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结构及具有该触控结构的柔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7598发布日期:2019-12-14 01:0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触控结构及具有该触控结构的柔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等领域,具体为一种触控结构及具有该触控结构的柔性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柔性显示技术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包括大尺寸全面屏、可弯折,甚至可折叠,固定曲线形状的手机在未来市场会被广泛应用。

然而具有可弯曲或可折叠特征的柔性面板的机械可靠性不良是此类产品的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障碍,现有的触控结构,通常是利用金属网格(metalmesh)技术,将银、铜等金属材料设置在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et)等塑胶薄膜上,生长形成导电金属网格图案。而金属网格的电阻率比氧化铟锡(ito)低,通常小于10ω/□,可以实现卷对卷生产,且金属网格的抗弯折性良好,可用于柔性折叠器件,因此是替代氧化铟锡(ito)的良好材料。

但是,现有的金属网格形成的触控结构,在连续多次数的弯折后,会使材料裂解,以致触控线路破坏使其失去触控功能,加速产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及具有该触控结构的柔性显示器,形成上下两层金属线,并在上下两层金属线的交汇区域增加柔性绝缘体,以增加金属网格的耐磨性及抗弯折强度。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中具有网格分布的若干第一触控电极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层中具有网格分布的若干第二触控电极和连接在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二金属线;所述第一金属线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形成有交叉区域;以及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所述第二金属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中具有至少一柔性绝缘体,所述柔性绝缘体位于所述交叉区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结构,还包括保护层,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所用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材料、亚克力材料、oc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3u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所用材料为无机材料,包括氮化硅或氮氧化硅;所述第二绝缘层所用材料为柔性有机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材料或亚克力材料。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绝缘体为柱状结构,其直径为50nm-150nm,其厚度为100nm-500n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线与所述第一金属线之间存在一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60°-12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线与所述第二金属线所用材料相同;所述第一金属线或所述第二金属所用材料包括钛铝合金、银纳米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中具有两条及以上第一金属线时,所述第一金属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中具有两条及以上第二金属线时,所述第二金属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器,具有所述的触控结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显示器还包括柔性阵列基板;发光层,设于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薄膜封装层,设于发光层上;所述触控结构设于所述薄膜封装层上;偏光片,设于所述触控结构上;以及柔性盖板,设于所述偏光片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触控结构,形成上下两层金属线,并在上下两层金属线的交汇区域增加柔性绝缘体,以增加金属网格的耐磨性及抗弯折强度;本发明的触控结构控制性更好,能够适用于高性能的柔性显示器,而且制作工艺方法简单,可用于工业生产,在柔性显示器技术方面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发明的柔性显示器,更易折叠,结构性更好,有效防止了在多次弯折和高强度撞击下的触控失效,并且提升了柔性显示器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未形成保护层之前触控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器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柔性显示器;

11柔性阵列基板;12发光层;

13薄膜封装层;14触控结构;

15偏光片;16柔性盖板;

141第一绝缘层;142第一金属层;

143第二绝缘层;144第二金属层;

145保护层;140交叉区域;

1420第一触控电极;1421第一金属线;

1431柔性绝缘体;

1440第二触控电极;1441第二金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触控结构14,包括第一绝缘层141、第一金属层142、第二绝缘层143、第二金属层144以及保护层145。

所述第一绝缘层141所用材料为无机材料,包括氮氧化硅或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绝缘层141的厚度设置为0.5um-2um,优选为1um。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金属层142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41上,所述第一金属层142中具有若干网格分布的若干第一触控电极1420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1420之间的第一金属线14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42中具有两条或以上第一金属线1421时,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相同行的第一触控电极1420连接同一根第一金属线1421。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所用材料包括钛铝合金、银纳米线中的一种。采用钛铝合金材料作为第一金属线1421时,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包括铝层和设置在铝层两侧面的钛层。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金属层144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42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层144中具有若干网格分布的若干第二触控电极1440和连接在所述第二触控电极1440之间的第二金属线1441,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与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的所用材料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层144中具有两条或以上第二金属线1441时,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相同列的第一触控电极1420连接同一根第二金属线1441。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与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形成有若干个交叉区域140,即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的延伸方向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与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之间存在一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60°-120°。优选的设置为90°,以使所述第二金属层144中的第二金属线1441和第一金属层142的第一金属线1421之间形成网格状的结构。

所述第二绝缘层143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和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之间。具体的,所述第二绝缘层143中具有若干柔性绝缘体1431,每一柔性绝缘体1431位于相对应的交叉区域140。所述柔性绝缘体1431为柱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绝缘体1431设置为圆柱状结构,其直径为50nm-150nm,优选为100nm,其厚度为100nm-500nm,优选为300nm。所述第二绝缘层143为柔性有机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亚克力材料。

所述保护层145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44上。所述保护层145所用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材料、亚克力材料、oc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护层145的厚度为1-3um。所述保护层145具有保护金属线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填平缝隙以使触控结构14表面平整的作用。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器1,包括柔性阵列基板11、发光层12、薄膜封装层13、触控结构14、偏光片15以及柔性盖板16。

所述发光层12设于所述柔性阵列基板11上;所述薄膜封装层13设于发光层12上;所述触控结构14设于所述薄膜封装层13上;所述偏光片15设于所述触控结构14上;以及所述柔性盖板16设于所述偏光片15上。本发明的主要设计要点在于触控结构14以及触控结构14在所述柔性显示器1中的具体结构,至于所述柔性显示器1的其他部件,如柔性阵列基板11、发光层12、薄膜封装层13、偏光片15以及柔性盖板16的具体结构就不再一一赘述。

下面结合一触控结构14的制作方法,以对本发明的柔性显示器1作进一步说明,特别是对所述触控结构14的形成作进一步说明。

提供一柔性阵列基板11,其中柔性阵列基板11上具有发光层12,所述发光层12上具有薄膜封装层13。

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pecvd)在薄膜封装层13上沉积氮氧化硅,形成第一绝缘层141,沉积厚度为1um。

通过喷墨打印法在所述第一绝缘层141上喷墨打印若干条银纳米线作为第一金属线1421,形成第一金属层142。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的线宽为40-60nm,优选为50n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中具有两条或以上第一金属线1421时,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预设第二绝缘层143中第二金属线1441的位置,预设并定位第一金属线1421和第二金属线1441的交汇区域。

在每一交汇区域打印一柔性绝缘体1431,形成第二绝缘层143;所述柔性绝缘体1431设置为圆柱状结构,其直径为50nm-150nm,优选为100nm,其厚度为100nm-500nm,优选为300nm。

在第二绝缘层143上的预设位置沉积若干条银纳米线作为第二金属线1441,形成第二金属层144。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的线宽为40-60nm,优选为50n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层144中具有两条或以上第二金属线1441时,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与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之间存在一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60°-120°。优选的设置为90°,以使所述第二金属层144中的第二金属线1441和第一金属层142的第一金属线1421之间形成网格状的结构。

最后在第二金属线1441上沉积oc胶,并填平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金属线1441与所述第一金属线1421之间的间隙,形成表面平坦的保护层145,所述保护层145的厚度为2um。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