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39785发布日期:2020-01-18 05:0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图像扫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用户的生活中,其中属二维码的扫描最为普遍。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条形码能存储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目前,用户对二维码的使用十分频繁,如通过扫描二维码取得地址信息而用户可基于该地址信息而搜寻某个关注的应用、基于某通讯应用而搜寻某个联系人进而实现联系人的添加等,或者搜寻到付款链接,以用于转账付款用。但是,申请人发现,生活中,当用户扫描二维码时常由于扫描角度不是正对,而导致扫描失败,也即,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二维码扫描时常因扫描角度不当而频繁失败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获得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至少包括一第一触发图案,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处理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以使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具有触发信息,所述触发信息能用于触发显示与所述触发信息对应的界面;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二位置关系表征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

作为优选,还包括:

检测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所述第一触发图案是否满足处理条件;

满足所述处理条件,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处理所述第一触发图案;

其中,所述处理条件表征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程度。

作为优选,检测到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确定满足所述处理条件;或,

检测到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频次大于第一频次阈值,确定满足所述处理条件;或,

检测到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反馈信息为第一内容,确定满足所述处理条件。

作为优选,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处理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边缘特征点在所述目标图像上的坐标点信息;

基于所述坐标点信息在所述目标图像上的位置分布关系及标准位置分布关系获得第一调整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及所述坐标点信息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标准位置分布关系表征在正对所述第一触发图案采集所述目标图像时所述坐标点信息在所述目标图像上的位置分布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调整所述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在y轴方向的长度y;

基于所述长度y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在x轴方向的长度x,使所述长度x与所述长度y具有预设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征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在真实场景中x轴方向长度与y轴方向长度的对应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原始坐标信息,所述原始坐标信息为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在真实场景中的空间坐标信息;

获得所述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及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信息;

基于所述原始坐标信息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获得第二调整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调整参数及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信息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还包括:

获得所述目标图像或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的移动信息;

基于所述移动信息调整所述第二调整参数,得到第三调整参数;

基于所述第三调整参数及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信息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还包括:

检测到满足所述处理条件,获得第二触发图案,以通过识别所述第二触发图案得到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触发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触发图案与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触发图案具有与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相同的触发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得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至少包括一第一触发图案,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

处理模块,其至少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关系处理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以使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具有触发信息,所述触发信息能用于触发显示与所述触发信息对应的界面;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二位置关系表征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至少存储一组指令集;

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集,通过执行所述指令集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申请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在获得目标图像后,通过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的第一位置关系处理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以使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以便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从而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二维码由于扫描角度导致的识别不能问题。本方案通过对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进行处理,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二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从而提高触发图案的识别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处理二维码后的效果对比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处理二维码后的效果对比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下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s10:获得目标图像,目标图像至少包括一第一触发图案,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

s20:至少基于第一位置关系处理第一触发图案,以使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其中,第一触发图案具有触发信息,触发信息能用于触发显示与触发信息对应的界面;第二位置关系不同于第一位置关系,第二位置关系表征第一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pad、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图像采集单元,如摄像头,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所述目标图像,如打开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取景框,就能够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预览界面获得所述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包括第一触发图案,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具有触发信息,所述触发信息能用于触发显示与触发信息对应的界面,如二维码、条形码、识别码等,在扫描得到所述二维码并识别成功后能够跳转至二维码所携带的目标地址的显示界面。当然,由于扫描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角度不同,在获得所述目标图像后,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的第一位置关系不同,如相对于正对扫描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在其他角度扫描所述第一触发图案时,在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形状必然不同,因此存在识别不能的可能,此时需要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对目标图像中的第一触发图案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的条件,进而实现对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触发。其中,所述目标图像可以是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的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预览图像。

