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伺服主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755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元伺服主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脑主机壳体,特别是指一种多元伺服主机壳体。
电脑的普及,对人们的资讯处理有莫大的助益,由于电脑具有资料储存能力,所以,有人称电脑时代为最新一次的“产业革命”。
也因为资讯处理的日益复杂,因此,在一些营业场合,如银行、学校、连锁店、旅馆…等,其所需的电脑记忆与储存容量相当大,实非目前个人电脑所可胜任。且加上还需设置备份的电脑,以防止电脑资料因病毒或错误操作所造成的死机或资料损失,故其所需的电脑的规模更为加大;另由于电脑可扩充功能,故有多组连线的情形,所以在上述营业场合的电脑主机功能更形重要,以适应多组在线电脑连线所带来的便捷。
而习知的电脑连线,是由多部完整的电脑予以在线相连,其缺点在于体积大,对寸土寸金的办公或营业场所而言,实属空间浪费,因此,又有所谓电脑工作站的兴起,亦即将各机组容置于预设的工作站内,以便于使用时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
而目前电脑工作站的缺点在于若电脑死机时,操作则完全停摆,此举将会影响作业的进行,而欲以备份电脑来执行操作,则代价太大,所以,势必等修复后再行使用,对业务影响甚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元伺服主机壳体,具有灵活组装的结构,以提高电脑使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主机壳体,由一主壳、一中壳及一底壳组合而成。其中主壳内具有上柱,形成一上壳空间,其内分隔成若干硬盘座室,上方具有风扇并藉由罩孔散热,其中下段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中屉轨与底屉轨,中壳与底壳可于轨道上滑行定位,且中壳与底壳内具有电源供应器、硬盘机、主机板等相关元件,当一部主机发生故障或维修时,仅须将其自主壳中抽离,而另一部主机即可照常工作,还其可藉壳轮将整台伺服主机推移,从而可扩充电脑功能及有效利用空间。
为进一步揭示本案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参阅如下附图

图1为本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案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案的剖视图。
基本上,如图所示,本案的主机壳体由一主壳1,一中壳2及一底壳3组合而成。
其中,主壳1为近似长方体,上方藉一前后两侧的上柱11形成一独立的上壳12空间,该上壳12内,设若干可供置放三寸半硬盘机的硬盘座13,且其另一侧也可设置硬盘,以增加储存功能;其上方,设置若干散热风扇14,用以将热空气抽出并由罩顶的罩孔15散热;同时罩孔15也设置于主壳1后方,以便散热。
于主壳1之中、底段,其前后两侧,各设一水平中柱16及底柱17,各该中柱16及底柱17处分别具有中屉轨161及底屉轨171,目的在于供后面所说的中壳2与底壳3嵌入推移之用;最下方则为壳座18,且为使其利于移动,可于底部加置若干壳轮181以为移动;同时左、右两侧则具有左侧门(未示)及右侧门19,可左、右开启以更换零件。
中壳2为一框体,尺寸与形状对应于主壳1的上端柱11与中柱16之间的距离,可沿长中柱16的中屉轨161滑行定位,而于中壳2内的一侧,设一电源供应器21及一三寸半硬盘22(参阅图3的剖视图),其外壳的内壁,则设置若干中扩充槽23,可藉连接线连接其他周边设备,以提高处理功能。
下壳3如同中壳2,也是一壳体,其尺寸对应于中柱16与底柱17之间的距离,可于底柱17的底屉轨171内滑行并嵌合定位其中,在其内部一侧设置一电源供应器31,且其另侧的侧壁,则设置若干主机板(Mother Board)32(如图3所示),可与其他附加卡(如加IC卡、扩充卡…)嵌合,以增加操作功能;另外,其外壳内壁也设置若干下扩充槽33,以便连线作业。
所以,本案于实际实施时,可将中壳2及底壳3先自主壳1抽离,并分别置放电源供应器21,31,且嵌插主机板32附加卡等,再予以分别沿中屉轨161及底屉轨171滑行推入主壳1内定位,并予以螺丝锁固,即成一伺服主机;也可以不设置中柱16及中屉轨161,以容置大型屉式壳体(如将中壳2底壳3合并为一),故可适应较大型的主机板。
当有一部主机发生故障或欲维修时,只须将该壳体(如中壳2或底壳3)自主壳1中抽离,即可进行修理或替换,此时,另一壳体仍有执行能力,故可将其影响降低。
由于主壳1下方装有壳轮181,故可适应设置空间而方便地移动整个伺服主机系统。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使伺服主机系统更加灵活与便捷,有助于电脑功能的扩展,并可有效地利用办公室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元伺服主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壳,近似长方体,上方藉一前后两侧上柱形成一上壳空间,其内分隔成若干硬盘座室,上方装设若干散热风扇,并藉罩孔散热;其下方之中、底段前后两侧,各设一水平中柱及底柱,且分别设置有中屉轨与底屉轨;下方的壳座设置若干壳轮,主壳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左侧门及一右侧门;一中壳,是一框体,尺寸对应于上柱与中柱之间的距离,其内可嵌置一电源供应器及一硬盘机,侧方外壳内壁则设置若干中扩充槽;一底壳,也是一框体,尺寸对应于中框与底柱之间的距离,其内可嵌置一电源供应器,其侧壁则可设置主机板,使之可与附加卡嵌合,且侧方外壳内壁设若干下扩充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伺服主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中柱与中屉轨是可拆卸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伺服主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罩孔可设置于主机壳后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多元伺服主机壳体,由主壳,中壳及底壳构成。主壳内具有上柱,形成一上壳空间,其内分隔成若干硬盘座室,其中下段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中屉轨与底屉轨,中壳与底壳可于轨道上滑行,且中壳与底壳内具有电源、硬盘机、主机板等,当一部主机发生故障或维修时,仅需将其自主壳中抽离,而另一部主机照常工作,还可藉壳轮将整台伺服主机推移,从而可扩充电脑功能及有效利用空间。
文档编号G06F15/76GK2165478SQ93221998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日
发明者杨道源 申请人:杨道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