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5762发布日期:2020-04-07 14:2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采用电脑显示屏与话筒来演说,已经广泛应用在会议室、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场所。目前,普遍有以下三种情形:

(1)将电脑显示屏与话筒长期摆放在桌面上使用,使用后,不会收起来,不但会在电脑显示屏与话筒上积灰,使用寿命减短,而且占用桌面位置,影响桌面整齐与美观;

(2)在墙上直接挂上投影幕布进行显示,手持话筒使用,不但会在投影幕布上积灰,而且话筒使用后随意放置,不但占用桌面位置,影响桌面整齐与美观,而且影响话筒寿命;

(3)每次携带笔记本电脑来使用,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机,不但兼具显示屏与话筒功能,而且可实现显示屏与话筒自动上升伸出外部使用,使用后,自动下降收藏的功能,整个升降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使用后不占用桌面位置,可保持桌面整齐美观,可对显示屏与话筒进行保护,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一体机,包括一机箱,在该机箱上端分别开设有一显示屏伸出口与一话筒伸出口,在该显示屏伸出口上设置有一显示屏翻盖,在该话筒伸出口上设置有一话筒翻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机箱内的一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设置于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上且可从显示屏伸出口伸出的一显示屏、设置于机箱内且连接于显示屏翻盖的至少一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设置于机箱内的一话筒自动升降机构、设置于话筒自动升降机构上且可从话筒伸出口伸出的一话筒、及连接于话筒翻盖的至少一话筒翻盖自动开合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包括分别竖直设置于机箱内的一显示屏升降齿条与至少一升降导向杆、设置于机箱内且滑动设置于升降导向杆上的一显示屏升降支架、设置于机箱内且与显示屏升降支架连接的一显示屏升降驱动电机、及设置于显示屏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显示屏升降齿条相啮合的一显示屏升降传动齿轮,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显示屏升降支架上;在所述升降导向杆上活动套设有至少一升降导向滑座,所述显示屏升降支架背面与升降导向滑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显示屏升降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显示屏自动摆角组件,该显示屏自动摆角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显示屏升降支架端部的一摆角连动板、及连接于摆角连动板与显示屏升降支架侧边之间的至少一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显示屏升降支架两端的摆角连动板上;同时,在所述机箱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顶出摆角连动板下部的一摆动顶出件;所述摆角连动板上部转动设置于显示屏升降支架上,该摆角连动板下部形成有一滑孔,在所述显示屏升降支架侧边上设置有插入滑孔内的一滑轴;同时,在该摆角连动板下部凸设有朝向摆动顶出件一侧的一凸出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连接于摆角连动板上部,另一端连接于显示屏升降支架侧边下部;所述摆动顶出件主要由设置于机箱内壁上的一轴承座、及转动设置于轴承座上的至少一轴承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话筒翻盖自动开合机构的结构与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包括设置于机箱内侧下部的一固定座、转动连接于显示屏翻盖的一拉板、滑动连接于拉板与固定座之间的一滑板、及连接于滑板与拉板之间的一缓冲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固定座上形成有一固定座滑槽,在所述拉板上形成有一拉板下滑槽,所述滑板上端设置有延伸至拉板下滑槽内的至少一中定位滑动件,下