例如,用于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摄像头等采集装置对一包含有二维码的图片进行扫描,得到包含二维码(相当于第一触发图案)的目标图像,其中,二维码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如非正对扫描时,扫描的二维码位于目标图像中偏左侧的位置,同时扫描后的二维码面积,结构与原图像二维码具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使得预览图像中二维码与预览框形成的目标图像的位置关系不同于原二维码图像被正对扫描时与目标图像的位置关系。手机处理系统接收到该目标图像后经分析处理确定二维码与目标图像的第一位置关系,接着基于该第一位置关系处理二维码,使其发生改变,例如结构形状,面积等参数发生改变,以使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目标图像间具有第二位置关系,保证系统可成功识别出存储在该二维码中的触发信息,为用户显示与二维码存储的触发信息相匹配、相对应的界面,该界面可为某应用中的运行界面,例如为微信付款界面,某公众号的关注界面,某应用的下载界面,或者使用某通讯应用中的联系人a的通讯界面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在获得目标图像后,通过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的第一位置关系处理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以使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以便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从而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二维码由于扫描角度导致的识别不能问题。本方案通过对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进行处理,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二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从而提高触发图案的识别成功率,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进一步地,为避免电子设备一直调整获得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增加电子设备的处理负荷,提高识别效率,本实施例还还包括:

s30:检测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是否满足处理条件;

s40:满足处理条件,至少基于第一位置关系处理第一触发图案;

其中,处理条件表征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程度。

也即,本申请实施例在对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之前,会先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而判断的标准就是基于当前的第一位置关系判断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能否被成功识别,也即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程度是否满足一阈值,以减轻电子设备的处理压力,从而高效地输出识别结果。

例如,当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对一带有二维码的图像进行扫描,并获得包含有二维码扫描信息的目标图像后,手机系统会对该目标图像中的二维码进行检测判断,以确定其是否满足处理条件,具体可根据检测得到的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环境、扫描分析该目标图像中的二维码的时间、在预定时间内是否成功获取存储在二维码中的触发信息等检测结果来辅助判断系统对该二维码的识别程度,例如,若二维码的扫描时间过长,如1分钟,2分钟,甚至3分钟时,设备可通过检测网络环境信号是否不稳定,若稳定,系统在该时间段内还未成功获取触发信息,则可确定识别程度不佳,系统需控制启动调整功能,以对预览图像中的二维码进行处理。而若检测得到当前网络环境不稳定,则可根据当前网络环境而适当延长扫描分析的时间,如网络环境仅轻度欠佳,则可延长30秒或50秒等,若网络环境相对较差,则可延长80秒等,若时间到达后系统仍无法成功扫描二维码获得触发信息,系统则可确定可识别性差,需控制启动调整功能,以对二维码进行调整处理。

另外,为了避免生活中,用户误开启摄像头启动扫描程序,致使设备对扫描后的图像均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处理操作,加大设备的处理负荷。或者避免他人有意误导用户扫描带有病毒元素的图像后将病毒数据发送至用户设备中,以侵犯设备及用户的行为,保护用户及其设备的安全,设备可对获得的扫描图案进行简单地初步分析,以确定得到的扫描图案满足触发图案的形式要求,接着再将该扫描图案与预存储的位于黑名单中的扫描图案进行匹配,也可发至云端进行检测,若无匹配结果则可通知系统对该扫描图案进行高精度识别,而若搜寻到匹配结果,则可暂时拒绝高精度识别,并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基于用户的输入的指令执行进一步操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触发图案是否满足处理条件时,采用的方法具体包括:

s31:检测到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确定满足处理条件;或,

s32:检测到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频次大于第一频次阈值,确定满足处理条件;或,

s33:检测到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反馈信息为第一内容,确定满足处理条件。

例如,方法一,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基于识别时长与第一时长阈值的比较,确定是否满足处理条件。其中,第一时长阈值可根据该设备的处理能力或网络环境等而定。

方法二:例如检测系统刷新识别图像上的二维码共15次,20次,系统基于检测结果与预设的第一频次阈值,例如为一频次绝对值,如18次,或一频次值范围,如15次-30次等进行比较,若检测结果至少不小于频次绝对值,或位于频次值范围内时,便可确定满足处理条件,需对第一触发图案进行调整。当然,在检测的过程中还可增加时间限制,如检测在一时间段内,如1分钟,2分钟等时间段内,系统刷新识别目标图像上的二维码的频次与第一频次阈值间的关系,如1分钟内,系统刷新识别20次,与频次绝对值相同,或位于频次值范围内时,便可确定满足处理条件,需对第一触发图案进行调整。

