cf设置在开口bm-op中。扫描线tl和源极线rl设置为与黑矩阵bm部分重叠。

扫描线tl设置在黑矩阵bm的下表面上。第三绝缘层il-1设置在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之上以覆盖扫描线tl。第三绝缘层il-1在其上提供平坦表面。第四绝缘层il-2设置在第三绝缘层il-1上以覆盖源极线rl。第三绝缘层il-1和第四绝缘层il-2中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和/或至少一个无机层。

参照图14,包括多个开口bm-op的黑矩阵bm设置在显示面板ldp20的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滤色片cf设置在开口bm-op中。源极线rl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上以与黑矩阵bm部分重叠。

第三绝缘层il-1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上表面上以覆盖源极线rl。第三绝缘层il-1在其上提供平坦的表面。扫描线tl设置在第三绝缘层il-1上。第四绝缘层il-2设置在第三绝缘层il-1上以覆盖扫描线tl。保护层pl设置在第四绝缘层il-2上。在一些情况下,扫描线tl和源极线rl的位置可以交换。

图15a和15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在图15a和15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1至3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15a和15b,多个扫描线tl1至tl9和多个源极线rl1至rl10设置在遮光区域sa中。扫描线tl1至tl9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一感测电极sse1,其设置在每一个扫描线tl1至tl9与源极线rl1至rl10交叉的位置上。此外,每一个源极线rl1至rl10还包括第二感测电极sse2,其设置在每一个源极线rl1至rl10与扫描线tl1至tl9交叉的位置。

第一感测电极sse1与第二感测电极sse2重叠。扫描线tl1至tl9和源极线rl1至rl10之间的重叠区域通过第一感测电极sse1和第二感测电极sse2来增加。因此,在扫描线tl1至tl9与源极线rl1至rl10之间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变化变大。因此,第一模式下触摸的灵敏度可以得到改善。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感测电极sse1或者第二感测电极sse2可被省略。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框图,图17是示出了操作在第一模式中的触摸面板的视图。图18a和18b是示出了操作在第二模式中的触摸面板的视图。在图16、17、18a和18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1至15b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关于图16,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ldp(参照图1)、信号控制器100(参照图1)、栅极驱动器200(参照图1)、数据驱动器300(参照图1)、第一驱动器400-1和400-2、第二驱动器500-1和500-2以及触摸传感器600。图16至18b示出了三十六条扫描线t1至tl36以及三十六条源极线rl1至rl36。第一和第二扫描驱动器400-1和400-2、第一和第二源极驱动器500-1和500-2、触摸传感器600、扫描线tl1至tl36以及源极线rl1至rl36形成触摸面板。

参照图16至18b,扫描线tl1至tl36沿第一方向dr1延伸并沿第二方向dr2布置。源极线rl1至rl36沿第二方向dr2延伸并沿第一方向dr1布置。扫描线tl1至tl36被分组为四个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以及源极线rl1至rl36被分组为四个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

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和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设置在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之间。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和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扫描线。

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以及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包括相同数量的扫描线。例如,如图16和17中所示,各个扫描线子组包括三个扫描线。应当理解,各个扫描线子组可以包括各种数量的扫描线。三个扫描线在其两端彼此连接。

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和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设置在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和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之间。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和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源极线。

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和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包括相同数量的源极线。第一至第三源极线子组rlg1至rlg3中的每一个的三个源极线在其两端彼此连接。应当理解,各个源极线子组可以包括各种数量的源极线。

第一扫描驱动器400-1连接至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的第一端,以及第二扫描驱动器400-2连接至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的第二端。例如,第一扫描驱动器400-1连接至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和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的第一端。第二扫描驱动器400-2连接至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的第二端。

第一源极驱动器500-1连接至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的第一端,以及第二源极驱动器500-2连接至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的第二端。例如,第一源极驱动器500-1连接至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和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的第一端。第二源极驱动器500-2连接至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和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的第二端。

图17示出了操作在第一模式中的触摸面板。操作在第一模式中的触摸面板以与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相同的方式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的方法与参照图6所描述的相同,因此其具体说明将被省略。

图18a和18b中所示的以第二模式操作的触摸面板以与电磁感应型触摸面板相同的方式,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与电磁感应型触摸面板的输入线圈对应,以及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与电磁感应型触摸面板的输出线圈对应。

参照图18a,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在不同的时段中接收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4。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4分别施加于第一扫描线子组tgl1的第一端以及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的第二端。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的第二端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的第一端接地。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三扫描线子组tlg3被浮置而不接收任何电压。

在第二模式中,其中电流经过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所流向的方向与电流经过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所流向的方向相反。磁场是通过流过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的电流和在相反的方向流过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的电流所引起的。尽管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没有连接至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但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形成一个线圈。由于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在不同的时段中接收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4,所以在不同时段中产生磁场。

当输入设备(未示出)靠近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时,由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所诱发的磁场与输入设备的谐振电路谐振。从而,输入设备使得产生谐振频率。

参照图18b,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根据输入装置的谐振频率输出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4。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4从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的第一源极线子组rgl1的第一端和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的第二端输出。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的第二端和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的第一端接地。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三源极线子组rlg3被浮置而不接收任何电压。

触摸传感器600基于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的第一端或者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的第二端中至少一个所提供的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4,计算关于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扫描驱动器400-2的框图。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源极驱动器500-2的框图。在下文中,第二扫描驱动器400-2和第二源极驱动器500-2将参考图19和20详细地描述。第一扫描驱动器400-1可以具有与参考图9和10所描述的第一驱动器400的配置和功能相同的或者相似配置和功能,并且因此第一扫描驱动器400-1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此外,第一源极驱动器500-1可具有与参考图11和12所描述的第二驱动器500的配置和功能相同的或者相似的配置和功能,并且因此第一源极驱动器500-1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19,第二扫描驱动器400-2包括开关部440-1至440-4。开关部440-1至440-4在第一模式中分别接收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w-1至sw-4,并且在第二模式中分别接收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w-10至sw40。

开关部440-1至440-4在第一模式中使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的第二端和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的第二端浮置。开关部440-1至440-4在第二模式中使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的第二端接地,并在第二模式下将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4施加至第一至第四扫描线组tg10、tg20、tg30和t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的第二端。

在开关部440-1至440-4之中,两个开关部440-1和440-4已经在图19中作为示例示出。每一个开关部440-1至440-4包括第一开关st100和第二开关st200。

第一开关st100在第一模式中被断开并在第二模式中被接通以施加接地电压至第一扫描线子组tlg1的第二端。第二开关st200在第一模式中被断开并在第二模式中被接通以施加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第二扫描线子组tlg2的第二端。第一开关st100和第二开关st200可以是pmos晶体管或者nmos晶体管。图19示出pmos晶体管作为典型示例。

参照图20,第二源极驱动器500-2包括多个开关部512至518。图20示出了四个开关部512至518作为示例。每一个开关部512至518接收模式选择信号mss。

开关部512至518在第一模式中使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的第二端和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的第二端浮置。开关部512至518在第二模式中使第一至第四源极线组rg10、rg20、rg30和rg4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源极线子组rlg1的第二端接地,并从第二源极线子组rlg2的第二端输出第二感测信号ss2-1。第二感测信号ss2-1从第二源极线子组rlg的第二端输出并可施加于触摸传感器600。

在开关部512至518之中,两个开关部512和518已经在图20中示出作为示例。每一个开关部512至518包括第一开关st1000和第二开关st2000。响应于模式选择信号mss,第一和第二开关st1000和st2000在第一模式中被断开以及在第二模式中被接通。第一开关st1000和第二开关st2000可以是pmos晶体管或者nmos晶体管。图20示出pmos晶体管作为典型示例。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图22是示出了图21中示出的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的部分立体图。图23a和23b是沿图22中示出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图21示出了显示面板dp和触摸面板tp,二者彼此错位以分离地示出显示面板dp和触摸面板tp。

参照图21,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dp、信号控制器100、栅极驱动器200、数据驱动器300和触摸面板tp。信号控制器100、栅极驱动器200和数据驱动器300控制显示面板dp以产生图像。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触摸面板tp的触摸面板驱动器以及用于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的触摸传感器。

