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742发布日期:2019-10-19 02:4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透明的绝对定位系统,其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设置在显示屏的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后,将检测到的触摸信息发送给触摸屏控制器,通过触摸屏控制器可以将检测的触摸信息转化为触点坐标,进而确定用户触摸的位置坐标。触摸屏可以大大提高人机交互的体验感,目前电容式触摸屏已经广泛应用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上。其中,具有窄边框的触摸屏由于具有极佳的用户体验,同时极大的提升了整机的美感,因此,具有窄边框设计的触摸屏逐渐流行,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然而,由于触摸屏边框变窄后相应带来一些误触摸问题,例如手机触摸屏显示触摸区域离机壳的边缘距离(目前此区域的宽度在0.8mm到1.8mm的方案很多)很近,容易被手掌触碰到,因此用户将手机握在手上看信息时,由于手掌的虎口靠近手机边缘,用户的手掌通常会覆盖一部分的触摸感应区域,其容易引发误报点,被错误的识别为边缘点击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触摸屏容易引发边缘误报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触摸屏,其在触摸屏的边缘设置边缘感应电极,通过分析边缘感应电极的接触面积可以判断是否为手掌接触,进而可以识别并减少边缘误报情况的发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屏,其包括触摸屏控制器、触摸感应区以及设置在所述触摸感应区的横向两侧的布线区;其中,所述触摸感应区设有沿所述触摸屏的横向布置的第一电极以及沿所述触摸屏的纵向布置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第一引线引出以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第二引线引出以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连接,所述触摸屏控制器用于对所述触摸感应区内的触摸坐标进行分析;所述第一引线布置在所述布线区内,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边缘感应电极,所述边缘感应电极沿所述触摸屏的纵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布线区内,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两端通过边缘通道引线引出以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触摸屏控制器用于对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感应量进行分析,当所述感应量大于一定阈值时,所述触摸屏控制器禁止所述触摸坐标的上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宽度为0.35mm-1.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为驱动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分别设置在不共面的两个平行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线区内布置有地线,所述边缘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地线的内侧或嵌入所述地线之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屏,其包括触摸感应区以及布线区,其中在布线区设置有一条沿触摸屏的纵向延伸的边缘感应电极,边缘感应电极通过边缘通道引线与触摸屏控制器连接,进而,通过触摸屏控制器计算出边缘不同面积大小触碰对象的电容感应量差异,即用户手指或手掌触摸边缘感应电极时的面积差异会产生不同感应量,当分析得到的感应量大于一定阈值时,触摸屏控制器可以禁止触摸坐标的上报,进而可以减少边缘误报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触摸屏的触摸情况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结构及感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于窄边框设计方案的流行,导致触摸屏的显示触摸区域与机壳(如手机机壳)边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当用户将手机握在手上看信息时,手掌的虎口靠近手机边缘,会覆盖一部分的触摸屏,容易引发误报点,被错误的识别为边缘点击操作。

以一个显示区域为6寸的手机为例,其长方向需要24个通道左右(即沿手机屏幕的横向布置的横向电极),参照图1所示(图中所示仅为触摸屏的部分区域),则手机单边出线需要的空间计算为:0.2mm*12=0.24mm,再加上离边的安全距离等相应间距,手机的侧边需要宽度W为2.53mm的空间来实现横向电极的信号引出。因此,这个2.53mm宽的区域属于无触摸的感应盲区。

参照图2所示(图中所示仅为触摸屏的部分区域),当用户手指和手掌在屏幕的边缘触摸时,手指和手掌跟触摸屏的触摸感应区的感应图案之间形成的交互面积A和交互面积B是一样的,这样导致感应量非常接近,从常规的计算角度很难区分是用户的手指还是手掌触摸行为,如果是手指,需要正常上报坐标,如果是手掌要进行禁止上报坐标。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的区分是否是手掌触摸行为,因此存在误报的情况。

基于此,参照图3所示(图中所示仅为触摸屏的部分区域),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100,其包括触摸屏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触摸感应区1以及设置在触摸感应区的横向两侧的布线区2。