方法三:例如用户a欲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付款给用户b,故用户a使用其设备a识别扫描用户b的设备b示出的存储有付款链接的二维码图像后,设备a经分析处理确定无法成功完成扫描,此时设备a会输出具有第一内容的反馈信息给设备b,如“对不起,无法识别该图像内容”等,使设备b可确定当前示出的二维码图像满足处理条件,需对该二维码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使设备a可成功扫描识别该二维码的图像。具体应用时,设备a可在无法识别二维码图像时至少将其扫描得到的包含目标图像与二维码的第一位置关系的数据作为反馈内容一同发送至设备b中,以使设备b能够基于反馈的内容而对示出的二维码图像进行调整处理。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备在对第一触发图案进行调整时至少基于第一位置关系处理第一触发图案,包括:

s至少基于第一位置关系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显示参数包括形状,尺寸大小,同时还可包括颜色,亮度。

例如,在确定扫描的二维码信息无法成功扫描,耗时长,扫描频次多等,满足处理条件后,可基于分析确定的第一位置关系来对二维码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可通过改变显示参数的形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而为了进一步增加成功识别扫描二维码的几率,设备还可同时对二维码的颜色,亮度,清晰度等进行提高,以提高识别度。而且,在改变二维码的颜色、亮度及清晰度等操作时,还可基于周围实际环境而定,如根据环境光强度而确定,若环境光较强,则可适度提高二维码的颜色、亮度及清晰度,以避免曝光而影响设备对二维码的识别。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设备执行至少基于第一位置关系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的步骤时,具体方式不唯一,以下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s201:获得第一触发图案的边缘特征点在目标图像上的坐标点信息;

s202:基于坐标点信息在目标图像上的位置分布关系及标准位置分布关系获得第一调整参数;

s203:基于第一调整参数及坐标点信息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其中,标准位置分布关系表征在正对第一触发图案采集目标图像时坐标点信息在目标图像上的位置分布关系。

例如,设备系统确定二维码与目标图像间的第一位置关系后,计算处理二维码在目标图像上的像素点位置,基于该像素点位置确定二维码的边缘特征点的坐标点信息,以精确确定出二维码整体在目标图像上的坐标点信息。接着系统基于技术处理得到的关于二维码在目标图像上的坐标点位置分布关系以及预存储的二维码标准位置分布关系获得第一调整参数,其中,该二维码标准位置分布关系可通过在正对第一触发图案采集目标图像时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边缘特征点在所述目标图像上的坐标点信息在目标图像上的位置分布关系而确定。也即,至少在摄像头的取景平面与第一触发图案所在平面平行时采集的坐标点信息,并基于此确定的位置分布关系。另外,由于目前二维码的标准尺寸参数固定,至少其边缘尺寸数据参数是固定的,故系统对于该二维码标准位置分布关系可基于如从网络获得的标准二维码的尺寸参数以及目标图像经过合成、识别等过程确定出。或者系统也可基于历史二维码扫描信息而确定。进一步地,系统基于该获得的标准二维码图像的坐标点分布关系及设备扫描获取的二维码的边缘坐标点分布关系进行比对,可得到一用于校正、调整扫描的二维码的调整参数以调整二维码的形状及大小等。该调整参数具体可为多个,也可为一个,不同的调整参数用于实现调整的目标对象不同,如调整形状的,如调整边长的,调整弧度的等等。例如标准情况下,二维码为正方形,各边长为1,而扫描获得的二维码为长方形,各边长不等,故系统便可基于此来匹配确定各调整参数,使得到的调整参数可将当前扫描得到的二维码进行如形状、大小,甚至亮度、清晰度、颜色而进行调整,最终使得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目标图像间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包括:

s211:确定第一触发图案在y轴方向的长度y;

s212:基于长度y调整第一触发图案在x轴方向的长度x,使长度x与长度y具有预设对应关系;

其中,对应关系表征第一触发图案在真实场景中x轴方向长度与y轴方向长度的对应关系。

例如,当设备将扫描获得的二维码进行识别计算,以确定出其在目标图像中的平面坐标系中于y轴方向上的长度y,在此可理解为二维码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为y。接着,设备基于长度y调整二维码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x,在此可理解为基于二维码竖直方向的长度y调整其水平方向的长度x,使x和y具有预设对应关系,例如,使x和y相等,或近似相等,或具有预设比例关系,使二维码整体至少形成近似为正方形的结构。例如如图4所示,图中左侧的图像为设备扫描后无法成功识别的二维码,由图可知,其结构形状异常,尤其是x轴方向上的长度结构受影响严重,但其于y轴上的长度基本未受影响,故设备可通过获得该二维码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y,然后基于该长度y,而配合调整水平方向x轴上的长度x,最终使得到图中右侧的二维码,即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的二维码。

