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6459发布日期:2020-10-02 08:4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其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托盘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拆装方便的电子装置及其托盘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服务器装置,一般包括硬盘、硬盘背板、转接板、电源供应器、主板等等元件。基于服务器内紧密的配置空间,元件之间往往通过缆线相互耦接。因此,公知的服务器装置的组装步骤繁琐,且维修过程也相当麻烦。此外,缆线也会阻挡服务器装置内的气流,降低服务器装置的散热能力。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托盘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结构,适于连接一机壳,包括一托盘本体、一滑块以及一把手。托盘本体包括一托盘本体凸柱。滑块包括一滑块凸柱。把手枢接托盘本体以及滑块,其中,当把手位于一第一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相对滑块凸柱处于一第一托盘凸柱位置,当把手位于一第二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相对滑块凸柱处于一第二托盘凸柱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以及一托盘结构。机壳包括一机壳导槽,机壳导槽包括一第一段部以及一第二段部,第一段部垂直于第二段部。托盘结构包括一托盘本体、一滑块以及一把手。托盘本体包括一托盘本体凸柱。滑块包括一滑块凸柱。把手枢接托盘本体以及滑块,其中,当把手位于一第一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相对滑块凸柱处于一第一托盘凸柱位置,当把手位于一第二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相对滑块凸柱处于一第二托盘凸柱位置;其中,当把手位于第一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以及滑块凸柱适于同时插入第一段部,当把手从第一把手方位旋转至第二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沿第二段部滑动至第二托盘凸柱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一第一转接模块、一硬盘背板模块以及多个硬盘。第一转接模块设于机壳之中,其中,第一转接模块包括一第一托盘结构以及一第一转接板,第一转接板设于第一托盘结构,第一托盘结构适于带动第一转接板沿一第一方向滑动。硬盘背板模块设于机壳之中,第一托盘结构适于带动第一转接板沿第一方向以连接硬盘背板模块。硬盘连接硬盘背板模块。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由于转接模块、硬盘背板模块、电源连接板模块主机模块之间,均以直接插拔的方式耦接,因此省略了公知的缆线。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整体拆装步骤简化,可靠度提升,且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的组合图。

图3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把手位于第一把手方位。

图3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把手位于第二把手方位。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5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结合机壳的情形示意图,其中,把手位于第一把手方位。

图5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结合机壳的情形示意图,其中,把手位于第二把手方位。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本体的示意图。

图7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7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主要元件分解图。

图8a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的示意图。

图8b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的示意图。

图8c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以及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的组合情形示意图。

图9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设计的示意图。

图9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单元的示意图。

图9c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件的示意图。

图9d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件解除锁定的情形。

图10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组合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托盘结构(第一托盘结构)

11托盘本体

111托盘本体凸柱

112托盘本体导柱

118托盘本体导槽

119托盘本体开槽

12滑块

121滑块凸柱

122滑块导槽

123滑块凸柱

129枢接孔

13把手(第一转接模块把手)

131第一枢接部

132第二枢接部

133握持部

134连接臂

134a第一连接臂表面

134b第二连接臂表面

2机壳

21机壳导槽

211第一段部

212第二段部

28机壳导柱

3第一转接板

31第一转接板连接端口

4背板

40硬盘背板模块

41背板连接端口

5锁定单元

51锁定件

511推顶部

512锁定部

52弹簧

e电子装置

c1第一转接模块

c2第二转接模块

c21第二转接板

c22第二转接模块把手

t1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

t11第一电源连接板

t12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

t19第二托盘结构

t2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

t21第二电源连接板

t22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

m1第一主机模块

m2第二主机模块

p1第一电源模块

p2第二电源模块

f风扇模块

h硬盘

y第一方向

z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的分解图。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的组合图。搭配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结构1,适于连接一机壳。托盘结构1包括一托盘本体11、滑块12以及一把手13。托盘本体11包括一托盘本体凸柱111,滑块12包括一滑块凸柱121,把手13枢接托盘本体11以及滑块12。

图3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把手位于第一把手方位。图3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把手位于第二把手方位。搭配参照图3a以及图3b,当把手13位于一第一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111相对滑块凸柱121处于一第一托盘凸柱位置(图3a)。当把手13位于一第二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111相对滑块凸柱121处于一第二托盘凸柱位置(图3b)。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机壳2包括一机壳导槽21,机壳导槽21包括一第一段部211以及一第二段部212,第一段部211垂直于第二段部212。