端设置有延伸至固定座滑槽内的一下定位滑动件;在所述拉板上形成有一拉板上滑槽,在所述机箱内壁上设置有延伸至拉板上滑槽内的一上定位滑动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板上滑槽为弧形滑槽,所述拉板下滑槽与固定座滑槽均为条形滑槽;所述上定位滑动件、中定位滑动件与下定位滑动件均为螺丝或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拉板下部侧边设置有一拉板挂钩,在所述滑板侧边设置有一滑板挂钩,所述缓冲弹簧一端勾设于拉板挂钩上,另一端勾设于滑板挂钩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翻盖通过一连接板转动设置于机箱内壁上,该拉板上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侧边上延伸设置有位于下定位滑动件正上方的一推动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话筒自动升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于机箱内的一话筒升降齿条、滑动设置于机箱内的一话筒升降支架、设置于机箱内且与话筒升降支架连接的一话筒升降驱动电机、及设置于话筒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话筒升降齿条相啮合的一话筒升降传动齿轮,所述话筒设置于话筒升降支架上;在所述话筒升降支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至少一升降导向滑块,在所述机箱内壁上形成有供升降导向滑块嵌入并升降滑动的升降导向滑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一话筒升降定位机构,该话筒升降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机箱内壁上的一升降滑板、设置于升降滑板上端的一话筒定位架、及连接于升降滑板下端与机箱内壁之间的一第二复位弹簧,其中,在该话筒定位架上形成有供话筒穿过的一话筒穿孔,在该升降滑板下端设置有位于话筒升降支架正下方的一推动连块;在所述话筒定位架的话筒穿孔上设置有与话筒伸出口相匹配的一胶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显示屏翻盖相对的两侧边下部分别凸设有一条形台阶,该条形台阶沿显示屏翻盖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显示屏伸出口相对的两内侧边上分别形成有与条形台阶相匹配的一条形卡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主要由正面的一主屏与背面的一副屏组成,且该主屏与副屏两者中至少有一者为触摸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的材质为铝合金,且该机箱为一次性压铸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整体外观无螺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显示屏与话筒集成于机箱上,并通过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与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及话筒自动升降机构与话筒翻盖自动开合机构相结合,以控制显示屏翻盖与话筒翻盖自动开合、及显示屏与话筒自动升降,实现显示屏与话筒自动上升伸出机箱外部使用,使用后,自动下降收回机箱内收藏。由此,不但可同时兼具显示屏与话筒功能,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而且使用后将显示屏与话筒收藏于机箱内,不占用桌面位置,可保持桌面整齐美观,同时,可实现对显示屏与话筒的收藏与保护作用,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2)可兼具单屏、双屏、触摸与话筒功能,特别适合安装于会议室、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场所,实现无纸化办公演说,在具体安装时,可将多功能一体机整体嵌入桌子里,只要机箱上端面与桌面相齐平即可,不占用桌面位置,整体整齐美观,每次使用无需另外携带,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3)通过由具有特殊结构设计的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与话筒自动升降机构带动显示屏与话筒自动升降,结构设计合理,精度高,在整个升降过程中,运行稳定、平稳,噪音小,使用寿命长。

