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4295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这些电子设备例如是台式个人计算机,文字处理机等等。


图1是传统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对铰接件之一的截面视图,它在日本1992年公布的237315号未审查的专利中已经公开了。这个信息处理机的一对铰接件使一个具有液晶显示器(LCD)的盖可旋转地支持在主机外壳上,外壳上有键盘/CPU等等。
在图1中,衬套2是由一种具有较大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的,衬套装在中心轴1上,轴1支持着盖(未示出),它相当结实足以承受施加在它上面的转矩。并且,衬套2是由一个圆柱形的外壳3盖住的。旋转支架4是和盖一起形成的,在其一端具有一个铰接件接收孔5。外壳3被收纳在铰接件接收孔5中。一个在中心轴1的顶端上形成的平的部分1a通过铰接金属8的孔9被插入并被支持,铰接件8通过螺丝7而被固定到主机外壳6上面。肋条10形成在主机外壳6上,支持旋转支架4。
在本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操作者可以围绕铰接件而开,闭盖子,从而当他观看安排在盖子中的液晶显示器的屏的时候可随意调正盖子的角取向。
上述传统铰接件结构的第一个缺点是,为了防止用于固定衬套2的铰接金属8变形,铰接金属8必需有足够大的尺寸和厚度才满足其刚性需求。因此,问题在于难于使该信息处理器缩小,变薄,变轻以利于便携。
上述传统铰接结构的第二个缺点是,铰接金属8和螺丝7必须能防止衬套2旋转和用于固定衬套2。因此,部件的成本,例如铰接金属8和螺丝7的成本,和组装这些部件的成本就增加,也即制造成本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它可以使电子设备变小,变薄和变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铰接件结构,该结构能使电子设备的制造成本降低。
按照本发明,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可以按希望角旋转地支持电子设备的盖,它包括一个衬套,衬套包括一个第一旋转部分和一个可旋转地与第一旋转部分连接的第二旋转部分,从而通过一个予定的转矩而保持盖子在上述希望的角度上,第一铰接件部分安排在电子设备的机身的一端上,用于装配第一旋转部分和第二旋转部分之一,第二铰接件部分安排在盖子的一端上,用于装配第一和第二旋转部分的剩下的那一个。
图1是传统的信息处理机的铰接结构的一个局部截面的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个透视图,其中电子设备具有一个打开的盖;图3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图2A-A线截取的截面视图。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铰接件。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透视图,其中设备的盖子是打开的,图3是该电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图2的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在图2中,电子设备11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显示部分12的主机身13,例如是一个液晶显示器(LCD)和一个盖子,它通过铰接件14连到主机身13的一端,它能够围绕作为支轴的铰接件14转动。
如图3所示,盖子15包括一个上部外壳15a和一个下部外壳15b,它们一个安排在另一个上,盖子与电子设备的主机身连接。并且,在盖子15内部安排了一个印刷线路板,它上面装有各种不同的部件(在图3中,这种印刷线路板和部件的电连接结构被省略了)。
一个铰接部分14a(第一铰接部分)和主机身13的上表面的一端整体形成一个铰接件部分14,它包括一个圆柱形凸形元件21,如图3左边所示,和一个圆柱形中凹元件22,如图3右边所示。并且,在凸形元件21和凹形元件22之间安排了一个圆柱形元件23,当第二铰接部分14b和14c(将在后面描述)被固定到第一铰接部分14a上的时候作为隔离件。凸形元件21在其内端表面的中心有一个凸起21a,凹部元件22有一个凹部22a其内端表面的中心,凹部22a在其底部上有一个糟22b。
另一方面,铰接部分(一个第二铰接部分)14b和下部外壳15b的一端整体形成铰接部分14,它包括一个半圆柱凹元件31,在图3左边所示,一个圆柱形元件32,在右边所示。凹元件31有一个孔31a,它与凸元件21的凸部21a相配。圆柱件32包括一个内部半圆柱部分和一个等长的外圆柱部分,外圆柱部分有一个孔32b,沿它的轴线有槽32c和32d。
并且,铰接部分(第二铰接部分)14c和上部外壳15a的一端整体形成铰接部分14,它包括一个半圆柱形的凸元件41,如图3左边所示,和一个半圆形凹部42,如图3右边所示。在凹元件41的中心部,有一个螺纹孔41a,在凹元件42的外边,有一个盘状支持板42a。而且,凹元件41和凹元件31通过螺丝43固定在一起。
衬套51包括一个第一旋转部分52和一个第二旋转部分53,它与第一旋转部分旋转连接,根据予定的转矩保持予定的角。第一旋转部分52的端表面之一上有一个中心轴52a,在其另一端表面上是一个很宽的凸出部52b。而且,在第二旋转部分53的圆柱体部分中有一个凹部54与中心轴52a相配,在第二旋转部分53的外圆周表面上有一对对称的凸部。