显示面板dp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显示面板,包括例如lcd面板。显示面板dp包括多个栅极线gl1至gln、多个数据线dl1至dlm以及多个像素px11至pxnm。栅极线gl1至gln沿第一方向dr1延伸并且沿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dr1的第二方向dr2布置。数据线dl1至dlm沿第二方向dr2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dr1布置。数据线dl1至dlm尽管与栅极线gl1至gln交叉,但是与栅极线gl1至gln绝缘。

像素px11至pxnm以矩阵形式布置。像素px11至pxnm分别布置在像素区域pxa11至pxanm中。像素px11至pxnm中每一个连接至栅极线gl1至gln中的对应栅极线以及连接至数据线dl1至dlm中的对应数据线。

信号控制器100接收输入的图像信号rgb并且将输入的图像信号rgb转换为与显示面板dp的操作模式对应的图像数据r`g`b`。此外,信号控制器100接收各种控制信号cs,例如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主时钟信号和数据使能信号等,并且输出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cont1和cont2以及模式选择信号mss。

模式选择信号mss确定触摸面板tp的操作模式。触摸面板tp操作在静电电容模式(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模式)、电磁感应模式(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模式)或者混合模式(在下文中称作第三模式)下。

模式选择信号mss可以基于在显示面板dp中显示的图像产生。模式选择信号mss可以具有对应于操作模式的不同电平。例如,当显示面板dp显示键区图像时,模式选择信号mss被输出为激活第一模式的信号,以及当显示面板ldp显示背景图像时,模式选择信号mss被输出为激活第三模式的信号。在一些情况下,模式选择信号mss可由用户输入。例如,模式选择信号mss对应于用户在键区输入的信息来产生。用户可以点击第一模式激活按钮。

栅极驱动器200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cont1施加栅极信号至栅极线gl1至gln。数据驱动器300接收第二控制信号cont2以及图像数据r`g`b`。数据驱动器300将图像数据r`g`b`转换为数据电压并施加数据电压至数据线dl至dlm。

参照图22,显示面板dp包括被设置为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显示基板ds1和第二显示基板ds2。液晶层lcl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和第二显示基板ds2之间。栅极线gl1至gln(参照图1)、数据线dl1至dlm(参照图1)和像素px11至pxnm(参照图1)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或者第二显示基板ds2上。

在下文中,为了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栅极线gl1至gln、数据线dl1至dlm和像素px11至pxnm被假定为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第二显示基板ds2包括多个透射区域ta和遮光区域sa。遮光区域sa围绕透射区域ta。透射区域ta使通过背光单元产生并提供的光透射,并且遮光区域sa遮挡光。

触摸面板tp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触摸面板tp可以附接于第二显示基板ds2的上表面。触摸面板tp包括第一触摸基板tss1、第一导电层cl1、绝缘层il、第二导电层cl2和第二触摸基板tss2。

第一触摸基板tss1和第二触摸基板tss2可被配置为包括塑料基板、玻璃基板或者薄膜。此外,第一触摸基板tss1和第二触摸基板tss2可以是光学薄膜,例如偏光板。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可以被配置为包括透明金属氧化物材料或者具有低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包括氧化铬、氮化铬、二氧化钛、氮化钛或者合金中至少一种。绝缘层il可被配置为包括有机绝缘材料或者无机绝缘材料。

尽管在图22中未示出,但第一和第二导电层cl1和cl2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导电图案。第一导电层cl1的导电图案被配置为包括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第一触摸线圈和第二触摸线圈的一部分(例如第一部分),以及第二导电层cl2的导电图案被配置为包括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第一触摸线圈和第二触摸线圈的其它部分(例如第二部分)。

第一导电层cl1与第二导电层cl2通过绝缘层il而彼此绝缘。绝缘层il可具有多层结构。例如,绝缘层il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和/或至少一个无机层。绝缘层il中的有机层和无机层可以彼此堆叠。

参照图23a,第一显示基板ds1包括第一基底基板sub1、多个绝缘层10和20以及多个像素px。像素区域pxa被限定在第一显示基板ds1内以及像素px被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图23a示出了三个像素区域pxa。三个像素区域pxa与图21示出的像素区域pxa11至pxanm对应。

每一个像素px包括像素电极pe和共用电极ce。此外,每一个像素px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未示出)。像素电极pe可设置在与共用电极ce所设置的层不同的层上。

第二显示基板ds2包括第二基底基板sub2、黑矩阵bm和多个滤色片cf。黑矩阵bm包括开口bm-op。滤色片cf设置在开口bm-op中。像素区域pxa与开口bm-op分别对应,以及遮光区域sa对应于设置有黑矩阵的区域。

如图23b中所示,显示面板dp包括设置在液晶层lcl上的第一显示基板ds1以及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的第二显示基板ds2。触摸面板tp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第一显示基板ds1、第二显示基板ds2和触摸面板tp具有与图23a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和功能相同的或者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在一些情况下,滤色片cf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

图24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dp的像素的平面图。图24b是沿图24a中所示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24a和24b示出了根据图23a中的显示面板dp的显示面板dp但未示出触摸面板。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4a和24b详细地描述显示面板dp。图24a和24b示出了平面至线切换模式像素,但是像素不应限于平面至线切换模式。

像素px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共用电极ce和像素电极pe。薄膜晶体管tft、共用电极ce和像素电极pe被设置为与像素区域pxa重叠,这与透射区域ta相同。在一些情况下,像素px的一部分(例如薄膜晶体管tft)可以与遮光区域sa重叠。

栅极线gli和共用线cli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上。薄膜晶体管tft的栅电极ge是栅极线gli的分支。栅极绝缘层10-1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上以覆盖栅极线gli和共用线cli。

数据线dlj和dlj+1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0-1上。半导体层al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0-1上以与栅电极ge重叠。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极se是数据线dlj和dlj+1的一个数据线dlj的分支。源极se以及与源极se间隔开的漏极de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0-1上。源极se和漏极de与半导体层al重叠。

平坦化层10-2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0-1上以覆盖源极se、漏极de以及数据线dlj和dlj+1。共用电极ce设置在平坦化层10-2上。共用电极ce通过第一接触孔ch1连接至共用线cli,第一接触孔穿过栅极绝缘层10-1和平坦化层10-2而形成。

第二绝缘层20(例如钝化层20)设置在平坦化层10-2上以覆盖共用电极ce。像素电极pe设置在钝化层20上以与共用电极ce重叠。像素电极pe通过第二接触孔ch2连接至漏极de,其中第二接触孔穿过平坦化层10-2和钝化层20而形成。保护像素电极pe的保护层(未示出)以及取向层(未示出)可以设置在钝化层20上。

像素电极pe包括多个狭缝slt。像素电极pe包括第一水平部分p1、被设置为与第一水平部分p1隔开的第二水平部分p2、以及连接第一水平部分p1和第二水平部分p2的多个垂直部分p3。狭缝slt设置在垂直部分p3之间。然而,像素电极pe的形状不限制于此。

薄膜晶体管tft响应于施加于栅极线gli的栅极信号,输出将施加于数据线dlj的数据电压。共用电极ce接收参考电压以及像素电极pe接收与数据电压对应的像素电压。共用电极ce以及像素电极pe形成水平电场。由于水平电场,液晶层lcl中所包含的的导向子的排列发生改变。

图2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tp的平面图。图26a是示出图25中示出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一触摸线圈的平面图。图26b是示出图25中示出的第二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线圈的平面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tp将参考图25、26a和26b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25,触摸面板tp包括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k”、“r”、“p”和“q”是任何大于1的整数)。尽管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交叉但是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绝缘,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尽管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交叉但是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绝缘。

参照图26a,第一触摸电极te(1)至te1(k)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沿第二方向dr2被布置为彼此间隔开。每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包括多个传感器部分sp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传感器部分)以及多个连接部分cp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连接部分)。

第一传感器部分sp1的一部分以及第一连接部分cp1的一部分形成第一触摸单元tu1。第一触摸单元tu1包括沿第一方向dr1布置的第一传感器部分sp1以及将第一传感器部分sp1中两个相邻的传感器部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cp1。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可以包括两个第一触摸单元tu1,但是第一触摸单元tu1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即,每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可以包括一个第一触摸单元tu1或者三个以上第一触摸单元tu1。

每一个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可以具有梯形形状,以及第一连接部分cp可以具有线形形状。每一个第一连接部分cp1连接两个相邻的第一传感器部分sp的顶点。具有梯形形状的第一传感器部分sp1的面积大于具有线性形状的第一连接部分cp1的面积。