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包括:

s231:获得第一触发图案的原始坐标信息,原始坐标信息为第一触发图案在真实场景中的空间坐标信息;

s232:获得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及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信息;

s233:基于原始坐标信息及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获得第二调整参数;

s234:基于第二调整参数及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信息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例如,设备获得二维码的原始坐标信息,即二维码在当前真实环境中所处的绝对空间坐标信息,如二维码被某展示设备展示于显示界面上供其他设备扫描识别,该原始坐标信息即为二维码基于该显示界面及展示设备所处的空间坐标信息。如该展示设备,如为设备b,其展示二维码供设备a扫描。设备a可通过设备b的位置信息获得二维码的原始坐标信息,然后可以基于设备a的位置信息及空间坐标信息获得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进而通过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的第一位置关系获得目标图像中第一触发图案也即二维码的空间坐标信息,其中,第一触发图案的原始坐标信息也可为设备a直接通过图像数据处理得到。获得上述信息后,设备a基于原始坐标信息及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确定出设备b与设备a的当前空间位置信息,即确定目标图像信息与设备b的展示画面间当前空间位置信息,使基于该信息确定第二调整参数,最后基于该第二调整参数以及当前扫描后的二维码的空间坐标信息对扫描得到的二维码进行调整,使该二维码可在空间坐标系上产生拉伸、扭转等操作。例如经设备a,b的空间坐标信息可确定出二者间的空间角度信息,即确定二者间的空间夹角信息为设备a相对设备b以z轴为轴向左偏转45度,故生成的调整参数可用于调整设备a中的二维码以z轴为轴向右偏转45度,同时可对偏转后的二维码进行各边长的调整,如拉伸使边长增长等,最终使得二维码与目标图像间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优选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调整第一触发图案时还包括:

s241:获得目标图像或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的移动信息;

s242:基于移动信息调整第二调整参数,得到第三调整参数;

s243:基于第三调整参数及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信息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例如,用户手持设备a扫描设备b展示的二维码图像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会因主观认为扫描角度欠佳而移动位置,此时,设备a在扫描二维码图像过程中检测到自身位置发生改变时,可通过获得扫描得到的图标图像或二维码的空间坐标移动信息来确定设备a自身的位置移动信息,也可以基于设备a自身附带的传感器获得所述位置移动信息,该移动信息可包含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移动速度等。由于该移动信息会对设备a先前采集的各空间坐标信息产生影响,导致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具有偏差,致使计算得到的第二调整参数具有一定误差,不能达到对二维码的预期调整效果。故设备a会基于该移动信息对第二调整参数进行矫正,并实时得到第三调整参数。最终基于第三调整参数及二维码的空间坐标信息来对二维码进行显示参数调整,使调整后的二维码能够与目标图像间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还包括:

检测到满足处理条件,获得第二触发图案,以通过识别第二触发图案得到第一触发图案的触发信息;

其中,第二触发图案与第一触发图案至少部分重合,第二触发图案具有与第一触发图案相同的触发信息。

例如,设备b向设备a展示包含有二维码的图像,供设备a扫描识别。当设备a无法成功识别出二维码中的触发信息时,确定满足处理条件,于是向设备b发送信息,告知设备b该无法识别事件。设备b接收到设备a发送的反馈信息后,会调整显示的二维码图案的显示参数,并再次显示,如将所述二维码图案做变形处理。使得设备a扫描该调整后的二维码图案后,在预览图像中得到一新的二维码图案,设备a通过识别该新的二维码图案后便可得到存储在设备b最初展示的二维码团包括的触发信息。其中,因为两个二维码图案对应的原始二维码图像为同一图像,故设备a扫描后得到的二维码图案与第一次扫描得到的二维码图案至少部分重合,且均包含有相同的触发信息,使得设备a无论是扫描哪一个二维码信息成功后,均可得到相同的触发信息。

进一步地,设备b调整其二维码图案时:

确定第一触发图案的第一扫描方向与标准扫描方向之间的夹角;

基于第一触发图案的第一标准边长与所述夹角确定第一触发图案的第二边长;

