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2030发布日期:2020-04-17 17:1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随着5g的即将商用,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从而对无线通信系统关键部件之一的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毫米波拥有较快的传输速度,用于电子设备的毫米波的天线受到高度的青睐。目前主流的屏上天线方案是在屏幕堆叠内额外增加一层天线层,而毫米波的天线通常设置于电子设备屏幕的触控层上方,会遮盖住设置于屏幕的触控层,从而降低屏幕的触控灵敏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屏上天线阵列通常设置于电子设备屏幕的触控层上方,会遮盖住设置于屏幕的触控层,从而降低屏幕的触控灵敏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触控区域及触控盲区;

所述触控区域设有触控传感器,所述触控盲区设有天线阵列,且所述触控传感器与所述天线阵列绝缘设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触控区域及触控盲区;所述触控区域设有触控传感器,所述触控盲区设有天线阵列,且所述触控传感器与所述天线阵列绝缘设置。这样,所述天线阵列没有覆盖于所述触控传感器之上,且所述天线阵列位于触控盲区,相对于将天线阵列设置于触控传感器之上而言,能够提高屏幕的触控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显示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基板1,第一基板1上设有触控区域2及触控盲区3;

如图2及图3所示,触控区域2设有触控传感器4,触控盲区3设有天线阵列5,且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绝缘设置。

其中,电子设备显示屏可以包括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叠层结构可以包括:屏幕盖板、粘结层、偏光片、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泡棉,屏幕盖板、粘结层、偏光片、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泡棉依次层叠设置。显示屏可以为水滴屏,或者可以为挖孔屏等各种形式的屏幕。第一基板1可以为玻璃基板,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透明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触控盲区3可以为用户基本不会进行触控操作的区域,触控盲区3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1的上端或者下端,第一基板1的上端和下端是相对于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而言,通常的,在电子设备的上端设置有前置摄像头,在电子设备的下端设置有麦克风。在触控盲区3设置在第一基板1的上端的情况下,触控盲区3可以是位于电子设备的顶端,该区域通过用于显示信号条、电池电量、耳机图标及闹钟图标等,用户很难对该区域进行精确的操作。

另外,第一基板1上触控盲区3以外的区域可以为触控区域2,触控区域2上设置有触控传感器4,如图3所示,触控传感器4可以为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导电玻璃19,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触控传感器以实现触控功能。以触控传感器4为ito导电玻璃19为例,如图3所示,可以用蚀刻线20将触控区域2内的ito分隔成横向区块和纵向区块,横向区块之间可以设置有绝缘区域,可以用跳线将横向区块串联起来,并且将横向区块和纵向区块串联起来,实现触控区域2的触控功能。

应理解,触控盲区3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阵列5可以设置在宽度为1mm以内的区域内。天线阵列5接收和发送波束的频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阵列5接收和发送的频率可以为60g。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波长,上述天线阵列5可以称之为毫米波天线阵列。天线阵列5可以包括贴片天线单元,或者,天线阵列5可以包括八木天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天线阵列5的具体表现形式不进行限定。

另外,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绝缘设置,可以是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之间具有隔离区域,该隔离区域不导电。以触控传感器4为ito导电玻璃19为例,触控区域2和触控盲区3可以覆盖第一基板1的表面,ito图案设置于整个触控区域,在触控盲区3蚀刻贴片天线阵列,蚀刻有贴片天线阵列的区域可以为天线阵列区域,割裂天线阵列区域与触控区域2的连接,使得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绝缘设置。在触控盲区3蚀刻贴片天线阵列,不用单独设置天线模组,有效节省了空间。如图3所示,天线阵列区域内的天线阵列5及馈线12可以为ito导电材料,天线阵列区域内天线阵列5及馈线12以外的区域可以为中空,或者,可以不包含导电材料,进一步使得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绝缘设置。

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p4播放器、数码相机、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中的至少一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基板1,第一基板1上设有触控区域2及触控盲区3;触控区域2设有触控传感器4,触控盲区3设有天线阵列5,且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绝缘设置。这样,天线阵列5没有覆盖于触控传感器4之上,且天线阵列5位于触控盲区3,相对于将天线阵列5设置于触控传感器4之上而言,能够提高屏幕的触控灵敏度。

可选的,如图4所示,触控盲区3为两个,且两个触控盲区位于第一基板1的两相对端。

其中,两个触控盲区可以为第一触控盲区和第二触控盲区,第一触控盲区可以位于第一基板1的上端,第二触控盲区可以位于第一基板1的下端。两个触控盲区的结构可以一致,只是位置不同。第一触控盲区内可以设置有第一天线阵列,第二触控盲区内可以设置有第二天线阵列。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屏幕可以具备两种使用状态,横屏使用状态和竖屏使用状态。相对于操作者而言,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处于竖屏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触控盲区可以位于屏幕的上端,第二触控盲区可以位于屏幕的下端。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处于横屏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触控盲区可以位于屏幕的左端,第二触控盲区可以位于屏幕的右端。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处于横屏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第一天线阵列或者第二天线阵列中的一者被使用者遮挡的情况,在第一天线阵列或者第二天线阵列中的任一者被遮挡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切换使用没有被遮挡的天线阵列。