参照图26a,每一个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具有在第一方向dr1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p)沿第二方向dr2布置。

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相互之间以各种方式重叠。例如,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彼此逐个或逐组的形式顺次重叠。如图26a中所示,每一个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与相邻于其的两个第一触摸线圈部分地重叠,并且每一个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的一端接地。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设置在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重叠所限定出的区域中。换言之,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与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不重叠,并且第一触摸单元tu1被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包围。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可以包括图22中示出的第一导电层cl1或者第二导电层cl2。此外,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包括在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之一中,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包括在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中的另一个中。

参照图26b,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沿第一方向dr1被布置为彼此间隔开。每一个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包括多个传感器部分sp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传感器部分)以及多个连接部分cp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连接部分)。

第二传感器部分sp2的一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cp2的一部分形成第二触摸单元tu2。第二触摸单元tu2包括沿第二方向dr2布置的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以及将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中彼此相邻的两个传感器部分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cp2。

每一个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具有在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沿第一方向dr1布置。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可以以如图26a中所示的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的各种方式彼此相互重叠。如图26b中所示,每一个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与相邻于其的两个第二触摸线圈部分地重叠,并且每一个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的一端接地。

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设置在通过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重叠所限定出的区域中。换言之,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不重叠并且第二触摸单元tu2被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包围。

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可以如图22中所示包括在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中之一中,其中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不包括在其中。此外,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1(r)包括在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中的一个中,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包括在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中的另一个中。

图27a是示出图25中示出的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的平面图。图27b是示出图25中示出的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的平面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tp的操作将参考图27a和27b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27a,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尽管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交叉但是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绝缘。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与输入触摸电极对应,以及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与输出触摸电极对应。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可以提供信息以与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相同的方式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电容耦接。当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施加于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时,在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之间形成电容。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顺次接收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在彼此不同的时间段被启用。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输出从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产生的感测信号ss1(1)至ss1(r)(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感测信号)。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中的第二个第一触摸电极te1(2)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中的第二个第二触摸电极te2(2)交叉的区域可以是输入位置pp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输入位置)。第一输入位置pp1可通过输入装置(例如用户的手指)产生。

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中的第二个第二触摸电极te2(2)输出的第一感测信号ss1(2)具有的电平不同于从其他第二触摸电极te2(1)和te2(3)至te2(r)输出的第一感测信号ss1(1)和ss1(3)至ss1(r)的电平。

第一输入位置pp1在第二方向上的坐标信息基于感测到具有不同电平的第一感测信号ss1(2)的时间来计算,以及第一输入位置pp1在第一方向上的坐标信息基于第二个第二触摸电极te2(2)相对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的相对位置来计算。

参照图27b,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尽管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交叉但是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绝缘。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与电磁感应型触摸面板的输入线圈对应,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与电磁感应型触摸面板的输出线圈对应。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可以提供信息以与电磁感应型触摸面板相同的方式,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

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接收在彼此不同的时段中被启用的扫描信号ts2(1)至ts2(p)(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扫描信号)。每一个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响应于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p)中的对应扫描信号产生磁场。

当输入设备(未示出)靠近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时,由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诱发的磁场与输入设备的谐振电路谐振。从而,输入设备使得谐振频率产生。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输入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具有电感-电容lc谐振电路的记录笔。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根据谐振频率输出感测信号ss2(1)至ss2(q)(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感测信号)。

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中的第二个第一触摸线圈tc1(2)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中的第二个第二触摸线圈tc2(2)交叉的区域可以是输入位置pp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输入位置)。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中的第二个第二触摸线圈tc2(2)输出的第二感测信号ss2(2)具有的电平可不同于从其它第二触摸线圈tc2(1)和tc2(3)至tc2(q)输出的第二感测信号ss2(1)和ss2(3)至ss2(q)的电平。

第二输入位置pp2的二维坐标信息是基于感测到具有不同电平的第二感测信号ss2(2)的时间以及第二个第二触摸线圈tc2(2)相对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的位置计算的。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和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可分别具有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的功能。在下文中,包括具有输入和输出线圈功能的第一和第二触摸线圈tc1(1)至tc1(p)和tc2(1)至tc2(q)的触摸面板tp的操作,将基于触摸事件发生在第二输入位置pp2的假设来详细地描述。

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在第一扫描时段过程中接收扫描信号。输入设备使得谐振频率根据从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诱发的磁场产生。在第一扫描周期之后(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感测周期),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接收/检测谐振频率。

第一感测周期期间中,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根据谐振频率输出感测信号。至少一个第一触摸线圈设置在第二输入位置pp2上,并且输出的感测信号具有不同于其它第一触摸线圈的电平。

第一感测周期之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在第二扫描周期期间接收其它扫描信号。输入设备使得根据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诱发的磁场产生谐振频率。在第二扫描周期之后(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感测周期),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接收/检测谐振频率。

第二感测周期期间中,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根据谐振频率输出感测信号。至少一个第二触摸线圈设置在第二输入位置pp2上并且输出的感测信号具有不同于其它第二触摸线圈的电平。

第二输入位置pp2的坐标信息基于从设置在第二输入位置pp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触摸线圈输出的感测信号以及从设置在第二输入位置pp2上的至少一个第二触摸线圈输出的感测信号计算。

图28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1的框图。图28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500t1的框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1和触摸传感器500t1将参考图28a和28b详细地描述。

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1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以及开关部430-1和430-2。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输出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以及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输出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p)。

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和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响应于模式选择信号mss而接通或者断开。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在第一模式中接通以顺次地输出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在第二模式中被接通以顺次地输出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p)。

开关部430-1和430-2包括第一开关部430-1和第二开关部430-2。每一个第一开关部430-1接收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中的对应第一扫描信号以及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p)中的对应第二扫描信号。对模式选择信号mss作出响应,每一个第一开关部430-1施加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至对应的第一触摸电极或者施加对应的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p)至对应的第一触摸线圈。每一个第一开关部430-1可以是cmos晶体管。

每一个第二开关部430-2接收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p)中的对应第二扫描信号。每一个第二开关部430-2在第一模式中接通并且在第二模式中断开。每一个第二开关部430-2可以为nmos晶体管或者pmos晶体管。在一些情况下,当包括在触摸面板tp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的数量等于包括在触摸面板tp中的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的数量时,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1不包括第二开关部430-2。

参照图28b,触摸传感器500t1包括第三和第四开关部510-1和510-2、选择器520、第一信号处理器530、第二信号处理器540和坐标计算器550。

开关部510-1和510-2包括第三开关部510-1和第四开关部510-2。每一个第三开关部510-1接收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r)中的对应第一感测信号以及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q)中的对应第二感测信号。对模式选择信号mss作出响应,每一个第三开关部510-1在第一模式中施加对应的第一感测信号至选择器520,以及在第二模式中施加对应的第二感测信号至选择器520。每一个第三开关部510-1可以是cmos晶体管。

每一个第四开关部510-2接收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q)中的对应第二感测信号。每一个第四开关部510-2响应于模式选择信号mss而接通。每一个第四开关部510-2可以为nmos晶体管或者pmos晶体管。在一些情况下,当包括在触摸面板tp中的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的数量等于包括在触摸面板tp中的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的数量时,第二开关部430-2可以从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1中省略。

选择器520响应于模式选择信号mss施加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r)至第一信号处理器530,以及响应于模式选择信号mss施加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q)至第二信号处理器540。

第一信号处理器530包括放大器、噪声滤波器和模拟数字转换器。放大器放大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r)。噪声滤波器从放大的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r)中去除噪音。模拟数字转换器将去除了噪音的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r)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坐标计算器550从第一数字信号中计算第一输入位置pp1(参照图27a)的坐标信息。

第二信号处理器540包括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检波器、采样保持电路和模拟数字转换器。使用第二信号处理器540将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q)转换成第二数字信号。坐标计算器550从第二数字信号中计算第二输入位置pp2(参照图27b)的坐标信息。

图29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1-1的框图。图29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500t1-1的框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1-1和触摸传感器500t1-1将参考图29a和29b详细地描述。在图29a和29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28a和28b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会被省略。

参照图29a,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1-1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1和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1。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1输出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以及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1输出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p)。