基于第二边长调整第一触发图案,使能够识别第一触发图案中的触发信息。

其中,第一触发图案即为设备b上的二维码图案,确定其标准状态下的第一边长,然后确定设备a扫描二维码图像时的扫描方向,以及标准扫描方向,该标准扫描方向即为正对该二维码图案并与其相垂直的方向,接着确定二者间相对二维码图案的夹角。然后可基于当前设备b中的二维码图案、设备a以及标准扫描方向为基础于空间坐标系中确定各坐标点位置信息,或于二维坐标系中确定各坐标点位置信息,同时确定上述夹角,接着基于第一边长,该夹角以及各坐标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第二边长。其中,在计算得到第二边长后,可对其进行检测,例如使设备a在以第一扫描方向对第二边长进行扫描时,以设备a及第二边长的两端点建立连线,形成三角形区域面,接着以第二边长靠近设备a的端点向设备a与第二边长的另一端点间的连线引垂线,若该垂线的长度为第一边长,则可确定该第二边长满足要求,经第二边长调整后的二维码可被识别成功,其中,调整前后的二维码图案可参考图7。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处理装置,包括:

获得模块1,其用于获得目标图像,目标图像至少包括一第一触发图案,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

处理模块2,其至少用于依据第一位置关系处理第一触发图案,以使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其中,第一触发图案具有触发信息,触发信息能用于触发显示与触发信息对应的界面;第二位置关系不同于第一位置关系,第二位置关系表征第一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装置可以是手机、pad、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的实现形式。所述处理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可增设有图像采集单元,如摄像头,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所述目标图像,如打开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取景框,就能够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预览界面获得所述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包括第一触发图案,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具有触发信息,所述触发信息能用于触发显示与触发信息对应的界面,如二维码、条形码、识别码等,在扫描得到所述二维码并识别成功后能够跳转至二维码所携带的目标地址的显示界面。当然,由于扫描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角度不同,在获得所述目标图像后,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的第一位置关系不同,如相对于正对扫描所述第一触发图案,在其他角度扫描所述第一触发图案时,在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形状必然不同,因此存在识别不能的可能,此时需要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对目标图像中的第一触发图案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的条件,进而实现对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触发。其中,所述目标图像可以是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的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预览图像。

例如,处理装置可为手机等移动设备,获得装置可为摄像头等采集装置,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摄像头等采集装置对一包含有二维码的图片进行扫描,得到包含二维码(相当于第一触发图案)的目标图像,其中,二维码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如非正对扫描时,扫描的二维码位于目标图像中偏左侧的位置,同时扫描后的二维码面积,结构与原图像二维码具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使得预览图像中二维码与预览框形成的目标图像的位置关系不同于原二维码图像被正对扫描时与目标图像的位置关系。手机处理系统接收到该目标图像后经分析处理确定二维码与目标图像的第一位置关系,接着基于该第一位置关系处理二维码,使其发生改变,例如结构形状,面积等参数发生改变,以使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目标图像间具有第二位置关系,保证系统可成功识别出存储在该二维码中的触发信息,为用户显示与二维码存储的触发信息相匹配、相对应的界面,该界面可为某应用中的运行界面,例如为微信付款界面,某公众号的关注界面,某应用的下载界面,或者使用某通讯应用中的联系人a的通讯界面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装置,在获得目标图像后,通过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的第一位置关系处理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以使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所述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以便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从而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二维码由于扫描角度导致的识别不能问题。本方案通过对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进行处理,调整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二触发图案能够被识别,从而提高触发图案的识别成功率。

进一步地,避免处理装置一直调整获得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增加电子设备的处理负荷,本实施例还包括:

检测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是否满足处理条件;

满足处理条件,至少基于第一位置关系处理第一触发图案;

其中,处理条件表征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程度。

也即,本申请实施例在对所述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之前,会先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而判断的标准就是基于当前的第一位置关系判断所述第一触发图案能否被成功识别,也即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程度是否满足一阈值,以减轻电子设备的处理压力,从而高效地输出识别结果。

