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5758发布日期:2020-04-07 14:2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具有成本低、视角宽、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发光色彩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可实现大面积柔性显示等优点,被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

目前,盖板与中框组装后,容易出现盖板与中框局部接触,产品在受到冲击时,盖板局部受力较大,产生较大形变,导致显示面板封装因局部受力较大而损坏失效。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有效避免因盖板局部受力而导致显示面板局部受力较大而损坏失效的情况,提升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端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的侧面,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盖合于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中框,包括呈台阶型的放置槽,所述显示模组置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放置槽包括第一内侧表面、第一台阶面和释放应力部,所述第一内侧表面及所述第一台阶面通过所述释放应力部平滑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盖板承载于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盖板的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一内侧表面相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侧面的连接部与所述释放应力部对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释放应力部和所述连接部均呈曲面,且所述释放应力部的曲率小于等于所述连接部的曲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内,所述释放应力部和所述第一内侧表面、第一台阶面的两个交点与所述释放应力部的圆心连线所围成的扇形面完全覆盖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侧面的两个交点与所述连接部的圆心连线所围成的扇形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释放应力部和所述连接部同圆心设置,且所述释放应力部、所述连接部的圆心、所述释放应力部的中点以及所述连接部的中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侧面呈直角连接,所述释放应力部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凹陷成型;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内,所述释放应力部与所述第一内侧表面和第一台阶面的两个交点的连线的中垂线过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侧面的连接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沿所述显示装置厚度方向的横截面内,所述释放应力部呈圆心角为90°~270°的圆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放置槽沿所述显示装置厚度方向至少包括层叠且连通设置的第一阶梯槽及第二阶梯槽,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阶梯槽内,第一内侧表面、第一台阶面一并构成底部至少部分镂空的所述第一阶梯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固定胶层,所述中框与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所述固定胶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胶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表面与所述盖板的所述侧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释放应力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固定胶层内,且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一端面。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以及中框,显示模组置于中框的放置槽内,通过将盖板的第一端面与侧面的连接部与释放应力部对应设置,使得盖板搭接于放置槽上时,放置槽的释放应力部能够将连接部对放置槽的作用力均匀分散释放,有效避免显示装置受到冲击时,盖板发生受力不均的情况,进而防止显示模组被损坏失效,使盖板与中框组装的更加牢固,提升整个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显示模组;11-盖板;12-显示面板;2-中框;21-放置槽;211-第一内侧表面;212-第一台阶面;213-释放应力部;3-固定胶层;x-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y-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包括显示面板12以及覆盖于显示面板12的盖板11,盖板11包括第一端面和连接于第一端面的侧面,盖板11通过第一端面盖合于显示面板12设置;中框2,包括呈台阶型的放置槽21,显示模组1置于放置槽21内,放置槽21包括第一内侧表面211、第一台阶面212和释放应力部213,第一内侧表面211及第一台阶面212通过释放应力部213平滑弧形过渡连接,盖板11承载于第一台阶面212,盖板11的侧面与第一内侧表面211相邻,盖板11的第一端面与侧面之间的连接部与释放应力部213对应设置。

显示面板12具体包括透明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oca)、偏光片polarizer,pol、有机发光层、复合胶带等结构,各层结构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y堆叠组成显示面板12,而覆盖于显示面板12上的盖板11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2,盖板11一般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作。

然而,中框2是用于固定支撑显示模组1的框体,具体尺寸形状需要根据所采用的显示模组1的尺寸形状进行选择,具体包括呈台阶型的放置槽21,由于整个显示模组1需要安装于放置槽21内,因而,放置槽21具体的阶梯数以及尺寸需要与显示模组1相匹配。

可选的,放置槽21沿显示装置厚度方向至少包括层叠且连通设置的第一阶梯槽及第二阶梯槽,第一内侧表面211、第一台阶面212一并构成底部至少部分镂空的第一阶梯槽,以使第一阶梯槽与第二阶梯槽连通。盖板11搭接于第一阶梯槽上,而位于盖板11下方的显示面板12固定在第二阶梯槽内,以避免两者相互干涉影响,当然,当组成显示面板12的结构层具有不同的宽度时,用户还可以设置不同尺寸的第三阶梯槽、第四阶梯槽等更多的阶梯槽来固定显示面板12的不同结构层。