图5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结合机壳的情形示意图,其中,把手位于第一把手方位。图5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结构结合机壳的情形示意图,其中,把手位于第二把手方位。在图5a以及图5b中,部分被遮蔽的部分以局部剖面以及虚线表示。搭配参照图5a以及图5b,当把手13位于第一把手方位时,托盘结构1的托盘本体凸柱111以及滑块凸柱121适于同时插入机壳2的第一段部211,此时,托盘本体凸柱111相对滑块凸柱121处于第一托盘凸柱位置(图5a)。当把手13从第一把手方位旋转至第二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111沿机壳2的第二段部212滑动至第二托盘凸柱位置(图5b)。换言之,当把手13位于第一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111以及滑块凸柱121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当把手13位于第二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凸柱111以及滑块凸柱121不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3包括一第一枢接部131以及一第二枢接部132,第一枢接部131枢接滑块12的一枢接孔129,第二枢接部132枢接托盘本体11的一托盘本体开槽119。

搭配参照图1、图5a以及图5b,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3包括一握持段133以及二连接臂134,第一枢接部131以及第二枢接部132设于连接臂134,滑块12夹设于连接臂134与机壳2之间,连接臂134夹设于滑块12与托盘本体11之间。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连接臂134包括一第一连接臂表面134a以及一第二连接臂表面134b,第一连接臂表面134a相反于第二连接臂表面134b,第一枢接部131凸出于第一连接臂表面134a,第二枢接部132凸出于第二连接臂表面134b。

搭配参照图3a以及图3b,在一实施例中,滑块12包括滑块导槽122,托盘本体11包括托盘本体导柱112,托盘本体导柱112插入滑块导槽122并适于沿滑块导槽122滑动,滑块导槽12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机壳2的第二段部212的延伸方向。在此实施例中,托盘本体导柱112的数量有三个,滑块导槽122的数量有三个。通过托盘本体导柱112以及滑块导槽122,滑块12可稳定的沿水平方向相对托盘本体11滑动。

搭配参照图1、图5a以及图5b,在一实施例中,托盘本体11还包括托盘本体开槽119,把手13的第二枢接部132在托盘本体开槽119中滑动,托盘本体开槽11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机壳2的第一段部211的延伸方向。

搭配参照图1、图5a以及图5b,在一实施例中,滑块12还包括滑块凸柱123,滑块凸柱123与滑块凸柱121沿垂直方向排列,换言之,滑块12的滑块凸柱123与滑块凸柱121适于同时插入机壳2的第一段部211并抵接第一段部211的内壁,以提供稳定托盘结构1的功能。

搭配参照图2、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前述的机壳2以及托盘结构1属于一电子装置(如服务器)的一部分。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一转接板3,以及一背板4,第一转接板3包括至少一第一转接板连接端口31,背板4包括至少一背板连接端口41,第一转接板3设于托盘本体11,背板4设于机壳2。搭配参照图5a以及图5b,在托盘结构1插入机壳2后,当把手13从第一把手方位旋转至第二把手方位时,托盘本体11相对机壳2从一第一托盘位置移动至一第二托盘位置,至此,托盘结构1连接至机壳2,且第一转接板连接端口31结合背板连接端口41。由图5a可看到,第一转接板连接端口31尚未结合至背板连接端口41,由图5b可看到,第一转接板连接端口31已完全结合至背板连接端口41。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盘本体的示意图。搭配参照图4、图6,在一实施例中,托盘本体11包括一托盘本体导槽118,机壳2包括一机壳导柱28。当托盘结构1连接至机壳2时,也就是托盘本体11的托盘本体凸柱111以及滑块12的滑块凸柱121插入机壳2的第一段部211时(第一托盘凸柱位置),机壳导柱28插入托盘本体导槽118中,而当托盘本体11的托盘本体凸柱111沿机壳2的第二段部212滑动至第二托盘凸柱位置时,也就是托盘本体11相对机壳2从第一托盘位置移动至第二托盘位置时,机壳导柱28于托盘本体导槽118内滑动。

图7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7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主要元件分解图。搭配参照图7a、图7b,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e,包括一机壳2、一第一转接模块c1、一硬盘背板模块40以及多个硬盘h。第一转接模块c1设于机壳2之中,其中,第一转接模块c1包括第一托盘结构1(即,前述的托盘结构1)以及第一转接板3,第一转接板3设于第一托盘结构1,第一托盘结构1适于带动第一转接板3沿一第一方向y滑动。硬盘背板模块40设于机壳2之中,第一托盘结构1适于带动第一转接板3沿第一方向y滑动以连接至硬盘背板模块40。硬盘h连接硬盘背板模块40。

图8a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的示意图。搭配参照图7a、图7b以及图8a,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e还包括一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其中,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包括一第二托盘结构t19(同前述的托盘结构)以及一第一电源连接板t11,第一电源连接板t11设于第二托盘结构t19,第二托盘结构t19适于带动第一电源连接板t11沿第一方向y滑动以连接至第一转接模块c1的第一转接板3。