例如,当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对一带有二维码的图像进行扫描,并获得包含有二维码扫描信息的目标图像后,手机系统会对该目标图像中的二维码进行检测判断,以确定其是否满足处理条件,具体可根据检测得到的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环境、扫描分析该目标图像中的二维码的时间、在预定时间内是否成功获取存储在二维码中的触发信息等检测结果来辅助判断系统对该二维码的识别程度,例如,若二维码的扫描时间过长,如1分钟,2分钟,甚至3分钟时,设备可通过检测网络环境信号是否不稳定,若稳定,系统在该时间段内还未成功获取触发信息,则可确定识别程度不佳,系统需控制启动调整功能,以对预览图像中的二维码进行处理。而若检测得到当前网络环境不稳定,则可根据当前网络环境而适当延长扫描分析的时间,如网络环境仅轻度欠佳,则可延长30秒或50秒等,若网络环境相对较差,则可延长80秒等,若时间到达后系统仍无法成功扫描二维码获得触发信息,系统则可确定可识别性差,需控制启动调整功能,以对二维码进行调整处理。

另外,为了避免生活中,用户误开启摄像头启动扫描程序,致使设备对扫描后的图像均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处理操作,加大设备的处理负荷。或者避免他人有意误导用户扫描带有病毒元素的图像后将病毒数据发送至用户设备中,以侵犯设备及用户的行为,保护用户及其设备的安全,设备可对获得的扫描图案进行简单地初步分析,以确定得到的扫描图案满足触发图案的形式要求,接着再将该扫描图案与预存储的位于黑名单中的扫描图案进行匹配,也可发至云端进行检测,若无匹配结果则可通知系统对该扫描图案进行高精度识别,而若搜寻到匹配结果,则可暂时拒绝高精度识别,并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基于用户的输入的指令执行进一步操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2在确定第一触发图案是否满足处理条件时,采用的方法具体包括:

检测到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确定满足处理条件;或,

检测到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频次大于第一频次阈值,确定满足处理条件;或,

检测到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一位置关系的第一触发图案的识别反馈信息为第一内容,确定满足处理条件。

例如,方法一,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基于识别时长与第一时长阈值的比较,确定是否满足处理条件。其中,第一时长阈值可根据该设备的处理能力或网络环境等而定。

方法二:例如检测系统刷新识别图像上的二维码共15次,20次,系统基于检测结果与预设的第一频次阈值,例如为一频次绝对值,如18次,或一频次值范围,如15次-30次等进行比较,若检测结果至少不小于频次绝对值,或位于频次值范围内时,便可确定满足处理条件,需对第一触发图案进行调整。当然,在检测的过程中还可增加时间限制,如检测在一时间段内,如1分钟,2分钟等时间段内,系统刷新识别目标图像上的二维码的频次与第一频次阈值间的关系,如1分钟内,系统刷新识别20次,与频次绝对值相同,或位于频次值范围内时,便可确定满足处理条件,需对第一触发图案进行调整。

方法三:例如用户a欲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付款给用户b,故用户a使用其设备a识别扫描用户b的设备b示出的存储有付款链接的二维码图像后,设备a经分析处理确定无法成功完成扫描,此时设备a会输出具有第一内容的反馈信息给设备b,如“对不起,无法识别该图像内容”等,使设备b可确定当前示出的二维码图像满足处理条件,需对该二维码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使设备a可成功扫描识别该二维码的图像。具体应用时,设备a可在无法识别二维码图像时至少将其扫描得到的包含目标图像与二维码的第一位置关系的数据作为反馈内容一同发送至设备b中,以使设备b能够基于反馈的内容而对示出的二维码图像进行调整处理。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在对第一触发图案进行调整时至少基于第一位置关系处理第一触发图案,包括:

至少基于第一位置关系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显示参数包括形状,尺寸大小,同时还可包括颜色,亮度。

例如,在确定扫描的二维码信息无法成功扫描,耗时长,扫描频次多等,满足处理条件后,可基于分析确定的第一位置关系来对二维码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可通过改变显示参数的形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而为了进一步增加成功识别扫描二维码的几率,设备还可同时对二维码的颜色,亮度,清晰度等进行提高,以提高识别度。而且,在改变二维码的颜色、亮度及清晰度等操作时,还可基于周围实际环境而定,如根据环境光强度而确定,若环境光较强,则可适度提高二维码的颜色、亮度及清晰度,以避免曝光而影响设备对二维码的识别。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执行至少基于第一位置关系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的步骤时,具体方式不唯一,以下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获得第一触发图案的边缘特征点在目标图像上的坐标点信息;

