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739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现在的生活和办公都离不开电脑。
[0003]人们一般连续使用电脑的时间会比较长,特别是用于办公,可能一开就是一整天,而电脑上的硬件也是较多,特别是主板、显卡、电源的发热量会比较大,现有技术都是采用风扇的形式进行对空气流动的加速,从而实现降温,但是一般的风扇在使用一年后基本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声响,而且降温效果也没那么好,很容易进灰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有部分采用水冷的方式对计算机的主机箱进行散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降温,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在壳体上布置多根弯曲的管子,以增加管子与散热面的接触面积,采用这种冷却方式的机箱往往会比较重,而且散热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壳体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槽、上水管、水箱、出水管、水流调节组件、冷却板和翅片组,所述上水管的下端通过设置在水槽内的水泵与水槽连通,所述上水管的上端与水箱连通,所述水箱两侧均设有出水管和水流调节组件,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水箱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流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冷却板设置在壳体内部且冷却板与壳体平行,所述壳体与冷却板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上端与水流调节组件连通,冷却腔的下端与水槽连通,所述翅片组设置在水槽与壳体之间;所述水流调节组件包括圆形水管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水管内部且水管的中轴线位于隔板所在的平面上,所述隔板一侧与水管的管壁密封连接,隔板的另一侧与水管的管壁之间设有缝隙,所述水管上位于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冷却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冷却腔的横向截面相同。
[0006]为了实现对散热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所述水箱与上水管和两个出水管之间均设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均由计算机的CPU控制。
[0007]为了方便增加冷却水和外部冷却工具,所述水箱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水箱位于壳体表面的一侧上设有能够控制水箱自动弹出或自动缩进的开关按钮。
[0008]为了使得进行热交换后的水快速降温,所述壳体的底面与水槽之间设有两块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分别设置在冷却腔的两侧,两块散热板均与壳体的底面和水槽的一侧形成U形凹槽,所述散热板为U型凹槽的底面,所述翅片组垂直固定在散热板上。
[0009]为了方便对机箱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掌握实时温度数据,从而方便控制水流速度,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水泵均与计算机的CPU连接。
[0010]本发明采用的是瀑布式的水冷方式,相比与现有的管道式水冷方式,在冷却效率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通过结构上的调整,使得热交换的速度更快;在其他一些领域也有采用瀑布式的水冷方式对部件进行冷却,但是相比与本发明的方案,相关领域的技术仅仅是利用瀑布式水冷的接触面积较大的原理进行实现的,而本发明不仅是利用其接触面积大的功能,能够提升散热效果,还能够减轻整体的重量,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管道水冷,减少了冷却水从开始冷却到完成热交换的行程距离,加快了冷却水循环的速度,使得处于热交换过程中的冷却水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计算机散热系统采用瀑布式水冷的方式进行对机箱内部的热交换,提高了计算机的散热速度,也免去了风扇的使用,降低了噪音,减少了风口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防尘作用。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计算机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计算机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壳体,2.水槽,3.上水管,4.水箱,5.出水管,6.冷却板,7.翅片组,8.水泵,9.冷却腔,10.水管,11.隔板,12.进水口,13.出水口,14.开关阀,15.开关按钮,16.温度传感器,17.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壳体I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槽2、上水管3、水箱4、出水管5、水流调节组件、冷却板6和翅片组7,所述上水管3的下端通过设置在水槽2内的水泵8与水槽2连通,所述上水管3的上端与水箱4连通,所述水箱4两侧均设有出水管5和水流调节组件,所述出水管5 —端与水箱2连通,所述出水管5的另一端与水流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冷却板6设置在壳体I内部且冷却板6与壳体I平行,所述壳体I与冷却板6之间形成冷却腔9,所述冷却腔9的上端与水流调节组件连通,冷却腔9的下端与水槽2连通,所述翅片组7设置在水槽2与壳体I之间;所述水流调节组件包括圆形水管10和隔板11,所述隔板11设置在水管10内部且水管10的中轴线位于隔板11所在的平面上,所述隔板11 一侧与水管10的管壁密封连接,隔板11的另一侧与水管10的管壁之间设有缝隙,所述水管10上位于隔板1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 12和出水口 13,所述进水口 12与进水管5连接,所述出水口 13与冷却腔9连通,所述出水口 13与冷却腔9的横向截面相同。
[0018]出水口 13与冷却腔9的横向截面相同,实际上就是流经出水口 3单位面积的水量与流经冷却腔9的单位面积的水量相等,出水口 13和冷却腔9沿水管10的轴向长度相等。
[0019]为了实现对散热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所述水箱4与上水管3和两个出水管5之间均设有开关阀14,所述开关阀14均由计算机的CPU控制。
[0020]为了方便增加冷却水和外部冷却工具,所述水箱4与壳体I滑动连接,所述水箱4位于壳体I表面的一侧上设有能够控制水箱4自动弹出或自动缩进的开关按钮15 ;事实上,这里的开关按钮15上连接有类似驱动光驱的驱动机构,用以实现水箱4的自动弹出或者自动缩进。
[0021]为了使得进行热交换后的水快速降温,所述壳体I的底面与水槽2之间设有两块散热板17,所述散热板17分别设置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