该实施方式中,触控盲区3为两个,且两个触控盲区位于第一基板1的两相对端。这样,可以实现切换使用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使得天线阵列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并且提升了天线阵列的空间覆盖范围,提高了无线通信的质量。

可选的,如图5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6,柔性电路板6上设有热压位,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均通过热压位与柔性电路板6电连接。

其中,热压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点,热压位可以为触控热压位。柔性电路板6可以与第一基板1贴合,基于该热压位可以实现天线阵列5与柔性电路板6的电连接,天线阵列5可以通过连接线连接到热压位,经过热压后通过柔性电路板6引出。柔性电路板6可以包括至少两层,在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均通过同一个连接点与柔性电路板6连接的情况下,触控传感器4的连接线与天线阵列5的连接线可以位于柔性电路的不同层。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点与柔性电路板6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均通过热压位与柔性电路板6电连接,相对于触控传感器4与天线阵列5分别通过不同的柔性电路板6连接,可以有效节省空间,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可选的,如图5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射频集成电路7,射频集成电路7设置在柔性电路板6上,且通过柔性电路板6与天线阵列5电连接。

其中,在触控盲区3为两个,且两个触控盲区位于第一基板1的两相对端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每个触控盲区内的天线阵列5均与一个射频集成电路7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在柔性电路板6上可以设置导电线路,第一射频集成电路7可以通过导电线路与柔性电路板6连接。将射频集成电路7设置在柔性电路板6上,可以有效节省空间,进一步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可选的,如图5所示,柔性电路板6上设有连接器8,射频集成电路7通过连接器8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电连接。

其中,连接器8可以为板对板(boardtoboard,btb)连接器8。如图5所示,柔性电路板6上还可以设有屏幕驱动芯片9和触控检测芯片10,屏幕驱动芯片9和触控检测芯片10可以通过连接器8与主板连接;或者,如图7所示,屏幕驱动芯片9和触控检测芯片10还可以设置于其他的柔性电路板上。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连接器8实现柔性电路板6与主板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可以保证柔性电路板6和主板的独立性,同时可以方便拆装。

可选的,如图5所示,柔性电路板6上还设有屏幕驱动芯片9和触控检测芯片10,屏幕驱动芯片9和触控检测芯片10通过连接器8与主板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屏幕驱动芯片9可以为显示屏的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显示屏显示,触控检测芯片10可以与触控传感器4电连接,用于检测触控传感器4被触控的信息。将屏幕驱动芯片9和触控检测芯片10设置在柔性电路板6上,可以与射频集成电路7共用连接器8实现与主板之间的连接,因此可以有效节省空间,进一步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可选的,如图3所示,天线阵列5包括至少两个贴片天线单元11,第一基板1上对应每一贴片天线单元11设有馈线12,馈线12的一端与对应的贴片天线单元11电连接,馈线12的另一端与柔性电路板6电连接。

其中,贴片天线单元11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或者可以为六个,等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贴片天线单元11的数量为四个。贴片天线单元11可以采用ito导电材料制作,馈线12也可以为ito导电材料制作。可以采用蚀刻线的方法制作微带线(microstripline)或者接地共面波导(groundcoplanarwaveguide,gcpw)来给天线馈电,馈线12可以进行阻抗控制,且馈线12的长度可以设计较短以减少路径损耗。可以在馈线12的下方铺设绝缘层,以防止馈线12与其他信号线接触导致短路。馈线12的一端与对应的贴片天线单元11电连接,馈线12的另一端可以与对应的馈线链接区域13电连接,馈线链接区域13可以与柔性电路板6电连接。馈线链接区域13可以与柔性电路板6的热压位通过热连接的工艺实现电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技术,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可选的,如图8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屏幕盖板14、粘结层15、偏光片16、第二基板17和泡棉18,屏幕盖板14、粘结层15、偏光片16、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17和泡棉18依次层叠设置。

其中,屏幕盖板14的材质可以为玻璃,粘结层15可以采用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clearresin,ocr),或者可以采用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oca)。第一基板1可以为玻璃基板,第二基板17可以为玻璃基板。

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板1上设置天线阵列5,屏幕盖板14、粘结层15、偏光片16、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17和泡棉18依次层叠设置,不需要在显示屏的层叠结构中重新插入一层天线层,没有增加层叠结构的复杂度,同时不会增加成本。

可选的,天线阵列5为毫米波天线阵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

由于电子设备的其他结构是现有技术,显示模组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详细说明,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具体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