基于坐标点信息在目标图像上的位置分布关系及标准位置分布关系获得第一调整参数;

基于第一调整参数及坐标点信息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其中,标准位置分布关系表征在正对第一触发图案采集目标图像时坐标点信息在目标图像上的位置分布关系。

例如,设备系统确定二维码与目标图像间的第一位置关系后,计算处理二维码在目标图像上的像素点位置,基于该像素点位置确定二维码的边缘特征点的坐标点信息,以精确确定出二维码整体在目标图像上的坐标点信息。接着系统基于技术处理得到的关于二维码在目标图像上的坐标点位置分布关系以及预存储的二维码标准位置分布关系获得第一调整参数,其中,该二维码标准位置分布关系可通过在正对第一触发图案采集目标图像时所述第一触发图案的边缘特征点在所述目标图像上的坐标点信息在目标图像上的位置分布关系而确定。也即,至少在摄像头的取景平面与第一触发图案所在平面平行时采集的坐标点信息,并基于此确定的位置分布关系。另外,由于目前二维码的标准尺寸参数固定,至少其边缘尺寸数据参数是固定的,故系统对于该二维码标准位置分布关系可基于如从网络获得的标准二维码的尺寸参数以及目标图像经过合成、识别等过程确定出。或者系统也可基于历史二维码扫描信息而确定。进一步地,系统基于该获得的标准二维码图像的坐标点分布关系及设备扫描获取的二维码的边缘坐标点分布关系进行比对,可得到一用于校正、调整扫描的二维码的调整参数以调整二维码的形状及大小等。该调整参数具体可为多个,也可为一个,不同的调整参数用于实现调整的目标对象不同,如调整形状的,如调整边长的,调整弧度的等等。例如标准情况下,二维码为正方形,各边长为1,而扫描获得的二维码为长方形,各边长不等,故系统便可基于此来匹配确定各调整参数,使得到的调整参数可将当前扫描得到的二维码进行如形状、大小,甚至亮度、清晰度、颜色而进行调整,最终使得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目标图像间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实施例二,包括:

确定第一触发图案在y轴方向的长度y;

基于长度y调整第一触发图案在x轴方向的长度x,使长度x与长度y具有预设对应关系;

其中,对应关系表征第一触发图案在真实场景中x轴方向长度与y轴方向长度的对应关系。

例如,当设备将扫描获得的二维码进行识别计算,以确定出其在目标图像中的平面坐标系中于y轴方向上的长度y,在此可理解为二维码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为y。接着,设备基于长度y调整二维码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x,在此可理解为基于二维码竖直方向的长度y调整其水平方向的长度x,使x和y具有预设对应关系,例如,使x和y相等,或近似相等,或具有预设比例关系,使二维码整体至少形成近似为正方形的结构。例如如图4所示,图中左侧的图像为设备扫描后无法成功识别的二维码,由图可知,其结构形状异常,尤其是x轴方向上的长度结构受影响严重,但其于y轴上的长度基本未受影响,故设备可通过获得该二维码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y,然后基于该长度y,而配合调整水平方向x轴上的长度x,最终使得到图中右侧的二维码,即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的二维码。

实施例三,包括:

获得第一触发图案的原始坐标信息,原始坐标信息为第一触发图案在真实场景中的空间坐标信息;

获得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及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信息;

基于原始坐标信息及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获得第二调整参数;

基于第二调整参数及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信息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例如,设备获得二维码的原始坐标信息,即二维码在当前真实环境中所处的绝对空间坐标信息,如二维码被某展示设备展示于显示面上供其他设备扫描识别,该原始坐标信息即为二维码基于该显示面及展示设备所处的空间坐标信息。如该展示设备,如为设备b,其展示二维码供设备a扫描。设备a扫描后经计算处理获得二维码的原始坐标信息,然后可以基于设备a的位置信息及空间坐标信息获得、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进而通过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的第一位置关系获得目标图像中第一触发图案也即二维码的空间坐标信息,其中,第一触发图案的原始坐标信息也可为设备b接收a的请求后发送给a。获得上述信息后,设备a基于原始坐标信息及目标图像的空间坐标信息确定出设备b与设备a的当前空间位置信息,即确定目标图像信息与设备b的展示画面间当前空间位置信息,使基于该信息确定第二调整参数,最后基于该第二调整参数以及当前扫描后的二维码的空间坐标信息对扫描得到的二维码进行调整,使该二维码可在空间坐标系上产生拉伸、扭转等操作。例如经设备a,b的空间坐标信息可确定出二者间的空间角度信息,即确定二者间的空间夹角信息为设备a相对设备b以z轴为轴向左偏转45度,故生成的调整参数可用于调整设备a中的二维码以z轴为轴向右偏转45度,同时可对偏转后的二维码进行各边长的调整,如拉伸使边长增长等,最终使得二维码与目标图像间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处理模块2调整第一触发图案时还包括:

获得目标图像或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的移动信息;

基于移动信息调整第二调整参数,得到第三调整参数;

基于第三调整参数及第一触发图案的空间坐标信息调整第一触发图案的显示参数,以使调整后的第一触发图案与目标图像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例如,用户手持设备a扫描设备b展示的二维码图像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会因主观认为扫描角度欠佳而移动位置,此时,设备a在扫描二维码图像过程中检测到自身位置发生改变时,可通过获得扫描得到的图标图像或二维码的空间坐标移动信息来确定设备a自身的位置移动信息,也可以基于设备a自身附带的传感器获得所述位置移动信息,该移动信息可包含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移动速度等。由于该移动信息会对设备a先前采集的各空间坐标信息产生影响,导致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具有偏差,致使计算得到的第二调整参数具有一定误差,不能达到对二维码的预期调整效果。故设备a会基于该移动信息对第二调整参数进行矫正,并实时得到第三调整参数。最终基于第三调整参数及二维码的空间坐标信息来对二维码进行显示参数调整,使调整后的二维码能够与目标图像间具有第二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2还用于:

检测到满足处理条件,获得第二触发图案,以通过识别第二触发图案得到第一触发图案的触发信息;

其中,第二触发图案与第一触发图案至少部分重合,第二触发图案具有与第一触发图案相同的触发信息。

例如,设备b向设备a展示包含有二维码的图像,供设备a扫描识别。当设备a无法成功识别出二维码中的触发信息时,确定满足处理条件,于是向设备b发送信息,告知设备b该无法识别事件。设备b接收到设备a发送的反馈信息后,会调整显示的二维码图案的显示参数,并再次显示,如将所述二维码图案做变形处理。使得设备a扫描该调整后的二维码图案后,在预览图像中得到一新的二维码图案,设备a通过识别该新的二维码图案后便可得到存储在设备b最初展示的二维码团包括的触发信息。其中,因为两个二维码图案对应的原始二维码图像为同一图像,故设备a扫描后得到的二维码图案与第一次扫描得到的二维码图案至少部分重合,且均包含有相同的触发信息,使得设备a无论是扫描哪一个二维码信息成功后,均可得到相同的触发信息。

进一步地,设备b调整其二维码图案时:

确定第一触发图案的第一扫描方向与标准扫描方向之间的夹角;

基于第一触发图案的第一标准边长与所述夹角确定第一触发图案的第二边长;

基于第二边长调整第一触发图案,使能够识别第一触发图案中的触发信息。

其中,第一触发图案即为设备b上的二维码图案,确定其标准状态下的第一边长,然后确定设备a扫描二维码图像时的扫描方向,以及标准扫描方向,该标准扫描方向即为正对该二维码图案并与其相垂直的方向,接着确定二者间相对二维码图案的夹角。然后可基于当前设备b中的二维码图案、设备a以及标准扫描方向为基础于空间坐标系中确定各坐标点位置信息,或于二维坐标系中确定各坐标点位置信息,同时确定上述夹角,接着基于第一边长,该夹角以及各坐标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第二边长。其中,在计算得到第二边长后,可对其进行检测,例如使设备a在以第一扫描方向对第二边长进行扫描时,以设备a及第二边长的两端点建立连线,形成三角形区域面,接着以第二边长靠近设备a的端点向设备a与第二边长的另一端点间的连线引垂线,若该垂线的长度为第一边长,则可确定该第二边长满足要求,经第二边长调整后的二维码可被识别成功。其中,调整前后的二维码图案可参考图7。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3,用于至少存储一组指令集;

处理器4,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集,通过执行所述指令集执行如上文所述的方法。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