具体的,放置槽21的第一内侧表面211与第一台阶面212之间通常相互垂直设置,以对盖板11进行限位固定。而盖板11承载于第一台阶面212,盖板11的侧面与第一内侧表面211相邻,盖板11的第一端面与侧面的连接部与释放应力部213对应设置,即当盖板11放置于放置槽21内时,第一内侧表面211对限制盖板11沿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x的移动,而第一台阶面212对整个盖板11进行支撑固定,同时,盖板11的第一端面与侧面的连接部与释放应力部213相对,当盖板11受到外界的冲击时,盖板11所受到的作用力通过释放应力部213被分散,而不会受到放置槽21的反作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以及中框2,显示模组1置于中框2的放置槽21内,通过将盖板11的第一端面与侧面的连接部与释放应力部213对应设置,使得盖板11搭接于放置槽21上时,放置槽21的释放应力部213能够将连接部对放置槽21的作用力均匀分散,且不会受到放置槽21的反作用力,有效避免显示装置受到冲击时,盖板11因受力不均而导致显示模组的封装被损坏失效,使盖板11与中框2组装的更加牢固,提升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释放应力部213和连接部均呈曲面,且释放应力部213的曲率小于等于连接部的曲率,也就是释放应力部213的半径大于或等于连接部的半径,当释放应力部213的曲率等于连接部的曲率时,连接部能够完全贴合于释放应力部213,当然,由于释放应力部213位于连接部的外周侧,当释放应力部213的曲率大于连接部的曲率时,连接部不能贴合于释放应力部213。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为了使得连接部能够完全被释放应力部213所支撑,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y的横截面内,释放应力部213和第一内侧表面211、第一台阶面212的两个交点与释放应力部213的圆心连线所围成的扇形面完全覆盖连接部和第一端面与侧面的两个交点与连接部的圆心连线所围成的扇形面,具体的,释放应力部213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y上的横截面内的扇形面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连接部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y上的横截面内的扇形面所对应的圆心角,且连接部所形成的扇形面完全位于释放应力部213所形成的扇形面内,使得连接部能完全贴合固定在释放应力部213内,有效分散连接部对释放应力部213的作用力,且不会对放置槽21的其余部位造成影响。

可选的,释放应力部213和连接部同圆心设置,连接部的释放应力部213、连接部的圆心、释放应力部213的中心点以及连接部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即使得盖板11放置完成后,连接部能够固定于释放应力部213的中心位置,进一步提高了释放应力部213受力的均匀性,方便其将受力有效分散释放。

请参阅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端面与侧面呈直角连接,释放应力部213向远离连接部的方向凹陷成型,此时,连接部即第一端面与侧面的交线;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内,释放应力部213与第一内侧表面211和第一台阶面212的两个交点的连线的中垂线过第一端面与侧面的连接点。

具体的,第一端面与侧面呈直角连接,即两者之间具有90°的直角,因而,将释放应力部213设置为向远离直角所在方向凹陷的凹陷部,避免直角与释放应力部213直接接触,同时,在盖板11受到外力时,能够避免作用力集中在直角与释放应力部213之间,将作用力分散于放置槽21的第一内侧表面211、第一台阶面212上,且使凹陷部和第一内侧表面211、第一台阶面212的两个交点连线的中垂线过第一端面与侧面的连接点,是为了直角正对于凹陷部,避免直角与第一内侧表面211或第一台阶面212发生接触。

可选的,为了使得凹陷部的大小足够第一端面与侧面所形成的直角,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y上的横截面内,释放应力部213呈圆心角为90°~270°的圆弧,在此范围内,第一端面与侧面所形成的直角均能被凹陷部容纳,而不会从凹陷部中脱出,因而不会对第一内侧表面211或第一台阶面212造成冲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减轻盖板11对中框2所造成的冲击并连接固定盖板11与中框2,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胶层3,中框2与显示模组1通过固定胶层3固定连接,固定胶层3分别设置于第一内侧表面211与盖板11的侧面、第一台阶面212与第一端面以及释放应力部213与连接部之间。具体的,放置槽21与盖板11相对的各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固定胶层3,固定胶层3具体可以采用玻璃胶等种类的胶体,可选的,在显示模组1的显示面板12周侧均设置有固定胶层3,以避免显示面板12的周侧与放置槽21直接接触,防止显示面板12的封装被损坏而导致黑斑等问题。

为了避免显示模组1因固定胶层3较软而下陷或者变形移动,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柱,限位柱设置于固定胶层3内,且限位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台阶面212与第一端面。

具体的,限位柱部分或整体设置于固定胶层3内,且限位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台阶面212与第一端面。通常限位柱的底部端面通过胶接等方式与第一台阶面212固定连接,保证限位柱固定的稳定性,限位柱并不局限于圆柱体,用户可以采用棱台、圆台等能够稳定支撑盖板11的结构形式。

可选的,限位柱设置在显示模组1相对的两个侧边或者在显示模组1整个外周,即限位柱可以只设置在显示模组1的一对侧边上,节省成本,也可以沿显示模组1整个外周环绕设置一周,使得显示模组1具有更多的支撑点,提高其固定时的稳定性,具体的,限位柱在显示模组1俩俩相对的侧边对称设置或错位设置,限位柱的数量可以为复数,例如设置有4个限位柱,在显示模组1的两侧各对称设置两个,也可以设置更多,分别对称设置于显示模组1的四个侧面,设置方便快捷;或者,限位柱在显示模组1相对的两个侧错位设置,即限位柱不需要用对称成对设置,而是将各个显示柱在显示模组1相对的两个侧分散错位设置,例如在一侧设置两个限位柱,在显示模组1相对的另一侧设置一个或者三个限位柱,能够避免与其他部件干涉,布置更灵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移动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等设备,显示装置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