(4)通过由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与话筒翻盖自动开合机构相结合,结构设计合理,精度高,可实现显示屏翻盖与话筒翻盖的自动开合,以配合显示屏与话筒的伸出使用与收回收藏,自动化程度高。同时,由缓冲弹簧与滑槽相结合,起到防夹手的作用。

(5)通过由显示屏升降支架两端的显示屏自动摆角组件,可实现对显示屏进行自动摆角,达到倾斜显示屏的目的,便于使用者获得最适宜观看显示屏上所显示内容的观看角度。

(6)通过增设话筒升降定位机构,在话筒上升与下降的过程中,均由话筒升降定位机构的话筒定位架对话筒进行定位,防止话筒出现乱摆动现象,使得话筒能够稳定、平稳的上升与下降。

(7)由显示屏翻盖上的条形台阶与显示屏伸出口上的条形卡位相匹配设置,在显示屏收回机箱内之后,显示屏翻盖能够紧密的卡在显示屏伸出口中,达到有效密封、防尘防水的作用。

上述是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多功能一体机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多功能一体机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与话筒翻盖自动开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设置于机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三中话筒自动升降机构与话筒升降定位机构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主屏、副屏与触摸屏的驱动原理框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主屏与副屏的驱动原理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显示屏自动摆角组件设置于显示屏升降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中显示屏翻盖与机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机,包括一机箱1,在该机箱1上端分别开设有一显示屏伸出口11与一话筒伸出口12,在该显示屏伸出口11上设置有一显示屏翻盖10,在该话筒伸出口12上设置有一话筒翻盖13。本实施例多功能一体机还包括设置于机箱1内的一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2、设置于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2上且可从显示屏伸出口11伸出的一显示屏3、设置于机箱1内且连接于显示屏翻盖10的至少一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4、设置于机箱1内的一话筒自动升降机构5、设置于话筒自动升降机构5上且可从话筒伸出口12伸出的一话筒6、及连接于话筒翻盖13的至少一话筒翻盖自动开合机构7。

由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2可带动显示屏3做升降运动,并由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4对显示屏翻盖10的开合进行控制,以便于显示屏3可以从显示屏伸出口11伸出使用;同时,由话筒自动升降机构5可带动话筒6做升降运动,并由话筒翻盖自动开合机构7对话筒翻盖13的开合进行控制,以便于话筒6可以从显示屏伸出口11伸出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2包括分别竖直设置于机箱1内的一显示屏升降齿条21与至少一升降导向杆22、设置于机箱1内且滑动设置于升降导向杆22上的一显示屏升降支架23、设置于机箱1内且与显示屏升降支架23连接的一显示屏升降驱动电机24、及设置于显示屏升降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上且与显示屏升降齿条21相啮合的一显示屏升降传动齿轮25,所述显示屏3设置于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上。由显示屏升降驱动电机24提供驱动力,驱动显示屏升降传动齿轮25转动,由于显示屏升降齿条21固定于机箱内,则显示屏升降传动齿轮25发生转动时,必将沿着显示屏升降齿条2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与显示屏3做升降运动。例如,在显示屏升降传动齿轮25顺时针转动时,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与显示屏3做上升运动,反之,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与显示屏3做下降运动。

本实施例采用显示屏升降齿条21与显示屏升降传动齿轮25相啮合,实现升降运动,噪音小,运行稳定、平稳、使用寿命长。

同时,为了提高显示屏升降支架23在做升降运动时,不会发生倾斜,本实施例在所述升降导向杆22上活动套设有至少一升降导向滑座26,所述显示屏升降支架23背面与升降导向滑座26固定连接,使得显示屏升降支架23在显示屏升降驱动电机24的驱动下,沿着升降导向杆22做竖直运动,不会出现倾斜现象,提高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与显示屏3做升降运动的稳定性与精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与图5所示,所述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4包括设置于机箱1内侧下部的一固定座41、转动连接于显示屏翻盖10的一拉板42、滑动连接于拉板42与固定座41之间的一滑板43、及连接于滑板43与拉板42之间的一缓冲弹簧44。当因滑板43受力而拉动拉板42沿着机箱内部下移时,缓冲弹簧44被拉伸,由于拉板42与显示屏翻盖10为转动连接,则拉板42带动显示屏翻盖10往显示屏伸出口11方向摆动,从而将显示屏伸出口11封住,即合上显示屏翻盖10,便于将显示屏3密封收纳于机箱内;当滑板43受力消失时,在缓冲弹簧44的弹性恢复力下,滑板43上移复位,并推动拉板42沿着机箱内部上移,由于拉板42与显示屏翻盖10为转动连接,则拉板42带动显示屏翻盖10往显示屏伸出口11侧边摆动,从而将显示屏伸出口11打开,便于显示屏3从显示屏伸出口11伸出。

具体的,在所述固定座41上形成有一固定座滑槽411,在所述拉板42上形成有一拉板下滑槽421,所述滑板43上端设置有延伸至拉板下滑槽421内的至少一中定位滑动件431,下端设置有延伸至固定座滑槽411内的一下定位滑动件432。具体的,该拉板下滑槽421与固定座滑槽411均为条形滑槽,该中定位滑动件431与下定位滑动件432均为螺丝或螺栓。该中定位滑动件431可沿着拉板下滑槽421上下滑动,该下定位滑动件432可沿着固定座滑槽411上下滑动。由拉板下滑槽421与固定座滑槽411相结合,不但可以为滑板43的上下移动提供竖直导向作用,还可以对滑板43的上下滑动范围进行限制,以保证显示屏翻盖10的每次开合动作行程相同。