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1和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1响应于模式选择信号mss接通或者断开。在第一模式中,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1接通以及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1断开。在第二模式中,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1断开以及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1接通。在第三模式中,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1和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1接通。

接通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1-1顺次地输出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到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接通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1-1顺次地输出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p)到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因此,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在第三模式中接收相应信号。

参照图29b,触摸传感器500t1-1包括第一选择器520t1-1、第二选择器520t1-2、第一信号处理器530、第二信号处理器540和坐标计算器550。

第一选择器520t1-1从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r)中选择信号以传送给第一信号处理器530,以及第二选择器520t1-2从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q)中选择信号以传送给第二信号处理器540。在一些情况下,每一个第一和第二选择器520t1-1和520t1-2可以是多路复用器。

第一信号处理器530将第一感测信号ss1(1)至ss1(r)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第二信号处理器540将第二感测信号ss2(1)至ss2(p)转换为第二数字信号。坐标计算器550从第一数字信号中计算第一输入位置pp1(参照图27a)的坐标信息并且从第二数字信号中计算第二输入位置pp2(参照图27b)的坐标信息。

此外,坐标计算器550在第三模式中可以从第一和第二数字信号计算坐标信息。坐标计算器550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计算一个输入设备的一个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或者以彼此不同的方式计算两个输入设备的两个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

图30是示出了图25中示出的触摸面板tp的一部分的部分放大平面图。图30示出了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中的一些第一触摸电极te1、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中的一些第二触摸电极te2、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中的一些第一触摸线圈tc1、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中的一些第二触摸线圈tc2。

图31a和31b是图30中示出的部分“aa”的放大平面图。图31a和31b示出了第一传感器部分sp1的一个传感器部分,而另一个传感器部分具有如图31a和31b示出的相同形状。此外,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可具有如同图31a和31b示出的相同的形状。

参照图31a,第一传感器部分sp1与透射区域ta的一些透射区域ta重叠。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包括透明金属氧化物材料,使得从背光单元提供的光透过第一传感器部分sp1。

参照图31b,第一传感器部分sp1与遮光区域sa的一部分重叠。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包括在第一方向dr1延伸的多个水平部分sp-l以及在第二方向dr2延伸的多个垂直部分sp-c。

水平部分sp-l连接至垂直部分sp-c以形成多个开口sp-op。换言之,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具有由开口sp-op限定出的网孔形状。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传感器部分sp1由具有低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低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包括氧化铬、氮化铬、二氧化钛、氮化钛或者其它合金。

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可具有如图31a中所示的金属氧化物层以及如图31b中所示的网孔型金属层的双层结构。

图32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30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32,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设置在相同的层上,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设置在相同的层上。换言之,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设置在相同的层上。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形成第一导电层cl1(参照图22)的一部分,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形成第二导电层cl2(参照图22)的一部分。

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设置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的表面上。第一绝缘层il设置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上以覆盖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二绝缘层i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以覆盖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第二触摸基板tss2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l-2上。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1和sp1的位置可以与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的位置交换。

图3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0中示出的一部分“bb”的放大平面图。图34是沿图33中所示的线iv-iv'截取的横截面图。图35是示出图30中所示的部分“cc”的部分放大平面图。图36是沿图35中所示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3示出了第一连接部分cp1和第二连接部分cp2的布置,以及图35示出了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的布置。

参照图33和34,第一连接部分cp1包括多个水平部分cp-l1和cp-l2,以及第二连接部分cp2包括多个垂直部分cp-c1和cp-c2。图33示出了两个水平部分cp-l1和cp-l2以及两个垂直部分cp-c1和cp-c2。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第一连接部分cp1可以进一步包括与遮光区域sa重叠并且将水平部分cp-l1和cp-l2连接的垂直部分。第二连接部分cp2可以进一步包括与遮光区域sa重叠并且将垂直部分cp-c1和cp-c2连接的水平部分。

如图34中所示,第一连接部分cp1和第二连接部分cp2设置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上。第一连接部分cp1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上被部分地截断。第一连接部分cp1包括第一连接部分cp1与第二连接部分cp2交叉所在的区域中的桥be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桥)。第一桥be1连接被部分截断的第一连接部分cp1的两端。

第一绝缘层il-1覆盖第一连接部分cp1和第二连接部分cp2。第一绝缘层il-1包括第三接触孔ch3和第四接触孔ch4以部分地暴露第一连接部分cp1。第三接触孔ch3暴露被截断的第一连接部分cp1的一端以及第四接触孔ch4暴露被截断的第一连接部分cp1的另一端。

第一桥be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一桥be1通过第三和第四接触孔ch3和ch4连接被截断的第一连接部分cp1的水平部分cp-l1和cp-l2。在一些情况下,第二连接部分cp2可以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上被部分地截断,并且第一桥be1可以连接被截断的第二连接部分cp2。

参照图35和36,第一触摸线圈tc1包括多个水平部分tc-l1和tc-l2,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包括多个垂直部分tc-c1和tc-c2。图35示出了两个水平部分tc-l1和tc-l2以及两个垂直部分tc-c1和tc-c2作为示例。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第一触摸线圈tc1还包括与遮光区域sa重叠并且将水平部分tc-l1和tc-l2连接的垂直部分,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还包括与遮光区域sa重叠并且将垂直部分tc-c1和tc-c2连接的水平部分。

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一触摸线圈tc1在第一绝缘层il-1上被部分地截断。第一触摸线圈tc1包括在第一触摸线圈tc1与第二触摸线圈tc2交叉所在的区域中的桥be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桥)。第二桥be2连接被截断的第一触摸线圈tc1的两端。

第一绝缘层il-1覆盖第二桥be2。第一绝缘层il-1包括第五接触孔ch5和第六接触孔ch6以部分地暴露第二桥be2。第五接触孔ch5暴露第二桥be2的一端以及第六接触孔ch6暴露第二桥be2的另一端。

被截断的第一触摸线圈tc1的一端通过第五接触孔ch5连接至第二桥be2,以及被截断的第一触摸线圈tc1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接触孔ch6连接至第二桥be2。在一些情况下,第二触摸线圈tc2可以在第一绝缘层il-1上被部分地截断,并且第二桥be2可以连接被截断的第二触摸线圈tc2。

图37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30中示出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3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0中示出的一部分“bb”的部分放大平面图。图39是沿图38中所示的线iv-iv'截取的横截面图。图4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0中示出的一部分“cc”的部分放大平面图。图41是沿图40中所示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37,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一触摸线圈tc1设置在相同的层上,并且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和第二触摸线圈tc2设置在相同的的层上。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和第二触摸线圈tc2形成第一导电层cl1(参照图22)的一部分,以及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一触摸线圈tc1形成第二导电层cl2(参照图22)的一部分。

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和第二触摸线圈tc2设置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上。第一绝缘层il设置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上以覆盖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和第二触摸线圈tc2。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一触摸线圈tc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二绝缘层i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以覆盖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一触摸线圈tc1。第二触摸基板tss2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l2上。

如图38和39中所示,第一连接部分cp1包括水平部分cp-l1和cp-l2,以及第二连接部分cp2包括垂直部分cp-c1和cp-c2。第二连接部分cp2设置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上。第一连接部分cp1设置在覆盖第二连接部分cp2的第一绝缘层il-1上。由于第一连接部分sp1和第二连接部分cp2设在彼此不同的层上,所以第一桥be1(参照图33和34)可以被省略。

如图40和41中所示,第一触摸线圈tc1包括水平部分tc-l1和tc-l2,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包括垂直部分tc-c1和tc-c2。第二触摸线圈tc2设置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上。第一触摸线圈tc1设在覆盖第二触摸线圈tc2的第一绝缘层il-1上。由于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设在彼此不同的层上,所以第二桥be2(参照图35和36)可以被省略。

图42是示出了图25中示出的触摸面板tp的一部分的部分放大平面图。

图43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42中示出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44示出了图42中示出的部分“dd”的部分放大平面图。图42与图30对应。在图42至44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30至41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会被省略。

参照图42和43,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设置在相同的层上,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设置在相同的层上。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形成第一导电层cl1(参照图22),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形成第二导电层cl2(参照图22)。在一些情况下,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形成第二导电层cl2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形成第一导电层cl1。

参照图42和44,第一触摸线圈tc1与第二触摸线圈tc2在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上交叉。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与遮光区域sa的一部分重叠并且包括多个水平部分sp-l以及多个垂直部分sp-c。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具有由多个开口sp-op限定出的网孔形状。图44示出了与图31b中示出的传感器部分sp1相同的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但是该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不应限制于此。

