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57391阅读:来源:国知局
冷却腔9的两侧,两块散热板17均与壳体I的底面和水槽2的一侧形成U形凹槽,所述散热板17为U型凹槽的底面,所述翅片组7垂直固定在散热板17上;事实上,散热板17也是设置在壳体I与水槽2之间,而冷却腔9由上部壳体I处向下延伸,主要是用于导流和散发热量。
[0022]为了方便对机箱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掌握实时温度数据,从而方便控制水流速度,所述壳体I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6和水泵8均与计算机的CPU连接。
[0023]当计算机处于开启状态,则散热系统进行工作,水槽2内的冷却水通过水泵8经由上水管3进入到水箱4内,然后水箱4中的水位逐渐抬高,而此时,开关阀14均处于开启状态,因此,水管10内靠近水箱4的一侧的水位也逐渐升高,直到水位搞过隔板11,水从隔板11上方漫出,从而使得水进入到水管10的另外一个区域,再从出水口 13中进入到冷却腔9中,隔板11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得原本宽度较窄的水流变成与冷却腔9沿水管10轴向长度相等的水流,这样就能使得水流以最宽的宽幅进入到冷却腔9内,贴着冷却板6流入到水槽2内,同步地,冷却水与冷却板6进行热传递,从而有效地吸收冷却板6上的稳定,实现对机箱内部的降温,当冷却水流经散热板17时,由于翅片组7是与外部接触,处于室温状态,所以经过热传递后的水通过散热板17释放温度,从而将吸收来的热量通过翅片组7散发出去。
[0024]水箱4设置成推拉形式,当开关按钮15被按下时,CPU控制各开关阀15关闭从而实现截流,这里可以在水箱4内加入其他具有高效冷却性的东西,比如冰块等。
[0025]温度传感器16主要是用来监测机箱内部的温度,然后将温度数据传递至CPU,CPU根据系统预设的数值与接收到的数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水泵8的工作效率,当温度偏高时,水泵8的转速会变大,从而加快冷却水的水循环,当温度偏低时,则水泵8的转速变小,从而节省功耗,节省电能。
[0026]本发明采用的是瀑布式的水冷方式,相比与现有的管道式水冷方式,在冷却效率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通过结构上的调整,使得热交换的速度更快;在其他一些领域也有采用瀑布式的水冷方式对部件进行冷却,但是相比与本发明的方案,相关领域的技术仅仅是利用瀑布式水冷的接触面积较大的原理进行实现的,而本发明不仅是利用其接触面积大的功能,能够提升散热效果,还能够减轻整体的重量,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管道水冷,减少了冷却水从开始冷却到完成热交换的行程距离,加快了冷却水循环的速度,使得处于热交换过程中的冷却水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计算机散热系统采用瀑布式水冷的方式进行对机箱内部的热交换,提高了计算机的散热速度,也免去了风扇的使用,降低了噪音,减少了风口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防尘作用。
[0028]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包括壳体(I)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槽(2)、上水管(3)、水箱(4)、出水管(5)、水流调节组件、冷却板(6)和翅片组(7),所述上水管(3)的下端通过设置在水槽(2)内的水泵(8)与水槽(2)连通,所述上水管(3)的上端与水箱(4)连通,所述水箱(4)两侧均设有出水管(5)和水流调节组件,所述出水管(5) —端与水箱(4)连通,所述出水管(5)的另一端与水流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冷却板(6)设置在壳体(I)内部且冷却板(6)与壳体(I)平行,所述壳体(I)与冷却板(6)之间形成冷却腔(9),所述冷却腔(9)的上端与水流调节组件连通,冷却腔(9)的下端与水槽(2)连通,所述翅片组(7)设置在水槽(2)与壳体(I)之间;所述水流调节组件包括圆形水管(10)和隔板(11),所述隔板(11)设置在水管(10)内部且水管(10)的中轴线位于隔板(11)所在的平面上,所述隔板(11) 一侧与水管(10)的管壁密封连接,隔板(11)的另一侧与水管(10)的管壁之间设有缝隙,所述水管(10)上位于隔板(1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述进水口(12)与进水管(5)连接,所述出水口(13)与冷却腔(9)连通,所述出水口(13)与冷却腔(9)的横向截面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与上水管(3)和两个出水管(5)之间均设有开关阀(14),所述开关阀(14)均由计算机的CPU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与壳体(I)滑动连接,所述水箱(4)位于壳体(I)表面的一侧上设有能够控制水箱(4)自动弹出或自动缩进的开关按钮(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底面与水槽(2)之间设有两块散热板(17),所述散热板(17)分别设置在冷却腔(9)的两侧,两块散热板(17)均与壳体(I)的底面和水槽(2)的一侧形成U形凹槽,所述散热板(17)为U型凹槽的底面,所述翅片组(7)垂直固定在散热板(17)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6)和水泵(8)均与计算机的CPU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包括机箱,机箱包括壳体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水槽、上水管、水箱、出水管、水流调节组件、冷却板和翅片组,水箱两侧均设有出水管和水流调节组件,水流调节组件包括圆形水管和隔板,隔板设置在水管内部且水管的中轴线位于隔板所在的平面上,隔板一侧与水管的管壁密封连接,隔板的另一侧与水管的管壁之间设有缝隙,水管上位于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出水口与冷却腔连通。该计算机散热系统采用瀑布式水冷的方式进行对机箱内部的热交换,提高了计算机的散热速度,也免去了风扇的使用,降低了噪音,减少了风口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防尘作用。
【IPC分类】G06F1-20
【公开号】CN104571423
【申请号】CN201510031078
【发明人】周源, 余静
【申请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