同时,为了防止拉板42在上下移动以带动显示屏翻盖10摆动的过程中,发生左右倾斜,本实施例在所述拉板42上形成有一拉板上滑槽422,具体的,该拉板上滑槽422为弧形滑槽;在所述机箱1内壁上设置有延伸至拉板上滑槽422内的一上定位滑动件14,具体的,该上定位滑动件14为螺丝或螺栓。由此,在拉板上滑槽422与上定位滑动件14的限位下,拉板42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左右倾斜的现象,提高拉板42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拉板上滑槽422为弧形滑槽,为拉板42带动显示屏翻盖10做摆动动作提供运动轨迹,从而提高整个动作过程的精确度。

同时,为了使滑板43发生动作后,能够复位,本实施例在所述拉板42下部侧边设置有一拉板挂钩423,在所述滑板43侧边设置有一滑板挂钩433,所述缓冲弹簧44一端勾设于拉板挂钩423上,另一端勾设于滑板挂钩433上。

同时,缓冲弹簧44、拉板下滑槽421与固定座滑槽411相结合,还起到缓冲防夹手的作用,具体的,在显示屏3由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2带动下降收纳于机箱内之后,需要将显示屏翻盖10合上;因此,由滑板43拉动拉板42沿着机箱内部下移,拉板42带动显示屏翻盖10往显示屏伸出口11方向摆动,而此时,若人手放到显示屏伸出口11中,若没有缓冲弹簧44、拉板下滑槽421与固定座滑槽411的存在,则显示屏翻盖10的摆动合上动作,会对人手施加很大的作用力,发生夹手现象,人手受伤较严重。而由于本实施例缓冲弹簧44、拉板下滑槽421与固定座滑槽411的存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减弱了显示屏翻盖10碰到人手时的作用力,并减缓了显示屏翻盖10碰到人手时的时间,从而减小人手受伤程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显示屏翻盖10通过一连接板45转动设置于机箱1内壁上,该拉板42上端与连接板45转动连接。即显示屏翻盖10在机箱1内部发生摆动作用,以实现显示屏伸出口11的开合。

对于滑板43如何触发动作,本实施例由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2触发。具体的,在所述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2的显示屏升降支架23侧边上延伸设置有位于下定位滑动件432正上方的一推动臂20。在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2带动显示屏3下降并完全进入机箱1内时,由推动臂20向下同步推动下定位滑动件432,由此,带动滑板43下移,以便于实现将显示屏翻盖10合上。而当显示屏自动升降机构2带动显示屏3上升时,显示屏升降支架23随着上升,使得推动臂20释放对下定位滑动件432的作用力,在缓冲弹簧44的弹性恢复力下,滑板43上移复位,并推动拉板42沿着机箱内部上移,则拉板42带动显示屏翻盖10往显示屏伸出口11侧边摆动,从而将显示屏伸出口11打开,便于显示屏3从显示屏伸出口11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话筒自动升降机构5包括竖直设置于机箱1内的一话筒升降齿条51、滑动设置于机箱1内的一话筒升降支架52、设置于机箱1内且与话筒升降支架52连接的一话筒升降驱动电机53、及设置于话筒升降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上且与话筒升降齿条51相啮合的一话筒升降传动齿轮54,所述话筒6设置于话筒升降支架52上。由话筒升降驱动电机53提供驱动力,驱动话筒升降传动齿轮54转动,由于话筒升降齿条51固定于机箱1内,则话筒升降传动齿轮54发生转动时,必将沿着话筒升降齿条5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话筒升降支架52与话筒6做升降运动。例如,在话筒升降传动齿轮54顺时针转动时,话筒升降支架52与话筒6做上升运动,反之,话筒升降支架52与话筒6做下降运动。