搭配参照图7a、图7b,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接模块c1位于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与硬盘背板模块40之间。

搭配参照图7a、图7b,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e还包括至少一第一主机模块m1以及一第一电源模块p1,第一主机模m1适于沿第一方向y滑动以连接至第一转接模块c1的第一转接板3,第一电源模块p1适于沿第一方向y滑动以连接至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的第一电源连接板t11,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位于第一电源模块p1与第一转接模块c1之间。

搭配参照图7a、图7b,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转接模块c2以及至少一第二主机模块m2,其中,第二转接模块c2包括一第二转接板c21,第二转接模块c2重叠第一转接模块c1,第二主机模块m2重叠第一主机模块m1,第二转接模块c2的第二转接板c21沿一第二方向z连接第一转接模块c1的第一转接板3,第二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y,第二主机模块m2适于沿第一方向y滑动以连接至第二转接板c21。

图8b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的示意图。图8c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以及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的组合情形示意图。搭配参照图7a、图7b、图8b以及图8c,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以及一第二电源模块p2,其中,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重叠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第二电源模块p2重叠第一电源模块p1,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包括一第二电源连接板t21,第二电源连接板t21适于沿第一方向y滑动以连接第二转接模块c2的第二转接板c21,第二电源模块p2适于沿第一方向y滑动以连接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的第二电源连接板t21。另外,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的第二电源连接板t21沿第二方向z连接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的第一电源连接板t11。

搭配参照图7a、图7b,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e还包括一风扇模块f,其中,风扇模块f沿第二方向z连接第一转接模块c1的第一转接板3。

图9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设计的示意图。搭配参照图8c、图9a,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接模块c1包括一第一转接模块把手13,第二转接模块c2包括一第二转接模块把手c22,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包括一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包括一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22,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适于重叠覆盖至少部分的第一转接模块把手13以及第二转接模块把手c22,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并适于重叠覆盖至少部分的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22。换言之,当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未掀起前,第一转接模块把手13、第二转接模块把手c22以及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22均不会被掀起。

图9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单元的示意图(图7a中的区域ix)。图9c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件的示意图。搭配参照图9a、图9b以及图9c,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e还包括一锁定单元5,锁定单元5包括一锁定件51以及一弹簧52,弹簧52连接锁定件51以及壳体2,锁定件51包括一推顶部511以及一锁定部512。当第一电源模块连接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或,当第二电源模块连接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时,第一电源模块或第二电源模块沿第一方向y推顶锁定单元5的推顶部511,锁定单元5的锁定部512即连接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的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而进行锁定。如前所述,只要锁定件51锁定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即可确保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第一转接模块把手13、第二转接模块把手c22以及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22不会被掀起。参照图9c,当第一电源模块脱离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且,第二电源模块脱离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时,锁定单元5的锁定部512便脱离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的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而解除锁定,此时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方可以被掀起。在一实施例中,锁定件51为片状结构,因此可被第一电源模块或第二电源模块推顶进而锁定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

图10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组合图。参照图10,当电子装置e组合时,第二主机模块m2重叠第一主机模块m1,第二转接模块c2重叠第一转接模块c1,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重叠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在一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e组合时,数个硬盘h连接到硬盘背板模块40,硬盘h支持热插入。第二转接模块c2沿第二方向z连接到第一转接模块c1,风扇模块f沿第二方向z连接到第一转接模块c1,其中,风扇模块f里有多个风扇。在第一转接模块c1与第二转接模块c2组合后,将第一转接模块c1组装入机壳2,并藉由第一转接模块c1的第一托盘结构1使第一转接模块c1沿第一方向y连接至硬盘背板模块40。将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沿第二方向z连接到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与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组合后,将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组装入机壳2,并藉由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的第二托盘结构t19使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及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同时/一并沿第一方向y连接至第一转接模块c1及第二转接模块c2。此时,第一转接模块把手13、第二转接模块把手c22、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与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22会互相重叠、覆盖,即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重叠覆盖至少部分的第一转接模块把手13、第二转接模块把手c22及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22。接着,将第一电源模块p1、第二电源模块p2分别沿第一方向y连接至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第二电源连接板模块t2。此时,锁定单元5会锁定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t1的第一电源连接板模块把手t12。最后,将第一主机模块m1及第二主机模块m2分别沿第一方向y连接至第一转接模块c1及第二转接模块c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主机模块m1有两个,第二主机模块m2有两个。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由于转接模块、硬盘背板模块、电源连接板模块主机模块之间,均以直接插拔的方式耦接,因此省略了公知的缆线。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整体拆装步骤简化,可靠度提升,且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