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76799阅读:来源:国知局
并增加了在眼部的局部区域镜像复制亮度值调节过程的步骤。
[0034]该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方法,包括:
[0035]步骤S201、获得待拍摄的图像,识别出所述图像中人脸部分的眼部区域。
[0036]步骤S202、识别出所述图像中的人脸部分,获得所述人脸部分的脸部亮度平均值。
[0037]所述人脸部分的脸部亮度平均值为将人脸部分覆盖的所有像素的像素亮度值取平均,计算得出亮度平均值。
[0038]步骤S203、按照预设策略将所述眼部区域划分为至少两块区域,获得每一块区域的位置坐标区间,基于所述位置坐标区间获得该位置坐标区间对应区域的亮度值。
[0039]优选地,所述预设策略,包括以下三种方式,具体为:
[0040]第一,识别出所述眼部区域的眼角、眼窝和眼球的图像,对应所述眼角、眼窝和眼球的图像,将所述眼部区域划分为眼角区域、眼窝区域和眼球区域。
[0041]第二,将所述眼部区域内像素亮度相同的区域作为同一个区域,对所述眼部区域进行划分。
[0042]第三,将所述眼部区域内相邻像素的亮度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区域差值阈值的区域作为同一个区域,对所述眼部区域进行划分。
[0043]因为人脸的眼部区域,曝光涉及的问题主要就是眼角、眼窝等区域偏暗。第一种预设策略直接对眼部区域进行眼角、眼窝和眼球的分区,后台运算量小,划分出的区域块数适中,既能大大改善眼部区域曝光不足的现象,又能使整个调节过程快速、流畅。
[0044]第二种预设策略的后台运算量小,不过划分出的区域块数较多,后期亮度调节过程的处理时间会较长,不过亮度值调节过程完毕之后,眼部区域的亮度值均匀、变化细腻。
[0045]第三种预设策略的后台运算量相比于第二种策略较大,不过划分出的区域块数相比于第二种策略较少,后期亮度调节过程的处理时间相比于第二种策略会较短,且亮度值调节完毕之后,眼部区域的亮度值变化依然均匀。
[0046]以上三种预设策略,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有针对性的选择,以使得整个调节眼部亮度的过程更加快速、流畅。
[0047]步骤S204、若所述亮度值小于等于所述脸部亮度平均值和预设亮度比率阈值的乘积,则判断所述大小比对结果为过暗,将亮度值过暗的这块区域的亮度调高,以便将过暗的这块区域的亮度值调节至大于所述脸部亮度平均值和预设暗亮度比率阈值的乘积的范围内,以改善拍摄出的图像中所述眼部区域的曝光不足。
[004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方法,首先启动终端设备的拍照功能,拍照过程中打开人脸图像的眼部区域识别功能;然后根据人脸图像的眼部区域识别功能,获得到眼角、眼窝等暗区域所在的位置坐标区间(对应采用第一种预设策略);接着根据眼角、眼窝区域的亮度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偏暗的情况;具体为:
[0049]设定预设亮度比率阈值(threshold),优选为0.8 ;
[0050]计算出脸部区域的脸部亮度平均值(y_average);
[0051]对眼角、眼窝等暗区域进行亮度判定,如果所述眼角、眼窝等暗区域的亮度值Y ( y_average*threshold,则说明当前区域过暗,则提高该区域的亮度。
[0052]最后关闭终端设备的拍照功能。
[0053]优选地,所述区域的亮度值为所述区域对应的位置坐标区间内所有像素亮度的平均值。
[0054]当然,所述区域的亮度值还可以为所述区域内所有像素亮度的均方差值。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公知常识,在本技术方案的技术背景下,选用其他形式的区域的亮度值的计算方法,此处不再举例赘述。
[0055]步骤S205、若所述眼部区域为左右对称区域,则将所述眼部区域划分为左右对称的左边区域和右边区域。
[0056]步骤S206a、按从上到下逐列像素扫描的顺序,对所述左边区域进行亮度值调节,并将对所述左边区域进行亮度值调节的过程,镜像复制到所述右边区域,以完成眼部区域亮度调节的全过程,改善所述眼部区域的曝光不足。
[0057]步骤S206b、按从下到上逐列像素扫描的顺序,对所述右边区域进行亮度值调节,并将对所述右边区域进行亮度值调节的过程,镜像复制到所述左边区域,以完成眼部区域亮度调节的全过程,改善所述眼部区域的曝光不足。
[0058]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6a和步骤S206b并没有先后顺序关系,可以是先实施步骤S206a再实施步骤S206b,也可以先实施步骤S206b再实施步骤S206a,还可以为步骤S206a和步骤S206b择一实施。
[0059]步骤S205、步骤S206a和步骤S206b提供了一种运算量更小的眼部区域亮度调节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眼部区域为左右对称区域的正脸场景。该方法不需要对眼部区域的左边区域和右边区域都进行运算处理,只要对任意一边区域进行运算处理后,将这一边区域的运算处理过程镜像复制到与其对称的另一边区域,就可快速完成整个眼部区域亮度调节的全过程,进一步改善所述眼部区域的曝光不足。
[0060]镜像复制是利用位对位单向复制技术,对处理数据进行无损复制,并通过计算、确认复制是否成功。
[0061]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方法,能够根据位置信息将眼部区域分为眼角、眼窝等暗区域,并针对需要调节亮度的眼角、眼窝区域进行眼部亮度调节,进一步改善眼部区域曝光不足的现象,让拍摄出的图像中眼部亮度更加均匀。
[0062]以下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装置的实施例。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装置的实施例与上述的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装置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方法实施例。
[0063]请参考图3,其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0064]该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装置,包括:
[0065]识别单元,用于获得待拍摄的图像,识别出所述图像中人脸部分的眼部区域;
[0066]划分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策略将所述眼部区域划分为至少两块区域,获得每一块区域的位置坐标区间,基于所述位置坐标区间获得该位置坐标区间对应区域的亮度值;
[0067]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亮度值与预设亮度范围的大小比对结果,调节所述对应区域的亮度值,以改善拍摄出的图像中所述眼部区域的曝光不足。
[0068]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装置,能够对拍摄画面中人脸的眼部区域分区,并根据不同区域的亮度值进行亮度调节,以改善拍摄出的图像中眼部区域曝光不足的现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0069]请参考图4,其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本实施例在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亮度平均单元和镜像复制单元。
[0070]该基于拍照识别调节眼部亮度的装置,包括:
[0071]识别单元,用于获得待拍摄的图像,识别出所述图像中人脸部分的眼部区域;
[0072]划分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策略将所述眼部区域划分为至少两块区域,获得每一块区域的位置坐标区间,基于所述位置坐标区间获得该位置坐标区间对应区域的亮度值;
[0073]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亮度值与预设亮度范围的大小比对结果,调节所述对应区域的亮度值,以改善拍摄出的图像中所述眼部区域的曝光不足。
[0074]其中,所述预设策略,包括:
[0075]识别出所述眼部区域的眼角、眼窝和眼球的图像,对应所述眼角、眼窝和眼球的图像,将所述眼部区域划分为眼角区域、眼窝区域和眼球区域;或
[0076]将所述眼部区域内像素亮度相同的区域作为同一个区域,对所述眼部区域进行划分;或
[0077]将所述眼部区域内相邻像素的亮度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区域差值阈值的区域作为同一个区域,对所述眼部区域进行划分。
[0078]其中,所述区域的亮度值为所述区域对应的位置坐标区间内所有像素亮度的平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