本实施例采用话筒升降齿条51与话筒升降传动齿轮54相啮合,实现升降运动,噪音小,运行稳定、平稳、使用寿命长。

同时,为了提高话筒升降支架52在做升降运动时,不会发生倾斜,本实施例在所述话筒升降支架5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至少一升降导向滑块55,在所述机箱1内壁上形成有供升降导向滑块55嵌入并升降滑动的升降导向滑槽15,使得话筒升降支架52在话筒升降驱动电机53的驱动下,沿着升降导向滑槽15做竖直运动,不会出现倾斜现象,提高话筒升降支架52与话筒6做升降运动的稳定性与精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话筒翻盖自动开合机构7的结构与显示屏翻盖自动开合机构4的结构相同,如图4所示。同理,由话筒翻盖自动开合机构7控制话筒翻盖13盖住话筒伸出口12或打开话筒伸出口12,实现话筒翻盖13的开合,便于话筒6从话筒伸出口12伸出,以及在话筒6收回机箱1内之后,能够封住话筒伸出口12,达到密封收纳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3主要由正面的一主屏与背面的一副屏组成,即显示屏3为双屏,而对于主屏与副屏的驱动原理,如图7与图8所示,由此,实现双屏显示功能。例如,在演说者使用主屏进行演说时,可以在副屏上显示演说者的姓名、身份等信息,以便于观众直接得知演说者身份。

同时,该主屏与副屏两者中至少有一者为触摸屏,即具有触屏功能。而对于触摸屏的驱动原理,如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1的材质为铝合金,使得机箱1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且该机箱1为一次性压铸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整体外观无螺丝,外观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3与话筒6的升降运动可以单独控制,即可以选择只使用两者中的任意一者,提高实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一体机,可兼具单屏、双屏、触摸与话筒功能,特别适合安装于会议室、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场所。在具体安装时,可将多功能一体机整体嵌入桌子里面,只要机箱1上端面与桌面相齐平即可。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一体机,可实现无纸化办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如图3与图9所示,在所述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显示屏自动摆角组件27,该显示屏自动摆角组件27包括转动设置于显示屏升降支架23端部的一摆角连动板271、及连接于摆角连动板271与显示屏升降支架23侧边之间的至少一第一复位弹簧272,所述显示屏3设置于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两端的摆角连动板271上;同时,在所述机箱1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顶出摆角连动板271下部的一摆动顶出件16。

在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上升的过程中,摆角连动板271随着上升,而在摆角连动板271未上升至摆动顶出件16侧边时,摆角连动板271带动显示屏3随着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一起垂直上升并伸出显示屏伸出口11;而当摆角连动板271上升至摆动顶出件16正侧边时,摆动顶出件16与摆角连动板271下部接触,则摆动顶出件16向外推动摆角连动板271下部,使摆角连动板271上部向内摆动一定的角度,并带动显示屏3摆动相应的角度,达到倾斜显示屏3的目的,便于使用者观看显示屏3上显示的内容,此时第一复位弹簧272发生形变。在摆角连动板271带动显示屏3随着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一起下降并收回箱体1的过程中,摆角连动板271不断下降,当摆角连动板271下部逐渐脱离摆动顶出件16后,则摆动顶出件16释放对摆角连动板271下部的作用力,则在第一复位弹簧272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摆动顶出件16带动显示屏3反向摆动复位,最后竖直下降收回机箱1内。

具体的,所述摆角连动板271上部转动设置于显示屏升降支架23上,该摆角连动板271下部形成有一滑孔2711,在所述显示屏升降支架23侧边上设置有插入滑孔2711内的一滑轴231;同时,在该摆角连动板271下部凸设有朝向摆动顶出件16一侧的一凸出部2712。同时,在所述显示屏升降支架23端部向上设置于一连接块232,所述摆角连动板271上部通过一螺栓273与连接块232转动连接。