第一触摸线圈tc1包括与遮光区域sa的一部分重叠的多个水平部分tc-l1和tc-l2,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包括与遮光区域sa的一部分重叠的多个垂直部分。第二桥be2设置在第一触摸线圈tc1与第二触摸线圈tc2交叉的区域内。第二桥be2与第二传感器部分sp2设置在相同的层上。第二桥be2设置在第一触摸基板tss1的表面上(参照图36)。

为了防止第二桥be2与第二传感器部分sp2进行电接触,将第二传感器部分sp2的一部分从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交叉的区域中移除。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触摸线圈tc1可以在第一传感器部分sp1上与第二触摸线圈tc2交叉。

图45a、45b和45c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tp的放大平面图。图45a、45b和45c示出了第一触摸电极te1、第二触摸电极te2、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图45a、45b和45c中示出的触摸面板与图37中示出的触摸面板tp具有相同的截面结构。

参照图45a和45b,第一触摸电极te1的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的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彼此之间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如图45a中所示,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可分别具有矩形形状和正方形形状。如图45b中所示,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可具有六边形形状以及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可具有八边形形状。总的来说,第一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1和sp2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型、多边形等,只要第一传感器部分sp1的形状不同于第二传感器部分sp2的形状即可。

此外,第一触摸线圈tc1包括多个水平部分tc-l1至tc-l4,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包括多个垂直部分tc-c1至tc-c4。如图45a和45b中示出,第一触摸线圈tc1包括彼此基本并行布置的四个水平部分tc-l1至tc-l4,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包括彼此基本并行布置的四个垂直部分tc-c1至tc-c4。当水平部分tc-l1至tc-l4或者垂直部分tc-c1至tc-c4的数量增加时,由第一触摸线圈tc1或者第二触摸线圈tc2诱发的磁场的强度变得更大。因此,在第二模式中触摸面板tp的感测敏感度变得更高。

参照图45c,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具有梯形形状。此外,第一触摸线圈tc1包括两个水平部分tc-l1至tc-l2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包括两个垂直部分tc-c1至tc-c2。

第一触摸线圈tc1还包括子水平部分tc-sl1和tc-sl2,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还包括子垂直部分tc-sc1和tc-sc2。子水平部分tc-sl1和tc-sl2以及子垂直部分tc-sc1和tc-sc2分别降低了第一触摸线圈tc1和第二触摸线圈tc2的阻抗。

子水平部分tc-sl1和tc-sl2被设置成分别与水平部分tc-l1和tc-l2基本并行,并连接至水平部分tc-l1和tc-l2的不同点。子水平部分tc-sl1和tc-sl2与第二传感器部分sp2重叠。第一子水平部分tc-sl1将第一水平部分tc-l1的第一点和第二点连接,以及第二子水平部分tc-sl2将第二水平部分tc-l2的第一点和第二点连接。

子垂直部分tc-sc1和tc-sc2被设置成分别与垂直部分tc-c1和tc-c2基本并行,并连接至垂直部分tc-c1和tc-c2的不同点。第一子垂直部分tc-sc1将第一垂直部分tc-c1的第一点和第二点连接,以及第二子垂直部分tc-sc2将第二垂直部分tc-c2的第一点和第二点连接。

第一子垂直部分tc-sc1和第二子垂直部分tc-sc2与第一水平部分tc-l1和第二水平部分tc-l2不交叉。第一子水平部分tc-sl1和第二子水平部分tc-sl2与第一垂直部分tc-c1和第二垂直部分tc-c2不交叉。具有梯形形状的第一传感器部分sp1的顶点被设置为邻近于垂直部分tc-c1和tc-c2与水平部分tc-l1和tc-l2交叉的区域。具有梯形形状的第二传感器部分sp2的顶点被设置为邻近于水平部分tc-l1和tc-l2和水平部分tc-l1和tc-l2交叉的区域。

因此,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的区域增加,以及彼此相对的第一传感器部分sp1的边与第二传感器sp2的边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在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的边之间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加,并且因此操作在静电电容模式中的触摸面板tp的感测灵敏度得到改善。

图46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触摸电极te和第一触摸线圈tc的平面图。图46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线圈的平面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tp将参考图46a和46b详细地描述。在图46a和46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21至45c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46a,每一个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具有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在第二方向dr2上布置。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彼此间以各种方式重叠。

每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具有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的条形形状。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在第二方向dr2上布置为彼此间隔开。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设置在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彼此重叠所限定出的分割区域的一部分中。

参照图46b,每一个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具有沿第二方向dr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沿第一方向dr1布置。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以各种方式彼此相互重叠。

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沿第一方向dr1布置为彼此间隔开。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设置在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彼此重叠所限定出的分割区域中。

每一个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包括第二触摸单元tu2。第二触摸单元tu2包括沿第二方向dr2布置的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以及连接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中的两个相邻传感器部分的第二连接部分cp2。尽管未在图中示出,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的连接部分cp2重叠。

图47a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的平面图。图47b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的平面图。在图47a和47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21至45c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47a,每一个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具有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沿第二方向dr2布置。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以各种方式彼此相互重叠。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彼此以组的形式(例如三个触摸线圈)部分重叠。

每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具有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的条形形状。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沿第二方向dr2布置为彼此间隔开。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设在第一触摸线圈彼此重叠所限定出的分割区域中。

参照图47b,每一个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具有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沿第一方向dr1布置。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可以以各种方式彼此相互重叠。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彼此以组的形式(例如三个触摸线圈)部分重叠。

每一个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具有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条形形状。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沿第一方向dr1布置为彼此间隔开。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设在第二触摸线圈彼此重叠所限定出的分割区域中。

图4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tp的平面图。在图48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21至45b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48,每一个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具有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沿第二方向dr2布置。每一个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具有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沿第一方向dr1布置。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交叉。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具有条形形状,但是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的形状不应当限于条形形状。

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彼此之间不重叠,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彼此之间不重叠。每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设置在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中的对应触摸线圈所形成的区域中。例如,每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被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的对应触摸线圈包围。每一个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设置在形成有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中的对应触摸线圈的区域中。每一个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被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中的对应触摸线圈包围。

图49a和49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tp0的截面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tp10将参考图49a和49b详细地描述。在图49a和49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21至48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49,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上。触摸面板tp10设置在第二显示基板ds2上。

触摸面板tp10包括第一导电层cl1、绝缘层il、第二导电层cl2以及对应图23a中示出的第二触摸基板tss2的触摸基板tss。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第二显示基板ds2的上表面上。不同于触摸面板与显示面板被分离制造之后再附接至显示面板,触摸面板tp10是直接形成在第二显示基板ds2上表面上。在第一导电层cl1形成在第二显示基板ds2的上表面上之后,绝缘层il、第二导电层cl2以及触摸基板tss被顺次地堆叠。

每一个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包括多个导电图案。如参照图21至48所描述的,第一导电层cl1包括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和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导电层cl2包括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和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的其他部分。

参照图49b,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上,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触摸面板tp10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在一些情况下,触摸面板tp10可具有与图29a中示出的触摸面板相同的构造。

图50a和50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tp20的截面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tp20将参考图50a和50b详细地描述。在图50a和50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21至48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50a,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上。第一显示基板ds1包括第一基底基板sub1、多个绝缘层10和20以及像素px。第二显示基板ds2包括第二基底基板sub2、黑矩阵bm以及滤色片cf。

触摸面板tp20包括第一导电层cl1、第二导电层cl2以及对应于图23a中示出的第二触摸基板tss2的触摸基板tss。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以覆盖第一导电层cl1。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导电层cl1可以设置在设置于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的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上。

第二导电层cl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上表面上。第二基底基板sub2具有绝缘功能以使第一导电层cl1与第二导电层cl2绝缘。

触摸基板tss设置在第二导电层cl2上。在一些情况下,触摸面板tp20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二导电层cl2和触摸基板tss之间的绝缘层。

参照图50b,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上,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在一些情况下,触摸面板tp20可具有与图50a中示出的触摸面板相同的构造。

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下表面上。绝缘层5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下表面上以覆盖第一导电层cl1,并且共用电极设置在绝缘层5上。

