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0545发布日期:2020-12-29 09:5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豆科研考种中,百粒重(100粒种子的重量)和单株粒数两个指标是经常和必须测定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数粒装置是必需的工具。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为光电数粒机,采用发射和接收红外线的光电传感器的技术手段,当光电传感器中红外线的发射区域构成数粒检测通道,当颗粒通过检测通道时,发射端的红外线被遮挡,相应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红外线信号的脉冲变化,从而通过的颗粒的形状、大小,进而实现精准数粒的目的。但现有技术中光电数粒机的检测失效率比较高,并且其响应速度较慢,不能满足高速、大批量的数粒需求,缺乏屏蔽能力,影响数粒的精度,并且光电数粒机的成本较高,且使用的数粒装置在数粒过程中,颗粒堆积比较多时,数粒孔内有时会存在颗粒叠加现象,造成数粒出错,严重时颗粒会堵塞数粒孔,影响生产的进行,因此数粒装置的可靠性低。

针对这一问题,cn206243616u提供了一种大豆数粒装置,但挡板与数粒板由螺栓相固定,不便调节,且弧形转杆拨动的范围较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数粒装置可靠性低的问题。

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固定架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四周边缘处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侧板,所述侧板之间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数粒板和挡板,所述数粒板上开设有落料区,所述落料区中开设有数粒孔,所述落料区外边缘处分别铰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均与连接杆铰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落料区外边缘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下表面均与所述数粒板上表面相贴,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数粒板下端,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挡板下端,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漏斗形开口并连接有滑道。

所述挡板为“田”字型框架结构,所述挡板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卡接有挡片,所述挡片外侧连接有拉环。

所述底座下端安装有振动器,所述底座上通过安装架安装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悬于所述数粒板上方。

所述底板、数粒板和挡板的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30°到70°。

所述落料区为半圆形或矩形。

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啮合小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落料区外边缘处铰接处的转轴穿过所述侧板底部并与所述小齿轮中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落料区外边缘处分别铰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均与连接杆铰接,形成连杆机构,能使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同步转动,对大豆进行拨动,使大豆填充到落料孔中,避免了颗粒堆积比较多时,落料孔内有时会存在颗粒叠加造成数粒出错的问题;

2、挡板为“田”字型框架结构,挡板内侧开设有卡槽,卡槽中卡接有挡片,挡片外侧连接有拉环,可以根据需要拉出对应个数的挡片,从而方便进行不同数量的数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落料区为半圆形时数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落料区为矩形时数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架,3、底板,4、侧板,5、数粒板,51、落料区,52、数粒孔,53、第一转动杆,54、第二转动杆,55、连接杆,6、挡板,61、卡槽,62、挡片,63、拉环,7、滑道,8、振动器,9、安装架,10、进料装置,11、电机,12、大齿轮,13、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通过固定架2安装有底板3,底板3四周边缘处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侧板4,侧板4之间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数粒板5和挡板6,数粒板5上开设有落料区51,落料区51中开设有数粒孔52,落料区51外边缘处分别铰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杆53和第二转动杆54,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均与连接杆55铰接,连接杆55与落料区51外边缘平行,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下表面均与数粒板5上表面相贴,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长度均不大于落料板宽度的一半,防止相对的两个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卡住,挡板6位于数粒板5下端,底板3位于挡板6下端,底板3上开设有漏斗形开口31并连接有滑道7。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挡板6为“田”字型框架结构,挡板6内侧开设有卡槽61,卡槽61中卡接有挡片62,挡片62外侧连接有拉环63,可以根据需要拉动拉环63,拔出对应个数的挡片62,从而方便进行不同数量的数粒。

进一步的,底座1下端安装有振动器8,底座1上通过安装架9安装有进料装置10,进料装置10悬于数粒板5上方。

进一步的,底板3、数粒板5和挡板6的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30°到70°。

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落料区51为半圆形或矩形,从而方便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对数粒板5上大豆的拨动。

进一步的,底座1上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输出轴连接有大齿轮12,大齿轮12啮合小齿轮13,第一转动杆53与落料区51外边缘处铰接处的转轴穿过侧板4底部并与小齿轮13中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进料装置10将野生大豆投入数粒板5上,启动电机11,电机11驱动大齿轮12旋转,可使两个小齿轮13旋转,从而使第一转动杆53旋转,由于落料区51外边缘处分别铰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杆53和第二转动杆54,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均与连接杆55铰接,连接杆55与落料区51外边缘平行,形成一个连杆机构,因此可带动第二转动杆54旋转,使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同步对数粒板5上的大豆进行拨动,使大豆填充到落料孔52中,避免了颗粒堆积比较多时,落料孔52内有时会存在颗粒叠加造成数粒出错的问题。数粒后,拉动拉环63,拔出所需要的个数的挡片62,大豆从底板3的漏斗形开口31中通过滑道7下落,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收集不同数量的大豆。如需加快工作,启动底座1下端的振动器8,可使得大豆更容易下落,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通过固定架(2)安装有底板(3),所述底板(3)四周边缘处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侧板(4),所述侧板(4)之间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数粒板(5)和挡板(6),所述数粒板(5)上开设有落料区(51),所述落料区(51)中开设有数粒孔(52),所述落料区(51)外边缘处分别铰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杆(53)和第二转动杆(54),所述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均与连接杆(55)铰接,所述连接杆(55)与所述落料区(51)外边缘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杆(53)、第二转动杆(54)下表面均与所述数粒板(5)上表面相贴,所述挡板(6)位于所述数粒板(5)下端,所述底板(3)位于所述挡板(6)下端,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漏斗形开口(31)并连接有滑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为“田”字型框架结构,所述挡板(6)内侧开设有卡槽(61),所述卡槽(61)中卡接有挡片(62),所述挡片(62)外侧连接有拉环(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安装有振动器(8),所述底座(1)上通过安装架(9)安装有进料装置(10),所述进料装置(10)悬于所述数粒板(5)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数粒板(5)和挡板(6)的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30°到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区(51)为半圆形或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输出轴连接有大齿轮(12),所述大齿轮(12)啮合小齿轮(13),所述第一转动杆(53)与所述落料区(51)外边缘处铰接处的转轴穿过所述侧板(4)底部并与所述小齿轮(13)中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大豆快速数粒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固定架安装有底板,底板四周边缘处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侧板,侧板间安装相互平行的数粒板和挡板,数粒板上开设落料区,落料区中开设数粒孔,落料区外边缘处分别铰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均与连接杆铰接,连接杆与落料区外边缘平行,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下表面均与数粒板上表面相贴,挡板位于数粒板下端,底板位于挡板下端,底板上开设有漏斗形开口并连接有滑道。能使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同步转动,拨动大豆使大豆填充到落料孔中,避免了颗粒堆积比较多时,落料孔内有时会存在颗粒叠加造成数粒出错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毕影东;李炜;来永才;刘建新;樊超;邸树峰;刘明;刘淼;王玲;丁国华;李佳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5.09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