其中,触摸感应区1内沿触摸屏100的横向布置的第一电极(图中未示出)以及沿触摸屏100的纵向布置的第二电极(图中未标示),第一电极通过第一引线引出(图中未示出)以与触摸屏控制器连接,第二电极通过第二引线(图中未标示)引出以与触摸屏控制器连接,触摸屏控制器用于对触摸感应区内的触摸坐标进行分析。第一引线布置在布线区2内,第二电极还包括边缘感应电极3,边缘感应电极3沿触摸屏的纵向延伸并设置在布线区2内,边缘感应电极3的两端通过边缘通道引线(图中未示出)引出以与触摸屏控制器连接,触摸屏控制器用于对边缘感应电极3的感应量进行分析,当感应量大于一定阈值时,触摸屏控制器禁止触摸坐标的上报。

即,此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包括触摸感应区1以及布线区2,触摸感应区1内设有感应图案,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当用户用手指触摸触摸感应区1时,触摸屏的电容发生变化,通过触摸屏控制器可以分析出具体的触摸位置,进而得出触摸坐标。其中,在布线区2设置有一条沿触摸屏的纵向延伸的边缘感应电极3,边缘感应电极3通过边缘通道引线与触摸屏控制器连接,进而,通过触摸屏控制器可以分析出边缘感应电极的感应量,当分析得到的感应量大于一定阈值时,触摸屏控制器可以禁止边缘触摸坐标的上报,进而可以减少边缘误报情况的发生。

例如,参照图3所示,根据图中手指触摸和手掌触摸的重叠区域显示,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手掌与该边缘感应电极的接触面积远大于手指与该边缘感应电极的接触面积。因此,根据自容的原理,接触面积越大,感应的灵敏度越高,检测到的感应量越大,进而,根据感应量的大小,可以设置一条分界线来区分手掌触摸的行为。例如,在图3中所示的情况下,手指的接触面积产生的感应量是100,手掌的感应面积产生的感应量是300,则可以以中心为基准,即设定阈值为200,当分析得到的感应量大于200时,可以判定为手掌接触,此时可以禁止手掌触摸到的感应区域进行坐标上报,当分析得到的感应量小于200时,可以判定为手指的点击行为,可以进行坐标上报。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检测系统,其感应量的计算方法不同,因此,具体的分界线,即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屏幕尺寸、边框大小、边缘感应电极的尺寸、触摸屏的扫描算法等因素)进行调整设置,上述的阈值200仅作为举例说明。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触摸屏控制器可以采用各种常用的结构和方法分析边缘感应电极的感应量,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边缘感应电极的宽度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根据屏幕的尺寸、边框大小等因素进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边缘感应电极的宽度为0.35mm-1.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适应于自容式触摸屏,也可以适应于互容式触摸屏,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同样的,触摸屏控制器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常用的方法或原理对触摸感应区的触摸坐标进行分析,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为驱动电极,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即,在此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为互容式电容屏,其触摸感应区的底层设有沿触摸屏横向延伸、纵向排列的驱动电极,在驱动电极上方设有沿触摸屏纵向延伸、横向排列的感应电极。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互容式电容屏的坐标分析原理及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适应于单层电容屏,也可以适应于双层电容屏。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分别设置在不共面的两个平行面上。即,此实施例提供的是双层触摸屏,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设置在不同的面上。双层触摸屏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依据驱动感应单元对应原则贴合在一起。即,此实施例提供的是单层触摸屏,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设置在同一基板或基膜上,单层触摸屏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沿触摸屏的横向布置,第一引线从第一电极的一端引出后沿触摸屏的纵向走线以与触摸屏控制器,第一引线布置在布线区内,进一步的,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布线区内布置有地线4,以排除杂讯的干扰。

可以理解的是,边缘感应电极可以设置在布线区内的各个位置,其可以根据具体的灵敏度要求进行设置。优选的,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边缘感应电极设置在地线4的内侧或嵌入所述地线之中。即,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感应电极设置在地线以内。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地线4可以分开成两条,边缘感应电极设置在两条地线之间,即边缘感应电极覆盖在两条地线的间隙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