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上表面上。触摸基板tss设在第二导电层cl2上。在一些情况下,绝缘层5可被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代替。

图5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52a和52e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截面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将参考图51和52a至52e详细地描述。在图51和52a至52e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1至28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51,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上。第一显示基板ds1包括第一基底基板sub1、多个绝缘层10和20以及像素px。第二显示基板ds2包括第二基底基板sub2、黑矩阵bm以及滤色片cf。

触摸面板tp30包括第一导电层cl1、绝缘层il以及第二导电层cl2。第一导电层cl1、绝缘层il以及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例如,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绝缘层il设置在第一导电层cl1上,以及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绝缘层il上。

图52a至52e示出了参考图31b中的导电图案各种分层结构。

参照图52a,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第一绝缘层il-1设置在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上以使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的上表面平坦化。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二绝缘层i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以覆盖第一导电层cl1。

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l-2上。第三绝缘层il-3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l-2上以覆盖第二导电层cl2。参考图34中描述的第三和第四接触孔ch3和ch4以及参考图36中描述的第五和第六接触孔ch5和ch6穿过第二绝缘层il-2形成。第三绝缘层il-3可被省略。

参照图52b,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滤色片cf被设置为与黑矩阵bm和穿过黑矩阵bm形成的开口bm-op重叠。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滤色片cf的表面上。

第一绝缘层il-10设置在滤色片cf的表面上以覆盖第一导电层cl1。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0上。第二绝缘层il-20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0上以覆盖第二导电层cl2。参考图34中描述的第三和第四接触孔ch3和ch4以及参考图36中描述的第五和第六接触孔ch5和ch6穿过第一绝缘层il-10形成。

参照图52c,黑矩阵bm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黑矩阵bm上。第一绝缘层il-1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以覆盖黑矩阵bm和第一导电层cl1。

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二绝缘层i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以覆盖第二导电层cl2。滤色片cf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l-2上以与黑矩阵bm以及穿过黑矩阵bm形成的开口bm-op重叠。滤色片cf被设置为允许滤色片cf之间的界限与黑矩阵bm重叠。第三绝缘层il-3设置在滤色片cf上。

参考图34中描述的第三和第四接触孔ch3和ch4以及参考图36中描述的第五和第六接触孔ch5和ch6穿过第一绝缘层il-1形成。在一些情况下,第二绝缘层il-2可被省略以及第二导电层cl2可以被滤色片cf覆盖。

参照图52d,黑矩阵bm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黑矩阵bm上。滤色片cf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以与黑矩阵bm以及穿过黑矩阵bm形成的开口bm-op重叠并且覆盖第一导电层cl1。

第一绝缘层il-1设置在滤色片cf上。在第一绝缘层il-1上提供平坦的表面。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二绝缘层i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以覆盖第二导电层cl2。

参考图34中描述的第三和第四接触孔ch3和ch4以及参考图36中描述的第五和第六接触孔ch5和ch6穿过滤色片cf以及第一绝缘层il-10形成。在一些情况下,第一绝缘层il-1可被省略以及第二导电层cl2可以设置在滤色片cf的表面上。

参照图52e,黑矩阵bm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第一绝缘层il-1设置在第二基底基板sub2的下表面上以覆盖黑矩阵bm。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一导电层cl1可以与黑矩阵bm重叠。滤色片cf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以覆盖第一导电层cl1。

第二绝缘层il-2设置在滤色片cf上。在第二绝缘层il-2上提供平坦的表面。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l-2上。第三绝缘层il-3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l-2上以覆盖第二导电层cl2。

参考图34中描述的第三和第四接触孔ch3和ch4以及参考图36中描述的第五和第六接触孔ch5和ch6穿过滤色片cf以及第二绝缘层il-2形成。在一些情况下,第二绝缘层il-2可被省略以及第二导电层cl2可以设置在滤色片cf的表面上。

图5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tp30将参考图53来描述。在图53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21至48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53,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上,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第一显示基板ds1包括第一基底基板sub1、多个绝缘层10和20以及像素px。第二显示基板sub2包括第二基底基板sub2、黑矩阵bm以及滤色片cf。

触摸面板tp30包括第一导电层cl1、绝缘层il以及第二导电层cl2。第一导电层cl1、绝缘层il以及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下表面上。

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下表面上,绝缘层il设置在第一导电层cl1上,以及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绝缘层il上。额外的绝缘层5设置在第二导电层cl2上。像素px设置在绝缘层5上。

参考图34描述的第三和第四接触孔ch3和ch4以及参考图36描述的第五和第六接触孔ch5和ch6穿过绝缘层il形成。

图5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在下文中,触摸面板tp40将参考图54来描述。在图54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21至48中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54,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上,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第一显示基板ds1包括第一基底基板sub1、黑矩阵bm、滤色片cf、多个绝缘层10和20以及像素px。第二显示基板sub2包括第二基底基板sub2。

触摸面板tp40包括第一导电层cl1以及第二导电层cl2。第一导电层cl1以及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下表面上。

第一导电层cl1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下表面上,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设置在第一导电层cl1上,以及第二导电层cl2设置在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上。绝缘层5设置在第二导电层cl2上。像素px设置在绝缘层5上。

参考图34描述的第三和第四接触孔ch3和ch4以及参考图36描述的第五和第六接触孔ch5和ch6穿过黑矩阵bm和/或滤色片cf形成。

图5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图56是示出图55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立体图。图57是沿图56中所示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图5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参照图55,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dp、信号控制器100、栅极驱动器200、数据驱动器300和触摸面板tp。信号控制器100、栅极驱动器200和数据驱动器300控制显示面板dp显示图像。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触摸面板tp的触摸面板驱动器和计算输入位置的坐标信息的触摸传感器。

显示面板dp、信号控制器100、栅极驱动器200、数据驱动器300以及触摸面板tp具有的构造和功能与参照图21至54所描述的显示装置的构造与功能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将描述参考图55至58描述的显示装置与参考图21至54描述的显示装置之间的差异。

参考图55至58,显示面板dp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1和da2以及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未示出)。显示区域da1和da2包括沿第二方向dr2布置的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二显示区域da2。非显示区域包围显示区域da1和da2,以及栅极线gl1至gln的端子和数据线dl1至dlm的端子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

信号控制器100输出控制触摸面板tp的选择信号ss。触摸面板tp包括第一触摸部分tpp1以及第二触摸部分tpp2,其中上述两者以不同的方法感测触摸事件。每一个第一和第二触摸部分tpp1和tpp2响应于选择信号ss而部分地断开。

在显示图像的一个帧周期中的特定时间点,与第一显示区域da1重叠的第一触摸部分tpp1断开,以及与第一显示区域da1重叠的第二触摸部分tpp2接通。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二显示区域da2重叠的第一触摸部分tpp1接通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域da2重叠的第二触摸部分tpp2断开。此外,在与特定时间点不同的时间点,与第一显示区域da1重叠的第一触摸部分tpp1接通以及与第一显示区域da1重叠的第二触摸部分tpp2断开。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二显示区域da2重叠的第一触摸部分tpp1断开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域da2重叠的第二触摸部分tpp2接通。

参照图56,显示面板dp包括第一显示基板ds1和被设置为与第一显示基板ds1间隔开的第二显示基板ds2。液晶层lcl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和第二显示基板ds2之间。栅极线gl1至gln(参照图1),数据线dl1至dlm(参照图1)和像素px11至pxnm(参照图1)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或者第二显示基板ds2上。在下文中,将基于栅极线gl1至gln、数据线dl1至dlm和像素px11至pxnm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的假设来描述第一显示基板ds1。

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二显示区域da2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透射区域ta和遮光区域sa。透射区域ta将由背光单元产生并提供的光透射,以及遮光区域sa遮挡光。遮光区域sa包围透射区域ta。

触摸面板tp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触摸面板tp可以附接于第一显示基板ds1的上表面。触摸面板tp包括第一触摸基板tss1、第一触摸部分tpp1、绝缘层il、第二触摸部分tpp2和第二触摸基板tss2。

第一触摸部分tpp1包括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第二触摸部分tpp2包括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第一触摸部分tpp1设置在第二触摸部分tpp2下方。

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绝缘。每一个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具有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在第二方向dr2上布置。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以及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设置在相同的层上并通过设置在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和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交叉的区域中的桥be2(参照图35和36)而彼此绝缘。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绝缘。每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沿第二方向dr2布置为彼此间隔开。每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包括多个传感器部分sp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传感器部分)以及多个连接部分cp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连接部分)。