在上述铰接结构中,设备的主体13的凸元件的凸部分21a就被安排在凹元件31的孔31a中,使圆柱体部件32的右侧孔32b和凹元件22的圆形入口相重合,在这种情况下,衬套51被压配到左边形成的孔中。这时,凸部53a和53b分别与糟32c和32d重合,从而形成凸部53a和53b的衬套51的第二旋转部分53保持与下部外壳15b相配而不旋转,这时,衬套51的第一旋转部分52被牢固地固定到设备的主体13上。
在上述工艺过程以后,使下部外壳15b的凹部元件31与设备主体的凸元件21相配合,然后,上部外壳15a和下部外壳15b通过螺丝43或一个速动装配结构连接在一起(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有支持板42a,衬夺51不会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它就被安排在其予定的位置上。
另外,当第二旋转部分53关于第一旋转部分52的轴52a旋转的时候,第二旋转部分53的凹部54就与轴52a摩擦接触。因此,第二旋转部分53按照予定的转矩关于第一旋转部分52可以旋转到一个希望的角度位置。
并且,因为衬套51凸部52b被固定到凸元件22的糟22b上,第一旋转部分52就被固定到设备的主体13上。同时,衬套51的凸部53a和53b分别被固定到圆柱体部件32的槽32c和32d上,第二旋转部分53被固定到盖15上,同时,也就通过支持板42a防止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在图2和4中,当盖子15被打开和关闭的时候,在铰接件14中的衬套51的第二旋转部分53就由于盖15的打开和关闭而旋转,但是因为第一旋转部分52是固定到设备的主体13上的,予定的摩擦力就在第二旋转部分53和第一旋转部分52之间产生,从而盖子15便可以通过予定的力打开和关闭,保持在希望的角度位置上,结果就为操作者管理设备提供了方便。
本发明有下面的效果。
1.至今使用的铰接金属和螺丝不再需要了。因此,可以使相应的电子设备变小,变薄,变轻。而且,因为部件的成本,例如接金属和螺丝以及部件的组装成本节省了,用于固定衬套的制造成本也可以减少,因此,能够提供一个低制造成本的电子产品。
2.由于衬套的第一旋转部分或第二旋转部分是被固定到第一铰接部分或第二铰接部分上的,就可能防止衬套空转。
3.由于防止衬套轴向移动的支持片是安排在第一铰接部分的凹部中或安排在第二铰接部分的孔中的,于是就能够牢固在安排衬套。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主体和盖的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它包括一个衬套,它包括一个第一旋转部分和一个与上述第一旋转部分的旋转连接的第二旋转部分,按照关于上述主体的予定转矩能够保持上述盖子在一个希望的角度。一个第一铰接部分安排在上述主体的一端,它适合装配上述第一和第二旋转部分;一个第二铰接部分安排在上述盖的一端,它适于固定上述第一和第二旋转部分,该第二旋转部分还没有通过上述第一铰接部分固定。
2.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其中,上述第一旋转部分是圆柱体,在其一个端表面上有一根同心轴,上述第二旋转部分是一个圆柱体,在其一个端表面上有一个凹部,从而上述第一旋转部分的上述轴与上述第二旋转部分的凹部相配合。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的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其中上述第一铰接部分具有一个凹部,用于固定上述第一旋转部分或上述第二旋转部分,上述第二铰接部分具有一个孔,适合于安装上述第一和第二旋转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还没有通过上述第一铰接部分被固定。
4.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3的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其中上述第一旋转部分和上述第二旋转部分与上述第一铰接部分的上述凹部连接是通过凸部啮合实现的,或通过在上述第一旋转部分上的一个槽,或上述第二旋转部分与一个槽或上述在第一铰接部分上形成的上述凸部而实现的,上述第一旋转部分和上述第二旋转部分的剩下一端与上述第二铰接部分的孔的连接是通过凸部的啮合或者在上述第一旋转部分上形成的槽或上述第二旋转部分具有上述槽或在上述第二铰接部分的孔中形成的上述凸部而实现的。
5.一种如权利要求3、4、5的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其中上述盖包括一个上外壳和下外壳的组合,它们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方,通过一个螺丝固定在一起。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例如是具有盖的文字处理机或个人计算机等的铰接结构。该接结构满足使电子设备薄,轻的要求,还能降低设备制造成本。盖子可以围绕接件相对设备的主体旋转,可以保持在一个希望的角度位置上。铰接件包括一个衬套51,一个第一铰接部分14a和第二铰接部分14b和14c。衬套51包括一个第一旋转部分52和一个第二旋转部分53,它旋转地与第一旋转部分连接。当第二旋转部分关于第一旋转部分的轴52a旋转的时候,在第二旋转部分的凹部54之间就产生一个摩擦力。第一铰接部分安排在电子设备的主体的一端用于固定第一旋转部分,而第二铰接部分安排在盖的一端用于固定第二旋转部分。
文档编号G06F1/16GK1202585SQ98115070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30日
发明者斋田佳秀, 神谷慎一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