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987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0078]本实施例中,更可以通过选择性地配置接地线185于触控面板100的周边以围绕外围线路区Z2,以防止外界静电引发静电放电现象而对触控面板100产生破坏。其中,接地线185的两端可以分别具有至少一分支185a,使接地线185的两端与这些分支185a可分别连接到这些接垫140。本实施例中,接地线185的两端分别具有分支185a使接地线185连接到四个接垫140,借此提供更低的接触阻抗而有利于静电的宣泄从而提高静电放电防护效果。其中,接地线185通过这些接垫140连接至软性电路板10上的接脚并且连接至相同地电平。需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制接地线185所连接的接垫140的数量。
[0079]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110、第二导电元件120、第一防护导线130、接垫140、绝缘图案150、辅助图案160、第一信号传输线170及第二信号传输线180均可配置于同一基板105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基板105可为覆盖板,其可以为强化玻璃或其他硬质透光材料所制成。借此,使触控面板100更轻薄化。然而,基板105也可为彩色滤光基板、软性薄膜基板、显示面板的上盖板或显示面板的下基板。当基板105为覆盖板时,在外围线路区Z2中,基板105上还可选择性地配置有装饰层(未示出)以遮蔽可视的信号传输线等。另夕卜,可通过接地线185与软性电路板10上的对位记号形成对位关系,例如使接地线185与软性电路板10上的对位记号对齐,可使软性电路板10的接脚与接垫140的对位更精确并提高对位效率。其中,软性电路板10上的对位记号可形成在其接合面或与接合面相对的非接合面,软性电路板10可为透光材质。
[0080]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通过配置一对第一防护导线130,可以有效降低相邻的第一信号传输线1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180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经模拟的结果,在相邻的第一信号传输线1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180之间所检测到的电容值仅约为0.0387皮法(pF)至0.0402皮法(pF)。也就是说,通过配置一对第一防护导线130,可有效降低第一信号传输线1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180之间的干扰,以避免触点检测受到影响。另外,在触控面板100未与软性电路板10相接时,例如在触控面板100制作的过程中,由于第一防护导线130的阻抗较小,因此还可作为电荷宣泄路径,亦即,相较于第一信号传输线1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180,静电更容易停留在第一防护导线130,从而避免触控面板100受到静电放电损伤而影响感应。另外,由于第一防护导线130的线径与各第一信号传输线170与各第二信号传输线180的线径接近,停留在第一防护导线130的静电不容易导致邻近的第一信号传输线1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180损伤。
[0081]上述的实施例虽然以第一导电元件110与第二导电元件120相交作为示例,然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110不与第二导电元件120相交,例如这些第一导电元件110与这些第二导电元件120是以沿同一方向延伸。第一导电元件110与第二导电元件120相邻地配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电容耦合效应。
[0082]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在外围线路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在图1C中,这对第一防护导线130分别连接到不同的接垫140。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的这对第一防护导线230在靠近接垫240处汇聚成一体并连接在同一个接垫240,以节省接垫240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本实施例同样通过在第一信号传输线2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280之间配置一对第一防护导线230,以避免第一信号传输线2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280之间发生干扰并提升触控面板200的抗静电放电能力。尤其是,避免触控面板200在制作过程中发生静电放电损害。
[0083]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在外围线路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防护导线390,配置在一对第一防护导线330之间,第二防护导线390及一对第一防护导线330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接垫340。第二防护导线390的线径H2不小于各第一防护导线330的线径Hl。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线径H2大于线径H1,亦即,第二防护导线390具有较大的面积,以提升电荷宣泄效率。另外,虽然当线径H2大于线径Hl时,这样的第二防护导线390受到大电流的冲击可能产生电弧跳跃,然而通过位于第二防护导线390两侧的一对第一防护导线330仍可宣泄来自第二防护导线390的电荷,而避免影响到第一信号传输线3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380。通过与软性电路板压合导通,接垫340可将第二防护导线390连接至接地电平。
[0084]此外,第二防护导线390与各第一防护导线330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微米。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导线390与各第一防护导线330之间的间距约为第一防护导线330的一倍线径,也就是约为30微米,但第二防护导线390与各第一防护导线330之间的间距并不以此为限制。另外,本发明也不限制第二防护导线390在每一对第一防护导线330之间的配置数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一对第一防护导线330之间配置多条线径H2不小于各第一防护导线330的线径Hl的第二防护导线390。
[0085]本实施例在第一信号传输线3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380之间配置一对第一防护导线330及较粗的第二防护导线390,经模拟的结果,在第一信号传输线3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380之间所感应到的电容值更降至0.01359皮法(pF)至0.0208皮法(pF),也就是说,通过在一对第一防护导线330增设第二防护导线390,可更有效降低第一信号传输线3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380之间的干扰。
[0086]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在外围线路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在图3中,一对第一防护导线330以及第二防护导线390分别连接到不同的接垫340。在本实施例中,一对第一防护导线430以及第二防护导线490在靠近接垫440处汇聚成一体并连接于同一个接垫440,以节省接垫440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0087]图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在外围线路区的局部示意图。当第二防护导线590的线径较大时,例如,第二防护导线590的线径大于0.4毫米时,第二防护导线590中可交错地配置有多个狭缝592。由于当第二防护导线590的线径过大时,制作过程的热累积效应较严重,若进一步以绝缘层覆盖保护第二防护导线590之后,容易有气体产生使得线路受损。因此,通过在第二防护导线590形成这些狭缝592可改善热聚集的状况。这些狭缝592可平行于第二防护导线590的延伸方向,以提供第二防护导线590较佳的电性。狭缝592的长度可不大于I毫米,以避免影响第二防护导线590所提供的静电防护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狭缝592的长度例如是0.4毫米,但不以上述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狭缝592可以通过去除一部分的第二防护导线590的导电材料而形成,但其形成方式不以此为限制。
[0088]本实施例在第一信号传输线5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580之间配置一对第一防护导线530及较粗的第二防护导线590,且第二防护导线590具有多个狭缝592。经模拟的结果,在第一信号传输线5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580之间所感应到的电容值约为0.0192皮法(pF)至0.02皮法(pF)。因此,这些狭缝592不但能使第二防护导线590具有较佳的电性,且此配置仍能使第一信号传输线570与第二信号传输线580之间保持较低的干扰。
[0089]图6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具有两个触控区Zl以及位于触控区Zl之外的外围线路区Z2。需说明的是,夕卜围线路区Z2的范围为在标示外围线路区Z2的虚线以及在标示触控区Zl的虚线之间所涵盖的区域。触控面板600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元件610、多个第二导电元件620、多个感应单元626、多对第一防护导线630、一对第三防护线635、多个接垫640、多个绝缘图案650、多个第一信号传输线670、多个第二信号传输线680、多对第三信号传输线628、接地线685及装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