每一个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沿第一方向dr1布置为彼此间隔开。每一个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包括多个传感器部分sp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传感器部分)以及多个连接部分cp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连接部分)。

图59a是示出图58中的第一触摸部分tpp1的平面图以及图59b是示出图58中示出的第二触摸部分tpp2的平面图。第一和第二触摸部分tpp1和tpp2的操作将参考图59a和59b详细地描述。

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接收在彼此不同的时段中被启用的扫描信号ts10(1)至ts10(p)(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扫描信号)。第一扫描信号ts10(1)至ts10(p)与图27b中示出的第二扫描信号ts2(1)至ts2(p)相同或者相似。

每一个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ts10(1)至ts10(p)中的对应扫描信号产生磁场。当输入设备(未示出)靠近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时,由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诱发的磁场与输入设备的谐振电路谐振。从而,输入设备使得谐振频率产生。输入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具有电感-电容(lc)谐振电路的记录笔。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根据输入装置的谐振频率输出感测信号ss10(1)至ss10(q)(在下文中称作第一感测信号)。

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中的第二个第一触摸线圈tc1(2)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中的第二个第二触摸线圈tc2(2)交叉的中心区域被称作输入位置pp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输入位置)。

从第二个第二触摸线圈tc2(2)输出的第一感测信号ss10(2)具有的电平高于从其它第二触摸线圈tc2(1)和tc2(3)至tc2(q)输出的第一感测信号ss10(1)以及ss10(3)至ss10(q)的电平。

第一输入位置pp1的二维坐标信息是基于感测出具有相对高的第一感测信号ss10(2)的电平的时间以及第二个第二触摸线圈tc2(2)相对于第二触摸线圈tc2(1)至tc2(q)的位置计算的。

在下文中,第二触摸部分tpp2的操作将参考图59b描述。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对应于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的输入触摸电极,以及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对应于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的输出触摸电极。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电容耦接。当扫描信号ts10(1)至ts20(k)(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扫描信号)施加于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时,在第一传感器部分sp1和第二传感器部分sp2之间形成电容。第二扫描信号ts20(1)至ts20(k)是与图27a中示出的第一扫描信号ts1(1)至ts1(k)相同的信号。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顺次地接收第二扫描信号ts20(1)至ts20(k)。第二扫描信号ts20(1)至ts20(k)在彼此不同的时间段被启用。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输出从第二扫描信号ts20(1)至ts20(k)中产生的感测信号ss20(1)至ss20(r)(在下文中称作第二感测信号)。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中的第二个第一触摸电极te1(2)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中的第二个第二触摸电极te2(2)交叉的区域被称作输入位置pp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输入位置)。这里,第二输入位置pp1可通过输入装置,例如用户的手指产生。

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的第二个第二触摸电极te2(2)输出的第二感测信号ss20(2)具有的电平不同于从其他第二触摸电极te2(1)以及te2(3)至te2(r)输出的第一感测信号ss20(1)和ss20(3)至ss20(r)的电平。

第二输入位置pp2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坐标信息基于感测出具有不同电平的第二感测信号ss20(2)的时间来计算,以及第二输入位置pp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坐标信息基于第二个第二触摸电极te2(2)相对于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的相对位置计算。

图6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施加于显示装置的信号的时序图。图61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2的框图。图61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500t2的框图。图62a和图62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

参照图60,垂直同步信号vsync定义帧周期frn-1、frn和frn+1。帧周期frn-1、frn和frn+1可以包括显示时段dsp和非显示时段bp。数据电压vrgb在非显示时段bp中不输出,并且因此非显示时段bp可以被省略。水平同步信号hsync定义包括在显示时段dsp中的水平时段。数据驱动器300在每个水平时段中输出数据电压v。

在各个帧周期frn-1、frn和frn+1期间,栅极信号gss1至gssn顺次地施加于栅极线gl1至gln。栅极信号gss1至gssn充当彼此不同的时段中被启用的脉冲信号。因此,像素px11至pxnm以像素行为单位被接通。数据电压vrgb以像素行为单位而施加于像素并且基本上同时施加于包括在相同像素行的像素。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二显示区域da2在各个帧周期frn-1、frn和frn+1期间以逐行扫描模式产生图像。

在各个帧周期frn-1、frn和frn+1的部分f-1期间(在下文中称作第一周期),选择信号ss可具有高电平,以及在各个帧周期frn-1、frn和frn+1的另一部分f-2期间(在下文中称作第二周期),选择信号ss可具有低电平。响应于选择信号ss,每一个第一触摸部分tpp1(参照图59a)和第二触摸部分tpp2(参照图59b)被部分地断开。

如图61a中所示,触摸面板驱动器400t2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2和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2。在各个帧周期frn-1、frn和frn+1期间,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2输出第一扫描信号ts10(10)至ts10(p),以及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2输出第二扫描信号ts20(1)至ts20(k)。

参照图61b,触摸传感器500t2包括第一选择器510、第二选择器520、第一信号处理器530、第二信号处理器540和坐标计算器550。

第一选择器510选择第一感测信号ss10(1)至ss10(q)中的一个信号来施加于第一信号处理器530,以及第二选择器520选择第二感测信号ss20(1)至ss20(r)中的一个信号来施加于第二信号处理器540。每一个第一和第二选择器510和520可以是但不限于多路复用器。

第一信号处理器530将第一感测信号ss10(1)至ss10(q)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第二信号处理器540将第二感测信号ss20(1)至ss20(r)转换为第二数字信号。坐标计算器550从第一数字信号中计算第一输入位置pp1(参照图59a)的坐标信息,并且从第二数字信号中计算第二输入位置pp2(参照图59b)的坐标信息。

参照图62a,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2响应于选择信号ss,在第一周期f-1和第二周期f-2中输出第一扫描信号中彼此不同的部分。

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参照图59a)被分组成设置为与第一显示区域da1重叠的第一组第一触摸线圈(参照图55和60)以及设置为与第二显示区域da2重叠的第二组第一触摸线圈(参照图55和60)。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2在第一周期f-1中,顺次地将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da2-ts10仅施加至第二组第一触摸线圈。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2在第二周期f-2中,按顺序地将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da1-ts10施加至第一组第一触摸线圈。

参照图62b,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2可以在第一周期f-1中,将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da2-ts10多次(例如,两次)仅施加至第二组第一触摸线圈。当第二显示区域da2被扫描多次时,触摸灵敏度得到改善。此外,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2可以在第二周期f-2中,将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da2-ts20两次仅施加至第一组第一触摸线圈。

如图62a中所示,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2响应于选择信号ss,在第一周期f-1和第二周期f-2期间输出第二扫描信号中彼此不同的部分。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参照图59b)被分为设置成与第一显示区域da1重叠的第一组第一触摸线圈(参照图55和60)以及设置成与第二显示区域da2重叠的第二组第一触摸电极(参照图55和60)。

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2在第一周期f-1期间,将对应的第二扫描信号da1-ts20按顺序地仅施加至第一组第一触摸电极。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2在第二周期f-2期间,将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da2-ts20按顺序地仅施加至第二组第一触摸电极。

参照图62b,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2可以在第一周期f-1中对第一组第一触摸电极进行两次扫描。第二扫描信号输出部420t2可以在第二周期f-2中扫描两次第二组第一触摸电极。

参考图60、61a、61b、62a和62b所描述的,在第一周期f-1发生在第一显示区域da1中的触摸事件是通过第二触摸部分tpp2感测的,以及在第一周期f-1发生在第二显示区域da2中的触摸事件是通过第一触摸部分tpp1感测的。在第二周期f-2期间,发生在第一显示区域da中的触摸事件是通过第一触摸部分tpp1感测的,以及在第二显示区域da2中发生的触摸事件是通过第二触摸部分tpp2感测的。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触摸部分tpp1和第二触摸部分tpp2是根据第一和第二周期f-1和f-2以及第一和第二显示区域da1和da2独立操作的,所以显示面板dp或者第一触摸部分tpp诱发的噪声可以被消除。

图63是示出了产生对第二触摸传感器施加影响的噪声的路径的等效图。图64a和64b是示出噪声和检测信号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6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将噪声消除所经由的路径的等效图。