当摆角连动板271上升至摆动顶出件16正侧边时,摆动顶出件16与摆角连动板271的凸出部2712接触,并由摆动顶出件16向外推动凸出部2712,则以摆角连动板271上部的螺栓273为中心点,摆角连动板271上的滑孔2711沿着滑轴231滑动,由此摆动一定的角度。通过由滑孔2711与滑轴231相结合,为摆角连动板271的摆动路径与角度作限定,从而提高摆角连动板271摆动时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不会出现乱摆动现象。

具体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72一端连接于摆角连动板271上部,另一端连接于显示屏升降支架23侧边下部。在摆角连动板271以上部的螺栓273为中心点摆动的过程中,摆角连动板271上部带动显示屏3做相应角度的摆动,则第一复位弹簧272被拉伸,发生相应的形变,在促使摆动动作发生的作用力消失后,由第一复位弹簧272提供恢复作用力来复位。

具体的,所述摆动顶出件16主要由设置于机箱1内壁上的一轴承座161、及转动设置于轴承座161上的至少一轴承162组成。在摆角连动板271上升到其下部的凸出部2712与轴承162下边缘接触时,摆角连动板271继续上升,凸出部2712与轴承162发生相对作用力,由凸出部2712带动轴承162发生转动,直到摆角连动板271上升至凸出部2712正侧边,在此过程中,轴承162向外推动凸出部2712使摆角连动板271发生转动。因此,由可转动的轴承162发生转动为摆角连动板271上升到位提供辅助作用,防止在凸出部2712与轴承162刚接触时,受到的阻力过大,影响摆角连动板271继续上升到位。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在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一话筒升降定位机构56,该话筒升降定位机构56包括设置于机箱1内壁上的一升降滑板561、设置于升降滑板561上端的一话筒定位架562、及连接于升降滑板561下端与机箱1内壁之间的一第二复位弹簧563,其中,在该话筒定位架562上形成有供话筒6穿过的一话筒穿孔5621,在该升降滑板561下端设置有位于话筒升降支架52正下方的一推动连块5611。

同时,在所述话筒定位架562的话筒穿孔5621上设置有与话筒伸出口12相匹配的一胶塞564。胶塞564具有一定的弹性与柔软性,对话筒6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在话筒6上升到位后,胶塞564与话筒伸出口12相匹配,将话筒伸出口12封住,达到机箱1内部粉尘防水的作用。

在话筒升降支架52带动话筒6做升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话筒6限位于话筒穿孔5621中,不会出现乱摆动的现象,使得话筒6能够平稳的上升与下降。

具体的,在话筒升降支架52带动话筒6下降的过程中,话筒升降支架52同步向下推动升降滑板561下端的推动连块5611,使得升降滑板561带动话筒定位架562同步下移,第二复位弹簧563被拉伸发生形变;而当话筒升降支架52带动话筒6上升的过程中,话筒升降支架52释放对升降滑板561的作用力,则在第二复位弹簧56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升降滑板561带动话筒定位架562复位上移,即具有自动回位功能;则不管是在话筒升降支架52带动话筒6上升还是下降的过程中,均由话筒升降定位机构56的话筒定位架562对话筒6进行定位,防止话筒6出现乱摆动现象,提高话筒6上升与下降的稳定性与精确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如图10所示,在所述显示屏翻盖10相对的两侧边下部分别凸设有一条形台阶101,该条形台阶101沿显示屏翻盖10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显示屏伸出口11相对的两内侧边上分别形成有与条形台阶101相匹配的一条形卡位111。由显示屏翻盖10上的条形台阶101与显示屏伸出口11上的条形卡位111相匹配设置,在显示屏3收回机箱1内之后,显示屏翻盖10能够紧密的卡在显示屏伸出口11中,如图2所示,达到有效密封、防尘防水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多功能一体机,对于其内部的显示屏3、话筒6、显示屏升降驱动电机24、话筒升降驱动电机53等结构部件,均可以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