图63示出包括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以及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的第二触摸部分tpp2(参照图59b)的等效电路图。此外,图63示出了对第二触摸部分tpp2施加影响的噪声np的路径。第一电阻器rtx表示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的等效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器rrx表示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的等效电阻。

在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和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之间形成可变电容器cm。在可变电容器中充电的电荷量通过第二扫描信号ts20改变,其中第二扫描信号与图59b中示出的第二扫描信号ts20(1)至ts20(k)对应。在可变电容器cm中充电的电荷的变化量可从第二感测信号ss20的电平计算出,其中第二感测信号对应于图59b中所示的第二感测信号ss20(1)至ss20(r)。

第一噪声nvcom是由其电位受到像素电压影响的共用电极产生的。第二噪声nts10是通过将第一扫描信号ts10(1)至ts10(p)施加于第一触摸部分tpp1的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产生的。

第一噪声nvcom和第二噪声nts10通过在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k)和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之间产生的第一寄生电容pctx以及在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r)和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之间产生的第二寄生电容pcrx,来影响第二触摸部分tpp2。

图64a和64b分别示出了噪声信号和第二感测信号ss20。噪声信号ns是通过第一噪声nvcom或者第二噪声nts10中至少一个产生的。

如图64a中所示,当噪声信号ns和第二感测信号ss20彼此重叠时,第二感测信号ss会不能被识别。当噪声信号ns的电平与第二感测信号ss20不重叠以及相似于第二感测信号ss20时,如图64b所示,噪声信号ns会被错误地识别为第二感测信号ss20。如上所述,当产生第一噪声nvcom和第二噪声nts10时,第二触摸部分tpp2的触摸灵敏度劣化。

图65示出了在第一周期f-1(参照图60)中表示的第一显示区域da1的等效电路图。特别地,与第五栅极线gl5相对应的像素行作为典型示例在图65中示出。与第五栅极线gl5相对应的像素行包括像素px51至px5j。每一个像素px51至px5j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和液晶电容器clip。液晶电容器clip包括像素电极、共用电极以及设置在像素电极和共用电极之间的液晶层。

在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和共用电极之间产生第三寄生电容pce。第三电阻rcom表示共用电极的等效电阻。第四电阻re表示第一触摸线圈tc1(1)至tc1(p)的等效电阻。

在第一周期f-1(参照图60和62a)中,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ts10(参照图65)没有施加于与第一显示区域da1重叠的第一组第一触摸线圈。因此没有产生第二噪声nts10。

共用电极的电位通过施加于像素px51至px5j的像素电压改变。由共用电极的电位的变化导致产生的第一噪声nvcom经由第一组第一触摸线圈而接地。包括在第一组中的第一触摸线圈在第一周期f-1期间充当第二触摸部分tpp2的噪声消除层。图65示出了第一噪声nvcom的接地路径gp。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噪声nvcom和第二噪声nts10不能够对第二触摸部分tpp2施加影响,所以第二触摸部分tpp2可以在第一周期f-1期间感测发生在第一显示区域da1上的触摸事件。

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第一触摸部分tpp1在第一周期f-1中感测发生在第二显示区域da2上的触摸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噪声没有在与第二显示区域da2和显示面板dp重叠的第二组第一触摸电极中产生。

第一触摸部分tpp1在第二周期f-2(参照图60和62a)中感测发生在第一显示区域da1上的触摸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噪声不是从与第一显示区域da1和显示面板dp重叠的第二组第一触摸电极中产生的。这是因为对应的第二扫描信号没有施加于包括在第二组中的第一触摸电极,以及显示面板dp中与第一显示区域da1重叠的像素px在第二周期f-2中被禁用。

在第二周期f-2中,第二触摸部分tpp2感测发生在第二显示区域da2上的触摸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图65中示出了第二显示区域da2中的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因此,从显示面板dp产生的噪声被除去,以及第二触摸部分tpp2的触摸灵敏度得到改善。

在各个帧周期frn-1、frn和frn+1(参照图60)中,第一触摸部分tpp1和第二触摸部分tpp2分别扫描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二显示区域da2。因此,第一和第二触摸部分tpp1和tpp2可以感测由其它输入设备产生的触摸事件。此外,第一触摸部分tpp1除去对第二触摸部分tpp2施加影响的噪声,并且因此第二触摸部分tpp2的触摸灵敏度得到改善。

图6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施加于显示装置的信号的时序图。在下文中,将参照图66描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参照图66,帧周期frn-1、frn和frn+1包括显示时段dsp以及非显示时段bp。在非显示时段bp中,数据电压vrgb没有输出,并且因此在非显示时段bp中显示面板dp显示空白图像。

选择信号ss在显示时段dsp中具有高电平以及在非显示时段bp中具有低电平。响应于选择信号ss,第一触摸部分tpp1(参照图59a)和第二触摸部分tpp2(参照图59b)在不同的周期中被接通或者断开。

第一触摸部分tpp1在显示时段dsp期间操作。以磁场感应模式感测触摸事件的第一触摸部分tpp1不会受到由显示图像导致共用电极的电位变化的影响。因此,第一触摸部分tpp1可以在显示时段dsp中不受显示面板产生的噪声的影响来感测触摸事件。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触摸部分tpp1不仅可以操作在相互扫描模式中而且可以操作在自扫描模式中。

不同于图66中所示,第一扫描信号输出部410t2可以在显示时段dsp中多次输出第一扫描信号ts10(1)至ts10(p)。由于第一和第二显示区域da1和da2在显示时段dsp中被多次扫描,所以触摸灵敏度可以得到改善。

第二触摸部分tpp2在非显示时段bp中操作。由于数据电压vrgb在非显示时段bp中不施加于像素,所以噪声没有从显示面板dp中产生。此外,由于第一触摸部分tpp1在非显示时段中不操作,所以从第一触摸部分tpp1中没有产生噪声。因此,第二触摸部分tpp2的触摸灵敏度在非显示时段bp中得到改善。

图67至6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在下文中,显示装置将参考图67至69描述。在图67至69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表示与图55至66中示出的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67,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上,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触摸面板tp10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上。触摸面板tp10包括第一触摸部分tpp1、绝缘层il、第二触摸部分tpp2以及对应图57中示出的第二触摸基板tss2的触摸基板tss。

第一触摸部分tpp1直接设置在第一显示基板ds1的上表面上。不同于图57中示出的触摸面板tp经过分离制造之后再附接于显示面板dp,触摸面板tp10是直接在第一显示基板ds1的上表面上制造的。当第一触摸部分tpp1形成在第一显示基板ds1的上表面之后,绝缘层il、第二触摸部分tpp2以及触摸基板tss顺次地层叠。

参照图68,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上,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下方。触摸面板tp20包括第一触摸部分tpp1、第二触摸部分tpp2以及对应图57中示出的第二触摸基板tss2的触摸基板tss。

第一触摸部分tpp1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下表面上。绝缘层5设置在第一触摸部分tpp1的下方。像素px设置在绝缘层5的下方。在一些情况下,绝缘层5可被黑矩阵bm和滤色片cf代替。

第二触摸部分tpp2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上表面上。第一基底基板sub1充当绝缘层以使第一触摸部分tpp1与第二触摸部分tpp2绝缘。

触摸基板tss设置在第二触摸部分tpp2上。触摸面板tp20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二触摸部分tpp2和第一基底基板sub1或者第二触摸部分tpp2和触摸基板tss之间的绝缘层。

参照图69,第一显示基板ds1设置在液晶层lcl上,以及第二显示基板ds2设置在液晶层lcl的下方。第一显示基板ds1包括第一基底基板sub1、绝缘层10和20以及像素px。第二显示基板ds2包括第二基底基板sub2、黑矩阵bm以及滤色片cf。

触摸面板tp30包括第一触摸部分tpp1、绝缘层il以及第二触摸部分tpp2。第一触摸部分tpp1、绝缘层il以及第二触摸部分tpp2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下表面上。

第二触摸部分tpp2设置在第一基底基板sub1的下表面上,以及绝缘层il设置在第二触摸部分tpp2的下方。第一触摸部分tpp1设置在绝缘层il下方。绝缘层5额外地设置在第一触摸部分tpp1的下方。像素px设置在绝缘层5上。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对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可以在不背离所公开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公开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旨在本公开涵盖所提供的本公开主题的修改和变化,只要这些修改和变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